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3 教学课件-一个消逝了的山村3_第1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3 教学课件-一个消逝了的山村3_第2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3 教学课件-一个消逝了的山村3_第3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3 教学课件-一个消逝了的山村3_第4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3 教学课件-一个消逝了的山村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冯至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品味其散文的特色。2.品读文章,涵咏主旨,领悟意象的内涵。3.培养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走近作者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土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西南联大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汉园诗人李广田也曾说:冯至先生的散文,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背景介绍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选自冯至的散文集《山水》。《山水》的出版有一个过程,1942年秋,冯至将过去写的十篇散文集在一起,题名《山水》,1943年9月在重庆出版。后来冯至又加上之后写的三篇散文,再加上一个《后记》。《山水》出版后,学界对它的评价很高,香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认为:虽然冯至在四十年代只有《十四行集》和《山水》两小本著作,但是在诗和散文两方面,他都站住“一览众山小”的高峰。《山水》中的《一棵老树》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最为精纯,并将前者称为“白话散文诞生以来的杰作”。题目解说

本文的题目是“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但作者并没有探究山村消逝的原因,而是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感悟和启示。层次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人关注平凡的山水。第二部分(4-10):作者由眼前之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第三部分(11):总述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联系。作者开篇从人们进入人口稀少的森林或草原的感受写起,有什么作用?文本研究①以“总觉得它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等感受衬托山林的荒寂;②“其中可能发生的事迹,不外乎空中的风雨,草里的虫蛇,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鸣鸟”与下文山村丰富且充满生命力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③“绝不会问道: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为下文交代“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做铺垫。平常的事物一旦成为冯至笔下的意象,便具有了灵动的生命韵味与鲜活的生命气息。文章第1—2自然段中几次出现的“路”该作何解释?文本研究文本研究在文中出现的众多意象中,“路”这一意象极具代表性。古今文人大都喜欢“路”,如屈原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他们看来,“路”是人类历史的载体,承载着历史。本文赋予“路”更具体、更丰富的历史内涵。文章开篇,作者先亮出“路”的意象:“我们走的路,是二三十年来经营山林的人们一步步踏出来的,处处表露出新开辟的样子。眼前的浓绿浅绿,没有一点历史的重担”“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冯至在山村残存的景象中,发现了这条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路,这条路诱发了他对历史的思考,从而联想到从现在走向过去,再现了历史上充满活力的山村。之后随着路的延伸,思想又从过去走到现在,冯至发现纵然如今的村民和动物都已消逝,但山村风物犹存,依然传递着生命的信息,山村的过去和现在组成了一个充满韵味的世界。第5段最后一句作者引用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何巧妙之处?文本研究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文采,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这两句诗表明人和人之间,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如何理解“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句话?文本研究山村的宁静能让人消解尘世的纷扰,回归到生命的宁静。谦虚、纯洁、坚强的小草,朴质的村女,让作者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作者在这种联想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自身所有的纷扰在死去后将不留下一些值得夸耀的事迹。怎么理解第11段中“风雨如晦的时刻”的内涵?文本研究“风雨如晦的时刻”指1942年,即作者写作本文的那一年,那是充满动荡与浩劫的一年。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子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文本研究由小草感悟到生命的宁静之美;由彩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由有加利树感悟到生命的渺小;由野狗的嗥叫感悟到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由麂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文章结尾,作者说“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联系全文,概括说明消逝了的山村给了作者哪些生命的滋养?作者说“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你如何理解?文本研究(1)①消逝了的山村提供了养育作者的物质条件;②消逝了的山村让作者学会了谦虛、纯洁和坚强;③消逝了的山村让作者懂得了生命的美好与崇高。(2)①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②如今土地上的一切曾经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山村。③现今居住的山村同样给作者的生命以许多滋养。中心思想本文写于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作者通过对消逝了的山村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景物的描写,抒写了作者对滋养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艺术特色(1)营造丰富意象。(2)凸显鲜明画面。(3)兼用多种表达方式。(4)赋予哲思理趣。艺术特色(1)营造丰富意象。本文注重象、情、理的有机融合,由意象构成意境,大大地拓展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具有极大的情感张力。作者最为偏爱的山村意象有“路”“小溪”“鼠麴草”“彩菌”“有加利树”等,这些意象是富有生命色彩的,作者通过这些意象,勾勒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原始野性的山村意境。艺术特色(2)凸显鲜明画面。作者选取了最典型、最有表现力、最能体现山村环境的景物,用简约、流畅的笔触进行勾勒,描绘出了一幅幅鲜明的画面,如体现宁静之美的村女放羊图和充满热闹生机的雨后采菌图。艺术特色(3)兼用多种表达方式。本文以描写为主,但又把议论缀于其中,还不时插入抒情等,看似有些散漫,但整体却不失法度。文章通常是由眼前景物生发联想,引发感悟,在结构上回环往复,首尾一贯,显示出种从容舒展又严谨完整的艺术面貌。(4)赋予哲思理趣。在本文中,冯至由眼前之景,回眸历史,观照现实,使生命跨越了时空,阐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存在意义的思考,流露出沉重的历史感。当堂检测1.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60个字以内)田野上夏夜万籁作响安静答案:(示例)夏夜的田野上,星光满天,万籁作响,一种奇妙的安静如潮水般涌来;黑夜的气味,土地的气味,抚摸着我,安慰着我。解析:要注意夏夜宁静氛围的创设,要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表达要流畅。当堂检测2.阅读下面的文字,把语段改为一组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见惯了满月光华,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而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一涓细流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尽管我们观遍了浩荡沧海。我们识尽了喧嚣红尘,但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的,却是那一片沉稳而清新的寂寥空山。当堂检测答案:(示例)见惯了满月光华,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而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观遍了浩荡沧海,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识尽了喧嚣红尘,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到一个基准句。比如,把语段的第一句当作基准句,这个句子有三个分句,句式为“……,那……,让……”。然后将语段中其他两个句子按照基准句的句式进行改写。第二句可改写为“观遍了浩荡沧海,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第三句可改写为“识尽了喧嚣红尘,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当堂检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当堂检测答案: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俭朴,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的幽静、和谐与优美。解析:概括景物特点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雨”“鸡鸣一两家”“竹溪”“板桥”等都是关键内容。“雨”说明细雨蒙蒙;“鸡鸣”是以动衬静,说明环境幽静;“竹溪”“板桥”等说明了景物的优美。根据以上分析简要概括即可。当堂检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到了除夕夜,村里的街道上熙熙攘攘。孩子们都打着灯笼到街上来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处是晃动的灯笼,孩子们追逐着,看看谁的灯笼最亮,谁的灯笼最漂亮。

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两三点钟,成串的鞭炮声在各家的院子里响起来了,这是吃水饺前必需的项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长辈就会率领着子孙走出家门,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我们那个村子很大,这个过程总是会持续两三个小时。我们村这些年仅高考走出来的学生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分布在全国各地,过年的时候基本都会回来,这些人自然成了村里的风景。给长辈拜年以后,说说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谈谈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长辈们那种殷殷的关切,溢满情怀。当堂检测

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了。乡村所有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这个项目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直到吃完了元宵,飘荡在乡村里的浓浓的年味才渐渐飘散。

我知道我是永远也放不下乡村的年了。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带他回老家过了几个年以后,他也对乡村的年一往情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