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7讲
大气环流第8讲
常见天气系统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11讲海洋水的运动第12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返回目录单元考情实录返回目录单元考情实录返回目录单元考情实录返回目录单元考情实录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考点互动探究综合能力提升基础自主梳理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图611.大气的受热过程:A①____________穿过大气射到地面→地表吸收热量,并以B②____________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增温。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太阳辐射地面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和散射作用。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把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吸收作用反射作用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完善提醒](1)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如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则被吸收得很少。(2)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向下的大气逆辐射弥补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二、热力环流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⑦__________。2.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⑧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3.热力环流的形成: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⑨__________→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图62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热量差异地面冷热不均气压差异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大气水平运动——风
图63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地转偏向力垂直平行摩擦力相反2.不同情况下风向的特点
[完善提醒]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探究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原理应用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大气吸收少量太阳短波辐射和大量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的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则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图64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和下垫面性质几方面来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同纬度的陆地。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3.光照、热量的联系与区别(1)海拔相近:高纬地区光照优于低纬地区,内陆地区光照优于沿海地区(与天气状况有关)。(2)纬度相近:高海拔地区光照优于低海拔地区(与大气密度有关),气候干旱地区光照优于气候湿润地区(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3)一般情况下,低纬地区光热充足,高纬地区光热不足;中低纬高山高原地区,光多热少;中高纬内陆干旱地区,光多热少。
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4.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图65(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使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等。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
例1
[2013•北京卷]图6-6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中()图66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解析]B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大气吸收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③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减少,A项错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B项正确;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吸收的热量会减少,C项错误;出现雾霾,夜间大气逆辐射会增强,D项错误。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探究点二逆温现象及其影响1.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底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一般情况下,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对流层的某一高度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会出现逆温现象。对流层的某一高度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时,上升气流就会特别旺盛,会造成飞行中的飞机发生颠簸,影响高空飞行。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
2.逆温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该现象被称为逆温。
图67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从形成原因上看,常见的逆温类型主要有:(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2)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水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3)锋面逆温。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显著,由于暖空气位于锋面之上,而冷空气位于锋面之下,从而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4)地形逆温。在山区的盆地或山谷地形区,夜间由于山坡上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导致盆地或山谷底部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形成上暖下冷的空气垂直结构,出现逆温现象。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3.逆温对大气质量的影响逆温层的存在使大气处于稳定状态,大气中的垂直运动受到抑制。工厂里燃煤排放的烟尘、汽车尾气和地面上扬起的尘埃等有害气体聚集在空中,不易向上扩散和稀释,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有逆温存在时空气质量差,晨练要注意避开这段时间,以免把污染物吸入体内,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影响身体健康。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浓雾使大气的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并使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增加。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
例2
[2013•浙江卷]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图6-8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图68A.①B.②C.③D.④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A
[解析]A雾霾天气一般出现在无风或大气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图中②③④均出现逆温现象(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图①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气对流旺盛,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探究点三热力环流的形成和等压面图的判读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2.等压面图的判读(1)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图6-9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2)等压面图应注意的问题①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②图中气压的高低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高度而言的,因而图中高压的数值并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数值大于低压;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低压的数值要高于对应高空高压的数值。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③近地面气压的高低和高空相反。④先有空气的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风)。气流不一定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但在垂直方向上,气流则有可能由低气压区流向高气压区。⑤上升气流湿润,下沉气流干燥。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3.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局地小型环流的成因(1)海陆风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2)山谷风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3)城市风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以上几种局地环流只有当大的环流微弱时才存在,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下垫面热力性质的差异。一旦大气环流增强,局地环流就会受到影响,难以存在。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
例3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座水库,某日两个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6-10所示,据此回答(1)~(3)题。
图610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1)下列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B(2)水库与周围地区的气温差异,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下列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C(3)图6-11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图611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C[解析](1)B(2)C(3)C该题组以水库周围气温的时空分布图为背景,综合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等压面的判读以及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第(1)题,从图中看出,3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高,15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气温低,因而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第(2)题,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的热力差异在变化,则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库区气温比周围低,气压高,风由库区吹向四周;晚上库区气温比周围高,气压低,风由四周吹向库区。第(3)题,15时近地面库区中心气温低,形成高气压,等压面向上弯曲;高空为低气压,等压面向下弯曲。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探究点四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三个力的特点具体如下表所示:
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2.风向的判定(1)画水平气压梯度力。阅读等压线,判断气压高低,并按垂直于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画成虚线)。(2)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若是近地面,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按照以上方法即可绘出风向(绘成实线箭头)。如图6-12所示(以北半球为例)。图6-12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3.风力的判读图6-13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1)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图6-13,风力:A>B>C>D。(2)要注意不同图幅上气压梯度和比例尺两种情况的变化。如图6-14,A、B、C、D风力的大小排序是A>B>C>D。图6-14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4.风的性质风源地的大气性质决定风的特点。风从陆地吹来,干燥;风从海洋(水域)吹来,湿润;风从高纬吹来冷,风从低纬吹来热。5.风的形成原理(思维模板)气温——气压——风(风力大小、风向、风的性质)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
例4[2013•天津卷]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了较大损失。读图6-15,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
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6-15A.甲B.乙C.丙D.丁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解析]B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可以判断甲地风向为偏北风,为离岸风;乙地吹偏南风,为向岸风;丙、丁两地分别位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渤海一侧,风向为偏南风,吹离岸风。根据题干材料“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判定甲、丙、丁三地均不是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而乙地吹向岸风,最容易导致海水涌向陆地,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考点互动探究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典图判读3等压线图的分析与天气特征典例精析读图6-16,回答下列问题。
图616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是()A.1020.0、1012.5B.1017.5、1020.0C.1017.5、1015.0D.1015.0、1012.5(2)N处的风向不可能是()A.南风B.西风C.西南风D.东北风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方法技巧1.认识基本气压场
图617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1)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2)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3)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作槽线。(4)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高压脊中各条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作脊线。(5)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或两个低压交错分布的中间区域。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2.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温: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2)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3)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天气:低压区和低压槽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和高压脊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4)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风向:风从高值线吹向低值线,顺着风向,气压值越来越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5)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在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反之越小。解题时还应注意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差和不同地图的比例尺。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3.了解表示风向的符号、图像(1)风向标:箭头指向风源方位(风的来向)。图6-18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2)风向符号:风杆的指向为风的去向。图6-19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3)风频图(风风玫瑰图)以某点在方位坐标系中的象限,确定该点的风向,该点距坐标原点的半径越大,表示风频越大。如图6-20(a)中A点,位于NE象限,表示A点风向为东北风,而且A点相对于风频变化线上其他各点,其半径最大,表明该地东北风的频率最大。图6-20(b)中东风的频率最大,其次是南风。图6-20(c)和(d)中,北风和南风频率大。图6-20(d)不仅可以反映风频大小(线段的长度),还可以反映某一方向上的平均风速(线段末段风羽的多少)。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
(a)
图6-20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应用提升[2013•北京卷]图6-21中,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a)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b)图621(1)图(a)中()A.①比②风速大B.①比③云量少C.②比③气压低D.②比④气温高(2)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
[解析](1)B(2)A第(1)题,读图(a)可知,②地比①地的等压线密集,②地的气压梯度力比①处大,②比①的风速大。①位于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③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阴雨天气较多,故B项正确。读等压线数值,可知②比③气压高。④位于冷锋前的暖气团一侧,②位于冷锋后的冷气团一侧,④比②的气温高。第(2)题,由图(b)可以看出,10时至12时④地的风向发生明显变化,风力突然加大,可判断锋面通过④地的时间为上午。综合能力提升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返回目录第7讲大气环流考点互动探究综合能力提升基础自主梳理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①________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被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2)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分和热量分布。它是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第7讲大气环流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全球性
2.三圈环流(1)成因:高低纬度间的②___________
和③___________共同作用。(2)组成:Ⅰ④___________、Ⅱ⑤________和Ⅲ⑥_________。(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A⑦__________________、B⑧__________________、C⑨__________________、D⑩__________________、E⑪__________________、F⑫____________、G⑬___________图71第7讲大气环流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受热不均(或热量差异)地转偏向力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4)大气环流的季节移动由于⑭___________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⑮____,冬季偏⑯_____。第7讲大气环流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太阳直射点北南
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1.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7月:
(a)第7讲大气环流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1月:
(b)图72第7讲大气环流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第7讲大气环流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南亚低压)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海陆热力性质带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全年处于______________(气压带)的控制下,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形成______________气候;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夏季受_______________控制,冬季受________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第7讲大气环流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赤道低气压带温带海洋性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
2.形成季风的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第7讲大气环流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探究点一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
1.三圈环流的形成(1)低纬环流(北半球):赤道地区气流上升→高空高压→气流向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形成西风→在30°N上空积聚下沉→近地面高压(副热带高压)→水平流向赤道(东北信风)→在赤道处与南半球水平气流辐合上升。(2)中纬环流(北半球):30°N气流下沉→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气流向北流偏转成西风→在60°N与极地东风相遇上升→高空高压→气流向南偏转成东风→在30°N上空下沉,形成中纬环流。
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
(3)高纬环流(北半球):极地气流下沉→极地冷高压→水平偏转成极地东风→在60°N与中纬西风相遇上升→高空高压→气流水平向北运动偏转成西风→极地上空气流下沉,形成高纬环流。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
[完善提醒]气压带的成因(1)热力原因①赤道低气压带: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②极地高气压带:极地地区终年太阳辐射弱,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2)动力原因①副热带高气压带:来自赤道上空的空气在南北纬30°上空堆积,在重力作用下空气下沉,在南北纬30°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此高压不是因地面冷而形成,而是空气的机械下沉运动所致。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②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相向运动,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上升,南北纬60°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此低压不是因地面热而形成,而是空气的机械上升运动所致。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1)全球共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相间分布,每两个相邻气压带之间形成一个风带。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
(2)每个气压带约占10个纬度,每个风带约占20个纬度。方法
用左拳法辅助记忆气压带的分布:高低相间分布。
图73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1)影响因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移动幅度: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幅度约10个纬度左右。(3)移动过程①夏至日: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别移动到0°、30°、60°纬线的北侧。②二分日:0°、30°、60°纬线分别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中间。③冬至日: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别移动到0°、30°、60°纬线的南侧。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
方法用递进法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第一步:“冷热不均使其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图7-4所示:图74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第二步:“地球自转使其偏”。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图7-5所示:
图75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第三步:“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如图7-6所示:图76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第四步:“海陆分布使其断”。由于地球表面不均一,有海陆之分,特别是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完整性,使气压带形成了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例1
图7-7中图(a)为东半球示意图,图(b)为90°E附近二分二至日中的某一节气海平面气压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
(a)(b)图77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1)图中能显示的气压带有()A.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和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C.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D.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2)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A.华北平原盛行西北风B.气压带、风带处于偏北位置C.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D.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
[解析](1)B(2)A第(1)题,读图可知,亚欧大陆90°E附近被势力强大的高压控制,排除D项;控制亚欧大陆的是冷高气压,不是副热带高气压,排除A、C两项。图中能够显示赤道低气压带和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故选B项。第(2)题,亚欧大陆上被冷高压控制,北半球为冬季,华北平原盛行西北季风;气压带、风带处于偏南位置;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势力较夏季弱。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探究点二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形成近地面的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图78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
例2[2013•四川卷]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图79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
[解析]B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题干中“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的表述说明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来自西侧的海洋。该纬度地带位于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盛行东北信风,但在该纬度地带的南亚、东南亚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赤道以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来自海洋,带来丰沛的降水。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探究点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的降水特征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特点相对单一,季节变化小。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
例3阅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珀斯和悉尼降水量表图710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的差值最大接近________百帕。(2)澳大利亚大陆7月和1月气压状况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风向、地形和洋流等因素,对比分析表格中两城市1月、7月降水的差异及其原因。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
[答案](1)22(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3)1月:悉尼降水多于珀斯,悉尼受来自海洋上的偏南风影响,且地处迎风坡,加之沿岸暖流的影响,降水多;珀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并受沿岸寒流的影响,降水少。7月:珀斯降水多于悉尼,珀斯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悉尼受来自大陆内部干燥的西北风影响,降水少。
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P1为:1022百帞<P1<1024百帞;1月最低气压P2为:1002百帞<P2<1004百帞。P1、P2的差值最大接近1024百帞-1002百帞=22百帞。第(2)题,1月,澳大利亚大陆为夏季,大陆上增温快,在大陆北部形成低压中心;7月,澳大利亚大陆为冬季,地表气温低,为高压,同时大洋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势力也很强大,与大陆上的高压连成一体,气流下沉,干燥少雨。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第(3)题,珀斯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多。悉尼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风来自海洋,大分水岭东坡多地形雨;冬季,风来自大陆内部,降水少。珀斯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有减湿作用,悉尼附近的东澳大利亚暖流有增湿作用。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审题突破4从前题结论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典例精析图7-11为某地相关气象资料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图711综合能力提升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
(1)下列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冷锋B.北半球的暖锋C.南半球的冷锋D.南半球的暖锋(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压小于乙地B.目前,乙地气温低、气压高C.此时,甲地可能为阴雨天气D.乙地风向为东北风综合能力提升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方法技巧题目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可利用前题结论作为下题的解题信息。上题组中,第(1)题要求判断图示反映的天气系统类型,第(2)题要求判断天气系统中甲、乙两地的天气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气系统决定着天气状况,前后两题之间联系密切,若对前题判断失误,对后题的解答也会因此而错误。在同一试题(或同一题组)中,前一设问的结论往往包含着下一设问的条件,可以为下一问题提供解答的信息。因此,在答题过程中,一是要做到前题设问结论的正确,在明确下题设问的基础上,构建二者的内在联系;二是要能结合上一要求,充分调用与此相关的地理知识,为解答问题提供条件。综合能力提升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应用提升国土资源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这是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貌。据此回答(1)~(2)题。
图712综合能力提升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1)形成这种地貌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堆积B.火山活动C.流水溶蚀D.风力侵蚀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2)乐业天坑群与图7-13中的哪种地貌形态的成因相同()图7-13A.①B.②C.③D.④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解析](1)C(2)C第(1)题,天坑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流水溶蚀的结果。第(2)题,景观①为河漫滩,属流水堆积地貌;景观②为火山活动;景观③为桂林山水,属喀斯特地貌,与天坑成因相同;景观④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考点互动探究第7讲大气环流返回目录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考点互动探究综合能力提升基础自主梳理一、锋与天气1.气团和锋面(1)气团:①______________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叫作气团。(2)锋面: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作②________。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作③________。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温度、湿度、气压锋面锋线
图8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④________一侧倾斜,锋面之上是暖气团;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大;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冷气团2.锋面的类型(1)冷锋:⑤______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图82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冷气团升高降低阴天、大风、降温、雨雪(2)暖锋:⑨________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图83
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暖气团上升下降连续性降水或雾(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⑬__________,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相当
[完善提醒](1)冷气团在锋面下,暖气团在锋面上的原因是冷气团的密度大,暖气团的密度小。(2)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以及“一场秋雨一场寒”等属冷锋活动,“一场春雨一场暖”属暖锋活动。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辐合辐散辐散辐合低高高低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逆顺顺逆上升下沉阴雨晴朗、干燥►探究点一冷锋与暖锋的判断
1.看符号
图84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
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图85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
3.看锋面坡度
图86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4.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图87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即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决定的。以锋线为界,在锋面移动方向上,锋线前方为锋前,锋线后方为锋后。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图88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例1
图8-9是某地锋面过境时等温面分布情况。读图回答(1)~(2)题。
图89(1)该锋面为()A.北半球冷锋 B.北半球暖峰C.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暖锋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2)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高的是()A.甲 B.乙C.丙 D.丁(3)短时内气温变化最明显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
[解析](1)A(2)D(3)B第(1)题,锋面附近的气温垂直变化与其上下的暖气团和冷气团不同,图中等温面弯曲程度最大的地方即锋面的位置,乙在锋面上,甲在锋面下的冷气团中,丙、丁在暖气团一侧。根据图中锋面移动方向,可知该锋面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为冷锋活动。由冷锋向南运动,判断该锋面位于北半球。第(2)题,丁处在暖气团一侧,且位置偏南,气温最高。第(3)题,锋面附近为冷、暖气团的过渡地带,气温变化大,乙在锋面上。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探究点二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这种移动幅度很小的锋,叫作准静止锋。图8-10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
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天气现象。冻雨的形成必须有特定的天气条件:近地面2000米左右的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2000米至4000米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较暖一点;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空气层,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掉,又进入不太厚的冻结层。当它们随风下落,正准备冻结的时候,已经以过冷却的形式接触到冰冷的物体,形成坚实的冻雨。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材料二图8-11中图(a)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及某天气系统图,图(b)、图(c)分别为甲、乙两城市部分月份气温和降水图。图811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1)从图(a)中分析,该地的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地势由________向________倾斜。(2)(b)(c)两气候图中,属于图(a)中甲城市的是______。判断依据之一是甲城市位于图中天气系统的________(冷、暖)空气一侧,气温偏________(高、低)。(3)图示天气系统在该区域持续时间较长,据图分析其原因。(4)图中甲、乙两城市中,受图示天气系统控制,容易形成冻雨的是________。请在图8-12内绘制该天气系统简略示意图,并解释该城市容易形成冻雨的原因。
图812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
[答案](1)山地高原西北东南(2)(c)暖高(3)冬半年,(来自我国)北方的锋面系统(冷空气、冷气团)在向西南移动过程中,受地形(山地、云贵高原)阻挡,在此处静止下来,形成准静止锋。(4)乙乙城市位于锋面附近的冷气团一侧,地面气温低,其上空为锋面和不断抬升的暖气团,不仅容易降水,而且上热下冷,容易形成冻雨。
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解析]根据经纬度并结合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图示地区为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甲为昆明,乙为贵阳。冬半年,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贵阳一带多阴雨、冷湿天气,而昆明在暖气团的控制下,多温暖、晴朗的天气。联系题干材料和锋面系统气温的垂直变化分析贵阳冬天易形成冻雨的原因。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探究点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我国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十分重要,夏半年更为突出。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本身;另一方面还表现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其周围天气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有强烈的下沉气流,使低层水汽难以成云致雨,而形成晴空万里的稳定天气,时间长了可能出现大范围干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
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每年2—4月,副高脊线稳定在18°N~20°N时,我国华南地区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6月副高脊线北跳越过20°N,稳定在20°N~25°N之间,雨带位于长江下游和日本一带,这些地区进入梅雨期。到7月份,副高脊线再次北跳,雨带从长江流域推移到黄淮流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出现伏旱天气。从7月底到8月初,高压脊线进一步越过30°N,雨带也北移至华北、东北一带。9月上旬,高压脊线开始向南回跳,雨带也自北向南移。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
图813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上述情况仅仅是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对我国天气影响的一般规律。实际上,副高的南、北季节性移动经常出现异常,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雨涝的反常天气。当有的年份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且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导致江淮地区发生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相反,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
例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图8-14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图814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1)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①“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②“温暖湿润的气流”——气流方向错误③“我国主要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应在副高北侧④“副高控制下高温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A.4月、5月B.5月、6月C.6月、7月D.7月、8月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
[解析](1)B(2)C第(1)题,图中所示副高脊线在北回归线附近,脊线北侧的气流应为东南风;主要锋面雨带应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故选B项。第(2)题,副高脊线在北回归线附近,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正常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探究点四锋面气旋图的判读锋面气旋是近地面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主要活动于中高纬度地区。下面以北半球的低气压(气旋)为例,简介锋面气旋图的判读。图815
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1.确定锋面位置图中的AB线和CD线是两个槽线,锋面多形成于低压槽上,即图中的AB处和CD处。这是因为低压槽附近风向产生切变,使得槽前和槽后的风向不同。性质不同的气流,在低压槽处相遇辐合上升,形成了锋面。2.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以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3.确定气流的性质图中F、G两点都在锋面的北侧,风从北方吹来,来自高纬度地区,而E、H两点正好相反,故F、G处气温比南面的E、H处气温低,F、G一侧为冷气团,E、H一侧为暖气团。4.确定锋面性质与移动方向根据图中E、F、G、H各点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又可推知锋面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气旋有其生成、消亡的过程,锋面气旋的生命史一般不过3~5天,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不久就会因气流运动而上升辐散。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5.确定锋面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由图可知,气旋的前方受CD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受AB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
例4谚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形象地道出了天气阴晴、气压、风向之间的影响与联系。图8-16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某一低压的两条槽线。读图完成(1)~(2)题。(1)用上述谚语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形势,最适用的一处是()A.① B.②C.③ D.④(2)受③④之间槽线影响,③处将可能出现()A.晴暖天气B.台风C.连绵阴雨D.寒潮图816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
[解析](1)B(2)C第(1)题,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某一低压的两条槽线,该低压为锋面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①②之间为冷锋,③④之间为暖锋。②位于冷锋锋前时,吹偏南风;冷锋过后,吹偏北风。第(2)题,③位于暖锋锋前,暖锋过境时,会出现连续性降水。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审题突破5准确运用相关知识、规律和原理典例精析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图回答(1)~(2)题。图817综合能力提升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
(1)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甲图中暖空气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C.乙图中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形成连续性降水D.乙图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2)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长江中下游伏旱B.华北平原春旱C.北方寒潮D.江淮梅雨综合能力提升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方法技巧准确运用相关知识、规律和原理来解题,首先要通读试题,抓住关键词,获取有效信息,明确试题要求和考查范围。如上题要求判断甲、乙两类锋面活动产生的天气现象,并对一些天气实例的成因进行分析。其次,在运用规律、原理时,应该做到:(1)坚持规律、原理运用的普遍性。如冷暖气团相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是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是暖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综合能力提升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赤道地区一般为热带雨林气候,但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为热带草原气候,而巴西高原东南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北侧受来自海洋的信风、暖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综合能力提升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应用提升《真腊风土记》(元)记载:“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腊。”“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读图8-18,回答(1)~(2)题。图818综合能力提升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1)当时从温州航海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A.11—12月B.3—4月C.5—6月D.7—8月(2)真腊地区的气候属于()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解析](1)A(2)B该题考查考生对季风活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第(1)题,真腊地区即现在的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温州至真腊大部分航程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从温州至真腊为向南航行,冬季出发可顺风航行。第(2)题,背景材料中“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说明该地区终年气温较高,温差不大,四季变化不明显,为热带;“半年有雨,半年绝无”说明降水季节差异大,为热带季风气候。还可根据真腊位于中南半岛,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考点互动探究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返回目录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考点互动探究综合能力提升基础自主梳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太阳辐射大气环流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图91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1)热带
(2)亚热带
(3)温带
(4)亚寒带J⑫
气候(5)寒带
(6)高原高山气候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温带海洋性亚寒带针叶林(或亚寒带大陆性)苔原冰原►探究点一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从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和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2.大气环流:一方面,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节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显著地影响各地气候。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在不同的大气环流形势下,大气运动特点不同,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特点也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
3.下垫面因素(1)海陆差异的影响: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上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一般比海洋上大;②海陆位置不同的地区水热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形成了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③海陆的差异还形成了大规模的季风环流和地方性的局部环流(如海陆风),影响着气候的形成。(2)洋流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且对低层大气有加热作用,易使空气产生对流,形成降水;寒流减温、减湿,且对低层大气有冷却作用,不利于空气的对流,降水偏少,但易形成雾。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3)地形的影响:地面高低不同,影响气温和气候的垂直变化;坡向不同,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阳坡多,阴坡少),降水存在差异(迎风坡多,背风坡少)。(4)地面性质不同(海洋和陆地、裸地和植被覆盖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4.人类活动(1)释放废热,影响大气温度。(2)排放温室气体和氟氯烃化合物,改变大气成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温室效应”;排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使地面接收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3)改变下垫面,影响局部地区气候。人工造林、兴修水利,使气温变化趋于缓和;破坏地表植被,使气候恶化;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的城市,形成城市气候。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例1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图9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1)~(2)题。
图92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
[解析](1)C(2)A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图示区域属台湾岛,中部偏东等温线分布密集且呈闭合状,位于台湾山脉,所以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2)题,台湾岛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和掠过海洋的东北季风以及台风的影响,降水丰沛。③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④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②地虽受季风影响较弱,但地形的抬升作用明显,多地形雨;①地位于西部平原地区,地处台湾山脉夏季风的背风坡,受季风影响小,年降水量相对较少。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探究点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北半球)
图93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2.气候类型的判断(1)一般方法:以“温”定半球、定带,以“水”定型。利用气温高低判断南北半球:6、7、8月气温高,12、1、2月气温低,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利用气温确定温度带,利用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确定气候类型。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2)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比较①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相似点:全年各月均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图94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相似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相对干冷(雨热同期)。
图95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相似点:降水总量有时相似。
图96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④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相似点:气温冬冷夏暖,降水都是夏季相对较多。
图97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
例2[2013•江苏卷]图98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99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双选)
图98图99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1)下列对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2)图9-9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9-8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A.①—甲B.①—丙C.②—乙D.②—丁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解析](1)AC(2)AD第(1)题,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冷气团一侧,为阴雨天气,A项正确;乙地位于暖锋锋后暖气团一侧,天气晴朗,B项错误;丙地气压比四周高,为高压中心,是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C项正确;丁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小,等压线较平直,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D项错误。第(2)题,①气候类型的1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7月平均气温不到20℃,全年降水较均匀,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图中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气候类型1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夏季降水稀少,冬季降水较多,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图中丁地为地中海气候。考点互动探究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答题模板1地理特征描述型典例精析读世界某岛屿示意图(图9-10),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图中B岛的地理位置特征。(2)说明该岛主要地形和气候特点。
图910综合能力提升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方法技巧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征的描述。地理事物特征主要包括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等,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包括等值线的分布、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和城市分布等特征,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征包括城市化过程中的特征和不同地区荒漠化过程的特征等。综合能力提升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1.特征描述型试题的解答要领(1)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所给材料,把握问题指向,明确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2)认真领悟设问的角度,针对具体事物或区域进行描述,描述时要结合该事物或区域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用叙述原理来代替。(3)充分利用题中已有的信息获取答案,高考题常提供教材以外的情境,要充分挖掘材料或图中的有效信息,从中获取答案,还要注意题目中有没有“依据材料”或“根据图示条件”等限定语。
综合能力提升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4)掌握不同地理事物特征描述所要把握的主要要点,如河流的水文特征要从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和结冰期等角度描述,而河流的水系特征要从河流水系的形状、河流的长度、支流的多少、流域面积、落差或峡谷的分布等角度概括。(5)运用地理术语进行描述。
综合能力提升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2.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综合能力提升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综合能力提升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返回目录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 1017汽车行业的电子商务与的竞争力
- 2024高级母婴护理服务协议样式书
- 2025年度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及网络设备采购协议3篇
- 2024门窗安装劳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35KV电力线路巡检合同模板3篇
- 2025厂房租赁居间服务及产业配套服务协议3篇
- 2024金融借款业务协议:线上贷款操作指南版B版
- 2025年企业兼职人员安全责任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冷链物流承运商质量保障协议书3篇
-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钢筋加工棚验算
-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概念方案模板
- 西南交大毕业设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 2024年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crtd植入术护理查房
- 扫雪铲冰安全教育培训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 涉密内网分级保护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