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_第1页
第4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_第2页
第4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_第3页
第4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_第4页
第4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路分析基础Ⅰ2012年8月本章讨论正弦激励频率变化时,动态电路的特性——频率特性。首先介绍在正弦稳态条件下的网络函数。然后利用网络函数研究几种典型RC电路的频率特性。最后介绍谐振电路及其频率特性。动态电路的频率特性在电子和通信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常用来实现滤波、选频、移相等功能。第4章电路的频率特性电路的频率特性与网络函数RC电路的频率特性RLC串联电路的谐振条件与特征GLC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与特征学习要点第4章电路的频率特性第4章电路的频率特性4.1

电路的频率特性与网络函数4.2RC电路的频率特性4.3

RLC串联谐振电路4.4GCL并联谐振电路4.5

电源电阻及负载对谐振电路的影响2正弦稳态电路的网络函数——电路在频率为ω的正弦激励下,正弦稳态响应相量与激励相量之比,记为H(jω)。即4.1电路的频率特性与网络函数4.1.1频率特性与网络函数的定义P2791频率特性或频率响应——电路响应随激励频率而变的特性。输入(激励)是电压源或电流源,输出(响应)是感兴趣的某个电压或电流。3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H(j)一般是ω的复值函数|H(j)|——响应与激励的幅值比;()——响应与激励的相位差幅频特性——振幅比|H(j)|随ω的变化特性;相频特性——相位()随ω的变化特性。可以用振幅比或相位作纵坐标,画出以频率为横坐标的曲线。这些曲线分别称为网络函数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2.策动点导纳:4.1.2网络函数的分类P280策动点函数:输入和输出属于同一端口。1.策动点阻抗:N0显然有:转移函数:输入和输出属于不同端口3.转移阻抗:4.转移导纳:N0N0显然,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之间不存在互为倒数的关系。5.转移电压比:6.转移电流比:N0N0这六种网络函数分别表征了特定激励和响应之间的全部特性。网络函数取决于网络的结构和参数,与输入无关。已知网络相量模型,计算网络函数的方法是外加电源法:在输入端加一个电压源或电流源,用正弦稳态分析的任一种方法求输出相量的表达式,然后将输出相量与输入相量相比,得相应的网络函数。4.1.3网络函数的计算方法解:相量模型如图(b)。用串并联公式得策动点阻抗例l试求图(a)所示网络负载端开路时的策动点阻抗和转移阻抗。为求转移阻抗,可外加电流源求得:在网络函数式中,频率ω是作为一个变量出现在函数式中的。则:4.2RC电路的频率特性RC串联电路,电容电压对输入电压的转移电压比。为令上式为:4.2.1RC低通网络R其中: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当ω=0时,当ω=ωC时,当ω

时,10.7070ωCω0ωCω具有低通滤波特性和移相特性,相移范围为0°到-90°(一阶滞后网络)。截止频率:=C。当=C时,|H(jC)|=0.707|H(j0)|,又称半功率频率。(|H(j0)|:最大值)(也称:3分贝频率)阻带:>C的范围;通频带(通带):振幅从最大值下降到0.707(或3dB)的频率范围——0到C,在通频带内,信号能顺利通过。带宽:通频带宽度。低通滤波器的概念:理想低通滤波器实际低通滤波器0ωCω110ωCω例2已知R1=R2=1K,C=0.1uF,试求:1.图示网络转移电压比;2.定性画出幅频特性曲线;3.通频带;4.若正弦激励角频率ω=104rad/s,有效值10V,则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2=?R1R2解:1转移电压比:式中:R0=R1//R2=0.5K令:ωC=1/(R0C)=2104

,则:2幅频特性:代入参数,得:当ω=0时,当ω=ωC时,当ω

时,3由于所以,截止频率为ωC

通频带为:0~2104rad/s1/20.350ωCω低通4因为代入ω=104rad/s,U1=10V,得:RC串联电路,电阻电压对输入电压的转移电压比。令上式为4.2.2RC高通网络R其中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当ω=0时,当ω=ωC时,当ω

时,10.7070ωCω0ωCω截止频率:=C阻带:0<<C通频带:>C一阶超前网络带通:转移电压比4.2.3RC带通和带阻RR截止频率:

C1=0.30C2=3.30中心频率:0通频带:C1<<C2130ω0ω0ω0ω带通双T带阻网络,转移电压比R2RRCC2C带阻中心频率:010ω0ω0ω0ω含有电感和电容的电路,如果无功功率得到完全补偿,使电路的功率因数等于1,即:u、i

同相,便称此电路处于谐振状态。电压与电流同相,电路呈电阻性,电路谐振。谐振串联谐振:L

与C

串联时

u、i

同相并联谐振:L

与C

并联时

u、i

同相谐振电路在无线电工程、电子测量技术等许多电路中应用非常广泛。谐振概念:4.3RLC串联谐振电路这时,。或称,电源只供给电阻消耗能量,L和C之间能量自行交换。

图(a)表示RLC串联谐振电路,图(b)是相量模型,由此求出驱动点阻抗为4.3.1RLC串联谐振条件与谐振特性其中R0ω0ωX-1C

L容性电阻性感性X<0X=0X>0当时,Z=0,|Z(j)|=R,电压u(t)与电流i(t)相位相同,电路发生谐振。即,RLC串联电路的谐振条件为ω0称为固有谐振角频率,简称谐振角频率,它由元件参数L和C确定。1谐振条件当电路激励信号的频率与谐振频率相同时,电路发生谐振。用频率表示的谐振条件为RLC串联电路在谐振时的感抗和容抗在量值上相等,感抗或容抗的大小称为谐振电路的特性阻抗,即它同样是有元件L和C的参数确定。使电路发生谐振的方法:1.改变角频率,使=0

(做实验时常用)2.改变L或C(调谐)(不变)。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阻抗的电抗分量导致即阻抗呈现纯电阻,达到最小值。电路谐振电流为2谐振时的电压和电流电流有效值达到最大值,且电流与电压源电压同相。此时电阻、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分别为其中称为串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电路谐振时的相量图如图。电感电压或电容电压的幅度为电压源电压幅度的Q倍,即LC串联部分相当于短路若Q>>1,则UL=UC>>US=UR,故这种串联电路的谐振也称为电压谐振。电子和通信工程中,常利用高品质因数的串联谐振电路来放大电压信号。电力工程中则需避免发生高品质因数的谐振,以免因过高电压损坏电气设备。4.3.2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电流:代入得:导纳函数:幅频特性:当时,电路发生谐振,|H(j)|=1达到最大值,说明该电路具有带通滤波特性。当=0或=时,|H(j)|=0;相频特性:频带宽度:令解得

带宽:或带宽与品质因数Q成反比,Q越大,越小,通带越窄,曲线越尖锐,对信号的选择性越好。即选择性与通带是一对矛盾。不同Q值的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相频特性是谐振电路的导纳角)串联谐振应用举例收音机接收电路接收天线与C

:组成谐振电路将选择的信号送接收电路组成谐振电路,选出所需的电台。为来自3个不同电台(不同频率)的电动势信号;已知:解:如果要收听节目,C应配多大?问题:结论:当C调到150pF时,可收听到

的节目。串联谐振的特点小结U、I

同相谐振时电流最大阻性注:串联谐振也被称为电压谐振当时UC、UL将大于电源电压U串联谐振时的相量图:图示GCL并联电路,驱动点导纳为4.4GCL并联谐振电路GCL并联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较小的场合,当信号源内阻很大时,电路的品质因数将会变得很低。这时宜采用并联谐振电路。0ω0ωGB-1L

C感性电阻性容性B<0B=0B>01谐振条件当时,电压u(t)和电流i(t)同相,电路发生谐振。因此,GCL并联电路谐振的条件是式中0

称为电路的谐振角频率。谐振时,Y(j0)=G=1/R具有最小值电路谐振时达到最大值,此时电阻、电感和电容中电流为

2谐振时的电压和电流其中谐振时电阻电流与电流源电流相等,电感电流或电容电流的幅度为电流源电流或电阻电流的Q倍,即并联谐振又称为电流谐振。称为GCL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LC并联支路相当于开路。电路的阻抗为代入得:GCL并联电路的频率特性:并联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与串联谐振电路相同。得:频带宽度:由于例6GCL并联谐振电路中,已知R=10k,L=1H,C=1F。试求电路的谐振角频率、品质因数和3dB带宽。解:

并联谐振的特点小结同相。、电路的总阻抗最大。定性分析:Z理想情况下谐振时:并联支路中的电流可能比总电流大。支路电流可能大于总电流电流谐振摘要1.正弦稳态网络函数定义为网络函数反映网络本身特性,与激励电压或电流无关。

2.一般来说,动态电路网络函数的振幅|H(j)|和相位()是频率ω的函数。据此画出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可直观地反映出网络对不同频率正弦信号呈现的不同特性。利用这些曲线可设计出各种频率滤波器和移相器。

3.RC和RL电路可实现低通、高通、带通等滤波特性。4.RLC串联电路的谐振条件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