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戊戌变法上课_第1页
九、戊戌变法上课_第2页
九、戊戌变法上课_第3页
九、戊戌变法上课_第4页
九、戊戌变法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思考:日本的明治维新对亚洲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并以中国为例,列举史实。⒈积极方面:⒉消极方面:日本作为成功启动近代化的典型,为亚洲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举例:戊戌变法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举例:甲午战争(一)操作方法戊戌变法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之大势所趋历史根源新思想的演进士人干政百日新政戊戌政变戊戌余音酝酿兴起发展高潮失败影响戊戌变法一、戊戌变法的背景二、戊戌变法三、评价戊戌变法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德国统一与宪法1871年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中国戊戌变法1898年世界之潮流: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中国之困窘:封建专制经济落后思想禁锢一、变法的历史背景(19世纪)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1.政治基础:2.经济基础:3.阶级基础:4.思想基础:★一、背景:(一)国际大趋势:1、经济:两次工业革命,资义迅速发展;2、政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趋完善

——变革旧制度,发展资义成为世界潮流(二)国内环境:采访甲午战争据当事人回忆——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二是没有想到《马关条约》内容如此苛刻;三是没有想到清政府耗资巨大、前后30年的洋务运动如此不堪一击。1894年,清朝慈禧太后要过60岁生日。当时有一副对联为慈禧太后所欣赏,那就是“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于是这对联就在宫中和北京城里到处张挂。民主革命家、学者章太炎想起慈禧把台湾、澎湖割让给日寇就非常生气,把词序稍作改变,变成了“一人庆有,万寿疆无”。这样一变,就把本来是歌功颂德的意思变成了辛辣的讽刺!一人有庆

万寿无疆

庆有疆无走进历史NEWS1894年的中国社会花絮中国岌岌可危,变法呼之欲出……思考:这两幅图反映了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什么问题?《马关条约》的签定与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直接割地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控制中国经济,进而控制政治破坏中国主权,半殖民地化加深民族危机加深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联系必修二2、国内形势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时间企业数资金额(万元)1863—18941196801895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经济基础原因:帝国主义侵略,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朝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主要)实业救国浪潮兴起;4.思想基础:

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思考:近代新思想的演进(4)19世纪晚期产生了康梁思想(1)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我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向西方学习(2)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3)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仅仅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并不能使中国富强!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必须进行政治改革!中国人学习西方进入了制度层次19世纪60年代思考:同康超思想等相比早期维新思想有什么不足,作用?(评价)

A、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B、没有付诸实践。早期维新思想对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提出向西方学习(林则徐)学习西方的技术(林、魏、洋务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冯、王、郑、康、梁)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陈独秀、李大钊)高考链接A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是()A.师夷——器物——制度——思想B.器物——师夷——思想——制度C.师夷——器物——思想——制度D.器物——制度——师夷——思想新思想的演进阅读材料: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文中“几个读书人”指的是谁?代表了哪个阶层的利益?为什么他们提出要“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民族资产阶级民族危亡……“几个读书人”为实现“变”,进行了那些“呼号”和“奔走”?(4)形成:康、梁思想①代表人物:③思想特点:康有为梁启超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但没有摆脱封建纲常,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②主要方式:著书立说、论战严复联系必修三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教育制度开展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①这场论战的内容是什么?②这场论战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性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人被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维新思想的重要宣传者变法时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被誉为“岭南奇才”被称之为“火山大喷火”人物介绍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时务报》主笔《变法通议》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原富》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维新思想的发展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人物介绍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时务报》主笔《变法通议》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原富》思想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和儒家思想相结合倡导民权思想把西方的进化论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系统介绍到中国。借用西方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人被称之为“火山大喷火”维新思想的重要宣传者被誉为“岭南奇才”变法时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被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人”1、康有为为什么要装扮孔子,让他充当维新变法的先师?动动脑筋儒学传统思想对中国影响深刻;为变法寻找依据,以减少变革阻力;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保守、软弱。2、康梁等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主张维新变法,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阶君主立宪制,在中国发展资义。梁启超: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康有为: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巩固:下列关于早期维新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B.主张推翻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D.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未付诸实践B25巩固:康有为改造儒学思想为变法活动服务,主要是因为A.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B.与封建思想斗争的策略C.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D.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A26二、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经过:序幕

酝酿和开展高潮1.公车上书2.创办政治团体、报刊、学堂3.百日维新失败4.戊戌政变正当维新思想给全国人民带来思想冲击的同时,1895年之事,给全国人民心灵上巨大的打击……“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发展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______

。公车上书康有为联络1300多名举人给光绪帝上书的重大行动——“公书上书”拒和迁都变法练兵然而,上书不达……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强学会“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非开会不可”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孙家鼐、李鸿藻都列了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以及直隶总督王文韶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会。李鸿章认为强学会宣讲自强之学很合他的心意,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没想到遭“同会诸子摈斥”,被拒之门外。想一想: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维新变法思想进一步扩大,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很多阶层都受其影响。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国闻报强学会中外纪闻保国会时务学堂时务报强学会强学报万木草堂启发明智组织力量制造舆论

巩固: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种政治运动,关键是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B.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D.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C35巩固:维新派宣传变法理论的主要方式有①兴办学堂②成立学会③办报纸④著书立说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A361、著书立说;2、进行论战;3、上书皇帝;4、创办学会、报纸、学堂;37归纳提示:维新派宣传变法理论的主要方式有:巩固: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的作用不包括A.启发民智B.为变法组织力量C.制造舆论D.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D38威海卫天津北京胶州湾旅顺大连山东渤海黄海3、百日维新:6.11—9.21(1)直接原因:

顷果有德人强据胶州之事,要索条款,外廷虽不得其详,职以海上来,阅外国报,有革李秉衡索山东铁路矿务。传闻章高元及知县,已为所虏,德人修造炮台兵房,进据即墨,……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敌机遍伏,即无强敌之副,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东作为他的势力范围。——高潮103天光绪流着眼泪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光绪要求变法,他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吗,他的目的是什么?(2)目的: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直接目的:富国强兵;同慈禧太后争夺最高统治权(3)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4)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类别颁布的新法改革的旧制准许

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

闲散衙门和冗员。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创办学堂,兼习中学和西学,派人赴日本留学废除八股取士。军队改用西法训练;裁汰绿营(5)百日维新诏令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教育方面经济方面利于资阶参与政治,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利于资义发展增强军事实力有利于西学的传播类别作用局限性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文教方面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打击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有利于传播西学,培养维新人才

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没有触动到封建土地所有制

行动比宣言退步思考:新政未涉及维新派起初提出的哪些主张?对封建势力妥协、以减少变法阻力。根源是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软弱。设议院、实君主立宪。主要原因是什么?思考:光绪帝在戊戌变法的三个月中,政令频出,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情?

(1)体现了光绪帝积极推行变法、除旧布新的坚定决心。(2)体现了光绪帝推行变法的急切心情和政治斗争经验的不足。延伸:光绪帝为什么会支持维新变法?①不甘作亡国之君;②亲政后无实权,借变法巩固和强化自己的统治。43陈宝箴变法诏书损害了保守派的利益,各省的巡抚老爷要么阳奉阴违,要么置若罔闻,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表示支持。旧官僚机构及各地督府实力派的阻挠.4、失败:戊戌政变角色体验:你认为以下角色谁会赞成变法,谁又会反对变法,他们对变法所持态度的原因是什么?维新人士八旗子弟官僚资产阶级新军绿营旧知识分子新知识分子光绪帝自即位后,一直受制于慈禧太后。甲午战后,光绪帝深受刺激,决心励精图治。在变法之前,他曾向慈禧坦言:“朕不能为亡国之君,若不予我权,宁逊位而已。”老谋深算的慈禧以退为进,答应“由他(指光绪帝)去办,俟办不出什么模样再说。”诏令废除八股后,大学士刚毅立即跳出来反对,说:“此乃祖制,不可轻废,请下部议。”光绪帝明确回答:“部臣据旧例以议新政,惟有驳之而已,吾意已决,何议为?”刚毅并不示弱,仍说:“此事重大,行之数百年,不可遂废,请上细思。”光绪帝愤怒至极,厉声喝道:你难道想阻挠我吗?刚毅这才无话可说。退出时,他还不死心,居然打出慈禧这张王牌,说:“此事重大,愿皇上请懿旨。”礼部主事王照上书请求光绪帝游历日本及各国,其代递要求遭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粗暴拒绝。最终,怀塔布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同意代递,但又反诬王照“用心不轨”,说什么日本素多“浪人”刺客,要皇上去日本考察,就是“欲置皇上于险地”,要求惩办王照。光绪帝了解事情的原委后,下令将阻挠上书的两名礼部尚书和四名侍郎全部革职。同时。破格提拔维新派人士杨锐、林旭、刘光第和谭嗣同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慈禧对光绪帝的这一举动极为恼怒。慈禧加快了政变步伐,不断派人到天津与荣禄密谋。那时,京津一带盛传秋季慈禧偕光绪帝去天津阅兵时将废掉他,形势越来越危急。经过紧急磋商,维新派准备首先争取列强支持,分别由容闳联络美国使馆,梁启超联络日本使馆,康有为联络英国使馆,但无一成功。1898年9月16日,光绪帝召见袁世凯,破格提拔他为侍郎,并暗示他不必受荣禄节制。之后,谭嗣同自告奋勇去说服袁世凯起兵勤王,杀禄锢后。袁世凯信誓旦旦地表示:“诛荣禄如杀一狗尔!”但政变一发生,袁世凯就见风使舵,投靠了慈禧。袁世凯他向荣禄告密,出卖了维新派。戊戌政变结果:①光绪帝被囚,六君子殉难②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光绪皇帝被囚禁的中南海瀛台及俯视图改革失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戊戌六君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绝命诗【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材料一四道上谕:1898年6月11日上谕:《定国是诏》1898年6月15日上谕:革除翁同龢的一切职务,驱逐回籍。授任新职的二品大臣需到皇太后面前谢恩。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统帅北洋三军。请思考:翁同龢、荣禄分别是什么人?变法诏书刚颁布四天,慈禧就逼迫光绪发布后三道上谕,说明什么?请思考:和慈禧的善于玩弄权术相比,康有为的回答说明以他为代表的维新派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二荣禄问康有为:“一二百年之成法,可一旦遽变乎?”康有为答:“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变矣!”材料四变法之初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材料三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谕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件。这两则材料说明维新派还存在什么问题?1、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

②脱离民众,害怕民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③操之过急,急功冒进,经验不足(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弱小19世纪末,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并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1)客观原因:(2)主观原因:(4)国际环境:封建顽固势力力量雄厚;袁世凯的出卖。(1)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揭露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制度的初步尝试传播了西方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3)一次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西学变革成为时尚潮流3.历史意义联系必修三2、历史教训: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换我了进步意义爱国意义启蒙(思想)意义(最主要)三、维新变法的影响;

1、性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上: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具有启蒙性,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

4、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文化上: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6、习俗上: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62图说新思想1.陈独秀2.黄兴3.梁启超4.李鸿章5.魏源6.曾国藩7.林则徐8.李大钊9.郑观应10.孙中山11.王韬12.康有为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早期维新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对号入座5、74、69、113、122、101、8延伸拓展:日本明治维新(19C60、70年代)成功中国戊戌变法(19末期)失败?项目明治维新(19中)成功戊戌变法(19末)失败社会背景领导力量

具体措施

国际环境资义发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资义发展不充分封建统治势力强大;倒幕派实力强大掌握了政权资阶弱小,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大刀阔斧,全面推行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1)自由资义时期2)西方侵略中国的

(有利的国际环境)1)向帝义过渡阶段2)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改?!”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却也带点犹豫······“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历史在这里沉思世纪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文明的落日······不经意间,眼角里滑落一行浊泪!悲哀?!抑或是感动?!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

阅读散文,指出该散文主要描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历史情感?请思考:解读片段一: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1.为什么说“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2.“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解读片段二: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1、文中“几个读书人”指的是谁?代表了哪个阶层的利益?为什么他们提出要“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民族资产阶级民族危亡……2、“几个读书人”为实现“变”,进行了那些“呼号”和“奔走”?著书立说,寻找变法依据开堂讲学,聚集改革力量办报立会,宣传变法思想持续上书,争取皇帝支持解读片段三:“改?!”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却也带点犹豫······1.“一个苍老的声音”指的是哪些人的声音?他们为什么对“改”表现出了“犹豫”?2、维新派在暂时获得了慈禧太后的支持,进行了哪些重大的变革?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势力“改”则触犯他们的利益,不“改”则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解读片段四:“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1.一个“杀”字了得,维新志士血染菜市口,你认为是哪些因素断送了维新前程?解读片段四:“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1.一个“杀”字了得,维新志士血染菜市口,你认为是哪些因素断送了维新前程?主观:客观:根本原因:a、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b、袁世凯出卖。

依靠无权的皇帝脱离群众基础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解读片段五:历史在这里沉思世纪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文明的落日······不经意间,眼角里滑落一行浊泪!悲哀?!抑或是感动?!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1、“历史在这里沉思”,戊戌变法究竟有何历史意义?2、是悲哀?!抑或是感动?!说一说戊戌变法到底给后人留下了什么?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⑵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⑶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变革C促进思想启蒙D发展社会经济康梁变法的首要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B改革封建专制制度C救亡图存D资产阶级参与政权顺应潮流,变封建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以挽救民族危亡,在中国发展资义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厌也。”(1)此人的主张是A.加强君主专制B.建立皇族内阁

C.实行君主立宪D.倡导民主共和判断下列论述属于哪一派的主张?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祖宗之法不可变。()扫除数千年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一、学习思考1.光绪帝在戊戌变法的三个月中政令频出,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情?(教材P126)提示:(1)体现了光绪帝积极推行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