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法教程(第五版)》课件第六章 新闻传播活动与公民、法人的人格权_第1页
《新闻传播法教程(第五版)》课件第六章 新闻传播活动与公民、法人的人格权_第2页
《新闻传播法教程(第五版)》课件第六章 新闻传播活动与公民、法人的人格权_第3页
《新闻传播法教程(第五版)》课件第六章 新闻传播活动与公民、法人的人格权_第4页
《新闻传播法教程(第五版)》课件第六章 新闻传播活动与公民、法人的人格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新闻传播活动与公民、法人的人格权本章概要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第四节新闻传播与肖像权第五节侵权责任和救济人格权是自然人固有的、由法律确认的为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尊严所必须具备的人身权利。我国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公民的人格尊严、人身自由和生命、身体、健康、名誉、隐私、肖像、姓名等方面的权利,都属于人格权的范畴。法人作为拟制人,享有名誉权、名称权等人格权。本章按通用习惯以“新闻侵权”这个词语是对新闻传播活动(有时还会延伸到其他大众传播活动)中发生的侵害人格权行为的简称,并不仅仅限于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实施的侵权行为,也不仅仅是指作为一种文体的新闻报道或新闻媒介上的内容造成的侵权行为,还会涉及侵害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其边界并不清晰,难以成为法律概念。称谓此类行为。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一、我国法律对人格权的保护我国法律对于身体性人格权如生命权、健康权和人身自由等一向予以明文保护。而对名誉权和人格尊严等精神性人格权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之交才立法保护。1982年《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宪法》中关于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婚姻、家庭受法律保护等规定,也与保护人格权有关。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法律对名誉权等精神性人格权主要实行民法保护。侵害名誉权等行为主要是一种侵权行为(tort)。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或者法律规定不问过错)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民法通则》列有“人身权”专节,对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作了规定,并特别规定“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还规定公民、法人上述权利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2009年《侵权责任法》,就承担侵权责任的基本原则和责任方式,以及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侵权行为作了系统规定,其中就包括对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的保护,并且首次以法律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我国法律还以刑法保护公民、法人人格权。《刑法》有以侵犯公民名誉权和人格尊严为客体的侮辱罪和诽谤罪,还有两项特殊的诽谤、侮辱罪,即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和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关于侵犯公民住宅、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刑法》也有相应的制裁规定。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人格权还有行政法保护。2005年制定、2012年修正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侮辱、诽谤行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和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等行为规定了行政处罚。管理各类大众媒介的行政法规、规章,也有保护人格权的内容。《出版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均把“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内容列为禁载禁播,并规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办法。《出版管理条例》还规定了出版单位对侵权内容的更正义务和被侵权当事人要求出版单位更正或答辩的权利。《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的信息,包括“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发现“明显属于”此类内容后应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二、新闻侵权责任的构成按民法理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必须同时具备四个要件:(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2)致害行为的违法性;(3)致害行为与损害事实和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4)致害人主观上有过错。以上四点已载入1993年《解答》。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按照上述要件,确认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侵权责任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侵权言论已经发表在法理和司法实践上都把侵权言论发表(刊登或播放)作为新闻侵权行为的损害事实的依据。言论性的侵权行为必须有受害人之外的至少第三人知悉。侵权言论没有传播,不发生社会影响,谈不上对他人权利的侵害。1988年《意见》第140条有这样的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大众媒介的影响力是公认的,所以对自然人来说,侵权言论发表就足以表明损害事实已经发生,而无须再提出侵权言论造成受害人评价降低等其他的损害事实。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二)言论有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违法性质致害行为的违法性,是侵权责任的又一要件。法律保护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那么传播含有侵害人格权内容的作品无疑是违法的。按照法律规定,侵害名誉权行为有诽谤和侮辱,侵害隐私权行为有非法获取和宣扬(散布)他人隐私,侵害肖像权行为有未经同意而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等。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三)言论具有特定指向事例:2012年有邹恒甫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帖称:“北大院长在梦桃源北大医疗室吃饭时只要看到漂亮服务员就必然下手把她们奸淫。北大教授系主任也不例外。所以梦桃源生意火爆。除了邹恒甫,北大淫棍太多。”此不实言论提到北大院长教授系主任,人数众多,属于泛指,但与北京大学和梦桃源餐饮公司存在直接关联,两家提起侵害法人名誉权之诉,法院判决邹的言辞构成侵害原告名誉权,承担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参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海民初字第20880号;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海民初字第21455号;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一中民终字第09328号;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一中民终字第09335号。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事例:2008年有传媒人黄健翔在其博客中批评国家男子足球队外籍主教练,其中提到他把“国家队首席跟队记者”“搞成了宫外孕”。黄在几小时后就删除这段文字,但是已被纷纷转帖,很多跟帖指黄所说的就是央视记者陆幽,不乏谩骂、侮辱之词。曾因“宫外孕”住院治疗但与外籍主教练毫无瓜葛的陆幽以侵害隐私权、名誉权诉至法院,法院以有关文字“尚不足以证明相关词句排他地、特定地、唯一地指向陆幽,一般公众在阅读后亦不能当然产生文中涉及的女性记者为陆幽的结论”为由驳回陆的诉求。参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8)朝民初字第33812号;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9)二中民终字第12807号。黄文给出的条件是:记者,经常采访国家足球队,女性,“宫外孕”,其范围已足够小。发布后网民迅即指为陆幽,至终审判决两年多,并无出现别的指认;黄本人也从未提出不是陆幽的反证;陆因此文而备受贬损:说明符合因果关系和特指的要件,黄不应无责。参见魏永征:《点评陆幽诉黄健翔名誉侵权案》,载《青年记者》(济南),2011(1下)。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1993年《解答》又规定:“描写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对特定人进行侮辱、诽谤或者披露隐私损害其名誉的;或者虽未写明真实姓名和住址,但事实是以特定人或者特定人的特定事实为描写对象,文中有侮辱、诽谤或者披露隐私的内容,致其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以真实姓名(名称)描写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事例: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生于天津的小说《荷花女》侵权案,小说主人公荷花女,原名吉文贞,为著名女艺人,于1944年去世。小说在叙述荷花女身世的过程中,虚构了有损她的人格尊严的情节。经她的母亲依法起诉,作者和发表小说的报社承担了民事责任。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0(2)。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采用真实姓名(名称)、地点而虚构的小说等文学作品:事例:福建作家唐敏创作小说《太姥山妖氛》,采用真实的姓名、地点,却虚构了主人公依仗权势,横行乡里,死后被乡里人认为变成一条牛以及他的妻子对牛产生“恋情”等情节,经主人公亲属提起刑事诽谤自诉,被判犯诽谤罪。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0(2)。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虽然没有采用特定人的真实姓名,但是有足够多的情节同特定人真实情况相同,使人们足以将作品中人物等同于特定人的作品:事例:上海杨怀远自诉刑事诽谤案,法院确认小说《荣誉的十字架》中主人公于妙根在身世、经历的历史事件、荣誉称号和创作等九个方面与自诉人相同,又有证言证明作者自述小说就是写杨怀远,判决诽谤罪成立。参见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88)徐法刑字第123号。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故意影射:刘与原告胡骥超等三人有隙,扬言要写文章报复。1988年11月起,刘在《遵义晚报》连载长篇历史小说《周西成演义》,描写了贩毒者胡翼昭等三个人物。三人不但与三原告同姓,且名字中两个字或相似或为谐音字,许多特征描写分别与三原告相同或相近。刘将这三个人物描写得十分丑恶。刘还对人说:“这么多人我为什么没有写,单单写他们三个,这是有原因的。”熟悉三原告的读者一看便知道作者在侮辱、丑化三原告。三原告曾要求《遵义晚报》停止连载,但后者未予置理。三原告遂对刘守忠和遵义晚报社起诉。最高人民法院(1990)民他字第48号对原审法院复函指出:“经研究认为:被告刘守忠与原告胡骥超、周孔昭、石述成有矛盾,在历史小说中故意以影射手法对原告进行丑化和侮辱,使其名誉受到了损害。被告遵义晚报社在已知所发表的历史小说对他人名誉权造成损害的情况下,仍继续连载,放任侵权后果的扩大。……上述二被告的行为已构成侵害原告的名誉权,应当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2(2)。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四)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侵权行为的基本归责原则:主观上有过错的承担责任,没有过错的不承担责任。《侵权责任法》还规定有两种特殊归责原则,即第六条第二款的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和第七条的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两种原则都必须以法律规定。法律对新闻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没有特别规定,所以通行过错责任原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之分。就诽谤而言,直接故意诽谤的特征:一是明知事实虚假并且足以损害他人名誉;二是希望以此达到诋毁、中伤他人的目的。确认直接故意,不仅要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明知”,而且要看行为人是否有危害的“目的”。第一节侵权法源和侵权构成根据有关规定,新闻单位对于社会来稿、读者来信、来电以及互联网上微博、博客等信息等,都必须调查核实后方可报道。要是不作核实就予以“如实报道”,造成损害,即可认为主观上有过错而需承担责任。事例:2006年《重庆商报》刊发批评央视主持人文清“车祸后不接电话也不赔偿”的报道,文清以内容失实起诉侵害名誉权,报社辩称消息来自网上,法院认为报社以网上文章作为依据进行报道,依然具有对其真实性、客观性的审核义务,被告并未证明其尽到审核义务,而进行负面评论,内容严重失实,判决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抚慰金10万元。参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6)海民初字第26165号。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名誉(reputation),是对特定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品质、操守、才能及其他素质的社会评价。名誉权就是公民、法人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利。传播学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授予地位的功能,即被传播者的声望和地位可以通过传播得到提高;反过来也可能给他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大众传播媒介上非法贬低特定人的正常社会评价、损害其人格尊严,是常见的侵权行为。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一、侵害名誉权的对象《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一)自然人每个人从出生起到死亡止,不论性别、年龄、种族、财产、职业、社会经历、社会地位等等,所享有的人格权和名誉权都是平等的。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法人名誉权同公民名誉权相比,在内容上、侵权方式上和同财产权的关系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法人活动是社会公共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因而要更广泛地置于社会的监督和公评之下。如对企业法人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有评论之权,这些评论可能存在失误和不够准确,也可能由于带有评论者的主观好恶而显得过于激烈,但这同损害企业法人的名誉显然不是一回事。1988年《意见》第140条对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措辞为“……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而对侵害法人名誉权行为则措辞为“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表明对公民和法人衡量侵权成立有两种不同的标准:“造成一定影响”可以理解为侵权内容已为第三人知悉,而“造成损害”则需要有造成具体损害的事实。1998年《解释》还规定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的权利。(二)法人

法人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机关法人。法人作为拟制人,也依法享有名誉权。法人没有自然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所以法人名誉权也不同于自然人纯粹的精神权利,在实质上是一种具有财产内容的权利。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三)非法人组织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和其他非法人的经营性组织,都是独立的经营者,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这条规定,它们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也发生过个体户名誉权受到侵害而请求司法救济的案件。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四)死者人格权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死亡后不再享有名誉权。但是死者在世时的名誉还有现实影响,死者名誉受到非法损害,会直接影响他的近亲属。1993年《解答》规定:“死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其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条规定肯定死者名誉是其近亲属的一项法益,既符合实际情况,又通过赋予死者近亲属诉权的方式,限定了对死者名誉保护的期限,即死者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的存活年限。2001年《解释》重申这个原则。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英美法系国家把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统称为诽谤(defamation),并且有书面诽谤(libel)和口头诽谤(slander)之区分,前者属于永久性损害,后者属于非永久性损害。书面诽谤不限于印刷品,广播、电视、互联网内容都属于书面诽谤。大陆法系国家通常把损害名誉行为分为诽谤和侮辱。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刑法》都规定有禁止诽谤、侮辱的条款,故有民事和刑事之分。刑事诽谤见本节第四段。民事诽谤和侮辱通称侵害名誉权行为,1993年《解答》有如下界定:“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遭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对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区分为三种情况:“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解答》的上述内容实际上是规定了新闻和其他传播内容侵害名誉权的两种方式:新闻或其他作品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损害了他人名誉,是诽谤。新闻或其他作品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损害了他人名誉,是侮辱。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一)诽谤可以从以下层次分析新闻诽谤:第一,陈述虚假事实。事例:著名导演谢晋身后名誉遭毁损案:2008年10月18日凌晨1时许,谢晋因心源性猝死,逝世于酒店客房内。次日起,宋祖德、刘信达分别连续在其新浪网等博客上发布多篇文章,称谢晋因嫖妓猝死等。宋称消息来源于刘的“亲耳所闻、亲眼所见”,而刘则宣称亲耳听见了事件过程并告诉了宋。这些文字被大量点击、转发,还有媒体向宋、刘采访,两人都称文章证据确凿。谢晋遗孀徐大雯诉至法院。法院查明谢晋住宿客房当夜根本无人进出,刘并未在此酒店住宿,宋、刘博文确系本人上传,且有对记者谈话录音为旁证,两人不仅各自实施了侵权行为,而且有意思联络,构成共同侵权。判决宋祖德、刘信达停止侵害、在多家平面和网络媒体醒目位置刊登赔礼道歉的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徐大雯经济损失8,951,62元、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200000元。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参见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9)静民一(民)初字第779号;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0)沪二中民一(民)终字第190号。本案为2014年《规定》所附典型案例。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第二,有关虚假事项涉及特定人的社会评价。名誉是社会评价,也就是有关特定人在社会活动中或者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表现的评价。对于自然人来说,主要是涉及他的品德、思想、才能、信誉等方面的评价。对于法人来说,主要是对法人行为的评价,包括对法人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评价。对于企业法人,主要是对它的资产实力、商务信用、生产能力、产品和服务质量、经营状况等方面的评价。至于个人与社会生活无关、纯属个人生活中的表现,如衣着打扮、饮食起居习惯、业余兴趣爱好等等,如果发生出入,一般同诽谤无关。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第三,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1989年5月30日四川《家庭与生活报》头版发表题为《大明星偷漏税百万元毛阿敏只是小巫见大巫》一文指“有位赫赫有名的四川籍女明星,近年来偷漏税上百万元”。明显指向刘晓庆,刘诉至法院。经查,税务机关认定刘偷税2907元,漏税704053元,已处以追缴、罚款。被告辩称:偷漏税数额多少只是量的出入,不影响基本事实存在。法院认为,新闻如系一般失实,或者失实虽较严重,但客观上被报道者的社会评价并未因此受到实际影响,则不能以侵权论。而本案新闻披露刘晓庆偷漏税款的数额与查实的数额差距太大,已查实数额将近一万元,性质是一般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而偷漏税款百万元,则属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所以并非无碍大局的出入。这条新闻无异说刘犯了偷税罪,明显贬低刘的社会评价,构成侵权。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参见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1989)成法民一字第6号。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二)侮辱侮辱性言辞是一种语言暴力,其特征就是一不说事,二不讲理。一不说事,就是不具有陈述事实的形式。二不讲理,就是不具有理性表述的方式。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已刊有两起由辱骂构成侵害名誉权的案例,一例是在刊物上,一例是在互联网上。

1985年,河北省女作家刘真,认为《秦皇岛日报》报道职员王发英与不正之风作斗争的通讯《蔷薇怨》内容不实,撰写了“及时纪实小说”《特号产品王发英》,声称“要展览一下王发英”,称王是“专门的营私者”“摘桃子的人”“出产在江西的特号产品”“一个政治骗子”“扒手”“诈骗犯”“一贯的恶霸”“造反派”“流氓”“一条疯狗”“大妖怪”“小妖精”“南方怪味鸡”“打斗演员”“小辣椒”等等。先后在《女子文学》等四家刊物发表和转载。王发英起诉。法院认为刘真的作品侮辱了王发英的人格,侵害了王发英的名誉权,判决刘真及《女子文学》等四家杂志分别承担民事责任。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9(2)。要全部列举言论性侮辱的种种表现是难以做到的。这里按照侮辱性言辞同陈述事实的关系,分别介绍辱骂和丑化。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对法人的言辞性侮辱或称“诋毁”,指使用贬损性语词来鼓动人们对特定企业等法人的蔑视和憎恶,损害公众对它的信赖。事例:2013年《每日经济新闻》发表长篇文章《360黑匣子之谜——奇虎360“癌性”基因大揭秘》,指奇虎360旗下公司产品存在侵犯用户隐私等问题,奇虎公司等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涉及的相关技术问题尚无明确结果,同时亦非本案审理的范畴”,但文中使用了“癌性基因”,“癌性浸润”,“网络社会的毒瘤”,“此瘤不除,不仅中国互联网社会永无安宁之日,整个中国都永无安宁之日”,“‘间谍’式地监控”,“反人类”,“一对并蒂的‘恶之花’”,“癌式扩张”等带有明显贬义的词汇、语句,显然已经超出了善意的公正评论的范畴,对两原告的商业信誉和产品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判决被告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150万元等民事责任。参见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3)徐民二(商)初字第913号;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沪一中民四(商)终字第2186号。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三、侵害名誉权的抗辩抗辩是指被告针对原告诉求提出免除或减轻责任的某些合法事由,在法律上称为免责事由。《侵权责任法》第三章“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列举有被侵权人过错、受害人故意、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项;在侵权法理论上又分为正当理由和外来原因两类。从诉讼实际来看,由于侵害名誉权行为大多数由不真实言辞造成,故其抗辩也集中围绕事实问题而展开,主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言辞真实,二是言辞并未涉及事实真伪,三是言辞所涉乃无须核实的事实。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一)言辞是真实的新闻媒介或作者在面临侵害名誉权诉讼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提供足以证明内容真实的证据。新闻传播活动,是报道客观事实的信息传播活动,按理一切真实的新闻都应当是有证据支持的,但新闻传播是即时的报道活动,往往不重视证据的收集和保存,有些目击性报道,收集和保存证据又有一定难度。所以有关新闻专业规范要求“开展批评性报道至少要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新闻来源,并在认真核实后保存各方相关证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2011)。新闻单位或作者只要掌握了确凿可靠的证据,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

2002年“国脚”范志毅以《东方体育日报》发表《传闻范志毅涉嫌赌球》一文起诉该报侵害其名誉权。法院查明,涉案新闻系转述另一家报纸的报道,同时又报道了范本人否定意见和足协等反应,并注明将进一步关注此事。接着该报连续四次刊出连续报道,包括范的声明、最初报道报纸的道歉声明等,最后以《真相大白:范志毅没有涉嫌赌球》结束。范向法院起诉已是半月之后。法院指出,原告涉嫌赌球在被告未作报道前已在社会中流传,被告正是为了求证这一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才作出了包括争议报道在内的一系列调查性报道。这组系列报道是有机的、连续的,它客观地反映了事件的全部情况,是一组完整的连续报道,不应当割裂开来阅读。判决驳回范志毅的诉求。参见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2)静民一(民)初字第1776号。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二)言辞系针对事实而发表的意见前引1993年《解答》中对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规定了反映的问题真实和没有侮辱人格的内容两项条件,这个规定是穷尽列举,其中蕴含一个原则:意见分歧不属违法侵权。所以证明涉讼言辞并未涉及事实争议而只是一种意见分歧,也属于正当理由。将事实和意见分开,针对一定事实发表意见不构成诽谤,也是国际上诽谤法的通行原则。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案例:1991年12月,北京两位女青年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所属惠康超级市场购物时受到非法搜身。作家吴祖光就此撰写文章批评国贸中心工作人员“恬不知耻”,“居然说出这样的混账话”,斥责国贸业务女总监“流露出扎根深远的洋奴意识”,国贸中心在向两女青年道歉后起诉吴文侵害名誉权,法院判决驳回国贸中心的诉求。参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2)朝民初字第3178号。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三)言辞所涉乃无须核实的事实“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对于国家机关发布的文书和实施的职权行为,不能要求新闻单位预见其中可能有错或者可能发生变化,无须再作核实。所以如果因报道这类文书和职权行为发生损害,根源在国家机关,新闻单位不应承担责任。这类免责事由,属于外来原因。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案例:1997年5月新华社青海分社根据检察等部门提供的正式文件和有关材料,报道省民政厅原救济处处长李某因“非法挪用扶贫、救济款”经检察部门批准被依法逮捕,在《青海日报》刊登。1999年6月,检察部门认定李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决定撤销案件。李某遂对新华社青海分社提起名誉侵权之诉。法院经审理认为,涉讼报道来源于有关部门的正式文件,发表前又经检察部门核实,判决驳回李某的诉求。参见《检察日报》,2000.07.13第二节新闻传播与名誉权四、新闻传播活动中侵害名誉权的犯罪侵害名誉权行为,如果其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严重性就可能构成犯罪,这就是侮辱罪和诽谤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第二款规定“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刑法修正案(九)》增列第三款:“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一、隐私和隐私权隐私(privacy),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内含两层意思:一是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事,即所谓“私”;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关或者有损于社会公共生活的,即使完全是个人行为,如秘密进行的犯罪行为,不是私事;二是本人不愿为他人知悉(被打听、搜集、传播等)或者受他人干扰(侵入、窥探、摄录等),即所谓“隐”,如果本人自愿公开或自愿接受他人干预,原来的隐私就转化为非隐私。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隐私权(therighttoprivacy),就是个人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人事项和个人信息,有权要求他人不打听、不搜集、不传播,也有权要求新闻媒介不报道、不评论以及不非法获取。二是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生活,有权要求他人不得任意干扰,包括自己的身体不受搜查,自己的住宅和其他私生活区域不受侵入、窥探,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受非法窃取、利用、歪曲等。即使负有特殊职务的国家机关,如公安、检察、审判机关,也必须具有合法的理由、依照法定的程序方可介入、调查公民的隐私,如依法监视、搜查、获取证词等;但掌握他人隐私者仍有守密的义务。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二、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一)单项权益保护和间接保护上世纪,对隐私权益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对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家庭、住宅等最基本的隐私事项予以保护。二是在法律中对属于隐私利益的单独事项予以保护。如:个人的邮件和使用邮政业务情况。《邮政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隐匿、毁弃他人邮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泄露用户使用邮政服务的信息。”三是规定涉及隐私案件不公开审理。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1986年《民法通则》“人身权”一节中没有规定隐私权。而保护隐私权已是社会的现实要求。1988年《意见》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作了如下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1993年《解答》继续沿袭这个做法,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这种采取类推的方法把隐私权纳入名誉权范围加以保护,是一种间接保护。名誉权是个人不受歪曲的权利,隐私权是个人不受干扰的权利。这种间接保护,只是注意到那些与名誉有一定联系的事项,有些私人事项公开后并不会导致当事人社会评价的降低,但是足以使当事人陷于尴尬,却难以得到法律救济。而从新闻传播活动的角度说,保护名誉权的核心问题是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避免各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有损他人社会评价的虚假报道和评论。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二)整体保护和直接保护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立法到司法实践层面上,一直在寻求从间接保护演进到直接保护,把隐私权确立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200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原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基础上,增设了“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作为第四十二条侵犯人身权利和生活秩序而要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之一,也可以说把隐私权置于行政法保护之下。我国第一次正式使用“隐私权”概念的法律是2005年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受法律保护。”明确把隐私权与名誉权、肖像权等并列为一项独立的妇女人格权利。2009年《侵权责任法》,把隐私权正式列为受到法律保护的一项民事权益。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也把“隐私权纠纷”列为“人格权纠纷”之一。隐私权自此获得法律的直接保护。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三)个人信息保护201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在确立网站接入、固定和移动电话入网和用户上网实行实名制的同时,宣布“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2013年,我国首部个人信息保护的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出台,“指南”将个人信息分为个人一般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对于一般信息的处理可以建立在默许同意的基础上,对于个人敏感信息,在收集和利用之前,必须获得个人信息主体明确授权。还提出了处理个人信息的八项基本原则:目的明确、最少够用、公开告知、个人同意、质量保证、安全保障、诚信履行和责任明确。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三、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方式(一)公布、宣扬隐私第一类是披露纯属个人信息。第二类是在报道公共事件中涉及个人隐私。第三类是披露假事件中的隐私。(二)侵入私人空间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事例:2014年一家娱乐周刊披露两位男女演员的婚外情引起争议。该刊记者获知隐情,关注了他们8个月,后来探悉他们将在深圳相会,赶到深圳机场潜伏,从蛇口、罗湖一路尾随到香港,最后拍到两人贴面拥抱的系列照片,在刊物曝光。编者炫耀当时除了本刊记者之外,没有第三个人会认出这对仿佛处于热恋中的男女。参见《出轨照拍摄者亲述:穷追8月终捉铁证》,见网易娱乐,2014.03.30;《“狗仔”当道,“新闻”蒙羞》,见新华网,2014.04.09;魏永征、傅晨琦:《“公众人物”不是“狗仔”报道的挡箭牌》,载《新闻记者》(上海),2014(5)。前已说明,婚外情固然错误,但是仍属私德,不应暗中窥探,大肆宣扬。记者这样长时、长途跟踪他人,自称“狗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是不足取的。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四、侵害隐私权的抗辩(一)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公序良俗)2001年《解释》把“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作为“侵害他人隐私”的前提,表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是侵犯隐私权的法定免责事由。就事而论,普通人的有些本来纯属私人事务的事情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同公共生活有关而成为非隐私,这主要是指某些私事对社会公共生活发生影响乃至损害这样的情况。案例:1991年《南宁晚报》刊文批评某公司职工谢某虐待打骂80岁老父,谢向法院诉称报道失实,并干预其家庭内部事务,侵犯隐私。法院经两级审理,予以驳回。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3)南民终字第135号。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二)当事人同意隐私权具有自主性的特征。当事人只要自愿或者亲自将自己的某一私事公之于众,这一私事就成为非隐私,他就不能再对所有传播此事的行为主张隐私权。征得当事人同意,体现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可以认为是前一抗辩理由的延伸。第三节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三)隐私事实与当事人切割还有一些私人事情确有新闻价值但当事人又不可能同意,这主要是私生活中某些应当批评的现象、某些有教育意义或公众感兴趣的事情及其他涉及隐私而又需要报道的事情。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使公众不可能从新闻中辨认或推断有关当事人,如略去当事人的姓名,模糊当事人的身份等。报刊在刊登某些违法犯罪人,特别是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和涉及性问题的违法犯罪人的照片时,或是在刊登某些疾病患者的照片时,往往遮盖局部,电视则打上马赛克,有时连声音也要予以处理,都是出于这一考虑。第四节新闻传播与肖像权一、肖像和肖像权肖像是特定自然人外貌形象的固定形态(fixation)。自然人的外貌形象,借助一定的手段,在某个物质载体上固定下来,就成为他的肖像。这个载体,可以是纸张、感光胶片、数据(通过一定技术手段显示)等,也可以是木、石、泥、化学塑料等可塑造的材料。固定的手段,可以是人工的绘画、雕塑等,也可以是摄影、录像等科技方法。固定后的表现方式,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未经固定,如镜中或水中的映像,则不是肖像。当前最常见、最普遍的肖像形式,就是特定人的照片。肖像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可辨认性。肖像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专属性。肖像第三个重要特征是财产性。第四节新闻传播与肖像权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学理上认为,肖像权是公民对于自己肖像享有的专有权。这种专有权包含制作和使用两个方面。制作权,是指公民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自己肖像的权利和许可或者禁止他人制作自己肖像的权利。肖像人有权决定自己某些形象制作肖像而另一些形象不制作肖像,决定以某种特定载体制作肖像比如照片或者录像或者雕塑等,他人制作肖像必须征得肖像人许可,肖像人禁止制作则不得制作。使用权,是指公民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自己肖像的权利和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有通过使用自己肖像取得财产收益的权利。肖像人有权决定以某种方式使用自己的肖像。他人使用肖像必须征得肖像人的许可。使用有无偿的和有偿的,肖像人通过肖像有偿使用得到的收益受到法律的保护。第四节新闻传播与肖像权二、新闻媒介使用肖像分析(一)广告使用新闻媒介以营利目的使用他人肖像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广告中使用。1988年《意见》第139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肖像权的行为。”这当然不是穷尽列举。而就广告使用他人肖像而言,在《广告法》也有明文规定,“在广告中使用他人名义、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他人的书面同意”。此处“名义、形象”,当然包含了肖像。新闻媒介未经同意在广告中使用他人肖像,是公认的侵权行为。新闻媒介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主要是广告发布者或同时是广告制作者。即使是单纯的广告发布者,按照《广告法》规定,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也负有核对的责任。新闻媒介如果疏于核对,发布了侵害肖像权的广告,应当与广告主、广告制作者承担共同侵权责任。第四节新闻传播与肖像权(二)新闻报道使用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他人的肖像,则是国际公认的对肖像的合理使用,可以无须征得肖像人的同意。新闻报道对肖像的合理使用的理由是:(1)公共利益需要。(2)肖像人默示同意。(3)肖像主体的淡化。第四节新闻传播与肖像权(三)其他使用(1)配图。配图不是新闻图片,本身不一定具有新闻性,而是配合新闻报道或媒介上其他文字使用的图片。配图在印刷媒介和互联网上非常常见。在视听媒介上当主持人报告某项信息时在荧屏上映出某一画面,也可以视为同类使用方式。配图有的是新闻中叙述的内容,如提到的人物或事件。有的新闻或其他文字说的是一种现象,配发的插图即使不是文中特指的事件,但只要是说明文中现象所必需,也可以视为与新闻报道有关的使用第四节新闻传播与肖像权(2)封面。新闻性期刊在封面上刊登肖像,也是常见的情况。“封面故事”“封面人物”,一般是期刊中重点专栏文章,把其中主角的肖像登上封面,是属于新闻报道使用,一般不会发生肖像权问题。但是如果同期刊内容无关,单独在封面上刊登肖像,无异成为对期刊的一种美化或装饰,吸引读者注意,营造卖点,这就失去了合理使用的理由。由此引起的肖像权纠纷,媒介往往败诉。第四节新闻传播与肖像权案例:《希望》杂志在1999年第5期封面刊登演员梅婷的肖像,同时印有期刊所登文章标题“男性避孕药的最新情报”“擦亮眼睛看有钱男人”“美丽可以伪造”等,梅以杂志侵害名誉权、肖像权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希望》杂志通过发行“获得相当的利益”,判决杂志侵害肖像权成立,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但驳回侵害名誉权之诉求。参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9)朝民初字第7856号。第四节新闻传播与肖像权(3)非公共事务报道。案例:陈小姐是某电视台的一位节目主持人,1999年在某酒店举行婚礼。有《服饰导报》记者不请自到,参加婚宴,并在现场拍照,但未向陈说明此行的目的。以后,《服饰导报》在副刊上以《婚礼办在泳池边》为题,报道了婚礼经过,配发了5张婚礼场面的照片,其中4张有原告穿着婚纱的肖像。同时还有文章介绍可以举办泳池婚礼的场所、所需费用和婚礼方案。陈小姐以侵害名誉权、肖像权诉至法院。初审法院认为被告以原告为题材撰写的文章无疑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照片更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报纸的发行量,提高营业收入,判决侵害肖像权成立,驳回侵害名誉权之诉求。二审认为被告使用肖像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免责行为,判决维持原判。参见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9)白民初字第1143号;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0)宁民终字第31号。第四节新闻传播与肖像权(4)非新闻报道使用。案例:2007年6月,成都晚报社未取得袁小姐的许可,在《成都晚报楼市》特刊中使用了她的肖像照片,作为文章《成都:就是中国宜居第一城》的配图,该文章内容为介绍成都环境适宜居住,该刊物其他版面有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广告。袁提起侵害肖像权诉讼,索取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赔偿。法院判决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而以袁未举证经济损失为由驳回赔偿经济损失诉求。参见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7)锦江民初字第1970号;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8)成民终字第499号。第四节新闻传播与肖像权三、肖像权和其他权利的竞合(一)肖像权和著作权案例:摄影家于德水摄制的组照作品《当年知青回乡来》,在新闻摄影大赛中获金奖,流传广泛。其中一幅《回家》,画面为一位农民老汉高兴地拉着一位当年的女知青回家。后来,于发现这幅作品被改头换面用于“万家乐牌热水器”的广告上,刊于《南方周末》,画面基本未变,只是把女知青的头换成一位男青年。于德水即以其摄影作品著作权遭到侵犯为由对广东万家乐公司和《南方周末》提起诉讼。同时,《回家》中的老汉轩金生在获悉自己肖像被用于广告后,也向法院起诉主张肖像权。此案中广告主“万家乐”公司和广告经营者大千广告公司,未经肖像作品的肖像权人和著作权人同意即在广告中使用该作品,并且对作品作了篡改,广告发布者《南方周末》对使用肖像作品的广告未查验使用协议即予刊登,都有明显过错,其行为均构成侵犯于德水的著作权和侵害轩金生的肖像权。三家侵权行为人同两受害人分别达成调解协议:三家对侵犯于德水摄影著作权行为在《南方周末》向于公开声明道歉,并赔偿一定金额;大千公司对侵害轩金生肖像权行为向轩口头道歉,三家共同向轩金生赔偿损失5000元。参见《新闻记者》(上海),1997(8)。第四节新闻传播与肖像权(二)肖像权和名誉权案例:1999年广东某杂志第12期刊登一篇第一人称文章,叙述中学时期“失身”经历和心理障碍。配发一张图片,图中有一位少妇同她的孩子在广场上嬉游。肖像人上海丁女士为此受到家庭误会和周围人的议论,遂对杂志社和摄影作者蒋某提起名誉权、肖像权诉讼。经查明,照片为蒋某偷拍,投寄杂志社,杂志社将它配发“失身”文章。法院判决:杂志社构成侵犯名誉权,而蒋某对此无过错。杂志社和蒋某都侵犯了原告的肖像权。参见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0)浦民初字第937号。第四节新闻传播与肖像权(三)肖像权和人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