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犁铧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石器骨器铁器木器你选用哪种工具耕作?为什么?青铜器联系上几幅图上的器具,请回答铁农具为什么能够较快推广?a.性能优越,更坚硬、锐利;b.冶铁业在当时已经很发达。牛耕人力你选用哪种动力?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农业生产的演变木制、石制工具春秋西周铁制工具、牛耕效率低效率高集体劳作开垦荒地千耦其耘个体农耕→→→→→→→→奴隶集体耕种
农民个体耕种公作则迟分地则速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2、社会制度的变化铁器牛耕开垦荒地→(属于谁?)→土地私有→←土地国(王)有矛盾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矛盾改革变法
邹忌
吴起李悝申不害商鞅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三.商鞅变法1、背景(1)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矛盾,迫使社会出现了改革的风潮(根本原因)(2)各国争霸的现实需要(直接原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建立县制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经济发展官兵英勇作战由国君派官吏治理加强统治建立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农民积极劳动国富能打胜仗兵强编制户口,加强刑罚,统一度量衡2、内容变法措施分类变法的具体措施富国措施强兵措施加强统治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惨死,只是说明守旧势力的猖狂和最高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但他推行的变法已经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力不断增强,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1.铁制工具和牛耕推广使用是在(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2.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B.奴隶消极殆工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3.商鞅变法成攻的主要原因是:()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百姓的欢迎C.个人才能卓越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CDD4.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统一度量衡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D.推行县制
5.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A.奖励耕织B.土地私有C.建立县制D.奖励军功6.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DDD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A.秦国“连横”策略的实施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C.实行商鞅变法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8.商鞅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防诈骗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 创业空间风险管理与投资决策的实践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公共关系学前瞻性试题及答案
- 高效低温仓储管理实践考核试卷
- 冷链运输过程优化考核试卷
- 创业空间产品可访问性设计考核试卷
- 表面处理与涂装工艺培训考核试卷
- 数据共享与区块链平台构建考核试卷
- 绿色制冷剂研究与应用考核试卷
- 工艺流程改进考核试卷
- 《综合光电子器件》课件
- 德阳2025年四川德阳市事业单位招聘5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噪声抑制技术-全面剖析
- 球馆底价转让协议书
- 科研机构安全管理措施及技术保障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培训
- T-CAMET 05002-2020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抗风压防火门工程技术规范
- 品管圈PDCA案例-降低留置针穿刺血管静脉炎发生率成果汇报
- GB/T 14227-2024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
- 农作物植保员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脱硫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