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小组成员:刘少伟吴玲玲张永华
陈莹任佳韦苏丹黄蕙冰2.新凯恩斯学派主要代表人物3.主要理论与反对者观点4.对新凯恩斯主义的评价5.启示1.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的与形成背景1.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的与形成背景原凯恩斯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原凯恩斯主义的困境:(1)理论不能解释“经济滞胀”现象;对策不能解决“经济滞胀”问题,陷入两难局面。(2)不能解释和解决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问题。(3)鼓励消费,不鼓励储蓄与节俭,导致社会积累迟缓,资本形成缓慢。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宏观经济理论缺乏适当的微观理论基础,或者说,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既没有很好地说明名义工资刚性的原因,也没有说明价格刚性的原因。几乎没有讨论劳动市场。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缺陷在《经济学》第16版中,萨缪尔森认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在实际生活中,价格、工资和利率的变动具有一定
的粘性,市场不能持续出清,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具有真实效应;第二,理性预期的假说不符合实际情况;第三,主要结论与事实不符合。他们认为,产量和就业的波动根源于当时人的错觉,他们将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当作相对价格的变动,而分别错误地调整本来是不应该调整的劳动供给与产量供给。因此,失业都是自愿的。实际上,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高失业率很难用自愿失业来解释。第四,在实践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没有提出良好的政策建议,对经济实践的影响较小。新凯恩斯主义的做法新凯恩斯主义者运用新的方法和思路对劳动市场、产品市场和信贷市场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宏观经济波动和失业的原因。新凯恩斯主义者用工资与价格的粘性代替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工资和价格刚性假定;以工资与价格的粘性与非市场出清假定,代替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工资和价格弹性与市场出清假设,并将其与宏观层次上的产量和就业量问题相结合,建立起有微观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1.1.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尽管“新凯恩斯主义”这个术语于1984年为帕金(MichaelPorkin)所首次使用,但在70年代新古典革命的第一阶段这条思路就已存在了。从那以后迅速成长的新凯恩斯主义主要关心“以最大化行为和理性预期为基础探索严密可信的工资和价格粘性模型”。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是对70年代卢卡斯所阐述的凯恩斯主义的内在理论危机做出的反应。凯恩斯主义理论家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弥补原凯恩斯主义模型的理论缺陷和不一致,而这又要求建立一个将工资和价格刚性假设理性化的总供给理论。1.2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背景
1.2.1现实背景虽然有人承认1969年以后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失败导致了1970s的滞胀,但也有很多人将1980s经济的复苏归因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刺激(1981-1983年的里根减税)当1990s初失业和衰退再次来临的时候,人们开始怀念1948-1973年长达26年的凯恩斯主义带来的高就业时期,认为政府有必要采取某些行动来刺激经济1.1.2
理论背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方面,尤其是市场出清假说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以市场不出清为基础的经济理论比新古典或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更贴近现实1.3新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1.3.1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都承认:(1)劳动市场上经常存在着过剩劳动供给;(2)经济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波动;(3)经济政策在绝大多数年份中是重要的。1.3.2主要差别新凯恩斯主义吸收并融合了各派经济学家的理论精华及有用的概念、论点,有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原凯恩斯主义。其中最重要的差别是,在分析中引入了原凯恩斯主义所忽视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所强调的理性预期假设,试图给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
1.4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渊源的不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和新古典综合派解释现实问题的软弱无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货币主义,在货币主义的基础上加入了理性预期的概念基本假设的比较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基本假设:(一)非市场出清(二)价格粘性(三)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四)理性限制性预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基本假设:(一)理性预期假说(二)自然率假说(三)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研究重点的比较新凯恩斯主义者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以经济当事人的最大化行为和理性预期为基础来探索严密可信的工资和价格刚性模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除了继续保持其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致性和相容性的优势外,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各国普遍的“滞涨”并存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从相反的方向尝试,把研究重点放在以微观经济行为方式和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不同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证明宏观经济政策无效总结新凯恩斯学派通过政策主张的调整,使宏观经济政策面向实际,注重经验检验。新古典宏观学派过于追求理论结构和分析方法的完美性,忽略经验检验。相对于新古典观学派过于沉湎于超脱现实的抽象理论思辨和分析来说,新凯思斯学派的假设、分析和结论更具现实感。新凯恩斯学派突破凯恩斯主义只强调财政政策而忽视货币政策的旧框框,吸收现代货币主义的部分观点,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将适当的总需求水平与最佳的财政——货币政策相结合。新凯恩斯学派针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调整政策主张,使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可行性,这对阻止现代宏观经济学脱离实际、纯学术化很有帮助。2.新凯恩斯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哈佛大学的N.曼昆和L.萨默斯麻省理工学院的O.布兰查德和S.费希尔哥伦比亚大学的B.格林沃德和E.费尔普斯普林斯顿大学的B.伯南克和L.鲍尔伯克利加州大学的J.阿克洛夫、J.耶伦和D.罗默斯坦福大学的J.斯蒂格利茨、L.霍尔和J.泰勒斯德哥尔摩大学的A.林德贝克等2001年新凯恩斯学派中的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斯蒂格利茨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新凯恩斯主义者接近东西海岸,这使得罗伯特•霍尔将这些经济学家归于“海水”经济学家的大标题下。出于一种奇特的巧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大都与接近“淡水”的学术机构相联系:芝加哥、罗彻斯特、明尼苏达和卡内基—梅隆(见布兰查德,1990年b)。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主流经济学中三种不同的经济周期理论(主流学派之外尚有其他理论如奥地利学派、后凯恩斯学派和马克思主义)。(1)灵活价格、货币失察均衡经济周期模型,由卢卡斯提出和领导;(2)强调某种成分的工资和价格刚性的适应性预期模型(例如,费希尔,1977年;费尔普斯和泰勒,1977年;泰勒,1980年);(3)真实经济周期模型,该模型正在逐渐成为新古典均衡理论家推崇的主要对象。80年代中期“海水—淡水”两派之间的争论实际上是在粘性价格派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之间展开的。不过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家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名义粘性如何从最优化行为中产生。鲍尔、曼昆和罗默(1988年)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70年代的衰落主要由于它未能解决这个问题。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作格雷戈里•曼丘和戴维•罗默(DavidRomer)主编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两卷本3.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理论与反对者观点与其他经济学派相比,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理论缤纷繁杂。概括地看,他们在吸纳并融合各学派理论之长、有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原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试图建立起一种有微观理论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是以不完全竞争、不完善市场、不对称信息和相对价格的粘性为基本理论,坚持“非市场出清”这个最重要的假设,认为在货币非中性的情况下,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市场的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来发挥积极作用。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政策主张他们倾向于对经济进行“粗调”。用一种更为温和的说法讲,他们对于宏观调节的看法是,没有紧缩政策,通货膨胀会更加严重;没有扩张政策,失业会更加严重。3.1主要理论
3.1.1.名义工资粘性
3.1.2.名义价格粘性3.1.3真实价格粘性
3.1.4.真实工资粘性
3.1.5.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3.1.6.信贷配给论
3.1.7.多重均衡理论3.1.1.名义工资粘性
名义工资粘性是指名义工资不能随需求的变动作出迅速的调整,影响劳动力的需求并进而影响产出水平涉及文献:费希尔《长期合同、理性预期和最佳货币供应规则》1977Fischer:Long-TermContracts,RationalExpectations,andtheOptimalMoneySupplyRule.费尔普斯、泰勒《在理性预期下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力量》1977Phelps、Taylor:StabilizingPowersofMonetaryPolicyunderRationalExpectations.这两篇文章证明,在引入理性预期的模型中,只要放弃市场连续出清的假设,名义冲击是能够产生真实效应的。名义工资粘性提供了一个微观假设,即认为在发达经济中,工资不是在现货市场上决定的,而倾向于在某一时期以明确或隐含的长期合同形式确定,从而产生了名义惰性。这些长期合同的存在可能产生充分的名义工资粘性,使得货币政策产生效果;与劳动合同的重新谈判相比,货币当局能够更频繁改变货币供应量,因此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会有真实效应,尽管在长期是中性的。3.1.2.名义价格粘性名义价格不能随名义需求的变化而迅速地变动菜单成本近似理论菜单成本曼昆《小的菜单成本和大的经济周期: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1985Mankiw:SMALLMENUCOSTSANDLARGEBUSINESSCYCLES:AMACROECONOMICMODELOFMONOPOLY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垄断企业的价格粘性的简单静态局部均衡理论。根据这个模型,当总需求冲击使得价格偏离利润最大化水平时,只要存在着微小的价格调整成本,垄断企业就可能宁愿维持“错误”的价格不变,并且这种价格粘性还将导致远比菜单成本大得多的重大的社会福利的损失。这就是曼昆著名的“菜单理论”。近似理论阿克洛夫、耶伦《具有工资和价格惰性的近似理性经济周期模型》1985Akerlof、Yellen:ANear-rationalModeloftheBusinessCycle,withWageandPriceIntertia.近似理论行为是指这样一种非最大化的“次优”(secondbest)行为,由这种行为引起的相对于最大化行为而言的损失非常小。在这里,非常小可以定义为政策冲击的“二阶无穷小量”。阿克洛夫和耶伦表明,只要在经济中有一小部分人的行为稍稍偏离最优化一点,则当名义总需求发生变化之后,垄断竞争企业为维持价格不变遭受到的损失就可以非常地小,因此,只要存在有较小的价格调整成木,就足以阻碍垄断竞争企业去调整自己的价格。
鲍尔、曼昆、罗默《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产出量—通货膨胀交替关系》1988Ball、Mankiw、Romer:TheNewKeynesianEconomicsandtheOutput-InflationTrade-off.真实粘性真实粘性真实粘性这篇有影响的论文利用全国性资料检验了菜单成本模型。在没有真实粘性时,这个结论仅对菜单成本模型的不合理的参数值而言是成立的;对那些合理的参数值,小的名义摩擦只产生小的粘性。因此,仅仅从菜单成本出发来说明凯恩斯主义模型的名义粘性是不成功的。鲍尔、罗默《真实粘性和货币的非中性》1990Ball、Romer:RealRigiditiesandtheNon-NeutralityofMoney鲍尔和罗默(1990)认为,虽然小的菜单成本引起大的经济周期的观点有缺陷,但是通过引入真实粘性,上述观点可以得到补救。这篇文章证明了,真实刚性和名义量调整的小的摩擦结合起来,就可能导致大的名义粘性,换言之,真实价格和工资粘性将加强小的名义摩擦所造成的非中性。
3.1.3真实价格粘性行为人缺乏激励调整真实价格,表现出真实价格不变主要观点:鲍尔、曼昆和罗默(1988):认为垄断竞争企业的边际成本对产量变动的低敏感性和顺周期的需求弹性有助于形成真实价格粘性其他观点:密集市场的外部性戴蒙德,1982需求非对称性费尔普斯,1985投入—产出表理论戈登(1981、1990)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伯南克和格特勒,1989;D.罗默,1993厂商信誉理论斯蒂格利茨(1987)
3.1.4.真实工资粘性理论包括:
效率工资理论
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隐含合同理论
集体谈判理论
交错合同理论效率工资理论
(1)索洛模型(2)逆向选择模型(3)劳动力流失模型(4)偷懒模型(5)公平模型(1)索洛模型
索洛《另一个工资粘性可能的来源》1979Solow:Anotherpossiblesourceofwagestickiness耶伦:《失业问题的效率工资模型》1984Yellen:EfficiencyWageModelsofUnemployment.索洛(1979)提供了效率工资模型的基本结构,在索洛模型里,由于工资以增进劳动的方式进入了企业的短期生产函数,一个成本最小化的企业将喜欢真实工资粘性,相关证明参见耶伦(1984)。由于削减工资将降低生产率并提高成本,因而工资粘性是符合厂商利益的。(2)逆向选择模型在这个模型中,高工资将吸引生产率最高的工作申请者,而任何低于效率工资还愿意工作的人将被看作潜在的“次品(lemon)”。即使在现行工资下存在劳动力的过度供给,厂商也不愿意降低工资,因为这可能导致生产率最高的工人自愿辞职。其结果就出现了一个就业不足均衡。
(3)劳动力流失模型
萨洛普《自然失业率模型》1979Salop:AModeloftheNaturalRateofUnemployment这个模型把企业可能提供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效率工资的原因,归结为减少劳动力流失的成本(4)偷懒模型夏皮罗、斯蒂格利茨1984Shapiro、Stiglitz:EquilibriumUnemploymentasaWorkerDisciplineDevice这一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监督和充分就业下,工人将选择偷懒,而高于均衡工资的效率工资的支付,可能提供一种防止工人偷懒的激励。(5)公平模型投桃报李模型(giftexchangemodel)Akerlof:LaborContractsasPartialGiftExchange1982Akerlof:GiftExchangeandEfficiency-WageTheory:FourViews1984公平工资努力程度假说(FairWage-EffortHypothesis)Akerlof、Yellen:TheFairWage-EffortHypothesisandUnemployment1990在这些模型中,关于平等和公平的“感觉”成为劳动市场上阻止企业提供低工资的一个威胁因素。因此企业面临一个“公平工资约束”,由于公平工资超过了市场出清工资,这种情况产生了非自愿失业均衡。
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所谓局内人是指在职雇员,而局外人则是那些失业工人。在效率工资模型中,是企业决定了工资高于市场出清水平,而在局内人—局外人模型中重心转移到局内人的权力,认为他们至少部分决定了工资和就业决策。隐含合同理论
隐含合同模型最初是由贝利(1974年)、戈登(1974年)和阿扎里亚迪斯(1975年)提出的。在自然率假说(弗里德曼,1968年a;费尔普斯,1968年)提出之后,经济学家以更多的精力试图建立这样一种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劳动市场行为是最大化行为的结果。“新”微观经济学(费尔普斯等,1970年)的主要贡献是解释了为什么自然失业率是正的。然而劳动市场上的工作变动现象看来远远少于搜寻理论所预言的那样。另外,工资经常偏离边际生产力。隐含合同理论试图理解的是,什么样的“经济胶水”将工人和厂商长期结合在一起,因为在劳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这种安排,而非瓦尔拉斯拍卖者。由于厂商试图保持职员对它的忠心,他们发现有必要与工人达成一种默契。这种“看不见的握手”为每个工人提供了一种保证——保证在各种情形下的工作关系。贝利、戈登和阿扎里亚迪斯的几个模型考察了在风险中性的厂商和风险规避的工人之间建立的最优劳动合同的后果。在这些情形下,工资率不仅代表了对劳动服务的报酬,还是对各种冲击下收入变动风险的一种保险。不变的真实工资使单个工人的消费流变得平稳,而企业提供这种“保险”是因为它能更为便利地进入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从而在随经济波动方面比工人的处境优越。厂商提供了稳定的收入,那么工人就接受了某处真实工资——平均来看,这个真实工资低于由各种市场力量所左右的那个高度变化的工资率。这种理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它认为在经济状况恶化时工人同患难而非解雇一部分工人。这个理论也没有解释厂商为什么不对新工人支付低工资。在对真实工资刚性的这种解释的弱点和其他一些缺陷进行修补的尝试过程中,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提出了关于工资刚性的效率工资模型和局内人—局外人模型。3.1.5.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粘性派非粘性派粘性派
沿着非均衡凯恩斯主义者的思路,强调名义粘性的重要性,认为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与协调失灵有关。非粘性派
认为工资和价格粘性不是主要问题,即使在工资和价格充分灵活的时候,产量和就业仍然可能不稳定。因此他们集中讨论工资和价格灵活性的潜在不稳定冲击。格林沃尔德和斯蒂格利茨模型3.1.6.信贷配给论认为信贷是配给的,那么利率很可能不是金融工具对总需求产生影响的可靠指标。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货币和金融政策就必须考察数量变量,如信贷量。贾菲,斯蒂格利茨:信用配给(货币经济学手册第二卷)1990(1)利率的选择效应和信贷配给利率有两种选择,一是正向选择,二是反向选择。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是指,利率的增加能提高银行的收益,它是利率对银行收益的直接影响。利率还对厂商有激励作用,能改变厂商对待风险的态度。银行利用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作为检测机智,可以辩识出厂商稀罕风险的程度和将贷款给不同厂商的风险性。银行最优利率通常不等于市场出清时的利率,所以,信贷市场出现配给。信贷市场出现配给,是自由信贷市场中银行依据利率的选择效应,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理性行事的结果,不是国家干预的产物。(2).贷款抵押的选择效应和信贷配给贷款抵押品有正向选择效应和反向选择效应。前者是指,当信贷市场存在超额需求时,银行通过提高贷款抵押品水平来增加还贷款的可靠性,减少坏帐的风险,增加银行收入。同时,还抑制了借款者对贷款的需求。后者是指贷款抵押品水平的递增会增加贷款的风险,降低还款的可靠性。银行可以根据这两者确定最佳抵押品水平。新凯恩斯主义的信贷配给论指出,由于信贷市场中利率机智和配给机智同时起作用,信贷市场会出现多重均衡态,市场机制失灵,通过政府干预才能纠正市场失灵。
3.1.7.多重均衡理论
认为宏观经济在长期可达到多种均衡水平,政府政策不仅影响实际均衡的速度,也影响最终均衡的结果。搜索论(Diamond、Howitt1985)与劳动管理相关的成本论(Salop1979)拐折需求曲线论(Woglom1982、Roy1987)“胡乱走势”理论(Blanchard、Summers)递减收益论(Murphy、Shleifer、Wishny1987)3.2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批评
3.2.1.缺乏经验数据研究和检验正统凯恩斯主义模型就工资和价格刚性问题缺乏内在一致的微观基础。这一观点导致了新凯恩斯主义研究纲领的产生。结果,直到最近,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严重地偏向于理论发展。许多经济学家对其经验研究的贫乏提出批评;费尔(1992年)认为,这一学派使宏观经济偏离了其经济计量学基础,并建议新凯恩斯主义者“设法将其种种思想融合起来以形成一个可以检验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莱德勒(1992年a)也有力地指出,经验研究在宏观经济经济学研究中应居优先地位。尽管巴斯卡等人(1993年)利用80年代在英国取得的数据证实,大多数企业不倾向于在繁荣时提高价格,在衰退时降低价格,但通过工时变动、倒班、库存变动以及顾客配给的方式进行的数量调整却是“极其重要的”。
3.2.2.不同理论的联系性较差新凯恩斯主义面临的第二个主要问题是它产生了许多常常互不相干的优美理论(戈登,1990年)。其结果,要将所有这些意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以检验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却难上加难。新凯恩斯主义者自己也看到了这一问题,布兰查德(1992年)认为“我们建设了许多庞然大物”,但“有意义的结果却很少”。人们痴迷于构造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微观基础有一种“准宗教式”的虔诚。这种痴迷已经成为一种疾病。由于对工资和价格惰性有太多的解释,对于哪一种解释是刚性之源的问题,现在还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意见。
3.2.3.小的菜单成本不足以解释大的经济波动第三个批评与菜单成本理论有关。批评者们怀疑,价格调整的小成本是否够能解释产量和就业的大的收缩(巴罗,1989年a)。他们证明,对于单个企业来说菜单成本可能是重要的,但从总量层次上来看其影响几乎不存在。新凯恩斯主义者对此批评的答复是,在融合了真实刚性以后,菜单成本理论扩大了名义刚性对产量和就业作用的范围(见鲍尔和罗默,1990年)。菜单成本的模型的另一个弱点是这些模型产生了多重均衡。罗坦伯格(1987年)认为,“如果一个模型可能出现许多结果,那么这个模型就更难以被拒绝”,“如果存在多重均衡,就无法知道经济对任何特定的政府政策会如何做出反应”。
3.2.4.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第四个批评与它强调从微观基础中推导出刚性有关托宾(1993年)否认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主张或要求”名义和价格刚性。在托宾看来,工资和价格灵活性完全有可能加重衰退,他支持凯恩斯(1936年)的直觉——在总需求冲击面前,名义工资刚性将是一个稳定性因素。托宾同时提醒新凯恩斯主义者,凯恩斯以工人对相对工资的关注为基础对名义工资刚性提出过“理论上无可挑剔”“经验上也现实”的解释。由于任何工人群体都把对其名义工资的削减看作其真实工资的相对下降(因为在一个分散化的经济中,不能保证工人知道其他工人群体所接受的工资削减方案),这种削减将受到理性工人的反对。萨默斯(1988年)拣起了这个被忽视的问题,并指出相对工资的影响产生了严重的协调问题。格林沃尔德和斯蒂格利茨(1993年b)也提出了另一条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思路,这条思路强调价格灵活性的不稳定作用。
3.2.5.第五个批评涉及许多新凯恩斯主义者对理性预期假说的接受费尔普斯(1992年)认为,理性预期假说是“无法令人满意的”,而布林德(1992年a)指出,支持它的证据“说得好听一点是比较弱,说得难听一点是胡扯”。不过,这个批评看来不可能导致对宏观经济学中理性预期假说的抛弃,除非找到一个更好的观点。4、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评价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为前提,分析论证名义的和实际的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存在,从而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市场始终难以出清)这种论断,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产生大量非自愿失业这个现象,因此提出政府干预私营经济的必要性,否定政策措施的无效性的论调。所有这些都近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现实。
在为粘性价格模型建立内在一致的微观基础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在多大程度上成功了,巴罗(1989年)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他称之为NUKE)所作的主要结论是,尽管其某些观点在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中可能是有用的,NUKE模型“还没有成功地救活凯恩斯主义理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曼昆和罗默(1991年,第15页)结论是,“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凯恩斯主义的名义刚性假定不可能得到理论基础——被驳倒了”。5.根据新凯恩斯主义对中国就业政策启示
在其核心教义在理论上遇到了有力的反革命(尤其是70年代初以来)之后,近年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显示了强劲的活力。这种活力应归功于凯恩斯主义对理论创新和新的经验证据的适应能力。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不仅能够吸收自然率假说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它还能适应理性预期假说。这种基础上的变形还在继续,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家正在尝试重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通过强调劳动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各种不完全性,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其倡导者看作一个“令人振奋的”“动态的研究纲领”(斯蒂格利茨,1992年)。对于批评者来说,新凯恩斯主义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成功地复活,我们还需拭目以待。根据新凯恩斯主义的失业理论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解释的工资粘性和失业问题,提出了如下就业政策建议:
(1)应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多提供就业机会。根据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外部人在劳动市场上长期处于不利的地位,因而政府的就业政策应考虑降低劳动力的周转成本,以削减内部人确定工资的权利,同时提高外部人的潜在边际产品价值,以减少雇佣和解雇劳动力的成本;制定法律阻止非法罢工;采取措施迫使在业工人向失业福利单位提供更多的资助等。提高外部人潜在边际产品价值的具体措施有:对外部人实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雇主采纳与生产率相关的工资契约;改变失业福利体系;降低新企业的进入壁垒等。(2)干预劳动工资合同,使工资较有弹性,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人教育新视角
- 2024全新版汽车抵押贷款合同模板下载3篇
- 2024年环保工程项目代建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年度新能源项目投资反担保合同3篇
- 2024年水泵企业环保节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承包合同3篇
- 年产1000吨N羟甲基邻三氟甲基苯甲酰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基于串联反应构建二氟烷基化芳香氮杂环衍生物的研究》
- 《比亚迪集团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 《挤压对重组米理化特性影响研究》
-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件:15秒开舱门
- YYT 1843-2022 医用电气设备网络安全基本要求
- 2024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考试卷(含答案)
- 光伏电站安全管理及运行制度
- 第九届全国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课件 四川-魏静-课件-函数的极值与导数
- 中班数学《帽子有什么不同》课件
-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水泵维护保养方案
- 库存管理中的供应与需求平衡
- 空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工序卡片-工序附图
- 信息化作战平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