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寻找规律,准确表达_第1页
现代文阅读-寻找规律,准确表达_第2页
现代文阅读-寻找规律,准确表达_第3页
现代文阅读-寻找规律,准确表达_第4页
现代文阅读-寻找规律,准确表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寻找规律,准确表达——现代文阅读复习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现代文阅读复习步骤一、研究考点,寻找命题规律。二、关注学情,明确复习重点。三、筛选篇目,确定复习材料。四、整编习题,形成复习专题。五、落实跟进,做到准确表达。

一、钻研考纲,研究考点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目标1、整体感知,理解内容,把握主旨。2、品味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3、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等作出评析。4、注重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拓展对作品的认识。

——2016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

常见考点:1、把握内容、情节、线索。2、品味语言特色。3、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4、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5、分析评价人物形象。6、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7、某个情节设置的作用。8、归纳文章主题(主旨)。9、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启示。

二、关注学情,明确复习重点。常见考点:1、把握内容、情节、线索。2、品味语言特色。3、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4、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5、分析评价人物形象。6、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7、某个情节设置的作用。8、归纳文章主题(主旨)。9、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启示。

范围:近年中考阅读篇目数量:11篇篇目:《蓝色的蓝》《风吹起蒲公英》《故乡红叶

》《高高的玉米》《江声浩荡

》《前方遭遇塌方

》《

挽歌

》《木笛》《

》《父亲睡了》《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三、筛选篇目,确定复习材料。

题型:把握内容情节线索;分析标题含义作用;分析评价人物形象;理解重要句子含义。格式:每篇围绕4种题型整编习题。

四、整编习题,形成复习专题文学作品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小说以“高高的玉米”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2013丽水中考《高高的玉米》

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2014杭州中考《故乡红叶》

文章内容只字未提挽歌,却以“挽歌”为题?阅读文章,写出你的理解。

--2014金华义乌中考《挽歌》

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兄弟情”,你赞同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2013义乌中考《风吹起蒲公英》真题再现考试题型

揣摩标题含义分析标题作用评析标题之味

一、揣摩标题含义阅读《高高的玉米》,思考:小说以“高高的玉米”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高高的玉米”既指吉姆家的玉米长势好,也象征了休伊壮实的形象、坚强的性格,同时也象征吉姆夫妇在灾难中的希望。

表层含义(词语本义)+深层含义(形象、主旨)《挽歌》:文章内容只字未提挽歌,却以“挽歌”为题?阅读文章,写出你的理解。

挽歌指老牛头对远去的大黑的一首悲歌。表达了作者对渐行渐远的农耕文明的眷恋之情。

表层含义(词语本义,内容概括

)+深层含义(情感、主旨)方法探寻

1、表层含义(词语本义,内容概括

2、深层含义(形象、情感、主旨)二、分析题目作用

《我的母亲》《智取生辰纲》《再塑生命》《背影》

揭示情感主旨贯穿行文线索体现文章内容表明写作对象指出下列标题的作用《羚羊木雕》《藤野先生》《最后一课》《我爱这土地》《心声》

《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方法探寻贯穿行文线索体现文章内容揭示情感主旨

三、评析标题之味文章为什么设这个标题?文章以这个为题有什么好处?把题目变成××好不好?出题形式阅读《父亲睡了》,思考:文章以“父亲睡了”为题有什么好处?甲:突出文章的中心,吸引读者,揭示文章的主要人物是父亲,及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怀恋。乙:以“父亲睡了”为线索,写出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对我的依赖。丙:以“父亲睡了”为题目引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与父亲去九华山旅游,我回忆起小时的趣事,而父亲高兴的喝酒,醉了后我把他放到床上的故事,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我对父亲的感激及失陪父母多年的内疚和父亲多我深深的爱。一语双关,引起读者兴趣。学生答案缺少概括内容表达效果分析不全面缺少概括内容主旨把握不全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够简洁参考答案:文章以“父亲睡了”为题,一语双关,既写了父亲靠在我怀中睡着时的情景,也含蓄的写出父亲永远的离我而去了;借此表现了老弱的父亲对“我”的依赖和“我”对父亲的体贴、关爱;同时以“父亲睡了”为线索组织材料,使文章浑然一体。标题含义标题作用

标题效果1、揣摩标题含义:表面义、深层义2、分析标题作用: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3、品味标题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浑然一体;含义丰富,引起阅读兴趣方法三《风吹起蒲公英》: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兄弟情”,你赞同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学以致用我赞同用原来的标题。因为“风吹起蒲公英”喻指他帮助弟弟实现人生梦想,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标题含蓄新颖,形象生动,令人回味无穷。(2)我赞同用“兄弟情”这个标题。因为这个标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表达出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标题简洁明白。揣摩标题含义品味标题之味分析标题作用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揭示情感主旨体现文章内容贯穿行文线索品味标题效果分析标题作用揣摩标题含义《故乡红叶》: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巩固提升象征意义:“故乡红叶”象征了那些极为普通、没有怨言、默默坚守的山里人。结构作用:“故乡红叶”是行文的线索,贯穿文章的始终,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

《江声浩荡》:你认为标题“江声浩荡”有什么妙处?巩固提升1、谈谈你对标题“蓝色的蓝”的理解。2、以“炒米胡同里看夕阳”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3、说说题目“前方遭遇塌方”的妙处。课后作业

文学作品阅读之

分析人物形象

题型有: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文章的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简要分析。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或有哪些性格特点?

4、分析文章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考点:分析人物形象首先他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这主要表现在:①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②从纪念碑前的吹奏,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音乐学院录取也证明这一点。

同时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主要表现在:①穿上“黑色云锦衣衫”。②宁可落选也不愿吹奏欢乐曲。

③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同时又是一位谦虚有礼的人。

(大师的表情和语言)(朱丹的语言和神态、动作)(朱丹落选时的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朱丹的外貌描写)探讨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角度一:借助人物自身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分析。《高高的玉米》:结合故事情节,简要分析休伊这个人物形象。在灾难面前,休伊偷偷给玉米地浇水,让吉姆见到高高的玉米,看到生活的希望,默默地给予他精神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勤劳、坚强、乐观、默默奉献、对丈夫充满爱的中年妇女。

角度二:借助情节(事件)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木笛》: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节气,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烘托主人公朱丹和音乐大师纯洁高尚的对民族的挚爱之情,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暇。角度三:借助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角度四:通过作者或其他人物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分析。探讨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方法探究

小结: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1、借助人物自身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形象2、借助情节(事件)分析人物形象3、借助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分析人物形象4、借助作者或其他人物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步骤:第一步:筛选信息,划线标注。1、人物自身的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等。2、主要情节(事件)3、环境描写4、作者(或他人)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第二步:简要分析,概括要点。第三步:规范格式,准确表达。(总评+具体解析)《前方遭遇塌方》1、第三段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巩固提升《前方遭遇塌方》参考答案:1、环境恶劣,行路艰难的环境描写,为下文写(司机的沉稳果断,富有行车经验)做铺垫。巩固提升2、①沉稳果断:遭遇塌方时,不慌乱,冷静处理。②有责任感,勇于担当:让大家下车,把危险留给自己。③富有行车经验:路况好时开车“平稳”,路况险时“小心谨慎”,过了危险地带“飞快加速”。④普通但又勇敢:尽管紧张得手心里都是冷汗,但还是勇敢地面对危险的挑战。⑤稳重,不张扬:大家在车上唱歌时,他“一言不发,微微笑着,平稳地开着车”;举办晚会时,他“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听大家唱歌”,其实他唱歌“非常好听”。⑥能记着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主动邀请陪他过险关的“我”一起唱歌。(1)审清题目的要求(具体、概括、分值)(2)划出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全面)(3)根据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形容词),要准确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不可无中生有,一定要“言必有据”。(4)分析不可单一化。人物性格是复杂的、多侧面的。因此,不要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应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概括。

(5)合并同类信息(避免重复)(6)要分条写出,做到准确、简洁、有条理。叮嘱几点《蓝色的蓝》: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故乡红叶》: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

课后练习揭开你神秘的面纱

——现代文阅读复习之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青田县教育局教研室王碧峰文中重要句子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或艺术手法的句子;2.描写、抒情、议论的句子(蕴含哲理的句子);3.具有言外之意的句子;

4.点明中心的句子。指出文章的主题指出修辞或艺术手法的表达作用指出抒发的情感或蕴含的哲理指出表层和深层的含义文章结尾的画线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呢。重要句子类型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或艺术手法的句子;2.描写、抒情、议论的句子(蕴含哲理的句子);

3.具有言外之意的句子;

4.点明中心的句子。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呢。

参考答案:A.青春年少的“我”的一根白发和老人们的满头斑白相比,不算什么。B.“我”虽青春年少,却为一根白发而忧愁伤感。饱经沧桑的老人们让“我”有所感悟,也让“我”的心境渐渐平和,觉得那根小小的白发根本不算什么,不值得伤感,因而感觉淡了许多。C.夕阳中的老人们历尽风霜却仍然安详从容,他们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时光,让“我”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因此那根白发不再白得刺目,“我”的心也释然了。(按层级给分,只答到A层意思得1分,答到B层意思得3分,答到C层意思得4分)

SOLO分层评价理论: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首创的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法。

SOLO:(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的结构)1.前结构层次2.单点结构层次3.多点结构层次4.关联结构层次5.抽象拓展层次

参考答案:A.青春年少的“我”的一根白发和老人们的满头斑白相比,不算什么。B.“我”虽青春年少,却为一根白发而忧愁伤感。饱经沧桑的老人们让“我”有所感悟,也让“我”的心境渐渐平和,觉得那根小小的白发根本不算什么,不值得伤感,因而感觉淡了许多。C.夕阳中的老人们历尽风霜却仍然安详从容,他们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时光,让“我”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因此那根白发不再白得刺目,“我”的心也释然了。(按层级给分,只答到A层意思得1分,答到B层意思得3分,答到C层意思得4分)

参考答案:A.青春年少的“我”的一根白发和老人们的满头斑白相比,不算什么。B.“我”虽青春年少,却为一根白发而忧愁伤感。饱经沧桑的老人们让“我”有所感悟,也让“我”的心境渐渐平和,觉得那根小小的白发根本不算什么,不值得伤感,因而感觉淡了许多。C.夕阳中的老人们历尽风霜却仍然安详从容,他们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时光,让“我”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因此那根白发不再白得刺目,“我”的心也释然了。(按层级给分,只答到A层意思得1分,答到B层意思得3分,答到C层意思得4分)1.修辞2.抒情议论3.言外之意4.揭示中心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我的一根白发与老人的满头白发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我释怀了,看淡了。我看淡了外在,看重了内在。

人最重要的不是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

整合概括3、4:“我”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

整合概括1、4:老人们历尽风霜却仍然安详从容,他们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时光,让“我”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

中心情感修辞关键词升华联系多点单点句子含义理解文中第⑨小节画线句含义丰富,试作分析。(4分)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参考答案:A.我们被湖水和天空纯净的蓝迷住了。B.我们既被圣湖周围的美景所陶醉,也被蓝蓝的话感动了。C.蓝,既指“湖蓝”“天蓝”,又指“蓝蓝”。情景交融,写我们既为纳木错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美景所陶醉,也为蓝蓝与疾病抗争的精神所感动,同时蓝蓝让我们感悟到:生命是如此珍贵,应当爱惜。(按层级给分,只答到A层意思得1分,答到B层意思得3分,答到C层意思得4分)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类型先判断,理解含义多联系,单点多点到关联,抽象概括得高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1.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2.请以“妈妈”的口吻概括这篇微型小说的主要情节。(不超过60字)

3.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4分)

4.选文中,“我”的心情有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请把这个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2分)

其他题型:故事情节把握愉悦(1)感动(2)

1.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2.请以“妈妈”的口吻概括这篇微型小说的主要情节。(不超过60字)

3.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4分)

4.选文中,“我”的心情有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请把这个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2分)

审清题意,筛选信息,精确表达

温馨提示:1、做题前先明确文章内容和主题。3、针对典型错误,实施有效指导。

如:句子有什么作用?语句有何表达效果?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本和实际谈谈。4、推荐美文,附上赏析。5、研究“层级给分”特点,指导有效答题。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目标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2、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3、对文章中的重要语句作出解释和分析。4、根据文章内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015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

议论文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