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经营决策第一节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71d377bd70b2c85d066d351e946cd92/e71d377bd70b2c85d066d351e946cd921.gif)
![第五章经营决策第一节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71d377bd70b2c85d066d351e946cd92/e71d377bd70b2c85d066d351e946cd922.gif)
![第五章经营决策第一节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71d377bd70b2c85d066d351e946cd92/e71d377bd70b2c85d066d351e946cd923.gif)
![第五章经营决策第一节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71d377bd70b2c85d066d351e946cd92/e71d377bd70b2c85d066d351e946cd924.gif)
![第五章经营决策第一节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71d377bd70b2c85d066d351e946cd92/e71d377bd70b2c85d066d351e946cd9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营决策第一节生产决策生产何种新产品亏损产品的决策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一、生产何种新产品决策常用决策分析方法差量分析法
边际贡献分析法(一)定义:
(二)类型
1、不追加专属成本用单位资源边际贡献分析法(资源约束总量不确定)贡献毛益总额分析法(资源约束总量确定)
例:某企业具备利用某种数量有限的甲材料开发一种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A品种的预计单价20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60万元/件,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10千克/件;B品种的预计单价100万元/台,单位变动成本70万元/台,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6千克/台。开发新产品不需追加专属成本。要求:作出开发何种新产品的决策。
解:因为:A品种的单位贡献毛益=200-160=40B品种的单位贡献毛益=100-70=30
开发A品种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毛益=40/10=4(元/千克)开发B品种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毛益=30/6=5(元/千克)
5>4
所以,应开发B品种。例:假定企业有甲材料60000千克。要求:1、计算利用A材料分别开发A、B的相关业务量。
2、用贡献毛益总额法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解:1、XA=60000/10=6000(件)
XB=60000/6=10000(台)
2、∵
MA=(200-160)×6000=240000(万元)
MB=(100-70)×10000=300000(万元)
∴应开发B品种。2、追加专属成本例:与上例资料同,但开发A、B过程中需要装备不同的专用设备,分别需要追加专属成本8000万元和7000万元。要求:作出开发新品种的决策。例:A企业使用同一台设备可以生产甲产品,也可以用来生产乙产品。若该设备最大生产能力为200000机器小时,在相关范围内生产两种产品的有关资料预测如下表。项目甲产品乙产品每件机器小时10080单位售价11264单位成本直接材料3624直接人工2816变动性制造费用3212固定性制造费用140112要求:根据已知资料为该企业做出生产哪种产品的决策分析。差量分析法举例(1)根据生产能力,计算生产两种产品的最大生产量:甲产品最大产量=最大生产能力机器小时/甲产品每件所需机器小时=200000/100=2000(件)
乙产品最大产量=最大生产能力机器小时/乙产品每件所需机器小时=200000/80=2500(件)(2)分别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甲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36+28+32=96乙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52差量分析法举例(续)(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差量收入=(112×2000)-(64×2500)=64000(元)差量成本=(96×2000)-(52×2500)=62000(元)(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差量收益
差量损益=64000-62000=2000(元)(5)做出决策
因为差量收入(64000元)大于差量成本(62000元),即差量损益为正数,所以应选择生产甲产品。差量分析表20006200064000差量3000052×2500=13000064×2500=160000乙3200096×2000=192000112×2000=224000甲相关收益相关成本相关收入所以,应选择生产甲产品。边际贡献分析法3000032000边际贡献总额(元)25002000最大产品产量(件)0.150.16单位小时边际贡献(元/小时)1216单位边际贡献(元/件)5296单位变动成本(元/件)64112单位售价(元/件)80100每件机器小时(小时/件)乙产品甲产品项目所以,应选择生产甲产品。3、新产品开发方案组合分析例:p118二、是否转产某种产品例: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变动成本率分别为80%、60%、50%;年销售收入分别为20000万元、30000万元、40000万元。如果将生产甲产品的生产能力转移,可分别用于以下用途:(1)增产乙产品,可使其年收入达到45000万元;(2)增产丙产品,可使其年收入增加14000万元;(3)开发变动成本率为40%的丁产品,每年可实现13500万元收入。要求:1、作出是否转产的决策,并列出优劣顺序。
2、如果企业转产,应当转产哪种产品,转产将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解:1、∵增产乙产品的贡献毛益=(45000-30000)×(1-60%)=6000
增产丙产品的贡献毛益=14000×(1-50%)=7000
开发丁产品的贡献毛益=13500×(1-40%)=8100
继续生产甲产品的贡献毛益=20000×(1-80%)=4000
∴应当转产。备选方案的顺序为:开发丁产品、增产丙产品、增产乙产品和继续生产甲产品。
2、应当转产开发丁产品,可多获得8100-40004100万元的利润。三、亏损产品的决策1、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P1202、是否增产亏损产品(1)企业具备增产能力,且无法转移例: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2005年甲产品的产销量为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发生亏损10000元,其完全成本为110000元。假定2006年甲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停产后的相对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假定2006年企业已具备增产30%甲产品的能力。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问是否增产甲产品的生产?
解: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80元增产甲产品M=1000×(100-80)(1+30%)=26000(元)继续按原有规模生产M=20000(元)所以应当增产甲产品。(2)企业已具备增产能力,但可以转移
例: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2005年甲产品的产销量为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发生亏损10000元,其完全成本为110000元。2006年已具备增产30%甲产品的能力,但可以用于对外出租,预计可获得4000元的租金收入。假定2006年甲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问:是否增产甲产品?解:增产甲产品所增加的贡献毛益=20000×30%=6000(元)增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4000(元)∵6000>4000∴应当增产甲产品,增产甲产品可使企业多获得
2000元的利润。(3)企业不具备生产能力时,亏损产品是否增产的决策例:p124总结:1.如果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停产。2.虽然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但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如转产、将设备出租等,那么该亏损产品应立即停产。3.在生产、销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提供边际贡献的亏损产品,最终实现利润的大幅提高。如果亏损产品不能提供边际贡献,还应考虑企业产品结构、社会效益等因素。
有人说:“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若各种产品有亏有盈,那么,就应停产亏损产品。”你认为这句话对吗?请阐述你的观点。
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资料如下:项目甲乙丙销售量(件)20001000800单价(元)206025单位变动成本94615固定成本总额36000(按各种产品销售金额比例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的盈亏情况项目甲乙丙合计销售收入总额400006000020000120000变动成本总额18000460001200076000贡献毛益总额2200014000800044000固定成本总额1200018000600036000净利10000(4000)20008000要求:做出亏损产品乙应否停产的决策。分析:如果亏损产品乙停产,那么甲、丙的盈亏情况,如下表:(6000)(4000)(2000)净利360001200024000固定成本总额30000800022000贡献毛益总额300001200018000变动成本总额600002000040000销售收入总额合计丙甲项目采用差量分析法:差量收入=120000-60000=60000差量成本=76000-30000=46000即亏损产品乙不应停产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即差量损益为正,前者为优。差量分析表140004600060000差量3000018000+12000=3000040000+20000=60000停产4400018000+46000+12000=7600040000+60000+20000=120000不停产相关收益相关成本相关收入方案可见,亏损产品乙不应停产。四、半成品(或联产品)
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半成品或联产品进一步加工前所发生的成本,不论是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在决策分析中均属于无关成本,不必加以考虑。此类决策的关键在于分析研究半成品或联产品在加工后所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在进一步加工过程中所追加的成本(即“可分成本”)。追加收入大于追加成本时,应进一步加工追加收入小于追加成本时,应立即出售例:长城石化公司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可同时生产出A、B、C、D四种联产品,其中A、B两种产品可在分离后立即出售,也可以继续加工后再出售。产品名称A产品B产品产量3000升1000升分离前所发生的联合成本5600元8000售价分离后8元/升24元/升继续加工后20元/升40元/升继续加工追加的成本单位变动成本8元13元专属固定成本8000元3000要求:按上述资料为长城公司做出A、B联产品是立即出售还是继续加工后再出售的决策分析。计算A产品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和差量损益。
差量收入=20×3000-8×3000=36000(元)差量成本=(8×3000+8000)-0=32000(元)差量损益=36000-32000=4000(元)所以A产品继续加工能获得更多利润。计算B产品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和差量损益。
差量收入=40×1000-24×1000=16000(元)差量成本=(13×1000+3000)-0=16000(元)所以B产品继续加工与否都会获得相同利润。结论:根据以上分析A产品应继续加工,B产品无所谓是否继续加工。P126五、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常用的分析方法差量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常见决策类型
外购不减少固定成本的决策
自制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
外购时有租金收入的决策
自制零件数量未知的决策自制零件数量为常量
1、外购不减少固定成本的决策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应外购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应自制例:甲电冰箱厂每年生产电冰箱需要A零件6000个,若从市场上购买,每个零件进货成本为58元。如果该厂生产车间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以自制A零件,估计生产每个零件的成本资料为: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16元,变动制造费用9元,固定制造费用12元,则单位零件的总成本为67元。请为该厂做出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差量分析法
计算自制单位A零件的相关成本自制A零件的单位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30+16+9=55(元)计算外购零件的相关成本外购单位成本=58(元)应选择自制方案
因为每自制一个零件比外购节约3元,共节约成本18000元。2、自制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例:甲电冰箱厂每年生产电冰箱需要A零件6000个,若从市场上购买,每个零件进货成本为58元。如果该厂生产车间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以自制A零件,估计生产每个零件的成本资料为: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16元,变动制造费用9元,固定制造费用12元,单位零件总成本67元。企业要生产该零件,需要专门购置一台检验设备,每年折旧20000元。请为该厂做出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差量分析法计算自制单位A零件的相关成本自制A零件的单位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变动制造费用=30+16+9=55(元)自制A零件的相关总成本=单位成本×生产量+专属成本=55×6000+20000=350000(元)计算外购零件的相关总成本外购零件的相关总成本=外购单位成本×需要量=58×6000=348000计算差量成本
差量成本=350000—348000=2000(元)所以应选择外购方案。因为外购比自制可节约成本2000元。3、外购时有租金收入
正确的分析方法是:将自制方案的变动成本与租金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边际贡献额)之和,与外购成本相比,择其低者。
租金收入作为自制方案的机会成本。自制变动成本+机会成本>外购成本应外购自制变动成本+机会成本<外购成本应自制例:甲电冰箱厂每年生产电冰箱需要A零件6000个,若从市场上购买,每个零件进货成本为58元。如果该厂生产车间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以自制A零件,估计生产每个零件的成本为: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16元,变动制造费用9元,固定制造费用12元,单位零件总成本为67元。生产车间的剩余生产能力除了可以自制A零件,也可以向外出租,预计每年可获租金3500元。请为该厂做出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差量分析法计算自制单位A零件的相关成本。
自制A零件的单位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变动制造费用=30+16+9=55(元)
自制A零件的相关总成本=单位成本×生产量+机会成本=55×6000+3500=333500(元)计算外购零件的相关总成本。
外购零件的相关总成本=外购单位成本×需要量=58×6000=348000计算差量成本
差量成本=333500-348000=-14500(元)所以应选择自制方案。
因为自制比外购可节约成本14500元。
无差别点分析法
假定某公司需用甲零件,外购单价为10元,自制单位产品需要直接材料4元,直接人工2元,变动制造成本2元,专属固定成本1000元。该公司甲零件是外购还是自制?解:
1.确定不同备选方案的成本模型
外购零件的成本模型:
y=10x
自制零件的成本模型:
y=1000+(4+2+2)x=1000+8x自制零件数量未知2.做出成本图业务量成本外购y=10x自制y=1000+8x成本转折点3.计算成本无差别点(成本转折点)
1000+8x=10x
x=500(件)4.作出最优化的决策
当x<500件时,外购
当x>500件时,自制
当x=500件时,自制、外购均可。某公司生产需要一种零件,若自制,单位变动成本为1元,并需购置一台年折旧额为2200元的设备;若外购,供应商规定,一次购买量在3000件以下时,单位售价2元,超过3000件时,单位售价1.55元。根据以上资料,做出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六、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追加订货通常是指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由外单位临时提出的额外订货任务,即正常订货以外的订货。正常订货是指企业在组织一定时期生产之前争取到的、已纳入该期生产经营计划的订货,又称正常任务;与正常订货相联系的售价为正常价格。
1、简单条件下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2、复杂条件下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例:假定企业只生产甲产品,正常生产能力100台,目前产销80台,P=1000元/件,单位产品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300元,直接人工200元,变动制造费100元,固定制造费200元,单位产品成本800元。根据以下不相关情况,作出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1)接受追加订货20台,出价700元(2)接受追加订货40台,出价700元(3)接受追加订货20台,剩余能力可出租,获得租金净收益3500元。解:(1)追加20台,不超过生产能力,则未发生专属成本。由于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利用,因此不发生机会成本。根据以上分析,采用贡献毛益法。相关单位成本=300+200+100=600元
M=20×(700-600)
=20×100=2000元∵M>0∴应接受追加订货20台解:(2)接受追加订货40台,超过剩余生产能力,为接受追加订货40台必须减少正常生产量20台,所以存在机会成本——减少正常生产量20台的收益。机会成本=20×(1000-600)=8000元根据以上分析,应采用相关收益法决策接受追加订货40台的相关收益
=40×(700-600)-8000=-4000
因为:相关收益为负,所以:不接受追加订货40台。解:(3)接受追加订货20台,不超过生产能力,则未发生专属成本。由于剩余生产能力转移利用,因此发生机会成本3500元。根据以上分析,采用相关收益法。相关单位产品成本=300+200+100=600元相关收益=20×(700-600)—3500
=20×100—3500=-1500∵相关收益<0∴不接受追加订货20台,应出租剩余生产能力可多获利1500元。七、追加任务交给谁独立完成的决策
当公司下属的若干个分厂同时具备独立完成某一生产任务的剩余生产能力时,应将任务下达给哪个分厂?正确的做法是:在不涉及追加专属成本时,以各分厂单位变动成本孰低作为取舍标准;在涉及专属成本时,则应采用相关成本分析法进行决策。
相关成本分析法在追加任务交给谁独立完成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某公司现有在一年内加工1000件A产品的任务,其下属的甲、乙分厂目前均有独立完成该项任务的潜力。甲分厂上报的生产A产品的单位计划成本为15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乙分厂上报的生产A产品的单位计划成本为14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11元)。要求:就以下不相关情况作出正确布置该项任务的决策分析。(1)甲、乙分厂均不须追加专属成本。(2)甲分厂若要完成该项任务,须重新启用一台封存设备(该设备原始价值12000元,使用年限10年,期末无残值,已使用2年)
解:(1)在第一种情况下,只要比较单位变动成本即可,因为甲分厂单位变动成本小于乙分厂单位变动成本,所以应安排由甲分厂生产,这样可为公司节约1000元[=(11-10)×1000]成本开支。(2)在第二种情况下,编制相关成本分析表,如下表所示。
相关成本分析表单位:元方案项目由甲分厂完成由乙分厂完成
变动成本专属成本
10×1000=1000012000÷10=120011×1000=11000
0合
计
11200
11000根据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应由乙分厂完成此任务,这样可为公司节约200元成本开支。
定价决策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定价决策方法价格策略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1.成本因素2.需求因素3.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因素4.政策法规因素5.竞争因素6.科学技术因素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
1.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定价目标2.以一定的投资利润率为定价目标3.以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4.以稳定的价格为定价目标5.以应付和防止竞争为定价目标定价方法边际分析法P136标准产品定价法(StandardProductPricing)非标准产品的定价保本定价法特殊订货的定价法标准产品定价法
(StandardProductPricing)最常用的标准产品定价法是“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Pricing)。成本加成法是以单位产品成本为基础并依照一定的加成率进行加成来确定产品价格的定价方法。完全成本加成成本加成率=[(投资额×预期投资报酬率)+非制造成本总额]÷产品的制造成本总额单位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1+成本加成率)
变动成本加成成本加成率=[(投资额×预期投资报酬率)+全部固定成本总额]÷产品的变动成本总额单位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成本加成率)例:p138非标准产品的定价固定价格合同无论产品的实际成本如何,完工后按合同中规定的固定价格进行结算。成本加成合同合同规定:成本在合理和允许的范围内实报实销,并根据实际和合理的成本利润率,计算卖方应得利润,以此作为定价依据。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规定:成本实报实销,固定费用由合同明确规定。价格=实际成本+固定费用或生产成本+毛利或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净利润保证卖方取得利润、不能降低成本。奖励合同合同规定了预算成本和固定费用的数额。如果实际成本超过预算成本,可以实报实销,如果实际成本有节约,则按合同规定的比例,由双方分享。鼓励卖方尽量降低成本。假定合同规定的预算成本为5000元,固定费用为700元。成本节约分享比例为:买方30%。如果实际成本分别是5200元、4800元,则产品价格是多少?
实际成本为5200元时:产品价格=5200+700=5900
实际成本为4800元时:产品价格=4800+(5000—4800)×70%+700
=5640(元)保本定价法设:利润=0即: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0
px-bx-a=0则:p=(a÷x)+b特殊订货的定价法特殊订货定价法是指在企业拥有剩余生产能力或市场需求发生特殊变化或在市场上遇到强劲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可考虑按低于正常售价的价格来制定该特殊订货的价格的定价方法。特殊订货的定价法1.接受特殊订货,需要追加专属固定成本且剩余生产能力可以有其他用途时:特殊订货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专属固定成本+单位机会成本2.接受特殊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固定成本,但会影响正常销售时:特殊订货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减少正常销售而损失贡献毛益
÷特殊订货量例:假设某企业只生产甲产品,生产能力为200件,正常销售量为160件,固定成本1600元,单位变动成本40元,正常销售价格为70元,现有某客商欲订50件,但最高出价每件只能为45元。能否接受订货?解:特别订货价格>40+(70-40)×10/50=46(元/件)所以,不应接受订货。价格策略产品寿命周期理论及价格策略心理价格策略折扣价格策略
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及价格策略
投入期的价格策略成长期的价格策略成熟期的价格策略衰退期的价格策略心理价格策略
尾数定价整数定价声望定价心理折扣定价习惯性定价折扣价格策略数量折扣现金折扣季节折扣交易折扣第三节存货决策经济批量决策生产工艺选择决策(略)成本计划评审法(赶工决策)存货决策
存货成本是企业由于储存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反映供应、生产和储运三大环节的管理效益,从本质上讲存货成本是存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停留和转移时所耗资源的货币表现。一、采购成本买价+运杂费比如全年需求量2000件,每件的进货单价是10元,假设进货单价全年是不变的,而且购货过程中是没有商业折扣,批量大了,全年的进货次数就少了;批量小的话,全年的进货次数就大了,无论进货批量次数是多少,全年的总的存货需求量是2000件,进价成本是20000元,所以进价成本与全年的批次没有关系。通常属于无关成本有数量折扣时是决策相关成本二、订货成本订货成本是指一定期间内(一般为一年)企业为订购有关材料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采购人员工资、采购部门的一般经费和采购业务费等内容。固定性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的多少无关变动性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成正比例变动三、储存成本
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两类:付现成本资本成本储存成本可以按照与储存数额的关系分为变动性储存成本和固定性储存成本两类。
四、缺货成本缺货成本是因存货不足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由于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成品供应中断导致延误发货的信誉损失及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等。多属于机会成本允许缺货是决策相关成本不允许缺货是决策相关成本经济订购批量一、存货分类
营运存货安全存货二、经济订购批量(一)含义简称经济批量,是指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能使全年材料相关总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两个假设:
1)存货的价格稳定,且不存在数量折扣,不存在商业折扣。(存货的进价成本与进货批量是没有关系,进价成本是决策的无关成本)
2)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况。(没有缺货成本)此时与存货订购批量、批次直接相关的就只有变动性进货费用和变动性储存成本。P143
设:Q为进货批量;A为某种存货年度计划需要量;N为年订货次数;P为平均每次订货成本;C为单位存货年度储存成本;T为年成本合计
A一定,Q越大,N越少,年储存成本越大,年订货成本越小
A一定,Q越小,N越大,年储存成本越小,年订货成本越大
T=C×Q/2+P×A/Q例:已知:某制造公司全年需用某种材料40000千克,按经验数据每次订货的变动性订货成本为25元,单位材料年平均变动性储存成本为8元。要求:计算在不存在商业折扣,不允许出现缺货现象,每批订货均能一次到货情况下的经济采购批量、最低的相关总成本和全年经济订货次数。解:依题意,A=40000,P=25,C=8Q*==500(千克)
TC*==4000(元)
n*==8(次)
存货决策基本数学模型的扩展一、每批订货陆续到货时的经济批量模型如果每次订货的货款都是一次支付,而货物又不能一次到达,则属于陆续到货的情况。
陆续到货会使材料年均储存量发生变化,进而使储存成本模型有所改变。
X为每天到货量Y为每天耗用量年均储存量=(1-Y/X)×Q/2T=C×(1-Y/X)×Q/2+P×A/QQ*=[2AP/C(1-Y/X)]1/2
N*=A/Q*=[AC(1-Y/X)/2P]½
T*=[2APC(1-Y/X)]1/2二、有数量折扣时的决策相关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单价×全年需用量
T=P·A/Q+C·Q/2+p·A计算步骤:
1、计算没有考虑商业折扣时的经济批量,并求出此时的相关成本总额;
2、按照商业折扣条款中其余各档次采购量与相应价格,求出每一档次下的相关总成本;
3、比较所有情况的相关成本总额,则相关成本最低时的采购批量即为存在商业折扣时的经济批量。
例:P328例已知:某制造公司全年需用某种材料40000千克,按经验数据每次订货的变动性订货成本为25元,单位材料年平均变动性储存成本为8元。供货方规定:当一次采购量小于或等于400千克时,单价为11元,采购批量大于400千克小于10000千克时,单价为10元;采购批量等于或大于10000千克时,单价为9.5元。要求:计算在不允许出现缺货现象,每批订货均能一次到货,但存在商业折扣情况下的经济采购批量和最低的相关总成本。解:第一步:依题意,A=40000,P=25,C=8∵Q*=500千克∴适用的价格p=10元
T500=P·A/Q+C·Q/2+p·A
=25×40000/500+8×500/2+10×40000
=404000(元)第二步:当Q=400千克时,单价p=11元
T400=25×40000/400+8×400/2+11×40000
=444100(元
第三步:当Q=10000千克时,p=9.5元
T=25×40000/10000+8×10000/2+99.5×40000
=420100(元)决策:当Q=500千克,T=404000
当Q=400千克,T=444100
当Q=10000千克,T=420100∵404000最低∴经济批量应为500千克三、允许缺货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控制模型缺货成本是指因材料供应发生短缺,无法及时满足生产经营的正常需要而造成的损失。它包括:停工待料损失、因对客户延期交货而支付的违约罚金、因采取临时性补救措施而发生的额外采购支出,以及企业因失去及时供货信用而损失的商誉等内容。
它常常按经验估算缺货的相关成本为: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四、订单批量受限时的决策例:某供应商销售甲材料,由于包装运输原因,只接受200整数批量的订单(如200件、400件、600件等),不接受有零数的订单,园庆公司全年需要甲材料1800件,每次订货成本120元,每件储存成本2元。问:园庆公司的最佳采购量?解:1.计算不考虑订单限制时的经济订购批量
Q*=465件
由于465件不是供应商所要求的整数批量,只能在465件的左右找400件和600件。2.计算订购400件时的年度总成本年度总成本=400/2×2+1800/400×120=940(元)
3.计算订购600件时的年度总成本年度总成本=600/2×2+1800/600×120=960(元)最佳采购量是400件。
最优生产批量决策生产总成本包括生产准备成本和储存成本。生产准备成本是指每批产品生产开始前因进行准备工作而发生的成本。在正常情况下,每次变更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准备成本基本上是相等的。储存成本是指为储存零部件及产品而发生的仓库及其设备的折旧费、保险费、保管人员工资等费用的总和。经济生产批量决策若要降低年准备成本,就应减少生产批次,但减少批次必然要增加批量,从而提高与批量成正比的年储存成本;若要降低年储存成本,就应减少生产批量,但减少生产批量必然要增加批次,从而提高与批次成正比的年准备成本。如何确定生产批量和生产批次,才能使年准备成本与年储存成本之和最低,这是最优生产批量决策需要解决问题。最优生产批量模型设:TC表示总成本A表示全年产量Q表示生产批量A/Q表示生产批次S表示每批准备成本X表示每日产量Y表示每日耗用量或销售量C表示每单位零配件或产品的年储存成本Q*表示最佳经济生产批量(一)一种零部件分批生产的经济批量决策
AQN=A/QSXY(X>Y)CT
每批生产终了时的最高储存量= Q-Q/X×Y=Q(1-Y/X)
年均储存量=1/2Q(1-Y/X)
年储存成本=1/2Q(1-Y/X)C
年准备成本=NS=A/QS
年成本合计T=1/2Q(1-Y/X)C+A/QS建立数学模型求解
T=1/2Q(1-Y/X)C+A/QS1/2Q(1-Y/X)C=A/QS时,T最小
Q*=[2AS/C(1-Y/X)]1/2
N*=A/Q*=[AC(1-Y/X)/2S]½
T*=[2ASC(1-Y/X)]1/2
年储存成本A/QS=年准备成本1/2Q(1-Y/X)C经济生产批量决策年储存成本生产批量成本生产准备成本总成本经济生产批量(二)几种零部件轮换分批生产的经济批量决策
原理:各种零部件或产品的年准备成本之和与年储存成本相等时,年成本合计最低。设N为共同生产批次,由N=A/Q
则Q=A/N
一种零部件年储存成本=1/2Q(1-Y/X)C
=(1/2N)(1-Y/X)AC
一种零部件年准备成本=NS各种零部件的年储存成本=(1/2N)∑(1-Yi/Xi)AiCi各种零部件的年准备成本=N∑Si各种零部件的年成本合计=(1/2N)∑(1-Yi/Xi)AiCi+N∑Si
(1/2N)∑(1-Yi/Xi)Ci=N∑Si
最优共同生产批次N*=[∑AiCi
(1-Yi/Xi)/2∑Si]1/2
某种零部件的经济批量Q*=Ai/N*
例:P148生产工艺决策生产工艺是指加工制造产品或零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及加工方法的总称。分析时:只要确定不同生产工艺的成本分界点(不同生产工艺总成本相等时的产量点),就可以根据产量确定选择何种生产工艺最为有利。例:某公司一直用半自动化设备生产甲产品,其最大生产能力40000件,其b=16元/件,a=20000元,P=36元/件,现提高产品产量与质量,准备购置全自动化设备,可使a增加50%,生产能力提高25%,但b降低到11元/件。问什么情况采用自动化设备生产甲产品?解:采用不同设备生产产品获得的收入是相同的。本题未知业务量,所以采用成本无差别分析法。令:X为设备的生产产品数量
Y半=200000+16XY自=300000+11X
令:200000+16X=300000+11XX=20000件讨论:X>20000件,Y半大于Y自,自动设备生产
优
X<20000件,Y半小于Y自,半自动设备生产优
X=20000件,Y半等于Y自,二者均可。问题提出
对于某些一次性的工程而言,缩短工作时间,提前完成任务,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可以获得额外收益(如提前完工的奖励)。但是,提前完工往往需要追加一定的费用,因此,如何在增加收益和增加成本之间寻找能给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的结合点,就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成本计划评审法的基本要点将一项工程或生产项目分解为前后连接的若干工作(或作业),并预计它们所需的正常时间、赶工时间、正常成本和赶工成本,以求在赶工安排中提高经济效益。所谓赶工时间,是指尽可能提前完成任务所需的全部时间;所谓赶工成本,是指尽可能提前完成任务所需的全部成本。成本计划评审法的基本要点成本斜率即提前一个单位时间(小时、天、周、月等)完成工作,所需要增加的成本。计算公式为:
成本斜率=(赶工成本-正常成本)÷(正常时间-赶工时间)成本计划评审法应用成本计划评审法要求运用一些符号画出工程或项目的网络图,以便在安排赶工过程中不断完善网络图。用或,表示某项工作;○表示工作起止的时间点,可将顺序号填入,表示工作的先后顺序;t表示工作所需要的时间;①②,表示关键路线,即所有加工线路中所需时间最长的加工线路,稍有延误就会拖后整个项目的完成时间,如果能在此赶工将会使整个项目提前完成。
绘制网络图时应注意问题应根据工程或项目的内在工艺联系,合理安排先后顺序,例如哪些工作应先做,哪些工作应后做,哪些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务使网络图真实反映整个工艺流程。网络图不能出现闭环路线,即箭线不能从某一点出发,又回到该点。任何一条箭线的首尾都应有○点,不能从箭线中间引出另一条箭线。成本计划评审法的工作原则应在关键路线上寻找需要赶工的工作。因为在关键路线上提前完工才能导致整个项目的提前完工。如果同时存在几条关键路线,应在这几条关键路线上同时安排赶工,并且提前同样长的时间。因为如果不同时在几条关键路线上赶工且时间不同,则整个项目就不能提前完工,或提前的时间将由最短的赶工时间决定。安排赶工时,应先安排成本斜率低的工作,后安排成本斜率较高的工作。安排赶工的工作的成本斜率原则上应低于提前完成整个项目一天的得益额。在特殊情况下(如赶工可以将人力、物力、财力转到其他更有利的工作),成本斜率可以等于提前完成整个项目—天的得益额。成本计划评审法应用(例题)甲公司接受客户的一项特殊订货,合同规定应在20天内交货,每提前一天可获得600元的奖励。经分析,该特殊订货的生产可以分解为六项工作,有关资料如下。如果该公司希望该生产任务能够通过赶工安排来增加利润,应如何安排赶工?在正常生产每天获利1000元的情况下,该生产任务是否应进一步安排赶工以增加公司总利润?成本计划评审法应用(例题)工作需用时间(天)成本(元)成本斜率正常赶工正常赶工124217002000150235416002100500138515002400300248724002800400345321002500200457614001750350合计--10700--完成时间:21天成本:10700元①②④⑤③t=4
150元t=8
300元t=8
400元t=7
350元t=5
200元t=5
500元①②可赶工2天,只能1天完成时间:20天成本:10850元①②④⑤③t=3
150元t=8
300元t=8
400元t=7
350元t=5
200元t=5
500元③④可赶工2天完成时间:18天成本:11250元①②④⑤③t=3
150元t=8
300元t=8
400元t=7
350元t=3
200元t=5
500元④⑤可赶工1天完成时间:17天成本:11600元①②④⑤③t=3
150元t=8
300元t=8
400元t=6
350元t=3
200元t=5
500元①②,①③赶工1天
①③,②③,②④赶工1天完成时间:16天成本:12050元①②④⑤③t=2
150元t=7
300元t=8
400元t=6
350元t=3
200元t=5
500元分析完成时间:21天成本:10700元完成时间:16天成本:12050元提前5天完工,可得到奖励2400元提前5天完工,成本超出1350元提前完工可获得收益1050元。企业应该安排赶工5天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
概率分析法的应用大中取大法的应用小中取大法的应用大中取小法的应用折衷决策法的应用概率分析法的应用概率分析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已知:某公司准备开发一种新产品,现有A品种和B品种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表所示:相关资料
品种项目A品种B品种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30026824000
28525624000
销量资料
预计销量(件)概率A品种B品种600800900100012001400-0.10.10.30.30.20.10.20.20.40.1-销量资料
预计销量(件)概率A品种B品种600800900100012001400-0.10.10.30.30.20.10.20.20.40.1-要求:利用概率分析法作出开发何种新产品的决策。解:根据上述资料,可编制期望价值计算分析表,如表所示。方案销量(件)单位贡献边际贡献边际概率贡献边际期望值A品种
800900100012001400300-268=3225600288003200038400448000.10.10.30.30.2
256028809600115208960合计35520
期望价值计算分析表
方案销量(件)单位贡献边际贡献边际概率贡献边际期望值B品种
60080090010001200
285-256=29
1740023200261002900034800
0.10.20.20.40.1
174046405220116003480
合计26680
接上表决策结论:从表中的计算结果可看出,因为A品种的贡献边际期望值比B品种的贡献边际期望值,因此,开发A品种将使企业多获利8840元(=35520-26680)。
2、大中取大法又称最大的最大收益值法,是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有利的市场需求情况下的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中选方案的决策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屏幕液晶投影电视机项目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综合报告
- 2025年周口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卷
-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诊查 溶血性黄疸的诊断
- 2025年克拉玛依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
- 二零二五年度煤炭交易平台风险控制合作协议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6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2.3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后课时精练北师大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七防灾减灾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8章气体第4节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专题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
- 人体解剖学题库(含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
- 《了解纹样》参考课件
- (正式版)JBT 2603-2024 电动悬挂起重机
- 小学信息技术-第8册全册-6年级下-电子工业出版社
- 《网络攻击与防御》课件第四章 基于系统的攻击与防御
- 口腔医学美学口腔摄影
- 供电一把手讲安全课
- 健康生活的五大要素
- 篆刻学全套课件
- GB 1886.375-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