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驳岸生态问题研究8200字》_第1页
《滨水驳岸生态问题研究8200字》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滨水公园的驳岸现状与生态优化策略目录107881引言 2121402相关概念和理论指导 2183282.1城市滨水区的概念 2286042.2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及应用 3110782.3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优化的原则 328073南京市滨水公园驳岸建设现状 4272393.1南京市滨水公园驳岸的建设背景 4287323.2南京市滨水公园驳岸的景观生态建设措施 5213133.3南京市滨水公园驳岸的景观生态存在的问题 7270894南京市滨水公园驳岸建设问题生态优化策略 7204044.1过渡驳岸空间,塑造生态亲水 7102444.2利用滨水廊道,优化景观环境 8115414.3挖掘人文价值,倡导生态教育 912303参考文献 1131759致谢 12

1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我国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探索滨水景观建设的情况来看,经历过一些误区:大量硬质化的驳岸处理使地下水供给不足,阻隔湖与岸的循环;加高堤岸建设城市道路,造成湿地退化,截污降解能力下降;城市雨污处理能力不足,造成城市滨水区污染严重、景观效果差;滨水绿地植被品种单一,缺乏植物群落等,从根本而言,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景观塑造缺乏生态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景观生态近几年内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正在蓬勃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并重的基本国情下,以生态学的原理指导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优化,将有利于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和生态系统平衡,对全面建设生态城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相关的文献查阅入手,剖析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生态的研究进展;梳理城市滨水区的景观生态建设基础理论并探索他们在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建设中的运用;研究我国大型湖泊面临的问题及其沿岸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现阶段我国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优化目标及优化原则;以南京市玄武湖滨水带为例进行实地调研。南京市作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玄武湖滨水带实现了城市新区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通过分析其景观生态建设方法及建成后的生态景观效果,最后总结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建设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优化策略。2相关概念和理论指导2.1城市滨水区的概念滨水区在英文中可以译为“waterfront",在1991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对此词的解释为“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边的部分”。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向水体过渡的一个特殊空间区域,指沿水体岸带走向的带状空间及其周围的生物群落、土地和建筑。从其功能及景观构成来看,它是城市中陆地和水体共同构成,是适宜城市中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防洪排涝、供给水源、构建城市景观、调节生态等多项内容,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城市中较为敏感的区域。从城市人居环境角度来看,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运作和城市居民生活、工作、游憩,以及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创造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是可被城市利用的自然载体。2.2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及应用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它的起源和发展来自于人类在征服自然、不断扩大发展过程中对产生的大尺度自然生态问题的日益关注。20世纪后期,景观生态学引入北美并进一步发展,福尔曼提出“板块一廊道一基质”的理论。作为一门多学科之间交叉的新兴学科,它旨在研究在大的地域范围中,各种不同尺度景观的变化,包括由各类型的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整体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相关人类科学的学科。景观生态学给现代城市景观建设指明新的方向,注入新的活力,它也是现代生态学体系中一个逐渐崛起的分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目标包含三大方面,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除上述以外还有许多,这些基本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成了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大型湖泊沿岸城市的滨水区从规划宏观层面到设计具体层面,它的格局角色是不断变化的,而景观生态学为它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将滨水陆地区的廊道设计、远水湖面区的基质处理等纳入整体思维,为恢复和完善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应依托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充分挖掘城市滨水区这一自然一人工要素综合体的人文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为促进城市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做出努力。2.3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优化的原则(1)标本兼治的原则自然条件下,大型湖泊与其周边环境相依相存,在地球上历经千万年的进化发展,最终形成现在的复杂、有序、动态稳定的生态系统,按照它们自身规律良性循环。但在近百年的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人类为了自身安全和资源利用,对城市范围内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大量的改造,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改变了自然的地形地貌,对生态系统造成肋、迫,又反作用于损坏自身的利益。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后果的严重性和影响程度在最近几十年才得到关注,我国作为不断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另外利用蓝藻分离、底泥清淤等工程技术可以快速实现湖泊水质的净化,但这属于治标不治本的应急措施,要达到长期可持续效果,仍需要标本兼治,配合从根源控制污染、生态恢复等方法。(2)专业融合的原则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原则充分考虑自然界中元素与人类之间建立的相互联系,摈弃了过去“以人为本”的片面思想,注重研究景观的布局、使用功能以及其未来可能的变化发展和介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也是景观生态学区别其他生态学学科的显著特征。它跨越多种学科以及融合多学科的具体特征尤为适用于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作出系统的描述。因为城市化过程中剧烈的人工活动干扰,城市大型湖泊成为人类与自然交叉地带最强烈的地区之一,景观生态学为其提供一个综合研究场所,可以解决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景观生态的复杂的科学、社会问题,为实现城市景观生态提供了理论依据。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生态工程技术借助水生植物或者陆生植物的根系吸收、吸附能力,降低水体的氮、磷含量及有机污染成分,既净化水质、减少污染,又创造良好的植物景观,达到景观生态效果。(3)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古代朴素自然观指导下,传统风水思想就是通过分析自然地理环境、规划场地自然水文过程是否通达顺畅并判断和研究未来发展方向。整体自然观作为古代风水生态思想的演化,指导人类的角色应从征服者转变成整体中平等的一员,以尊重有机体动态平衡内在规律为优先,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就是使滨水生态环境与城市社会协调,朝着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态过程方向发展。3南京市滨水公园驳岸建设现状3.1南京市滨水公园驳岸的建设背景玄武湖公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也是中国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和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现为国家重点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玄武湖古名桑泊、后湖,已有两千三百年的人文历史,其人文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六朝时期辟为皇家园林,明朝时为黄册库,均系皇家禁地,直至清末举办南洋劝业会时,开辟丰润门(今玄武门),为玄武湖公园之滥觞。玄武湖方圆近五里,分作五洲(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洲洲堤桥相通,浑然一体,处处有山有水。宋人欧阳修也曾写道"金陵莫美于后湖;钱塘莫美于西湖",玄武湖为风景园林,亦为文化胜地,历代文人骚客,政要名流都曾在此留下身影,皆为后人传为美谈。3.2南京市滨水公园驳岸的景观生态建设措施(1)环玄武湖保护区划分环玄武湖生态保护区,明细区域适用范围及规划建设区域,避免盲目开发建设对玄武湖造成的污染。将核心保护区延伸到湖泊源头;根据岸线类型采取区别化的保护措施;重点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玄武湖生态保护区范围是以整个玄武湖流域的水体为主,按不同生态功能要求,划分为三大类型的保护区范围。玄武湖流域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符合国土整治和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以经济及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护和维持玄武湖自然生态的循环体系为前提,充分发挥玄武湖的综合效益。(2)远水湖面区由于大型湖泊的城市滨水带单边临水的特质,玄武湖的整体水质作为南京市玄武湖滨景观带景观生态化建设的大背景至关重要,它的颜色、气味、健康状态等是维持整个玄武湖及其周边生态平衡的关键,也是环玄武湖景观生态建设的前提条件,是玄武湖水上活动开展的必要因素。玄武湖的水体修复需要从宏观流域整体出发,通过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以控制污染、改善水质为核心,提高玄武湖的自然生态环境,恢复玄武湖的自净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大湖。玄武湖的污染由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组成,外源污染又包含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构成的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活、畜禽养殖、水土流失等组成的面源污染。(2)浅水驳岸区南京市玄武湖滨水带的浅水驳岸区景观生态优化措施包含人工湿地、滩涂的恢复和岸带驳岸形式的生态优化。2011年6月南京市开始玄武湖生态湿地试验段工程,湿地总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子湖、水道、芦苇带等,湿地土方填筑利用玄武湖底淤充填而成,2012年4月完成湿地试验段建设。随后在2013年10月,环湖湿地宽度500-600m,湿地面积33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有;人工构筑防波堤、人工岛、河口清淤、水生植物配置、湖内设水质监测系统等。生态工程完成后,同时通过芦苇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鱼类放养、微生物制剂对整个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净化玄武湖水质,恢复玄武湖湿地景观功能,提升城市滨水岸带的景观异质性。(2)驳岸形式的生态优化南京市玄武湖滨水驳岸原先多为自然的原形或构筑的高坝,岸边荒草丛生,有人无法亲近逗留。现阶段,按照大型湖泊的岸带特性,分区对驳岸进行优化处理,增添滨水景观步道,在驳岸植物的配置上满足生物多样性并提升水体自净能力。①自然植被型驳岸在一般坡度较缓和或者腹地宽广的区段保持自然原形的生态驳岸,通过配合湿地恢复及陆地植物群落的配置,形成良好的水岸互动生态循环过程,为水生动物及水鸟提供栖息环境,同时净化水体。浮水、挺水等植物枝叶细长而柔软,可以减少风浪对岸带的冲击,起到软防线的作用。在滨湖公园段多采用自然植被型驳岸,在岸边散置碎石,丰富景观效果,沿驳岸铺设自然式的碎石道路,同时建设亲水廊道,满足人的亲水需求。②台阶亲水型驳岸渡江战役纪念馆建筑形态仿佛一艘气势轩昂的大型战舰,整个纪念广场凸出于玄武湖之上,成半岛形状,从景观角度来看,形成的大型集散广场,具有集会、纪念、休闲等功能。在游人集中的广场滨水区设置台阶式亲水驳岸,台阶式的混凝土墙可以有效保护堤岸。大型湖泊有丰水期与枯水期,在高于丰水期水位的广场种植大乔木,设护栏保护游客的安全;在高于枯水期、低于丰水期的花池种植耐湿的垂柳和湿地松;在低于枯水位的浅水区种植浮水水生植物,柔化了混凝土的距离感。另外在浅水滩涂区置石,增添亲水乐趣,营造灵活多变的景观氛围。③水利堤坝型驳岸玄武湖作为大型湖泊部分岸带区域水体较深,在湿地公园至渡江战役十五里河入水口段,构筑斜坡型水利堤坝,避免丰水期影响道路行车安全。堤坝上布置小型广场,供游人驻足观景。此外不同于传统水利工程的硬质化工程处理,南京市玄武湖滨水带通过恢复水利堤坝型驳岸的坝脚湿地、滩涂为生物营造繁殖、栖息的空间,保持生物多样性,同时拦截污染、净化水体。3.3南京市滨水公园驳岸的景观生态存在的问题忽视湖泊整体环境的影响大型湖泊地处城市范围内的滨水景观建设极易忽视整体流域对于滨水区的影响,大型湖泊的水质和生态系统健康,作为滨水景观建设的前提条件至关重要。尤其在对湖泊水质富营养化防治时,要以面源污染控制为重点,消减周边环境的污染物来源,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及水网改造能力,从根源确保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可能性。(2)人工工程化在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中多倾向于将驳岸人工工程化处理,包括防洪堤坝的人工加高和边坡驳岸的迎水面使用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不透气硬质材料浇筑,打破了滩地与深潭、激流与平流相互交错的天然布局,降低景观生态异质性,阻断了水与陆的能量交流,水生植物、浮游生物、水鸟等生存环境被破坏。(3)岸带僵直化在设计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区时,容易忽视大型湖泊汇水区、水湾区的地形特征和出水口的特殊位置等,多将自然蜿蜒的湖泊岸线形态僵直化,裁弯取直,或者进行把曲折多变的岸线形状人工切割成梯形、弧形等规则的几何形状,来适应规划的目标。(4)植物缺乏生态群落通过在硬质化的驳岸周边种草植树等表面的绿色处理,虽然可稍微改善外观,但对湖泊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并无作用,劳民伤财。现代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景观在植物配置方面多缺少挺水、浮水等湿生植物,在生态群落上不完整,造成水体自净能力降低,生态系统不平衡。4南京市滨水公园驳岸建设问题生态优化策略4.1过渡驳岸空间,塑造生态亲水(1)构建生态驳岸不同于过去自然原型驳岸,利用植被覆盖堤岸一方面可以巩固堤坝,另一方面利用植物的沉淀、过滤、吸附和吸收作用能够净化湖体,为水生生物生存和动物栖息提供环境,植物是生态型驳岸的必要组成。植被型驳岸是景观生态驳岸的传统型式,也是自然特征最强的一种,无挡墙、生态性好、投资小,但安全性和亲水性差,可用于水位变化不大的浅水区和滩涂区。植被型驳岸需要注重植物品种的选择和层片结构的搭配,必要时对土壤进行人工特殊处理,以实现安全、景观、生态。在植物的选择上,以根系发达,提高护岸抗剪能力、防止风浪冲蚀的植物为主,如狗牙根、结缕草、高羊茅等禾本和水杉、垂柳、夹竹桃等常用植物。承担结构性质的柔性型驳岸是根据力学原理,利用木材、石材、土工织物等柔性材料,配合植物种植而成,它把工程技术与景观生态融合为一体,一方面结构性驳岸中的柔性材料具有一定强度,可以防止较强的风浪拍击冲刷,确保驳岸的安全稳固;另一方面驳岸柔性材料间的缝隙,为植物的根系生长提供环境,并使得水陆间实现生态物质交换,为鱼虾等水生动物提供了庇护的生存环境。(2)回应亲水需求亲水的需求源自于人类亘古的本能,水伴随在人类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在大型湖泊沿岸城市的滨水环境中,水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但有时也是灾难的来源,所以在与之共处的过程中,人类又渴望亲近又惧怕威肋、,尤其体现在城市驳岸的处理中,简单粗暴,具有强烈的防卫性和封闭性。大型湖泊沿岸城市的滨水空间严重缺乏空间的连续性,近水而不亲水,不具有吸引力,无法满足亲水的需求。可以将直立型硬质驳岸改造成阶梯型和斜坡型生态驳岸,不仅有利于潮汐的涌入与排洪的要求,还更具有亲水性;通过在合适的区段建立栈道、亲水平台、水榭,丰富湿地景观观赏性以及利用开敞的湖面开展水上活动、水上旅游等满足人们亲水和赏景的需求,强调环境的亲水性的实质上就是从人的角度考虑空间和环境要素,使景观生态优化真正地服务于城市居民。4.2利用滨水廊道,优化景观环境(1)规划绿地廊道城市滨水绿地廊道是兼备人工与自然要素的带状景观,自然要素包含地形、水体、植物、动物等和另外一些不确定的自然因子;人工要素包括硬质铺装、构筑物、城市设施等,在功能上划分为绿化景观、娱乐设施、公共服务、旅游休闲、生活居住和道路市政等。绿地廊既是各种物质、能量流的纵向流通渠道,通过廊道连接城市与湖泊以及城市内部各个斑块,维持着整个城市的生态循环;又串联滨水景观节点,加强斑块直接的联系,起横向屏障兼具过滤功能;还决定城市景观轮廓,引导城市景观格局,形成和谐的集约型经济综合体,构建城市特色空间。在大型湖泊沿岸城市滨水绿地廊道的景观生态规划中首先应根据自然、经济、城市发展等现状分析场地条件,确定场地的主要功能及与其他次要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整个城市环境、生态、定位的关系,明确生态保护区域及改造区域的比重,合理分配生态用地与休闲活动用地。落成后的滨水绿地廊道能够反映城市地域性特征,把其作为城市空间上重要的构成,在功能布局、休闲设施建设、交通网络等和城市保持协调统一,控制城市天际线和使大众感受城市风貌。(2)营造植物群落植物群落营造是恢复和构建植物景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对于滨水绿地廊道的植物群落营造应在传统植物造景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大型湖泊的竖向设计及自然条件,根据滨水陆地临近水面,容易遭到淹没,形成周期性土壤过湿且土质松散;根据湖面风动大的特点,综合设计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在生态敏感的区段注重保护、恢复和引入生态保护区,建立野生生物栖息地。在树种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优先,避免生态入侵,满足生态要求;注重色彩、高度以及观赏季节的搭配,符合带状廊道的风格;注重植物群落层次,垂直结构按照高度分为草坪、低灌木、高灌木、小乔木、大乔木的顺序可以减少竞争;选种考虑种植的规律性,选择树形优美的银杏、垂柳、水杉等能够强调连续性。进行绿地廊道设计时利用水体作为景观线和滨水绿地的内在线性为秩序,形成各种高低起伏的景观绿廊,打造亮丽的滨水绿地风光带,同时提供最佳观景点,达到水景相容,升华整体景观特色。(3)协调人工景观作为城市滨水的市民休闲空间,不仅需要植物、湖泊等自然要素,也要满足城市景观功能的人工要素,滨水环境小品的如长椅、灯具、雕塑、栈桥、亭廊等都能对滨水廊道景观环境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为人们娱乐休闲提供方便。为体现城市地域性特征,在滨水廊道建设文化展览馆或历史纪念遗址,打造多变的城市天际线,丰富滨水文化,提升城市滨水地域性。随着城市社会交往的多元化,城市对夜景的需求逐渐增加,滨湖夜景也是城市特色的展示手段之一,利用水的反射、倒影、波光等形成五光十色的波光碧影,增添城市夜晚的魅力。符合城市风格的雕塑、座椅、指示牌等都能够反映城市的特征,表达景观的趣味性。4.3挖掘人文价值,倡导生态教育(1)增强水文化体验通过对大型湖泊沿岸城市的滨水景观生态建设,使得城市居民在利用滨水环境时够亲近湖泊,体验湖泊,感受湖泊。不同于传统的硬质堤坝,隔离人与湖的接触,通过人工湿地恢复,生态驳岸构建,滨水绿地廊道规划等措施,从设施上强化了与水的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强化体验的丰富性,通过对环湖污水处理厂的开放参观、大型湖泊生态修复的措施展示、水利博物馆的建设、水娱乐休闲项目开展等,加强人与大型湖泊的互动。(2)保护历史遗迹大型湖泊在数千数万年的不断演变中形成如今的格局,遗留下有形的各类历史遗迹,如水坝、围堰、建筑等,凝聚了古往今来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留下的遗迹,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结晶,记录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因此应该对此加以保护,表达对湖泊历史的尊重。对于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的古迹,应尽量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此外历史上在大型湖泊周围发生的重大事件、传说、典故等,可以在滨水区以立碑、建造历史展览馆等方式记录相关内容,使滨水区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纪念价值。(3)普及生态教育大型湖泊是大自然的艺术作品,其滨水的景观生态优化并不能够从根本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