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 全国一等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ca6bc72012edc719c27e7d5235af4a/3bca6bc72012edc719c27e7d5235af4a1.gif)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 全国一等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ca6bc72012edc719c27e7d5235af4a/3bca6bc72012edc719c27e7d5235af4a2.gif)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 全国一等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ca6bc72012edc719c27e7d5235af4a/3bca6bc72012edc719c27e7d5235af4a3.gif)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 全国一等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ca6bc72012edc719c27e7d5235af4a/3bca6bc72012edc719c27e7d5235af4a4.gif)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 全国一等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ca6bc72012edc719c27e7d5235af4a/3bca6bc72012edc719c27e7d5235af4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归纳中国诗的特点2、引导学生鉴赏文中的比喻句。3、学生初步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提高综合概括能力。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比较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异同,概括中国诗歌的特点。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鉴赏文中的比喻句。四、学情剖析学生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帮助,已经初步解了钱钟书先生的相关背景知识,熟读课文内容。五、方法选择自主探讨法、讲授法六、活动(情景)设计:以诗的发展和苏轼的《定风波》导入课文,激起学生对中国诗歌特点的思考,然后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导学案上的三个问题,自主讨论交流,并展示小组讨论成果,进而掌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七、教具(实验)准备:多媒体设备八、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它从远古的《诗经》走来,历经了建安的苍凉、盛唐的繁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我们上学期所学过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诗篇至今读来仍朗朗上口。那么在大家学过的这些中国诗里,有没有人认真地去研究它们所具有的特征呢?没有,也没关系,下面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么谈中国诗特征的,请大家翻开课本49页。(二)教学目标展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三)作者、作品及背景(课件展示)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文学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赴英法两国留学,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钱钟书为人为文,幽默智慧,博学多才,学贯中西。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人·兽·鬼》等。(四)研读文本(课件展示)1、师:作者论诗的立场是什么?生:比较文学师: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这就是钱钟书先生一直主张的视野开阔的文学研究方法。2、师: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有什么异同点?生:(1)诗史外国:史诗——戏剧——抒情诗中国:抒情——戏剧——无史诗
(异)(2)篇幅外国:诗的篇幅愈短愈妙中国: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长诗比起外国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
(同)(3)韵味外国:听不见的音乐更美中国:言有尽而意无穷
(同)(4)风格外国: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像良心的声音又细又静
(异)(5)内容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而且作风也往往暗合中国诗和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同)3、师: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生:中国诗和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4、师:钱钟书先生从五个角度阐述了中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请你根据这五个角度概括出中国诗的特征。(板书)生:(1)诗的发展:没有史诗(早熟)(2)诗的篇幅:简短(3)诗的韵味:富于暗示(4)诗的风格:笔力轻淡,词气安和(5)
诗的内容: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5、师:大家在找中外诗的异同及中国诗特点时,有没有发现本文哪种修辞手法出现的频率最高?生:比喻6、师:本文以比喻说理,充满了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且这种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味,旁征博引,充满机智,充分体现了钱钟书语言的幽默特色。请以小组的形式找出你们组觉得好的比喻句,谈谈你们的理解。生:A.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本体: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
一跳就高升上去
喻体: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
说明: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B.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本体:中国诗
喻体:闪电战
轻鸢剪掠
说明:中国诗简短而又意味悠远的特点。(最早叙事诗《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诗极富时间的跳跃性和空间的延展性,力争以最短的内容表现最丰富的蕴含,惜字如金,所以想象与诠释的空间也就特别大。C.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本体:诗体(诗歌的形式)
诗心(诗歌的内容)
喻体:鞋子
脚
提示:是脚适应鞋子还是“削足适履”?
说明:诗歌的内容决定了形式,当然,形式也会反作用于内容。两者辩证统一。D、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理解:“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用生活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把眉眼颦蹙来比喻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逼真,将抽象的具体化了。E、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生: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F、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生:“中国诗”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句话借助比喻和对比,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性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G、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生:一语就道出了两种诗歌语言上的不同之处。H、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怀孕的静默。生:怀孕”指有所包含,内蕴丰厚;静默指保持沉默,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中国诗富于暗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7、教师:同学们谈的都非常好。我也发现了一段文字很有趣味,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咱们一起交流一下,这句话要说明什么呢?课件出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8、教师:你能感觉作者对“哈巴狗儿”的态度吗?
生:应该是嘲讽的。
9、教师:这是个比喻句,以什么比喻什么,讽刺什么?
生:以哈巴狗比喻对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讽刺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10、教师:是的。作者在阐述了中国诗的特征后,得出了反对中西方文化本位的结论,提倡中西方文化的兼容并包。所以文中最后一段说“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句话也意在讲我们中国人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的魅力。
11、教师小结:比喻作用: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谈中国诗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然而作者举重若轻,把这个问题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传达给读者。大量的丰富生动的比喻,说明自己的观点。让读者在具体例子、形象比喻的启发和感染下,自然而然地接受作者的观点。九、练习: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说说它们的异同。
《致大海》(节选)我多么爱你的余音缭绕,
那低沉的音调,深渊之声,
还有你黄昏时分的寂寥,
和你那变幻莫测的激情。
打鱼人的温顺的风帆,
全凭着你的意旨保护,
大胆地掠过你波涛的峰峦,
而当你怒气冲冲,难以制服,
就会沉没多少渔船。
呵,我怎能抛开不顾
你孤寂的岿然不动的海岸,
我满怀欣喜向你祝福:
愿我诗情的滚滚巨澜
穿越你的波峰浪谷!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相同点:1、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表达对大海的赞叹。2、都写出海的广阔浩大,雄伟壮丽。(《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异:1、《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特点,“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但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相比而言,《致大海》篇幅较长,抒情充分。2、《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吞吐宇宙的大海,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如“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十、课堂总结:学完这篇课文我们发现钱钟书先生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十一、作业设计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订单收购合同范本
- 茶叶采购与销售合同样本
- 无子女离婚法律合同文本
- 正式劳动合同书范本合同
- 家居用品采购及安装合同范本
- 8安全记心上-119的警示(第3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10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 人事管理合同样本大全
- 6《景阳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个人保证贷款合同范本
- GB 9706.202-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及高频附件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绪论
- GB/T 26752-2020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 民间曲艺戏曲课件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构建与实施
-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 监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目标考核与奖罚办法
- AUMA澳玛执行器内部培训课件
- 加强营房管理的对策
- M系列警报明细表复习课程
- 施工队结算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