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区位理论_第1页
第二章区位理论_第2页
第二章区位理论_第3页
第二章区位理论_第4页
第二章区位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区位理论

引言:区位理论

是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构成内容之一。南海产业集群发展的区位优势区位论产生于农业领域,后来转向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选择,现代区位论采取宏观、动态和综合的方法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湖州经济开发区区位图

第一节

农业区位论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826年,杜能出版《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这是一部区位论的经典名著。

杜能环或杜能圈杜能农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阐明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其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市场的距离。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前提

“孤立国”模式的假定条件:

⑴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孤立国,全境的土地都是沃野平原,土壤肥力完全相等,均适于耕种。全国只有一个城市,位于平原中央。矿山和盐场都位于城市附近。除了城市外,其他地方全是农村。离城市最远的地方是尚未开垦的荒野,从而切断了它与外部世界的所有联系。⑵农村除了向城市运送农产品以外,不向其他任何市场运送任何产品。⑶孤立国地处中纬度的温带地区,农村具有适合动植物生长的优良天然环境。温带地区常见的杏梅杏花⑷农村居住着希望获得最大利润的农业生产者,他们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其耕作品种。⑸孤立国中没有河流可供航运,马车是运输产品的唯一手段。⑹运输费用与运输距离成正比,运费由农业生产者承担,运价要小于农产品的价值。二、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命题市场上的产品销售价格,决定经营的产品种类和经营方式,而运输费用决定产品的生产成本。一个经营者所期望得到的利润,等于销售的商品价值减去总生产费用,再减去运输费用。三、土地利用的同心圆模式

杜能认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第一圈境为自由农作区

离城市最近的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烂变质和单位产出率高的蔬菜、牛奶等农产品。由于主要运输工具是马车,又没有保鲜贮藏技术,所以该区只按城市的需要向外延伸,但不会延伸很远。本圈境大小取决于城市人口规模所定的消费量。第二圈境为林业区

主要为城市提供建筑木材、劈柴、木炭等。由于产品重量和体积均较大,必需在城市近处种植。这一圈境的外围边界限制,取决于木材需求的变化。在价格已定时,如果木材产地距城市太远,以致运费超过其卖价,就不可能再维持生产了。第三圈境为谷物轮作农业区

所有耕地上都种植农作物,没有休闲地,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每一块地分六区轮作第一区为马铃薯,第二区为大麦,第三区为苜蓿,第四区为黑麦,第五区为碗豆,第六区为黑麦。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第四圈境为谷草农作区

进行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属于农牧业混合地带,牲畜以圈养为主。“牧草之王”紫花苜蓿杜能提出每一块地分七区轮作与第三圈境不同的是总有一区为休闲地。其中: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燕麦,第四区、五区、六区为牧草,而第七区为荒芜休闲地。全部耕地的43%为谷物种植面积。燕麦

第五圈境为三圃式轮作区

距城市最远最粗放的谷物生产区。主产各种经过加工的畜产品和少量谷物商品。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远离农家的地方则作为永久牧场。本农业圈内全部耕地中仅有24%为谷物种植面积。第六圈境为畜牧业区属于最外围的圈境,生产谷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只有少量畜产品的加工品如黄油、奶酪等送往城市出售。据杜能计算本圈境位于距城市51~80公里处。奶酪第六圈境以外是地租为零的边缘地区

属于无人利用的荒地。只有少数猎人散居在树林中,靠狩猎为生。他们同城市的唯一交往,是用兽皮交换生活必需品。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贡献与不足1.贡献根据级差地租、运输成本和农产品的差异,建立起农业生产空间的布局模式,以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对区位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并对后来的区位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不足它的假定条件离现实经济状况太远,而且只讨论了产品由产地到市场的运输成本,未涉及燃料、原料和劳动力等问题,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二节

工业区位论

引言:

19世纪后半叶,龙哈德以钢铁工业为样本发表了工业区位论著作《国民经济学说的数学论证》(1885年)。龙哈德首次提出“区位三角形原理”:假设某空间存在一个原料产地、一个能源基地和一个消费市场,把三点联结起来就形成了区位三角形,企业的所在地应位于三角形内。能源基地消费市场原料产地企业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假设⑴分析对象是一个单一的单位、一个孤立的国家或一个特定的地区。只讨论影响工业区的经济因素,而假定区域内各地的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条件、种族及技术熟练程度等都是相同的,不在讨论之列。英国维多利亚海上的人工岛

⑵一些自然资源遍布各地,而另一些自然资源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料,只分布在特定地点上。沙漠里的沙子河里淘金沙⑶劳动力并不是无所不在,其分布已预先确定。工资是固定的,但每个地区的工资水平不一定相同。获得固定工资的劳动力的供应是无限的。⑷消费地点已经预先确定。假设每一个工厂都把产品出售给一个特定市场。生产分布状况影响消费者的分布状况。⑸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运输费用的增加与运行里程及载运重量成正比。二、韦伯的运费最小区位论1.基本含义在原料产地、能源基地与消费市场一定的情况下,运费最低的地点可以带来最大利润,是企业选址的最佳地点。2.原料分类决定运费大小的主要因素是运送货物的重量和运送距离。于是,韦伯对工业原料进行分类:⑴广布原料:各地广泛分布、没有稀缺现象的原料。如空气、阳光、水、泥土等。玩泥土⑵偏布原料:只分布于少数地点的原料。如原煤、原油、铁矿石等。它又可分成两类:①偏布失重原料:加工过程中需要剔除部分废料或下脚料,只有部分重量转移到成品中的偏布原料。铁矿石

②偏布纯原料:加工过程可以把全部或大部分重量转移到成品中的偏布原料。铺路石3.企业选址原则为了尽量减少运费,企业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⑴使用广布原料越多的企业,越应接近消费市场。⑵使用偏布失重原料越多的企业,越应接近原料产地。在铁矿山附近建立的攀枝花钢铁集团

⑶主要使用偏布纯原料的企业,则可在原料产地或消费市场之间灵活选择。花岗岩板材加工⑷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分散在许多点时的选址:

这时,企业不能单纯依据原料运费来确定布局,可通过区位多角形求得引力最大的方向来选择最佳地点。

韦伯根据龙哈德的“区位三角形原理”,假定某企业的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分布在平原上的三个不同地点,企业的最优区位应在三角形的中间。区位三角形原理企业最优区位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消费市场4.其他学者提出的完善措施

韦伯模式舍弃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缺乏实用性。针对这种情况,胡佛和艾萨德等学者提出了改善办法:

⑴增补其他需要考虑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原料或成品易碎、易腐、易燃、易爆情况,成品加工后过大过重难以运输等。

成品加工后过大过重难以运输:如瑞士玛格公司生产的梳齿机,直径12米,为世界最大的齿轮加工设备,全世界仅有3台。⑵用按照运价换算的重量代替自然重量。

中远30万吨级油轮5.改善后的企业最优选址原则⑴在原料产地、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等多个点上,如果有一个点的换算重量比值超过其他各点之和,企业的最优区位应在这一点上。原料甘蔗煎糖煤炭甘蔗原料产地的换算重量比值超过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所以糖厂通常建在甘蔗产地附近。⑵如果没有一个点的换算重量比值超过其他各点之和,应按照运输网分布的特点以不同原则确定企业最优选址。①中位点原则: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分布在一条运输线上,企业的最优区位应在中位点上。

②联结点原则: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分布在不同运输线上呈放射状态,企业的最优区位应在三者的联结点上。

③运费最低点原则: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之间的运输系统出现一个封闭的环线(类似阿拉伯数字的6或9),有两个以上具有某种区位优势的点坐落在环线上,只能通过计算运费最低点来确定企业的最优选址。三、韦伯的劳动力费用最小区位论

1.等费线⑴定义:把费用相等的点连成线,形成环绕原料和市场的等值圈,这条线就叫等费线。等费线概念是韦伯独创的。

等费线由距市场最近的红点算起,顺序向原料产地计算。原料区位示意图

原料指数原料距离原料运费产品距离产品运费总运费总距离271433171026124416102510551510248661410236771310224881210212991110下图中间有7个粉红点可作为设厂的地点。

其中最左侧的第一个点,距原料产地7公里,由于失重率为50%其重量指数为2,因此原料运费是14单位;距市场3公里,产品运费是3单位,合计总运费为17单位。

下图中间有7个粉红点可作为设厂的地点。

最右侧的第一个点,距原料产地1公里,因原料指数为2,因此原料运费是2单位;距市场9公里,产品运费是9单位,合计总运费为11单位。可见,工厂设在原料产地,运输成本是最低的。

⑵同种费用可以环绕不同地点形成等费线。就运输费用来说,可以环绕不同的原料产地形成等费线,也可以环绕能源基地或产品市场画出等费线。如果A、B、C三个产地每吨原料运价相同,但矿石品位不同,加工中分别失重60%、50%、40%,按每吨成品的矿石运费画出的等费线将具有不同密度。原料(吨)失重率成品(吨)运费(元)10元1条线(条)A=75060%30075075B=60050%30060060C=50040%30050050可见:以每吨成品计算,A产地矿石运量最大,费用最多,等费线密度最高;B产地次之,C产地等费线联结范围最远,密度最低。

如下图所示,RM1和RM2为两个原料产地,M为市场。假设RM1和RM2生产的是失重原料(失重率50%),原料和产品每吨运价相等。环绕RM1和RM2的费用等值圈表示生产

1个单位产品(假如为1吨)所需用原料的运费。

以M为中心的费用等值圈则表示单位产品运往市场的运费。

由于原料是失重的,而产品是纯重的,所以环绕RM1和RM2的运费等值圈的间距比环绕M的要密得多。

⑶不同的费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等费线。从运费最小点出发向外移动,可以形成运费逐步增大的无数条等费线;从劳动力费用最低点向外推移,可以画出无数条工资逐步提高的等费线。⑷不同等费线在一定空间上可以出现交叉或重叠现象,使一些可以相互替代的区域经济活动处于临界状态。最低费用临界区位2.劳动力费用最小点的区位优势

韦伯认为,企业选址不仅要考虑运费大小,还要考虑劳动力费用高低。企业究竟开办在运费最小的地点,还是开办在劳动力费用最低廉的区域,主要看两种费用对生产总成本的节约程度。

如果企业搬到工资水平最低地区节省的劳动力费用,大于由于搬到新地点原料和成品追加的运费,企业就可能从运费最小点转移到工资最低点。劳动力费用最小点的区位吸引力假定A点是等费线内运费最小的点,而等费线外的B点,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比A点低3个单位,如果到B点需追加的运输费用只有2个单位,甚至只有1个单位,那么从A点搬到B点就能提高经济效益,说明B点是一个总费用较低的位置。

一个企业到底由劳动力成本还是由运输成本决定配置地点,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其中主要应该考虑的是劳动力系数的影响。所谓劳动力系数,指劳动力成本指数与所需运输的总重量的比值。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产业演进与劳动力转移一般模式

劳动力成本指数即为每个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工资成本。运输总重量包括工业生产需要运输的原料和成品的总重量。3.临界等费线不同等费线在数值相同时出现交叉或重叠的点联结成的等值圈,叫临界等费线。重叠区双圈重叠临界等费线是分析企业空间布局的有用工具。企业费用支出的各项内容,在不同区域是有差异的,它们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临界等费线。最佳厂址三圈重叠超过各种临界等费线的费用最小区域,对企业具有最大的吸引力。最佳厂址四圈重叠四、韦伯的工业集聚论韦伯最早提出要加强对经济集聚作用的研究。他在《工业区位论》中,系统地阐述了集聚经济理论。香港中环区是跨国公司总部集聚的地区1.集聚的实质集聚实质上是工业企业在空间集中分布的一种生产力配置,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经济效果。2.集聚的类型⑴自然集聚:由于港口、交通枢纽和大城市等自然因素而导致的工业企业集聚。⑵纯集聚:为了集聚的经济目的而产生的工业企业集聚。它与位于一个港口、交通枢纽和大城市所造成的自然集聚现象不同。3.集聚的效益⑴纯集聚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企业的规模效益、协作效益和外部经济利益的增长。中国轻纺城

⑵一个企业获取集聚经济收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的集聚程度,从而降低成本。一是选择与自己有密切关联的企业一起配置,可以共同使用专用设备,共同利用劳动力市场,共同使用公共设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自由锻造水压机用于各种轴、盘、环类锻件的自由锻工艺4.集聚区的形成像劳动力费用可以克服运输费用最小的区位引力一样,由集聚形成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使区位优势偏离运输和劳动力指向。如果一个企业由集聚节省的费用,大于因其搬离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最小的位置而追加的费用,它就将按集聚指向进行新的配置。⑶用等费线方法分析集聚产生的区位引力。假定某空间内有3家企业,它们各自存在多条临界等费线。如果3家企业的临界等费线不交叉,就不会产生集聚现象。如果3家企业的临界等费线相互交叉形成一个重叠区域,就会在这个重叠区域内产生纯集聚效应,形成工业企业集聚区。企业集聚区假定企业由集聚增加3个单位的经济利益,那么以此经济利益形成的等值线就是集聚产生的临界等费线。+3~-2+3~-2如果3家企业搬迁到集聚区需增加的运费和劳动力费用都小于3个单位,只有2个单位或更少,它们就会迁入集聚区内。

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五、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不足

⑴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建立在静态区位的研究基础上。它难以有效揭示由于原料和燃料的产地及产量变化而形成的区位特点。⑵无法准确分析,市场的分

布及容量变化对区位的影响。⑶它以完全竞争为前提,没有涉及不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区域发展趋势。六、工业布局指向论以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基础,胡佛、艾萨德等人推进了工业布局指向论的发展。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工业布局指向论的相关内容。1.工业布局指向的含义“指向”是指某种因素对某种企业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企业相应地被吸引到某个区位上。酒镇茅台前临赤水,后依寒婆岭,酿酒条件得天独厚。

不同的工业,在原材料、劳动力、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销售市场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使它们在选择布局地点时,表现出一定的指向性。绍兴酒原产地举行黄酒开酿仪式

转炉炼钢炉

2.工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工业布局的指向有很多形式,详细情况将在后面介绍。火腿加工业指向金华的原因——金华有“两头乌”良种猪右上图“两头乌”公猪右下图“两头乌”母猪⑴天然资源指向,包括原材料、

燃料、廉价电力、富矿、优良水

质、港口及交通运输枢纽等指向。⑵知识资源指向,要求区域内分布着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长江三峡水电站⑶资本资源指向,要求

区域内资本富集程度高,

融资渠道四通八达。香港证券交易所

东阳木雕师傅⑷劳动力资源指向,包括廉价劳动力和特种技术劳动力指向。⑹市场指向,包括中间产品

市场和最终消费品市场指向。

⑸运输费用指向,主要取决于运送货物的重量和运送距离。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

广州近郊高速公路⑺配套产业指向:上下游产业相互配合和支持,对产业整体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各个过程中,可以增强互补功能,有利于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益,是吸引企业前来加盟的一个重要因素。云南烟叶新品种(云烟201)云南玉溪红塔烟草集团⑻同业集聚指向:同类企业集聚在一起相互竞争,不仅可以刺激技术进步,降低成本,还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获得规模经济。温州研制出带密码锁的打火机⑼优惠政策指向。武义有机茶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指向。3.正确认识区位指向问题工业布局指向形式的划分,仅仅是为了方便理论研究的需要。实际上一个区域可能拥有多种吸引企业落户的因素,而一个企业的选址也可能受到多种指向要求的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某个区位对企业最有吸引力的因素,总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进驻北京中关村的外资企业,大多属于知识资源指向性选址的结果。中关村的微软亚洲研究院

第三节城市区位论——中心地理论

引言:20世纪20年代以来,区位论的研究,以城市为核心,以市场为对象,展开全方位的探索,论点多种多样。先后出现了美国费特尔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1924年)、瑞典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1933年)、德国克利斯泰勒《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33年),德国廖什《经济区位论》(1940年)等。戈特哈德·贝蒂·俄林

克利斯泰勒、廖什等人创立的中心地理论,通过分析市场区的形成,首次以城市为中心,对市场腹地的发展进行了考察。中心地一、中心地理论的假定条件中心地理论假定:在一片匀质平原内配置不同规模的多级城市,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并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网络体系,从而有效地组织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流通。主要假定条件⑴假设有一个广阔无边的大平原,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任何方向的运输条件都一样,运输工具只有一种,运费随距离远近而增减。⑵区域内人口呈均匀状态分布,居民的收入相等,对货物和服务的需求一致,消费方式相同。⑶区域内各城镇按照市场最优化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对各自的腹地提供货物和服务,并实行行政管理。⑷消费者为了减少交通费用,就近消费,到离自己居住地最近的城镇购物。

⑸同种货物和服务在任何城镇都同价,消费者购物和享受服务的全部支出等于销价加交通费。二、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1.中心地定义⑴中心地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起商品集散和加工中心作用的空间单元。实际上就是各类城镇,只是它相对于腹地而言。

⑵有不同规模和高低等级之分,它对周边地域起主导作用,又与周边地域相互依赖、密切联系,共同组成一个空间整体。宁波江北核心区与腹地一体化规划

2.市场区及其边界⑴市场区:中心地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卖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则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购买商品和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圆形市场区域,即市场范围。某种买卖活动的市场范围是市场区域的边际界限,一旦超越这一界限,人们便将转向另一个中心地。⑵市场区上限:商品价格会随着市场变远运费增大而提高,到达一定距离时会由于价格过高而没人购买,所以,一个生产者的市场区总是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中心地理论把生产者的商品销售能够达到的最大范围,称作市场区上限。中心地这里假定D区为上限⑶市场区下限:生产者获得正常利润需要一个最低限度的销售量,与这个销售量相对应的市场范围,就叫做市场区下限。

中心地这里假定B区为下限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三种情况:①它的市场区上限大于下限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中心地②它的市场区上限等于下

限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③市场区上限小于下限时,不能获利,还要亏损,最终不得不停止销售。

中心地中心地3.高效市场网的形成⑴一个生产者的业务活动,可以形成一个圆形的市场区。⑵在市场区上限以外,这个生产者不能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其他生产者就会乘虚而入,逐渐占满整个中心地,使一定区域内密布着圆形市场区。⑶各个圆形市场区的扩大,某些部分会出现重叠。在市场重叠地区,消费者可以自由地利用更多的中心。⑷如果市场重叠地区的消费者,都以最低运输成本选择最近的购物地点,将导致圆形市场区分化,并围绕中心地系统发展起六角形的市场区域。⑸市场区的空间竞争导致中心地等级体系演化,最终将形成三角形聚落分布,呈六边形市场区的高效市场网。4.中心地的等级性⑴中心地具有明显的等级差别。等级越低的中心地数量越多,等级越高的数量越少,最高等级的通常只有一个,它往往是这一国家的首都。⑵在中心地体系中,每个高级中心地都含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北京地区城镇体系布局示意图⑶居民日常生活用品一般可在低级中心地购买,而高档选购品和耐用品则要到中级或高级中心地购买。三、中心地理论的欠缺

⑴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中心地的假设。世界上几乎找不到均匀的平原,更找不到均匀分布的自然资源和均匀分布的人口。因此,消费者以放射状型的活动方式,并情愿到最近的中心采购商品的推论便没有前提,从而不可能出现独特的六边形市场区。⑵中心地理论主要采用静态和描述性的研究,难以说明空间结构的进化过程,无法准确反映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中心地系统。⑶一个中心地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因素,还要受到大中心的控制所带来的影响,这会使中心地体系变形,不可能都呈规则的六边形状态。第四节增长极区位论经济增长在区域发展理论

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引言: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希克斯的平衡增长论,哈罗德—多马的稳定增长论,熊彼得的创新增长论等。其中佩鲁对增长极的阐述,大大丰富了区域发展理论。约瑟夫·熊彼特一、增长极内涵

韦伯工业区域发展理论中提出的聚集概念,逐步被人们广泛接受,并被看作区域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增长极理论。企业聚集区增长极形成区⑴佩鲁把经济空间定义为一个包含着多种作用力的场,从而说明经济的增长极是各种经济力量的向量核心。⑵作为各种力的作用场,经济空间由许多中心点组成,有些中心点具有向心力,有些则具有离心力。⑶在区域内某个中心点上配置不断扩大的产业综合体,将会形成一个新增长极,吸引其他经济活动也朝这一极核靠拢。二、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主导产业

⑴定义:投入产出率高,地区比较优势明显,对当地经济成长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推进型产业。

⑵主要特点:①具有地区比较优势,往往是全国生产地域分工中的重点产业,又是推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内蒙古的羊绒产业②一般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产品需求弹性较大,与其相关的部门和企业多,生产单位内部和相互之间联系性强。

2.龙头企业

⑴定义:在一定区域产业部门中占统治地位,起领头作用的推进型企业。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⑵结构:可以是一个工厂,也可以是由若干核心企业共同组成的联合体。鄂尔多斯集团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羊绒制品加工企业

鄂尔多斯集团经营着羊绒、煤炭、电力、冶金、化工五大产业。这是它投资兴建的内蒙古天骄大酒店。⑶特点:龙头企业是区域增长极的核心部分,是推进主导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鄂尔多斯集团工人们在紧张的工作经过清洗的无毛绒⑷作用: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会引起相关企业由分散走向集中,造成企业集聚,并促使主导产业迅速增长,吸引其他经济活动向区域增长极靠拢,产生降低交易成本的集聚经济优势。增长极核实践表明,一些落后地区从培育当地龙头企业入手,促使经济快速增长,可以成功地实现跨越式发展。苏泊尔大楼苏泊尔压力智能锅3.极化效应主导产业部门的龙头企业迅速增长,造成聚集优势,促使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从而引起其他经济活动向增长极核靠拢,这一过程称作极化现象。它将带来聚集经济。⑴极化效应:极化现象的直接结果称作极化效应,或回流效应、倒流效应,它是增长极的基本功能之一。⑵极化效应的主要表现:生产要素由外围向极点聚集。在增长极的吸引下,腹地区域的财富包括资金、技术、人力和资源,不断流向增长极的核心区域,从而使增长极所在地享有并保持聚集经济的优势。

增长极核心区⑶在极化效应作用下,区域经济活动集中于少数地点上。这些地点只要聚集经济优势尚在,即使早期的吸引力消失了,它们仍然可以保持繁荣的局面。⑷极化效应不是无限的:如果工资、地租和公共服务费用,以及过度拥挤导致的开支等成本超过聚集经济带来的利益,就会直接影响工业企业的发展,严重时将导致增长极和繁荣现象消失。4.扩散效应⑴定义:增长极不断向周围地区产生辐射作用,释放自身能量,把生产要素由增长极所在地转移到外围地区。扩散效应是增长极的另一个基本功能。

⑵扩散效应的大小和强弱,取决于增长极的能量积累状况。也就是取决于主导产业与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规模和素质,取决于经济体制、区域政策和增长极所在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海尔空调5.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是增长极相辅相成的两个基本功能一般来说,增长极发展初期,以吸引外部投入为主,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等到增长极发展壮大,转向对外释放能量时,扩散效应就会相应得到加强,并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开埠前上海的路边小食店上海第一百货商店

三、增长极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和政策制订者还进一步提高这一理论的可操作性,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其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1.法国布代维尔的观点⑴把抽象的经济空间变作具体的地理位置,认为增长极是若干推进型企业在一定地点上的聚集。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的“空中客车”飞机公司⑵认为推进型企业会产生乘数效应:由于各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推进型企业能带动区域内其他企业生产和销售一起扩大,促使区域经济成倍增长。⑶主要政策主张: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企业,通过形成新的增长极来带动整个区域加快发展。2.弗里德曼的观点⑴把增长极与城市中心论结合在一起。认为城市的发展先由孤立的区域性中心开始,逐步发展为中心城市,成为一定区域的极核。牡丹江市新旧城区的形成⑵通过极核向周围地区扩散形成第二级城市,最终中心城市与第二级城市相辅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