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后的危机干预_第1页
灾害后的危机干预_第2页
灾害后的危机干预_第3页
灾害后的危机干预_第4页
灾害后的危机干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灾害后的危机干预,给受伤的心灵打一剂预防针

闵行中学徐秀萍一、每一次重大灾难对人的心理伤害地震、空难……每一次重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大多数人关心的是伤亡情况、损失赔偿,对于那些亲历现场的当事人、目击者们的心理状况却鲜有关注。很多人是通过911事件的相关报道,才第一次了解到“危机干预”这个心理学上的名词的。大多数被卷入这样的事故中的人,躯体的创伤很容易进行评估与治疗,而心理上的阴影却可能成为终生的噩梦。

事件回放一5月12日14点28分渐行渐远,但那一刻却在李佳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因为就在那一刻,很多他熟知的人的命运从此改变:他家的房子在母亲身后瞬间垮塌,而那时母亲刚刚跑出家门;他的一个小学同学在地震中遇难,他高中同学的爷爷奶奶被埋在废墟中;距他家仅仅一百多米的小学瞬间垮塌,只有几个小学生跑了出来……

李佳现在是北京某著名高校数学系的大二学生,来自四川绵竹,他家离汶川县城只有30公里。

说这些的时候,这个大二男生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只有发青的下嘴唇一直在不停地抖动。李佳不愿想起这些,但是又忍不住不想。“我尽量往好处想,但是这些还是会想起来。”

李佳现在开始失眠,也变得沉默。“除了有些特别好的消息想要告诉大家,一般我都不说话。”

事件回放二痛苦让他变成“木头人”脚下的余震和不绝于耳的鸣笛声中,68岁的老人蒋越海被家人从10公里外的灾民安置点送到医院。“从地震到现在,他都一动不动,跟他讲话也没反应,饭也不吃,现在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这样下去,恐怕要不行了!”老人的儿子向医生求助。

据了解,老人在地震时只是肩膀受了一些皮外伤,但他目睹了自家房子倒塌、所有家产瞬间被掩埋在废墟中,这对守旧的老人来说,刺激很大。

心理危机干预组对老人进行了会诊评估,老人的症状属于“心因性木僵”。服用了镇静药物和心理治疗后,老人慢慢转动眼睛看到了医生和儿子,过了一会,他的手和脚也能轻微活动,轻轻地讲了几句四川话。老人的儿子感动得哭了起来,连连感谢赵国秋等几位专家。

事件回放三还有一个21岁的女孩,逃生时被山体滑坡砸伤了骨盆和鼻子,在露天医院的几天中,她只是流泪,不讲话,反应迟滞。这与干预组专家傅素芬在桑美台风中辅导过的一个女孩症状很像。“突如其来的灾害对她的心灵造成的创伤难以想像。”经过心理辅导,女孩渐渐止住了眼泪,“我是幸运的,我的爸爸妈妈还在,如果不是我大声叫,他们也会有危险。”女孩开口讲话,并认识到自己勇敢的一面。二、进行危机干预,是为经受了重大刺激的内心,打一针预防针

在事故发生后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危机干预,是为经受了重大刺激的内心,打一针预防针。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专业人员形成完备的网络,应对这些突发事故后的心理援助。而在我国,这个网络尚在建设中。志愿者向莉说:经历了大灾大难后,突然失去亲人,失去房子,变得一无所有后,灾民的信心受到很大的摧毁。“特别是失去父母的孩子。”向莉说,目前心理干预就是要稳定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重新找回信心。

“孩子不愿与人交流怎么办?”志愿者们将这些棘手的问题都事先考虑到,志愿者张明亮说,他携带了沙盘,“我准备先让孩子做沙盘、放松,直到他们愿意倾诉为止。”记者何英

另讯昨天上午,重医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傅一笑、罗庆华随我市第五批医疗队赶赴灾区,现场对灾难后逃生的人群进行心理辅导,并实施“一对一”的心理帮扶。

重庆市心理学会危机干预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医附一院的况利教授说,灾难后,人的生理、心理、行为和躯体都会发生变化,常见症状为出汗、手抖、恐惧、愤怒、自责等,尤其是一些儿童,心理更是会遭遇毁灭性打击。“若不及时医治,阴霾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

到达平武县的10个心理专家分成两组,一组在医院对伤员以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一组来到集中点的灾民当中进行心理疏导。最多一个集中点有4000多灾民,专家们一个帐篷一个帐篷走访,小组集体访谈疏导。发现25%的人有急性应急心理障碍。心理危机干预队专家对175灾民进行心理辅导,在专家的鼓励下,他们把地震当时看到的听到的都说出来,减轻了心理压力。专家说,如果不进行心理干预,这些人可能在长时间里有心理阴影。现在鼓励他们说出来,可以让他们的心灵创伤慢慢地愈合。

三、重大事故后约有1/3的人遭遇PTSD

当科技走向进步,人类遭遇到天灾人祸的机会似乎也越来越多。地震、海啸是自然灾害;飞机失事、火车相撞等是人为事故。心理学上,将这类事故统称为应激事件。重大事故后约有1/3的人遭遇PTSD

应激障碍,简称PTSD在这类事件发生后,亲身经历或目睹其过程的当事人,一般都会经历从惊吓——否认这发生的一切是真实的——脑海中闪回当时的情景——走出阴影,这样一个内心的调整过程。但在这样的事故发生后,会有部分人反应过于强烈,无法自己走出事故带来的心理阴影,这样的情况被称之为创伤后的应激障碍,简称PTSD。

危机危机是指那些完全无法预测的、对当事人产生巨大影响的灾难性事件。危机状态对人的影响程度依赖于当事人对所面临的急剧变化的危机的熟悉程度。与此相反的是,如果不熟悉,就会产生无望的、害怕的感觉,伴随着软弱感和无助感。如果进行有效的干预,当事人自身就会重新产生“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的理念,并努力到达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平衡。危机的科学定义危机的定义:1、危机是当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时产生的一种状态。这里的阻碍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常规的解决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状态)2、危机是生活目标的阻碍所导致的,人们相信无法用常规的选择和行为克服这种阻碍。(认识)3、危机之所以是危机,是因为个体知道自己无法对某种境遇做出反应。(认识)

4、危机是一些困难和境遇,这些困难和境遇使得人们无能为力。(困难与境遇)5、危机是一种解体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遭受重要生活目标的挫折,或其生活周期和应付刺激的方法受到严重破坏。危机指的是个人因这种破坏所产生的害怕、震惊和悲伤的感觉,而不是破坏本身。(感受与体验)这种灾难性的心理创伤表现出的症状包括:情绪特别激动、整夜整夜失眠、在梦中会反复出现事故发生时的场景。同时,人的躯体也会受到影响,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都可能会产生问题。这类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会部分减退甚至全部丧失。

我市各界组织心理干预队

由团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服务热线组建的首批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今日将启程赴绵阳,针对当地儿童和青少年进行6天的心理抚慰。这也将是国内首支到灾区的心理干预队伍。

八百多人报名

从消息发布到昨天确定人员只有20多个小时,团市委权益部的三部热线就接到上千咨询报名电话,八百多志愿者愿报名前往救心”行动已经启动

本报讯(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谢永标、张玲玲)

“这是一次从来没有打过的硬仗,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灾后心理干预行动。”记者昨天从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获悉,全国首批10名心理医生已奉命进入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意味着这一灾后“救心”行动已经启动,不仅要让灾民“活下去”,还要“好好活”。心理危机干预“炮弹休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中至少7%~10%的军官和3%~4%士兵出现“精神崩溃”,约20万士兵无法继续服役;共约8万军人患“炮弹休克”症住院治疗,其中1/4患者长期住精神病院诊治。直至1939年英国政府还为“炮弹休克”症患者耗资200余万英镑,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较大损失,引起了人们关注。四、处于危机状态中,迫切需要得到

心理支持帮助各种干预措施有效率的比较,患者主动电话咨询的有效率最高(95.7%),文字材料的有效率最低(19.59%),被动接受电话咨询的效果不是很好,有效率只有46.7%,临床主管医生经过培训后进行临床心理干预的有效率为81.4%,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干预的有效率为87.1%。研究发现以下表达方式

最能对患者产生鼓舞作用方法之一:

1.轻轻拍背。

2.抚肩说话。这两个动作可以拉近和患者的距离,表明医护人员并不害怕他们,而是把他们当作亲人、朋友。方法之二:

宣泄抑郁直面现实心理干预最主要的是倾听,就是让他们宣泄灾难引起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让他们都说出来,而不是压抑、回避,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某些痛苦体验别人也曾经或正在遭受,自己并非孤独地面对这些不幸。

方法之三:原谅灾难原谅自己起初,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往往存在否认失去朋友、亲人的心理。为了让他们接受这一事实,需要对他们与死者的关系及其他有关事件进行回忆。此时还要告诉他,哭泣、悲伤、内疚等等都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不是软弱,这是正常的。还告诉他们如果酗酒、自伤、自杀等才是不正常的反应。方法之四:

健康心态纪念逝者,逝者已去,我们要坚强地活着。要让遇难者家属知道,现在已离去的亲人或朋友,永远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专家指出,很多人都希望将创伤事件忘掉,但这是一个误区。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忘掉创伤,而我们要做的是逐渐淡化悲哀,积极地投入新的生活。在每年的创伤事件的那一天,可以采取健康的行动去纪念逝者。您能为您自己做些什么

接受自己的感觉并将这些感觉与经验说给其它人听。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多给予自己及周围其它亲友鼓励,彼此相互打气、加油,尽量避免批评自己或其它救难人员的救援行动。接受他人诚心提供的帮助与支持。教师在灾后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

一般性通则

学生在经历过这次灾变之后,普遍出现的身心症状包括焦虑、恐慌、畏惧夜晚、不明原因的生理问题、不爱上学、上课不易专心、情绪及行为的反应不稳定且容易失控等,因此,许多学生在这段期间会有有暂时性的成绩下降的现象。这时,做为教师的您,应该能了解面临灾变的这些正常反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若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时间(如班会、或辅导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或进行团体辅导,将可有效的抒解学生在此阶段所正感受的身心压力。团体讨论的方式,针对中学生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灾后对自己的心里,情绪等方面进行重建。思考阶段:

教师将要求这些学生共享当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寻常事件时,他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在这个阶段中,这些学生将从一般陈述中提供事实阶段的补充信息,促进相互间表达出更多的念头。教师或团体领导者逐一体会,并且邀请下一位参与者表达。反应与症状阶段:

反应阶段涉及分享当场、现在与事后的感受,这包括事件后所经验的任何生理的,情绪的,认知的或行为的征兆或症状。教师可以请这些学生叙述对这次事件的反应。可询问学生:「这次地震中最糟的部分是什么?」「假如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将其从这次地震所产生的意外中删除,那将会是哪一件事?」,或问他们:「当时你最强烈的感觉为何?」「灾后至今,一直持续困扰你的感受或行为有哪些?教学与再保证阶段

在征兆和症状被表达出来,学生将得到再保证,意思是说,教师将以肯定与支持的口吻说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并再补充一些或许尚未表达出来的额外征兆与症状。在这阶段中也将提供正向的因应方式,特别是一些已经浮现出来的。而且也提供压力管理的一般信息。在面对这样的讨论分享过程中,你的态度应该是:开放式问句(1)多告诉我一些关于……(2)你会怎么做?(3)我希望你说一些…使人成长的气氛(1)同理心(尝试让自己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观点)(2)专注(3)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4)非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5)沉默(听者保持沉默)倾听时需要让说话的人感到自在:让他们感觉到他们能自在的说话。对说话的人表现出你想要听他说话:注视与行为表现是重要的,不要让自己忙于其它事情上。避免注意力分散:不要漫不经心的涂鸦、清敲或播弄纸张,若把门关上那会使环境更安静,更有利于倾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