第六章以形媚道-中国古代山水欣赏_第1页
第六章以形媚道-中国古代山水欣赏_第2页
第六章以形媚道-中国古代山水欣赏_第3页
第六章以形媚道-中国古代山水欣赏_第4页
第六章以形媚道-中国古代山水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形媚道——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

山水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画科,代表着中国美术高度的艺术成就,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求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1、魏晋时期——萌芽2、隋代时期——独立3、唐宋时期——高峰4、元明清时期——主流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隋朝:成为独立的画科隋展子虔《游春图》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山水卷轴画唐朝:

青绿重彩为主流,水墨山水开始出现。改变了早期画山水的稚拙的比例,造成了“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的空间效果。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唐李昭道(传)《明皇幸蜀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五代至北宋(山水画体验的时代,水墨南北画派的形成)

这一时期山水画主要表现形式是水墨,绘画技法高度成熟。

“勾、皴、点、擦、染”五代至北宋,山水画主要表现形式是水墨。它的两大支脉:北方:以范宽为代表的北方画派(特点:雄健浑厚)南方:以董源及弟子僧巨然为代表的南方画派(特点:秀润圆浑)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耸立在中的主峰,右侧有深谷瀑布,另一边矮小的侧峰。中景与主山间,被云气阻绝,烘托出主山高不可攀的气势。这幅画构图并不复杂,细部的描写却很仔细,显示出画家有高度观察能力和写实的工夫。描写的手法也极其生动自然,而且合乎自然的规律。范宽运用深黑的墨色,和扭曲颤动的笔触,画山石的轮廓和皴纹,分出岩石的块面,然後用浓淡层不同,雨点般的短线,顺著石块组织的方向,逆笔皴擦,产生明暗深浅的立体感,而且加强了由皴纹引导的山石的动势,赋予山石强韧的生命力。

《溪山行旅图》中,山的地位远远超过人物,它显示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大自然生生不息,恒古不灭,人类则如同山中行旅,只是一介短暂停留的过客。五代董源《潇湘图》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山峦多运用点子皴法,几乎不见线条,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轮廓。墨点的疏密浓淡,表现了山石的起伏凹凸。在作水墨渲染时留出些许空白,营造云雾迷濛之感,山林深蔚,烟水微茫。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点缀其间,赋色鲜明,刻画入微,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水画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不同风格,后人概括为“北派”与“南派”两支。董源此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南宋马远《梅石溪凫图》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元代山水画(意笔的崛起)

中国古代封建知识分子的理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道则仕,无道则隐。赵孟頫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鸥波、水晶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擅画山水、人物、鞍马、竹石和花鸟。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学李公麟和唐人。其绘画有两种面貌,一为工整,一为豪放,均在笔墨技法上有较大发展,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此卷画齐州(今山东济南)名山华不注和鹊山的秋天景色,画中平川洲渚,红树芦荻,渔舟出没,房舍隐现。绿荫丛中,两山突起,山势峻峭,遥遥相对。作者用写意笔法画山石树木,脱去精勾密皴之习,而参以董源笔意,树干只作简略的双钩,枝叶用墨点草草而成。山峦用细密柔和的皴线画出山体的凹凸层次,然后用淡彩,水墨浑染,使之显得湿润融,草木华滋。可见赵氏笔法灵活,画风苍秀简逸,学董源而又有创新。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元四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他们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四家均善诗书,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状物寄情,属于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黄公望(1269~1354)

元代杰出画家,江苏常熟人。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入道教全真派。50岁后始画山水,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景。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黄公望的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在画史上被列为“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于元至正七年~至正十年(1347~1350)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纵31.8cm,横51.4cm,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cm,横636.9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局部)《剩山图》原为《富春山居图》的前部分。明末曾遭火焚,后与《富春山居图》分割开并重新装裱成为单独的作品。

现藏浙江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倪瓒倪瓒的绘画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代四大家”。画法疏简,格调天真幽淡,以淡泊取胜。作品多画太湖一带山水,构图多取平远之景,善画枯木平远、竹石茅舍,景物极简。其画多以干笔皴擦,笔墨极简,所谓“有意无意,若淡若疏”,形成荒疏萧条一派。在元四家中,倪瓒在士大夫的心目中享誉极高。明何良俊云:“云林书师大令,无-点尘土。”明代江南人以有无收藏他的画而分雅俗。明代戴进明四家之首、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

《庐山高图》复古派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清代革新派以石涛为首的“四僧”

《维扬洁秋图》创新精神影响了扬州画派

戴进《春山积翠图》沈周《庐山高图》石涛,清代杰出画家,原名朱若极,广西全州人,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明亡后出家为僧。中年住南京,晚年定居扬州。《维扬洁秋图》为其晚年的代表作,凄凉的风景表现了他流落扬州的心情和慨叹,借景抒情。其创新精神对后来的扬州画派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搜尽奇峰打草稿》古代山水画艺术特色一、技法(主要有皴法和墨法)二、空间处理方法三、意境皴法: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

斧劈皴披麻皴折带皴雨点皴中国古代山水画在表现山石的质感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雨点皴卷云皴披麻皴

墨法:淡破浓,浓破淡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佛拉富德小屋》英国康斯泰勃尔空间处理方法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千里江山图》局部北宋王希孟意境

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出一种可给人以联想和思索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画家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理空间,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我们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这里体现出作品的价值。创造一种孤傲、清高、疏放的艺术境界元代倪瓒《六君子图》一、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二、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如:散点透视)三、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程式(如:皴法)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欣赏明

仇英

《桃源仙境图》

欣赏元代倪瓒《容膝斋图》纸本水墨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纵74.4厘米横35.5厘米此画分近、中、远三景,近处作平坡,上植数枝树木,间或缀以茅舍亭阁;远处作峦头或低矮的土坡,作为近景与远景之间的过渡部分则多为大片空白,不着一墨,是为湖水。此画作于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画中题诗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即倪瓒去世的当年,应算是其“绝笔之作”。

欣赏《早春图》宋郭熙绢本墨笔

纵158.3x横108.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是郭熙山水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描绘山中季节交替时的微妙变化,从而传达春天来临前的欢慰喜悦的情感。画幅采用全景式结构,构图中“三远”兼具,笔墨细腻简括,富于表现力。

欣赏《沙汀丛树图》

惠崇绢本设色

纵24x横2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惠崇,建阳人,出家为僧,是宋初的画家、诗人。他的画宗法董源、巨然一派,擅长表现寒汀烟渚等潇洒晴旷的南方景物,世称“惠崇小景烟漠漠”,颇受文人们推重。此幅原是《唐宋元集绘册》中的一幅,表现早春季节郊野沿河的景色,具有抒情意味。

欣赏《雪景寒林图》宋

范宽

绢本淡设色

纵193.5x横160.3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欣赏《溪山楼观图》宋

燕文贵

绢本墨笔

纵103.9x横47.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欣赏《江山楼观图》宋

燕文贵绢本淡设色

纵32x横161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欣赏《江山放牧图》宋

祁序绢本设色

纵47.3x横11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欣赏《渔父图》宋

许道宁

绢本水墨

纵48.9x横209.6厘米

(美)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