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
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
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是认识和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出发点,是社会理论的基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决定性、第一性的问题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封建社会形成的神学历史观。认为神的意志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社会的一切都出自神的安排。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人性论、人道主义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反对用“神意”、“天道”解释历史,主张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认识中寻找社会变迁、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把理性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资产阶级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后,继续以新的形式宣扬唯心史观。实用主义、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和新托马斯主义等哲学流派的社会历史理论,在继续坚持用人的理性、内在需要、情欲、感受等精神因素或神的意旨解释社会历史的同时,特别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定认识和预见历史进程的可能性。唯心史观的历史发展《欧洲史》一书的作者K•费舍写到:“我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因而关于它无法作任何概括的伟大的事实。对历史学家来说只有一条正确无误的原则:他必须承认人类命运的发展只是一些偶然的、不可预见的力量的游戏”。唯心史观的理论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主张人的意志、愿望决定历史变迁。如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他的“统治和奴役的意志是决定一切的力量。”我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表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舍豪杰则无世界”,“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2)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主张某种客观精神,超自然的神秘的力量决定历史的发展。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是“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外化的产物。孔子认为上天主宰人世,各民族的伟大历史人物不过是“客观精神”的体现者。唯心史观的产生并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主要原因
认识根源:社会历史现象与过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很容易使人们在考察它时只看到人的意志、思想和动机,特别是活跃在前台的杰出人物、重要人物的意志和动机,而忽略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历史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以前,生产规模比较狭小,人们之间直接的经济联系封闭在有限的范围,被政治等级的外衣所掩盖,使社会的本质关系、历史发展的物质动因不能充分显露出来。
阶级根源:剥削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必然要歪曲社会历史,夸大精神作用,贬低物质生产和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人民。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至多是积累了零星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
——
列宁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是人类有关社会历史领域研究的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2、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006版上海新编历史教科书之争该套教科书2006年9月在上海地区试用,2007年9月宣布停用。这一年中,由于该套教材对以往历史教科书的变革引起了广泛的争论。2006年9月1日,美国记者周看(JoeKahn)在《纽约时报》发表了《毛泽东到哪里去了》一文,根据上海高一历史教材中只有一次提到毛泽东、增加了经济等内容,认为上海历史教科书的历史观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媒体和个人更以“比尔•盖茨取代毛泽东”、“淡化革命史”等文字指斥上海二期课改历史教科书,于是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
2006年10月,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召集李文海、沙健孙、张海鹏等七位北京历史学家就上海历史教科书问题召开座谈会,会后形成六份《社会科学情况反映》,作出了“该教科书离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只讲现象不讲本质——在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学术方向上都存在严重错误”、“指导思想混乱”、“历史虚无主义”、“‘碎化’历史”、“背离了我们党关于历史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会造成思想混乱,进而危及政治安定”等严重的定性结论,要求停用这套教科书。之后,又有以中国史学会名义邀请部分历史学家召开的座谈会,会议简报把上海历史教科书作为中国史学界种种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现象的一个典型,上报中央。2007年2月,李际均中将在《暸望》公开发表对上海历史教科书的批评。4月,教育部组织中学历史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与上海历史教科书课标组和编写组部分人员就上海高中教科书修改方案进行了有益的沟通,虽然大家都具有对上海高中历史课本进行修改完善的共识,但在是否要完全推翻上海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框架、在2007年9月即推出修改课本等重大问题和工作程序上,各方持有不同意见。到5月份,上海方面个别专家提出完全迎合北京几位历史学家的批评意见,将高中历史教科书推倒重来,并声明在9月即推出新教材是教育部审查委员会专家的意见。市教委不待征求主编苏智良的意见,立即成立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专家组,重新编写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在9月即推出新教材。在改变二期历史课改原定行动纲领目标的情况下,苏智良只能辞去高中历史教科书主编的职务。6月,上海市教委责成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编写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在9月开学时推出。上海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推行一年即告停用,这一事件的发生,牵涉到许多人事,但深层的原因是历史观念、教育观念的冲突。附:新版教科书目录(高一年级上册)
主题一:人类早期文明
一、文明社会的标志
第1课金属工具
第2课文字
第3课国家
二、文明与地理环境
第4课大河文明
第5课海洋文明
第6课草原文明
主题二:人类生活
一、社会结构
第7课婚姻与家族
第8课种族与人口
第9课等级与阶级
二、社会生活第10课服饰
第11课饮食
第12课居住
第13课交通
三、社会风俗
第14课节日
第15课人生仪礼
第16课社会交往
主题三:人类文化
一、维系文明社会的法律
第17课法律的起源
第18课法系
第19课审判制度
二、人文科学
第20课文学
第21课史学
第22课哲学
第23课艺术
三、宗教
第24课宗教起源
第25课宗教传播
第26课宗教特征高一年级(下册)
主题四:文明交融与冲突
一、三次浪潮与文明传承
第1课
农业时代
第2课
工业时代
第3课
信息时代
第4课
高等教育
第5课
博物馆与图书馆
二、文明空间的展拓
第6课
区域探险
第7课
全球探险
第8课
宇宙探险
三、文明历程中的剑与火
第9课
军事技术第10课
战略与战术
第11课
战争规则
主题五:走向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明
一、近现代国家制度
第12课
民族国家
第13课
三权分立
第14课
公民社会
二、近现代经济制度
第15课
市经经济
第16课
国际经济关系
三、文明碰撞中的国际政治秩序
第17课
国际法
第18课
国际组织
第19课
战后国际格局
主题六:文明的现实与未来
一、社会理想与现实
第20课
人权
第21课
社会保障
第22课
社会主义的理想与实践
二、威胁文明的公害
第23课
瘟疫
第24课
毒品
第25课
邪教
第26课
黑社会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三历史学习推荐网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发达的古代农业
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3古代商业的发展
4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5开辟新航路
6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7第一次工业革命
8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6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7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8罗斯福新政
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2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三历史学习推荐网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3(必修)》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该套教科书四大争议争议一:内容删减体现创新精神。新版教科书,初中的中国史和世界史被从三年压缩到了两年,而高中仅有的一年历史课如今只集中于文化、思想、文明。高中部分甚至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本历史书,王朝更替、国家兴亡,革命与战争,殖民与反殖民等传统的历史编纂内容全部都没有,通常的编年的历史时代也不见,代之以“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等内容。
反对者:
高中生不知中国近代屈辱史(反对者认为,上完这套教材,你基本上不知道各个西方国家的盛衰,你也不会知道中国近代的屈辱,你也看不到十月革命,法国革命,也不会知道拿破仑、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的具体事迹。)
赞同者:
强调殖民史不宜造就人才(持赞同意见的香港大学教育学副教授白杰瑞认为,中国大陆的教育当局寻求各种途径使学校课程跟上时代。他说:“这强调了创新思想和使学生适应全球化。过多强调殖民时代民族苦难的历史,是否能造就今天的上海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争议二:文明史取代编年史(据2004年11月上海市教委印发的《<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初、高中的课程内容都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文明史为线索、框架而编制的。初中阶段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高中则以“人”、“生产力”、“交往”等影响文明进程的要素为内核架构主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与成果的各个重要层面,以点带面,凸现文明特征。)
反对者:
这是消灭历史(一套没有历史年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迹的“历史教科书”,到底想给青少年传播怎样的历史观?)
赞同者:
走出只关注领袖的历史(赞同者认为,对于一个初高中生来说,不知道汉武帝跟不知道路德维希二世没什么区别都不重要。只要通过六年的历史学习,他能了解到自己所归属的中国文明的魅力,能做个地道的中国人,走出国门不至于被淹没同化在复杂的种族人群中是教育的成功)
争议三:全球史观完胜民族史观(高中教科书不分中国史和世界史,只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出发阐述历史。侧重介绍宏观的历史框架,比如法系、民族国家、瘟疫、种族与人口等等。)
反对者:
培养爱国主义最重要(这种所谓宏观的全球史观,和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地对比:目前,世界各国不论历史悠久还是短暂,政治制度和国体如何,对于中学历史教科书该如何编写,该承载怎样的教育功能,看法却惊人的一致,几乎都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赞同者:
这才是历史的完整形态(历史本是互相关联着的。全球史观更倾向于一种人类学的宏观角度,抹去后代人为设定的国别与编年,将历史以最原始最统一最完整的形态展现出来。历史教育的重点并不是在于记住多少事件发生的时间,而是培养学生思考历史的方法和能力。)
争议四:时代元素代替经典历史内容(新版教科书增加了文化和科技等新课题,经济成长、发明创造、对外贸易、政局安定、全球化和社会和谐出现在教材里;摩根、盖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美国太空船、日本子弹列车等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事物也都出现在新版教材的显著位置。周春生曾说,编写新版高中教材的目的也在于将历史从只注重领袖和战争的传统中解救出来,并使人民和社会成为中心主题。)
反对者:
这还叫历史书?(一名高中教师在网上讽刺说:“你想要学生记住古代服饰的设计,还是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被一些解说旧风俗和服饰的篇幅取代,历史课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重点。这到底是历史书还是百科全书。历史是由人民创造推动并没错,人民说来好听,这是个笼统、模糊的概念呀。历史上的人、事都没有,这还叫历史书?
赞同者:
以新世纪的名义(赞同者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年代,人类对事物认知也应该允许有其侧重点。今天的孩子需要去根据他们生存的世界来了解他们需要的知识。全球化经济,地球村共存、和谐社会、和谐人生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因此经济改革需要教育的改革来适应。以新世纪的名义,教育要面向未来的需要,教科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挺派:我们更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该套教材之主编、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人文学院院长苏智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他们所编撰的文明史框架的理论基础。他们认为,人类文明实际包括物质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根据这种分类,整套教科书对人类文明史的基本内容作出了阐述。该套教材编辑、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称这是一种历史观的演替,过去是暴力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王朝体系史观。新编历史教材是文明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普通民众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之变迁的历史观。哪一个更突出普通民众,更突出人文史观,显然是后者不是前者。1、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与人社版教科书你喜欢哪个?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关系?它究竟是更切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社会存在
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和自然地理环境。(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重要影响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资源。其优劣影响生产的发展,进而间接地制约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开发与保护的程度也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生活质量。
它还为人类审美活动等精神活动提供了自然的对象和客体要件。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主张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国家兴亡等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支配。
热带气候使人体变得软弱无力,其懦弱又往往使自己处于奴隶的地位;寒带民族则有着强悍不羁的性格,因而使自己保持着独立和自由的地位。19世纪德国学者拉采尔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都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地理因素,特别是气候和空间位置,是人们的体质和心理差异、意识和文化不同的直接原因,并决定着各个国家的社会组织、经济发展和历史命运。在拉采尔思想的影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国产生以豪斯贺费尔为首的地理政治论学派,鼓吹“优等民族”有权力建立世界“新秩序”,地理政治学可以为每个国家规定“生存空间”,从而为法西斯对外扩张和侵略制造理论根据。人类面临“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水资源的破坏这将会是滇池吗?物种减少森林破坏
引起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科技、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影响的积累,也有现实加剧的因素。首先,要人们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端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当今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其次,要提高人们利用自然的科学性,把利用与保护、开发与培育、排污与治理合理地结合起来。再次,要把当前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一,人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第二,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反对“人口决定论”的错误观人口是决定社会状况和社会变更的根本因素。这是一种夸大人口数量作用的错误的历史观和人口观。它将人口过剩现象视作现代社会一切灾祸的根源。永恒的自然规律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2,4,8,16,32······
生活资料则以算术级数增加,2,4,6,8,10······
导致人口的绝对过剩,造成失业、贫困饥饿和其他灾难。(3)作为社会历史决定力量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它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和物质保障。它的变化与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它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的方向与过程。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原始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
2、社会意识
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内容上包括社会心理、道德、宗教、政治思想、法律、艺术、科学和哲学等基本要素,在形式上则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与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等不同层次。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反映(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首先从社会意识的产生看,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次,从社会意识的内容看,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再次,从社会意识的发展看,社会存在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第二,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赫拉克利特黑格尔马克思辩证法的发展过程
第三,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哲学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
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在社会中,要正确而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软实力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新概念,包括文化感召力,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国际关系中的结盟能力、利用现有国际组织的能力等要素。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
现代社会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胡锦涛主席会见肯尼亚内罗毕孔子学院师生中国软实力影响大增美国担心亚非效仿中国模式
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它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统治,为观察社会历史提供了根本的科学方法论。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破解了“历史之谜”。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意义唯物史观的“两个划分”、“两个归结”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两个划分)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揭开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两个归结)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生产力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们适应、改造和利用自然,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2、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消费广义生产分配交换狭义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氏族成员平均所有原始社会奴隶主所有地主所有资本家所有全社会共同所有封建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私有制社会公有制社会(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原始工具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生产关系原始工具原始社会青铜器奴隶社会铁犁封建社会大机器资本主义社会信息生产后工业社会“两个决不会”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生产力生产关系
真舒服!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力生产关系
真难受!基本适应——基本不适应——基本适应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应发展滞后不适应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适应阻碍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的相对灵活性)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家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其本质是一个政治范畴。它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分类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古往今来的政体有君主制和共和制两大类。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国体是国家的本质,政体是国家本质的表现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国体政体内容形式决定服务于(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性质发展变化及其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适合推动不适合阻碍反作用1、两者的相互作用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适应发展滞后不适应变革上层建筑经济基础适应阻碍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现实意义
我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正确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实质。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社会形态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统一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共同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纵向统一性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一般都应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横向统一性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多样性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大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也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封建社会,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繁荣富庶的社会生活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由奴隶制直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则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的社会形态具有复杂性。上海的公共租界黄泛区农民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历史决定论
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主体选择
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活动。首先,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非直接的,只是作为一般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其次,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多值的非线性的因果关系,即或然决定。再次,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多种具体的模式或途径。然而被实现的却只能有一个。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前进性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时常出现。革命总会招致反动派的反抗普加乔夫起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总会招致顽固派的反对北宋庆历新政戊戌变法国际反动势力也会阻挠社会进步苏德之战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发展,也推动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的转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其他矛盾的运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生产力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各种社会现象、辩明是非的根本出发点和方法论原则。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恩格斯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是指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突出表现在阶级社会更替的质变过程中。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1.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2.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三、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3.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4.社会革命的任务:是解决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社会生产力。
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其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最后,无产阶级革命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反对“改良主义”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对劳动者境况的改善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改良主义主张用改良代替社会革命,不触及社会主要矛盾,因而不可能根本扫除社会发展的障碍,甚至成为阻碍革命的绊脚石。1.社会改革四、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两个环节。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关系类别联系区别社会革命社会改革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现有制度更加巩固使社会发生根本质变推翻现有制度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使用非对抗性的手法使用对抗性手段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第一,它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2、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二,它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或局部质变的准备。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1.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运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技术:是人们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知识、技能的总和。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理论基础手段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可能现实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知识形态物质形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科学与技术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从目的看,科学以认识世界为目的,回答事物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解决实践中“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从活动过程看,科学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技术则是把理性认识物化为科技产品的过程。从成果形式看,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人类发展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飞跃与发展,人类社会一切文明与进步,都离不开科学的重大发现与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广泛应用。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起和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2、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一般来说,科技的作用是积极的,但也会因为应用不当等原因产生消极后果。
一种是因为对自然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技消极后果的强有力控制手段造成的;还有一种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的。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对抗。全球问题实质及其启示“全球问题”是指人类在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危害世界各国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全球问题”实质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塔吊施工照明合同
- 2024年度园林景观设计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特许权转让合同转让条件详述
- 2024年度游戏开发运营合同
- 2024年度城市供水与排水设施建设管理合同
- 2024年度灾害救援泵车租赁合同
- 2024年度泵车驾驶技能培训合同
- 2024年度云计算服务及信息安全保密合同
- 2024年度物业租赁合同及管理协议
- 2024年度环保项目合作合同项目目标与责任
- 新一代PMO有效赋能组织战略落地课件
- 小学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6 我参与 我奉献》第一课时 说课 课件
- 《我的祖国》音乐ppt实用课件
- 小学数学小初衔接开题报告书
- 高处作业许可证(参考模板)
- 高分子物理chapter7粘弹性
- 语文教师的素养(课堂PPT)课件
-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 电子物料编码规则
-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
- 承台、墩柱模板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