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三章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三章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三章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三章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危险辨识、安全评价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第二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第三节安全评价第四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分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职业健康”的方法进行分类。(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6、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二)参加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参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7类。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一)直观经验分析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开发系统。

1、对照、经验法:

2、类比方法

(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第二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化学事故常发生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往往引起燃烧、爆炸和人员中毒,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甚至造成群死群伤,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和灾难。因此,开展危险化学品危险源辨识,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一、重大危险源的概念重大危险源概念最早是20世纪初,英国、法国、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工业国家,由于在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过程中屡屡出现重大火灾、爆炸、泄漏等工业事故,为改变事故高发的不利局面而提出的,英国于1974年开始系统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并提出辨识重大危险源标准。此后,欧共体成员国、美国、澳大利亚也颁布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国际劳工组织为了推动各国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工作,于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给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从这一规定看,重大危险源的概念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1、重大危险源是一类场所或者设施(合称单元);

2、重大危险源是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的场所或者设施;

3、重大危险源是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或者设施。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核心因素是危险物品的数量是否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物品数量等于或者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具体危险物质的临界量,由危险物品的性质决定。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二、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要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由于工业活动的复杂性,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控制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2)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3)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4)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企业应对工厂的安全生产负责。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包括化学品的选用,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维修以及有计划的检查)和组织措施(包括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供保证其安全的设备,工作人员水平、工作时间、职责的确定,以及对外部合同工和现场临时工的管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通常情况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企业制定一套严格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制度中应具体列出每个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要求,同时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

2.对企业内每个重大危险源应设置重大危险源的标志。标志中应简单列出相关的基本安全资料和防护措施。

3.企业应为每个重大危险源编制应急预案,并应进行必要的操练。

4.按国家规定的时间对企业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价。确保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在安全状态下运行。

5.安全评价报告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6.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7.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并按照登记的要求做好相关的工作。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7、重大危险源的监察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有毒物质

三、重大危险源的分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场所、设备、设施等的不同,重大危险源可分为以下七类:

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

2、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如火药、弹药库,毒性物质库,易燃、易爆物品库;

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

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

5、压力管道,包括工业管道、公用管道、长输管道;

6、锅炉,包括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

7、压力容器。第二节事故应急救援一、事故应急救援简介在任何工业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事故,尤其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其规模日趋扩大,生产过程中的巨大能量潜在着危险源,尤其是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危害极大。通过安全设计、操作、维护、检查等措施,可以预防事故,降低风险,但还达不到绝对的安全。因此,需要制定万一发生事故,应该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法。事故应急系统是指通过事前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小程度。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建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已有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形成一套规范的做法。如美国早在1968年就建有国家石油和有害物质污染计划,并得到广泛应用。其基本内容包括事故报警、泄漏污染清理、应急指挥部的建立、国家响应队伍和地区响应队伍的构成等。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近几年来各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不断增多,也越来越感受到建立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建立健全各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和管理系统。

80年前的1917年12月7日,法国货船“蒙特·布兰克”号驶入加拿大新斯科舍省(NovaScotia)的哈利法克斯港,要与英国“海伊·弗莱号”巡洋舰相会。“蒙特·布兰克”货船满载着欧洲战场需要的TNT、苦味酸、火棉胶及苯。该船在港口与比利时“伊莫(Imo)号”船相撞,随后发生了强烈的爆炸,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这次爆炸在96公里之外都可感觉到,总死亡人数从未得到确认,但大约为2000~4000人。事故当日上午,哈利法克斯市一所学校的550名儿童中,仅有7人幸存。市内大约有800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市中心方圆4公里范围被夷为平地。由于海运负责人勇敢地采取了行动,上了正抛锚于该港的英国“皮克托(Pictoa)号”弹药船,并打通海闸门,使船任意漂去,船及货物在几分钟内沉没,而避免发生了第二次大爆炸,才没使这场灾害造成更大的严重后果。事后,动用了火车从波士顿和纽约运来了医药物资和医生,医营让给妇女和儿童居住。

80年间,经历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化学事故,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近年来影响巨大的有美国联碳化物公司印度博帕尔工厂的异氰酸甲酯泄漏事故,中国深圳“8·5”爆炸事故,中国温州电化厂氯气钢瓶爆炸事件等。据1988年一出版物称,仅博帕尔事件即遗留了3150具尸体,受到永久影响但未死亡的遗族人数达4.5万,有60万人要求赔偿。比全世界40多年来所报道的化学事故的死亡人数总和还多。二、事故应急救援的原则救援工作应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其中预防工作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平时落实好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措施,当发生事故时就能及时实施救援。化学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途径多,作用范围广。因此救援工作要求迅速、准确和有效。为达到这一目的,实行统一指挥下的分级负责制,以区域为主,并根据事故的发展情况,采取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形式,将会有效地实现救援的目的。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营救受害人员,组织其他人员撤离;

2.迅速控制事态;(控制危险源)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后果。四、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2、应急活动的复杂性3、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放大五、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尽管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一)预防1、事故的预防工作2、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

(二)准备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

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目标: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三)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

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外部求援目标: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五)恢复: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地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六、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一)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就由组织机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4部分构成。(二)事故应急救援体响应机制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对不同的响应级别,相应地明确事故的通报范围、应急中心的启动程度、应急力量的出动和设备、物资的调集规模、疏散的范围、应急总指挥的职位等。典型的响应级别通常可分为3级。1、一级紧急情况: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通常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紧急事务管理部门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该响应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3、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应急体系组织机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保障系统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救援队伍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标准政府令应急管理条例紧急状态法信息通信物资准备人力资源经费财务

(三)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事故发生接警救援行动事态控制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关闭)扩大应急警情判断响应级别报警Y应急启动中心人员到位信息网络开通现场指挥到位应急资源调配Y申请增援信息反馈关闭人员救助工程抢险警式与交通管制医疗救护人群疏散环境保护现场监测专家支持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N总结评审YN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

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一、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1、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2、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3、事故应急预案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的协调。5、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二、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进行合理策划,做到重点突出,反映主要的重大事故风险,并避免预案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重大危险普查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情况等。2、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及其影响3、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4、本地区以往灾难事故的发生情况;5、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6、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7、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三、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基于可能面临多种类型的突发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和层次性,并实现共性与个性、通用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对应急预案合理地划分层次,是将各种类型应急预案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有效方法。应急预案可分为三个层次:综合预案危化专项预案地震专项预案防洪专项预案现场预案1现场预案2现场预案3(一)综合预案:综合预案相当于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通过综合预案,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应急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及预案的文件体系。更重要的是,综合预案可以作为应急工作的基础和“底线”,对那些没有预料到的紧急情况也能起到一般的应急指导作用。(二)专项预案:针对某些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专项预案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某种特定危险的特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三)现场预案: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而编制的,它是针对特定的具体场所(以现场为目标),通常是该类型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装置或重要防护区域等所制定的预案。如危险化学品事项专项预案下编制的某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等。现场应急预案的特点是针对某一具体场所的该类特殊危险及周边环境情况,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中的各个方面作出具体、周密而细致的安排,因而现场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对现场具体救援活动的指导性。四、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过程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预案编制准备阶段预案体系构成阶段预案评审发布和改进阶段下面,针对应急预案编制的三个阶段的不同内容、要求和重点,和大家进行交流。第一部分先说第一阶段-------预案编制准备。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成立预案编制组织机构、收集资料、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应急能力评估、编制策划等。这是整个编制工作的基础,基础打不好,后续工作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准备工作,把基础打牢、夯实。万事开头难,不要怕费事、走捷径、绕着过。做好编制准备的关键是要过好“四关”,即认识关、选才关、目标关、策划关,重点解决好3W1H。

应急预案编制要过好四关:

认识关

Why:为何要做

选才关

Who谁去做

目标关

What做什么

策划关

How如何做

一、Why-------为什么要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方针,规范应急管理,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要做好预案编制工作的宣传和发动,使企业领导和员工充分认识预案编制工作的重要目的和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员参与,协高配合。编制应急预案的意义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

编制应急预案,有利于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加强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生产经营单位与社会、生产经营单位与政府之间协调与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的协同作战能力。

应急预案是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行动指南。通过应急预案的编制,能有针对性地识别与防范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事故或事件,能根据特定的场所、作业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针对性强、操作性强、计划周密、部署详细等特点,确保及时、有效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2、Who_____谁去做:预案编制工作要求高、难度大、耗时长,应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领导的预案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在编制人员的选才上,要充分考虑到预案编制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的特点,选派熟知安全生产、熟知法律法规、熟悉风险控制人员负责编制工作,只有把人选好,才能把事做好。

3、What-----做什么:讲的就是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的确定,这里有三个方面内容:

一、做好资料收集工作要广泛收集信息,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同类企业事故资料:地理、环境、气象资料;相关企业的应急预案等。这些资料都是编制预案的准则和依据,要不厌其多,不嫌其杂。

二是开展好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我们常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一点在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要善于提问题,如:哪里会发生事故?会发生什么事故?会影响到什么地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应该怎样处置?等等。要通过类似的提问去发现危害、排查危害、分析危害。

危害辨识应从危险源性质、数量、工艺过程、人员状况、设备缺陷、同类事故资料、气象与地理条件、管理缺陷、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等方面进行。

通过危害辨识,可以初步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然后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分析(SCL)、预先危险分析(PHA)、环境因素检查表等风险评价方法,对危害的严重性及可能性进行量化分析,分值处于风险评估表绿区以外的,应列入应急预案范畴。风险评估表通过对危险进行辨识,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并利用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JHA)、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SCL)、预先危险分析表(PHA)、环境因素检查表等工具,通过数值系统详细说明紧急情况的严重性及可能性,其分值落于风险评估表最大值以外的需列入应急预案范畴。

三是要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既不要低估、也不要高估,否则就会对预案编制以及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4、How----如何做:由于编制人员编写思路、风格、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编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到哪算哪”的情况,因此,领导小组应统筹考虑、精心策划,制定统一的框架结构,确定具体的编写标准,保证预案编制的规范、科学、高效。总之,预案编制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预案编写起来就越顺利。第二部分(第二阶段----预案体系构成)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编写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在编写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三项原则,认真处理好三个关系,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三个原则:

一是遵循导则为纲的原则。二是遵循科学规范原则三是遵循简明实用的原则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本企业预案与相关预案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三个环节

一是总则的编写环节二是组织机构与职责编写环节三是应急报告的编写环节三项原则:

一是必须遵循《导则》为纲的原则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导则)是指导应急预案编制的纲领性文件,重在解决目前应急预案要素不全、操作性不强、体系不完善、与相关应急预案不衔接等问题,因此,在预案编制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导则》的要求,规范编制。

二是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化工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生产特点,我们在编写预案时,应针对事件的不同性质,制订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无论是应急处置的手段,还是应急力量的组织,都必须与事件处置相适应。如:液化气球罐底法兰泄漏,可以采用注水方法来控制泄漏源;如果发生危化品水体污染,要分清危化品的水溶性、密度等特性,采取围堵、回收、清污、吸附等措施。

三是必须遵循简明实用的原则预案编制应条理清晰,文字精炼,简明扼要,要多用图表来反映,尽量做到浅显易懂、图文并茂,让相关工作人员看到预案和程序,不需要讲解或只需要简单讲解就能清楚应急的过程和步骤,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效果。三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本企业预案与相关预案之间的关系。企业的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框架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但又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的预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编制过程中,即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突出预案的特性,又要考虑到与其它相关预案的兼容性,做到无缝衔接、接口平顺、没有断层。

二是要处理好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之间的关系。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应急方针政策、组织结构及职责等,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专项应急预案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而制定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现场处置方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而制定的周密的、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三是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预案编制中,不仅要严格按照《导则》的标准进行编制,达到统一、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根据企业生产特点、管理模式、地域特点、风险大小等实际情况,以实用、有效为原则,突出本企业的预案个性。如石化企业应突出易燃易爆的生产特性,临江临河企业应突出水体污染防控的特点,规模较小、危害因素少的企业,可以将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合并编写。总之,预案的编写要遵循《导则》,也要不拘泥于《导则》,着力创新,体现出本企业预案的个性特征。三个环节

《导则》对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作了明确的阐述,具体可分为总则、危险性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预警行动、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后期处理、保障措施、培训与演练、奖惩、附则等11个一级要素和21个二级核心要素,《导则》对每一个要素的编写提出了具体的编写要求,因时间原因,这里不逐一说明。只要按照导则的要求去写就可以了。这里重点要讲的是在编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一是要把握好总则的编写环节。总则内容包含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预案体系、工作原则等,其中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这部分比较好写,只要做到简明扼要、层次分明就可以了,需要说明的是,在写预案体系时,务必要根据化工企业的特点,抓好重大事件的分级分类工作。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分级上,是按照应急事件的产生、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将重特大事件分为集团公司级、公司级、二级单位级、基层单位级等四个级别。在分类上,是根据应急事件的性质,又分为工业生产事件、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并设有11个专项预案。其预案体系覆盖面广、涵盖面之深,充分反映了该公司的生产特性、组织结构、地理环境、企业文化。因此,在编制预案体系中,应认真细致地分析危险源,详细列出本公司可能遇到的各类事件,据此制订相关的应急预案。

二是要把握好组织机构与职责编写环节。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要将本企业应急组织机构的形式、参与单位、人员及其相应的职责描述清楚。继续请看该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实例。该公司应急组织机构的管理流程走向共分为指挥中心、响应中心、现场指挥部三级,技术支持走向是从响应中心,通过专家组、职能部门、事发单位和相关单位,传递到现场指挥部,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组织机构。

在应急指挥体系中,应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相关成员。这里着重说明两点:一是总指挥、副总指挥应由企业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担任,成员应包括企业所辖各部门、事发单位、各二级单位以及协作单位的负责人。二是成员可只写职务、岗位,不必写姓名,这样可以减少因成员变动给预案修订带来的不便。应急管理职责的编写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职责要明确,任务要具体,不含糊其辞;二是职责的界面要准确、严谨,不要发生重叠和交叉。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