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理数教学设计(共6篇)第i篇:《有理数》教学设计《有理数教学设计九龙县湾坝中学王永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有理数的意义以及有理数的分类和0在分类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树立对数分类讨论的观点并发展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分类,感受数学对称美。重点、难点1.重点:有理数包括哪些数。2.难点:有理数的分类。教学思路这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分类,讲解时要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参与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投影1)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11222 2,3.8,0,—4,—6.2,7,—3.8,3+6,正数集合负数集合2.填空:(1)若下降5m记作一5m,那么上升8m记作 ,不升不降记作 (2)如果规定+20表示收入20元,那么-10元表示(3)如果由A地向南走3千米用3千米表示,那么一5千米表示,在A地不动记作【教法说明】出示投影后,学生思考,然后举手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完一题后。教师追问:你能不能说说什么叫正数,负数呢?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通过第1小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以及零的特殊意义。通过第2小题使学生掌握对于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便可以用负数表示。师:在小学大家学过1,2,3,4……这是什么数呢?生:自然数。师:在这些自然数前面加上负号,如一1,一2,一3,-4……这些是什么数呢?生:负数。师:具体叫什么负数呢?师:今天我们要把大家学过的数分类命名,然后给一个统一的名称。【教法说明】通过教师由浅入深层层设问,使学生在头脑当中逐步认识问题。这样一步一个台阶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识问题的一般规律。(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1.分类数的名称2,3,4……叫做正整数;1,—2,—3,—4叫做负整数。0叫做零。812152,3, 5.2(即5)……叫做正分数;16133)……叫做负分数;2,7, 3.5(即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即有理数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教法说明】以上内容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师启发诱导,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提出问题:巩固概念(出示投影2)(1)0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2)—5是整数吗?是负数吗?是有理数吗?(3)自然数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教法说明】这三道小题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新授过程中随时设计习题进行反馈练习,以便调节回授。注意:有时为了研究的需要,整数也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数,这时分数包括整数,本章中的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有理数的分类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方法也常常不同,常用的有以下两种:(1)先把有理数按“整”和“分”来分类,再把每类按“正”与“负”来分类,如下表:(2)先把有理数按“正”和“负”来分类,再把每类按“整”和“分”来分类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3)131下列有理数中:一7,10.1,6,89,0,—0.67,5.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学生思考,然后找同学逐一回答.其他同学准备补充或纠正。【教法说明】通过此题,检查学生对有理数分类的掌握情况,通过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培养学生树立对数分类讨论的观点和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数的集合我们曾经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负数集合。同样把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合;把所有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分数集合;把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合。(三)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出示投影4)2317 (1)把有理数6.4,—9,3,+10,4,—0.021,—1,3,—8.5,25,0,100按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分成四个集合。正整数集合正分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11(2)把下列有理数:一3,+8,2,+0.1,0,3,一10,5,—0.7填入相应的集合:整数集合正数集合 ,分数集合 ,负数集合【教法说明】学生思考后,动笔完成上述第(1)题。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师生共同订正.从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类能力。第(2)题采用分组计分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四)归纳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己小结,然后教师再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定义和两种分类方法.要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一类,要特别注意“0”不是正数,但是整数。【教法说明】课堂小结,采取学生小结的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归纳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帮助全体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应达到的目标。(五)反馈检测(出示投影5)(1)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整数包括、和零,分数包括和。(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持号内:一3,4,一0.5,0,8.6,—7整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 ,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4)选择题:一100不是()A.有理数;8.自然数;口整数;D.负有理数。以小组为单位计分,积分最高的组为优胜组.【教法说明】通过反馈检测,既使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布置作业思考题: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3.14,—5,0,89,—2.67,+1001有理数集合:非负有理数集合:负有理数集合:板书设计一、复习引入二、探索新知三、变式训练四、归纳小结五、反馈检测教学反思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第2篇:《有理数》教学设计《有理数》教学设计成安县辛义乡徐村中学温丽芬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有理数的意义。2.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3.说出数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树立对数分类讨论的观点并发展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分类,感受数学对称美。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有理数包括哪些数。2.难点:有理数的分类。3.疑点:明确有理数分类标准。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分类,讲解时要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参与意识。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出示投影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6,1222 2,3.8,0,—4,—6.2,7,—3.8,3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2.填空:(1)若下降5m记作一5m,那么上升8m记作,不升不降记作。(2)如果规定+20表示收入20元,那么一10元表示(3)如果由A地向南走3千米用3千米表示,那么一5千米表示,在A地不动记作【教法说明】出示投影后,学生思考,然后举手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完一题后。教师追问:你能不能说说什么叫正数,负数呢?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通过第1小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以及零的特殊意义。通过第2小题使学生掌握对于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便可以用负数表示。师:在小学大家学过1,2,3,4„„这是什么数呢?生:自然数。师:在这些自然数前面加上负号,如一1,—2,—3,一4„„这些是什么数呢?生:负数。师:具体叫什么负数呢?师:今天我们要把大家学过的数分类命名,然后给一个统一的名称。【教法说明】通过教师由浅入深层层设问,使学生在头脑当中逐步认识问题。这样一步一个台阶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识问题的一般规律。(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1.分类数的名称,2,3,4„„叫做正整数;一1,—2,—3,—4〃„叫做负整数。0叫做零。812152,3, 5.2(即5)„„叫做正分数;16133)„„叫做负分数;2,7, 3.5(即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即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有理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教法说明】以上内容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师启发诱导,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提出问题:巩固概念(出示投影2)(1)0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2)—5是整数吗?是负数吗?是有理数吗?(3)自然数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教法说明】这三道小题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新授过程中随时设计习题进行反馈练习,以便调节回授。注意:有时为了研究的需要,整数也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数,这时分数包括整数,本章中的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有理数的分类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方法也常常不同,常用的有以下两种:(1)先把有理数按“整”和“分”来分类,再把每类按“正”与“负”来分类,如下表:(2)先把有理数按“正”和“负”来分类,再把每类按“整”和“分”来分类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3)131下列有理数中:一7,10.1,6,89,0,—0.67,5.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学生思考,然后找同学逐一回答.其他同学准备补充或纠正。【教法说明】通过此题,检查学生对有理数分类的掌握情况,通过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培养学生树立对数分类讨论的观点和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数的集合我们曾经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负数集合。同样把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合;把所有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分数集合;把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合。(三)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出示投影4)2317(1)把有理数6.4,—9,3,+10,4,—0.021,—1,3,—8.5,25,0,100按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分成四个集合。正整数集合正分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11(2)把下列有理数:一3,+8,2,+0.1,0,3,—10,5,—0.7填入相应的集合:整数集合正数集合 ,分数集合 ,负数集合【教法说明】学生思考后,动笔完成上述第(1)题。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师生共同订正.从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类能力。第(2)题采用分组计分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四)归纳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己小结,然后教师再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定义和两种分类方法.要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一类,要特别注意“0”不是正数,但是整数。【教法说明】课堂小结,采取学生小结的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归纳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帮助全体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应达到的目标。(五)反馈检测(出示投影5)(1)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整数包括、和零,分数包括和。(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持号内:-3,4,-0.5,0,8.6,-7整数集合:正有理数集合: ,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4)选择题:一100不是()A.有理数;8.自然数;口整数;D.负有理数。以小组为单位计分,积分最高的组为优胜组.【教法说明】通过反馈检测,既使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布置作业思考题: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3.14,—5,0,89,—2.67,+1001有理数集合:非负有理数集合:负有理数集合:板书设计第3篇:有理数教学设计中的作用.类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有理数的含义,能够把给出的有理数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数学思考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观点和能够正确地进行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重点会把所给的有理数进行正确的分类难点掌握两种有理数的分类方法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一、提出问题二、初步分析解决问题三、知识应用,拓展创新四、作业创设问题情景,复习所学知识,同时引出新的问题――有理数的分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从而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巩固新知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情景复习所学知识,同时引出新的问题一一有理数的分类.问题1:有了负数以后,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忆所学过的数,同时举出相应的例子,一可以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二可以在所提问题中发现新的知识学生举例:1,2,-1,-3,,0等问题2:在上述列举的数中,我们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数的特征进行分类,显然可以把小学学过的数(正数)分成一类一一正数,把正数前面加负号(负数)的数分成一类一一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也可以分成整数和分数,于是有下列分类:正整数,如:1、2、3...零:0负整数:-1,-2,-3...正分数:负分数: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以及有理数的分类: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这里的分数特指是分母不为1的分数,整数有时可以认为是分母是1的分数.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从而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问题3:如何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学生活动设计:根据以上知识学生进行分类.或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问题4: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谈谈你的看法?(1)0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2)-5是整数吗?是负数吗?是有理数吗?(3)自然数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4)下列有理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7、10.1、89、0、-0.67、〔解答〕(1)0是整数、不是正数但是有理数(2)-5是整数、负数、有理数(3)自然数是整数,不是所有的自然数是正数(比如0),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有理数(4)整数:-7、89、0分数:10.1、-0.67、正数:10.1、89、负数:-7、-0.67、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讨论,然后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个别同学在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三、知识应用,拓展创新我们已经能够对有理数进行合理的分类,共有两种分类方法,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两种分类方法解决下列问题.问题5:把下列各数填在表示相应集合的大括号中:+6、-8、25,-0.4,0,-,9.15,整数集合;分数集合;非负数集合;正数集合;负数集合.解:整数集合分数集合非负数集合正数集合负数集合学生活动设计:(1)把一些数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就叫这些数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2)特别要注意零是整数集合、非负数集合、有理数集合中的一个元素;零不仅表示没有而且具有非常确定的内容,如零时、零度;零是正负数的界限;零是偶数;零能被任何非零数整除;零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数码;在数的表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非负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和零,在数学里,正和整不能通用,是有区别的;正相对于负来说;整数是相对于分数而言的.问题6:如图,大圆覆盖的区域表示有理数的范围,中圆覆盖的区域表示整数的范围,小圆覆盖的区域表示正整数的范围.小圆和中圆把大圆覆盖的区域分割为无公共部分的A、B、C三个部分,那么(1)A、B、C分别表示什么区域?(2)请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区域内:-7.3、-4、0、+2.4、+3、+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分析问题所涉及的细节,分析出A区域表示的数是有理数但不是整数,从而得到A区域表示的数应该是分数,B区域表示的数是整数但不是正整数,从而得到B区域应该是非正整数(0和负整数),C区域显然是正整数,问题(1)解决.有了以上分析问题(2)容易解决.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抓住细节,启发学生进行解决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路时进行适当的提示等.四、小结和作业小结:.本节内容:有理数以及分类..重点内容: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够对所给的数进行分类.作业:P10练习P17习题1.21第4篇:《有理数乘方》教学设计《有理数乘方(2)》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会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确定和符号的处理方法.2.例、习题的意图:由于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在小学学习中已有涉及,加之在本章乘除运算中有所训练,学生已较为熟悉.所以,本节课的关键是加入乘方运算后,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把握及性质符号的处理是解决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要点.本节课在例、习题的设置上注意与乘方运算的衔接.通过补充例1既强化学生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掌握,又初步训练学生在乘方与加减乘分别混合的运算中确定运算顺序及处理符号的能力.为学生正确进行综合性的混合运算打下基础.教科书P53是一道综合性的混合运算问题,通过本题的训练强化学生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掌握,同时让学生认识性质符号在运算中的意义及处理方法.通过补充例题3,让学生认识通过运算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简化运算,并且归纳出应用情况与类型.教科书中P53例4,是混合运算的一个综合应用,重点考察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通过观察分析进一步认识乘方的意义,训练学生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确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处理运算中符号.而有理数乘方运算中符号处理及幂的符号确定又是符号确定的重点.教学中通过由浅入深的设置例、习题,让学生逐步地认识符号的处理方法.例如补充例题1,在进一步巩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同时,初步让学生了解乘方分别与加、减、乘相混合的运算特征,训练基本的运算能力,掌握简单混合运算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例题2强化训练学生在综合运算中确定运算顺序和处理运算中性质符号的能力,更易于学生的掌握.教学中让学生读懂运算类型,指明运算顺序,了解运算实质.同时,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与书写格式,从基础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二、新课引入.引入:已知,一圆的半径是4cm,求该圆的面积.(n取3.14)学生列式计算:S=3.14X22=3.14X4=12.56(cm2)问题1:在此运算中,含有几种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运算?学生回答:含有乘法和乘方两种运算,先乘方后乘法.问题2:那么,在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的混合运算中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回顾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加减为一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在混合运算中应从高级向低级依次进行运算.所以,先乘除后加减.而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若有括号先做括号里的运算并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乘方是特殊的乘法运算,由上例知在乘方与乘法的混合运算中先乘方后乘法.乘方是比乘法高一级的运算,即为三级运算.所以,在加减乘除乘方五种混合运算中应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三、例题讲解补充例1.(1) (2)4;(2)4(2)3;(3)3223;32(2)2;(5) 2(3);(6)(3) (2);2(5);(8)xxxx(1)332分析:该例题是乘方运算分别与加、减、乘相混合的运算,重点考察学生对乘方运算的掌握.由于在混合运算中,出现较多的符号,这为进行乘方运算带来一定难度.如果对乘方概念和实质掌握不好,很容易在运算中出现符号问题.所以运算的关键是要区分底数,明确乘方运算的实质,把握好运算顺序,处理好性质符号.计算中让学生要说清运算顺序.要在复习上节课知识要点的基础上,从算式中准确的摘出乘方运算,分步完成整个运算.在乘方运算中,要让学生根据幂的符号确定原则,先判断出幂的符号,再计算乘方.(1) (2)4=—16;要先算乘方再求相反数.(2)4(2)3=4X(—8)=—32;—2的3次幂是一8,在带入算式时要用括号括起来.(3)3223=9—8=1;(4) 32(2)2=—9—4=—13;要注意两个乘方运算的区别.(5) 23(3)2=—8+9=1;(6)(3)2(2的区别.(5) 23=9X4=36;(7) 22(5)2=—4X25=—100;(8)xxxx(1)= ()= =.xxxx例2.教科书第53页例3.分析:1.先让学生读出运算的种类,再根据法则说清运算的顺序,并说明理由.2.在运算中每步的运算结果若是负数要用括号括起来,与运算符号相区别.例如,9+(—2)=—4.5,—4.5代入运算时要加括号,与前面的减号隔开.3.在最后进行加减运算时,要化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运用运算律进行运算.补充例3.计算:(3)2 ()9 3分析:方法1.原式=9(23119) 11525;方法2.原式=9()9() 6(5) 11.9结合例2、例3可知在加减或乘除的同级混合运算中,可将算式统一成加法或乘法运算,在用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简化运算.在有括号的运算中,可根据情况利用分配律去掉括号后,改变运算顺序,简化运算.例3.教科书第53页例4.分析:1.本题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其关键是对第一行数据变化规律的分析,通过对第一行数的观察分析让学生更为深入地认识有理数乘方运算,感受底数相同的幂的变化特征.2.教学中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抓区别,找共性”是发现规律的重要方法.四、课堂练习:1.补充练习:(1)42()54(5)3;(2)24(2)232(1);4211(3)4(2)23(1)30(2)3;(4)112 33(3)232;0.15 71551221 22 6 3.4 32教科书P54练习.五、课后练习.教科书P58习题1.5,第7、8.2.补充练习:计算(1)3(2)25(2)7;(2)()3xxxx() 1;433(3)108(2)2(22) (3);(4)()(4)20.25(5) (4)2;(5)14(10.5) 2(3)2.31第5篇: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东陵区(浑南新区)嘉华学校张艳丽2012-9-27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第四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知识竞赛中得分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有理数加法”的教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较快地由教师给出法则,用较多的时间(20分钟以上)组织学生练习,以求熟练地掌握法则;另一类是适当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相应地适当压缩应用法则的练习,如本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所以根据这个情况本节课的设计就采取了第二种方案。二.学情分析学生刚升入初中不久,对于新的教学方法还不太熟悉,在新时期下,学习过程更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强调学生掌握一些定式的法则,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学生又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小组讨论就是学生锻炼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小组讨论往往不知道从何说起,这就需要老师给学生设定合适的话题,让学生有的放矢,而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教材的阅读,对于教材内容没有新鲜感,所以这时我从问题入手,举出一个看似搞笑的结果,让学生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归纳及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知识竞赛中小组得分的计算,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分类和归纳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能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与态度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4.重点与难点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类比小学阶段学习的加法,比较其中的差别,注重不同点的教学,即异号两数相加时的绝对值相减的问题。四.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设置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某次数学竞赛,有三种参赛队,比赛规则规定,每答对一题得4分,答错一题扣4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最后得了冠军的队一道题都没答,而第二名还答对了三道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请设计一个具体情况,使这种情况合理符合题意。问题出来之后请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每个组的答案可能不一致,比如说第二名可以是答对三题但答错了五道题,那么得分就是-8分,而第三名可以是答错了一题,一个也没答对。然后由学生给出计算过程,即(+12)+(-20)=-8分,也可以有其它举例。(二)师生共同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一些知识,比如绝对值等,以上面的问题为例,来不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得分情况:(1)答错3题时:(-4)+(-4)+(-4)=-12分(2)答对5题时:4+4+4+4+4=20分(3)答对3题,答错5题时,答对的3题与答错的3题抵消为0,剩下的两个答错题得分为-8,即12+(-20)=-8由学生讨论其它情形的得分情况及计算方法。总结:先确定得分是正还是负的,再考虑绝续值。法则得出: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三)、应用法则解决问题例1(教科书的例1)解:(1)(-10)+(-1)(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10+1)(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11(2)180+(-10)(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180-10)(和取正号,把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170(3)5+(-5)=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4)0+(-2)=-2(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例1.计算下列算式,先判断正负说理由,再计算绝对值。(1)(+4)+(+3);(2)(-4)+(-3);(3)(+4)+(-3);(4)(+3)+(-4);(5)(+4)+(-4);(6)(-3)+0;(7)0+(+2);总结:给以上各题分类,即同号还是异号,再选择法则的相应内容去解决问题。强调异号两数相加时符号的确定及绝对值的确定。(四)、小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由学生自己小结)(五)练习设计1、基础练习:教材36页知识技能1.计算(1)(-8)+(-9);(2)(-17)+21;(3)(-12)+25(4)45+(-23);(5)-45+23;(6)(-29)+(-31);(7)(-39)+(-45);(8)(-28)+37;(9)(-13)+0通过计算学生总结法则哪部分的应用最易出错,从而提示学生注重异号两数相加时符号的确定及绝对值的确定。教材第2、3题自己完成数学理解中设计-4+3的情境,是为了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有多种,比如气温的变化,得分的变化,水位的变化等。2、提升练习1.用“>”或“V”号填空:(1)如果a>0,b>0,那么a+b0;(2)如果aV0,bV0,那么a+b0;(3)如果a>0,bV0,|a|>|b|,那么a+b0;(4)如果aV0,b>0,|a|>|b|,那么a+b0.2.已知如图:那么a+b0;a0b五、教学反思:本节教案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紧跟教学改革的脚步,把培养学生能力做为主要内容,同时注重合做交流,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同进也兼顾数学学习的基础,计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加法法则,类比有理数范围的加法和小学阶段的加法的区别,并能用法则进行计算。第6篇: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法一、学情分析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由于学生已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不太熟悉水位变化,故改为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二、课前准备把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为10个小组,以便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竞争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2、能力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五、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学生:26米。教师:能写出算式吗?学生:……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2、小组探索、归纳法则(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a.2X32看作向东运动2米,X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运动米2X3=b.-2X3-2看作向西运动2米,X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运动米-2X3=c.2X(-3)2看作向东运动2米,X(-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运动米2X(-3)=d.(-2)X(-3)-2看作向西运动2米,X(-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运动米(-2)X(-3)=e.被乘数是零或乘数是零,结果是人仍在原处。(2)学生归纳法则a.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X(+)=()同号得(-)X(+)=()异号得(+)X(-)=()异号得(-)X(-)=()同号得b.积的绝对值等于。C.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3、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1)教师按课本P75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1中(3)(4)小题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3)学生做P76练习1(1)(3),教师评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瓶装矿泉水购销协议
- 核桃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服务合同
- 抵押房买卖合同
- 定金担保协议样本
- 物业服务合同中的公共设施维护
- 2024年度工程机械租赁及质量保证合同2篇
- 农家乐转让协议书本月修正版3篇
- 重庆劳动合同律师
- 个人与装修公司劳务合同
- 中介房产合同范本
- GB/T 1429-2009炭素材料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 2023年师德师风题库及答案
- GB 272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
- 电气第一种第二种工作票专题培训课件
- 港股通市场规则课件
- 国际物流相关知识
- 初中数学人教八年级上册(新疆地区)第十三章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PPT
- 肌松药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 粘土课件-基础知识课件
- 伤寒论讲义课件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师用书(PDF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