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2.途径和意义(1)途径:自然环境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2)意义:①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②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础。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自然环境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削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①植物与大气的碳交换,把碳保存在植物体及土壤中。②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相结合,形成沉淀。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含义:自然环境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2.意义: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连锁变化: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2.快速变化:与自然环境普遍存在着的演化相比,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3.人类干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通过自然环境要素连锁变化,不但干扰的后果常常被放大了,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快。必备知识自主检测1.判断题(1)只有生物循环能够联系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
)(2)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说明了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是消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最主要途径。
(
)答案:(1)×
(2)√
(3)×2.自然环境各要素(
)A.一成不变
B.有时演化C.一般不演化 D.每时每刻都在演化答案:D必备知识自主检测3.某地区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C.温和湿润 D.高温干燥答案:D4.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自然环境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②自然环境各要素都是单独地存在和发展的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变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产生的新功能问题探究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7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结合材料探究:(1)材料中所说的是哪一要素的变化引起了其他要素的变化?(2)材料显示,自然环境具有什么特点?提示:(1)水。(2)整体性。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关键能力1.自然环境要素相互关系图示分析自然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及地貌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自然界三大物质循环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不同的自然环境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三大物质循环对比如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自然环境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自然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如下表所示: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水 B.生物 C.地貌 D.气候(2)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
)A.a B.b C.c D.d解析: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箭头b表示生物对气候的影响,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属于这一过程;箭头a表示气候对生物的影响,箭头c表示水对地貌的影响,箭头d表示生物对土壤的影响。答案:(1)B
(2)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问题探究新疆楼兰古城遗址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那时,这里河流两岸水草丰美,田地肥沃,一派“七里十万家”的繁荣景象。然而,到了公元400年,楼兰已经“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从此,楼兰古城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楼兰古城究竟是怎样消亡的,也就成为一个难解的谜团。但多数人认同的说法:由于孔雀河改道,塔里木河断流,其下游的楼兰地区水源逐渐枯竭,植被死亡,居民的生计难以维系,纷纷离开故土,古城由此消亡。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假如材料中的说法成立,楼兰古城的消亡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什么特征?(2)举例说明楼兰文明消失过程中某个自然环境要素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提示:(1)整体性。(2)河流断流,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湖减少,气候恶化,风沙增多。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关键能力1.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因素共同构成了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下图表示破坏森林导致自然环境整体变化的因果关系。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结合典型实例,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修建水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2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自然环境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解析:第(1)题,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第(2)题,植被破坏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小;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答案:(1)A
(2)C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自然环境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据此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各要素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没有关系B.自然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C.自然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关于自然环境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功能是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B.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的生产量C.稳定功能是指自然环境各要素性质保持固定不变D.稳定功能是静态平衡解析:第1题,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整体,它们之间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第2题,自然环境要素的生产功能是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稳定功能是指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而不是固定不变;稳定功能是相对的,是动态平衡,不是静态平衡。答案:1.B
2.A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分别是(
)A.地形生物大气水土壤B.土壤生物大气水地形C.土壤地形水大气生物D.生物地形大气水土壤4.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自然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河流水位降低④土壤肥力下降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3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图示判断即可。第4题,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答案:3.A
4.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完成第5~6题。5.从自然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被稀少,土壤瘠薄6.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
)①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②自然环境具有差异性③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5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风天气多,风化、风蚀作用强烈,植被稀疏,土壤贫瘠。第6题,挖掘“发菜”“甘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地退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答案:5.C
6.C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一、地域差异1.形成(1)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2)地域外部条件包括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①同纬度地区必备知识自主检测②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地区与高纬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带与
寒带不同的景观。2.空间尺度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陆地自然地带自然环境存在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形成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以及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自然地带。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世界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地带分布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必备知识自主检测实践链接从北京到海南岛旅游沿途会经过哪些主要的自然地带?提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必备知识自主检测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3.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也产生了地域分异,呈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高大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能量交换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2.分异规律:(1)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2)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3)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必备知识自主检测四、地方性分异规律1.概念: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2.案例:温带湿润区植被随高度变化必备知识自主检测1.判断题(1)地域外部条件包括太阳辐射、距海远近等。
(
)(2)造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出现的基础是热量。
(
)(3)在温带湿润区,其植被类型一定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
)答案:(1)√
(2)×
(3)×2.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雨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答案:D必备知识自主检测3.同样高度的山脉所处纬度越高,垂直带谱(
)A.越复杂B.越简单C.一样D.或复杂或简单答案:B必备知识自主检测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5.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C.地质
D.地形答案:4.B
5.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陆地地域分异规律问题探究边
词
[唐代]张敬忠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注:五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结合材料探究:(1)诗中描述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2)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是什么?形成原因是什么?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提示:(1)诗中描述的现象是由两地的热量差异造成的。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2)东部以草原为主,西部以荒漠为主。东部距海近,降水多,西部距海远,降水少。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关键能力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地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比较: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1读澳大利亚自然地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与①处自然地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暖流 B.山脉迎风坡C.大气环流 D.寒流(2)④地自然地带的名称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
D.温带草原带(3)自然地带①→②→③体现的自然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①是热带雨林带,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因此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带;②是热带草原带,③是热带荒漠带,④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于①→②→③自然地带降水量逐渐减少,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答案:(1)D
(2)B
(3)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问题探究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注:大林寺,是庐山上香炉峰顶的一座寺庙。结合材料探究:(1)古诗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种地域分异的原因是什么?(2)我国东部地区这种地域分异最明显的山地是什么?提示:(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2)台湾山脉(玉山)。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关键能力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1)山麓自然地带的确定山地垂直自然地带是在水平自然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地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地带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山麓的自然地带确定纬度和气候带;反之亦成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山地垂直带谱复杂程度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同一自然地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大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相关,具体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4)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和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技巧归纳
“四看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地带(1)一看基带类型:由基带类型可推知山地所处的气候区。(2)二看带谱的丰富程度:一定高度的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越丰富,说明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3)三看同一自然带在山地不同坡向分布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带在向阳坡、背风坡分布的海拔较高。(4)四看雪线在不同坡向分布的高低:雪线较低的往往为迎风坡。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2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地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带,南坡为灌木草甸带,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阳坡 B.北坡为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地理区域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
(山脉)。
(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我国,基带是荒漠带,应该位于温带;乙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应该位于亚热带;丙基带为雨林带,应该位于热带。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甲、乙、丙。第(2)题,甲位于我国,山地同一高度南坡热量高于北坡,北坡出现针叶林带,而南坡为灌木草甸带,说明北坡降水多于南坡,处于迎风坡。第(3)题,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地理区域分界线,且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应该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可能是秦岭。第(4)题,甲地位于我国,南坡为阳坡,气温高于北坡,且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故北坡雪线低。答案:(1)A(2)D(3)秦岭(4)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气温较北坡高,且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南坡高于北坡。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读景观图和世界局部地图,完成第1~2题。
图1图2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1.世界局部地图中的点与景观匹配正确的是(
)A.a—① B.b—② C.c—③ D.d—④2.c—b—a—d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图1中①表示热带雨林景观,多分布于热带雨林气候区;②表示亚寒带针叶林景观,多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③表示热带荒漠景观,分布于热带沙漠气候区;④为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图2中a位于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b位于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区,c位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区,d位于南极洲。图1中的景观与图2中的点正确匹配应该是a—②,b—③,c—①,d—④。第2题,c—b—a—d的景观变化,明显地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答案:1.D
2.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4.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3题,分析图中数据的变化可知,我国雪线的分布趋势大致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第4题,一般来说,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气温和降水。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降水越多,雪线越低。横断山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因此梅里雪山雪线相对较低。答案:3.C
4.A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地带的分布。读图,完成第5~6题。
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5.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6.该山可能位于(
)A.5°N附近 B.40°S附近C.40°N附近 D.极圈附近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5题,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从而形成山地垂直自然地带。结合图中信息可以看出,③地以下为山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带,所以③地应该为高山草原带;②地比③地气温低、降水少,所以为高寒荒漠带;①地海拔最高,为积雪冰川带。第6题,根据基带植被带与山地所在纬度的植被带相同的规律,此图基带为热带草原带,所以可以判断此山可能位于热带地区。答案:5.A
6.A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1.收集资料,了解欧洲冷季型草坪在改善欧洲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2.查找资料,了解在西北地区城市大量铺设欧洲冷季型草坪可能产生的问题。3.结合图文资料,为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绿化提出合理建议。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1.草坪的类型根据其地理分布和对气温条件的适应性,草坪品种可分为冷季型和暖季型两大类。暖季型草坪草的最适生长气温为25—35℃,大多起源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温暖湿润、温暖半湿润和温暖半干旱气候地带,在我国的中部温带地区亦有分布。其生长主要受极端低温及其持续时间的限制,主要特点是耐热性强,抗病性好,耐粗放管理,多数种类绿色期较短,色泽淡绿等。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冷季型草坪草的最适生长气温为15—25℃,此类草种大多原产于北欧和亚洲的森林边缘地区,广泛分布于凉爽湿润、凉爽半湿润、凉爽半干旱及过渡带地区。其生长主要受到高温的胁迫,极端气温的持续时间以及干旱环境的制约。就我国的气候条件而言,冷季型草坪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以及华东、华中等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及长江以南的部分高海拔冷凉地区。它的主要特点是绿色期长,色泽浓绿,管理需要精细等。2.冷季型草坪在改善欧洲城市人居环境方面有哪些作用?冷季型草坪适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开阔的休憩空间,美学和视觉效果也比较好。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3.我国西北地区城市从欧洲引进冷季型草坪引发的问题(1)加剧城市缺水冷季型草坪的根系细而短,无法吸收到土层较深处的水,就得靠人工大量浇水来养护,耗费了西北地区大量宝贵的水资源。更严重的是,细土层上浇了水,晒干后就会在草皮下形成板结层,致使雨水下渗受阻,白白地从地面流走,久而久之将造成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2)加剧环境污染冷季草坪因生长环境不同,很容易受病虫害和当地野草的侵扰,为了维护草坪,不得不经常施用化肥和农药,这会给城市大气环境、地表和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3)养护管理费用高冷季型草坪喜水喜肥,生长迅速,如果修剪不及时,它会变得易倒伏、枯黄,还会造成通风、透光不良,导致干枯死亡、滋生病虫害。所以冷季型草坪管理费时费力,费用很高。(4)破坏生态环境从生态学的角度上讲,引进外来物种是有危险的。而引进冷季型草坪后,林下植物的改变及经常进行喷灌导致的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变,引起了动物群的变化,使得植被种类组成简单化,减弱了生物多样性。引种冷季型草坪的地方,昆虫、鸟类数量明显减少,就连蚯蚓都很少见了。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4.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应当慎重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从本地自然条件出发,充分考虑本地的环境容量和人文条件,多采用本地的草种。西北地区不同的地方因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致,因此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绿化方案。适宜种草则种草,适宜种树则种树,适宜种本地品种就无需引进。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使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典例剖析例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半岛及附近地区等高线图,R地盛产地中海栓皮栎,生长缓慢,环境适应性强,其外层树皮是理想的软木塞原料。栓皮栎栎炭火力强而耐久,是良好的薪炭材;皮质坚硬不易燃烧;是防火林的优良树种。我国云南也有少量栓皮栎分布,欲大量引种地中海栓皮栎。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材料二
下图为波尔图和巴塞罗那的年降水量(单位:毫米)资料。(1)比较波尔图和巴塞罗那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2)评价大量引种地中海栓皮栎对云南省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位置可知,波尔图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受西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巴塞罗那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根据图中曲线形态,两地都是地中海气候,波尔图年降水量较巴塞罗那多,雨季较巴塞罗那长。第(2)题,评价大量引种地中海栓皮栎对云南省生态环境的影响,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来分析。栓皮栎属于外来物种入侵,大量引种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栓皮栎栎炭火力强而耐久,是良好的薪炭材,有利于缓解能源压力,减轻对森林的过度砍伐;皮质坚硬不易燃烧,是防火林的优良树种,有利于防止森林火灾;云南省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土壤贫瘠,栓皮桥环境适应性强,存活率高,有利于保持水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合同自查情况表
- 2025药店智能设备专柜劳动合同格式模板
- 车管所考试试题及答案
- 省考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
- 产品运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合同终止劳动合同
- 楚梵瑜伽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汽车维修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期权开户考试试题及答案
- 防水考试试题(含答案)
- 电子书 -《商业的底层逻辑》
- 农贸市场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网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外贸谈判知识分享课件
- 《患者疼痛管理》课件
- 基于AI人工智能的智慧园区融合感知平台建设方案
- JB T 7689-2012悬挂式电磁除铁器
- 课件-错账更正
- 现代汉语语料库词频表CorpusWordlist
- GB/T 5465.2-2023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
- 学校德育活动安排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