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保险基本原则_第1页
第五章保险基本原则_第2页
第五章保险基本原则_第3页
第五章保险基本原则_第4页
第五章保险基本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保险的基本原则第一节诚信原则第二节保险利益原则第三节近因原则第四节损失补偿原则第五节代位追偿原则第六节重复保险的分摊原则梅艳芳:隐瞒实情遭拒赔千万保金付东流

演艺人员在其演艺生涯高峰时期,也是演艺收入的高峰时期而买下各种保险,是海外演艺人员的通常所为。一是为防不测,二是为未来收入锐减时或年老退休后能获得必要的保障。梅艳芳也不例外,在其演艺事业高峰时期的1990年前后,便买下了一份2000万港元的高额保险。在2002年梅艳芳得知子宫颈长出肿瘤后,情况虽未致恶化,但受到姐姐梅爱芳死于子宫癌的影响,担心自己亦会步其后尘。顾家孝顺的梅艳芳为免母亲日后顿失依靠,便找了保险界朋友又买了一份保额高达1000万港元的保险,连同她事业如日中天时购买的那份2000万港元保额的保险,总保额达到3000万港元,梅艳芳已为梅妈日后的生活作出双重保障。梅艳芳:隐瞒实情遭拒赔千万保金付东流

但在购买第二份保额1000万港元的保险时,梅艳芳可能顾虑自己的巨星身份,先前一直未将病情公开,治病亦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所以怕患癌的秘密遭泄露而没有在保单上如实申报病情。但按照香港的保险条例,隐瞒重大病情投保,属于严重违例,因此,梅艳芳去世后,便传出保险公司拒赔1000万港元保险金的消息。但据说,保险公司将当初梅艳芳为这张保单而每月供款过万的保费发还给了梅妈,而不是一味拒赔并且不退还保险费。这多少也反映出保险公司谅解梅艳芳未如实申报病情的苦衷,当然理赔1000万港元是绝无可能,并不因为是天后级的大姐大而法外施恩。第一节诚信原则

一、诚信原则的形成二、诚信原则的含义三、诚信原则的内容四、保险人诚信原则的体现一、诚信原则的形成

最早产生于英国的卡特诉波姆海船保险案,该案中福特马尔布罗总督为防止城堡被法国人侵占而投保,但未申报法国人可能进攻城堡的事。等城堡沦陷后,保险人声称总督未申报有关事实而拒赔,他认为这一情况为重要事实。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17条规定“海上保险合同为基于最大诚信的合同,如果一方不信守最大诚信原则,另一方可宣布合同无效”,很多国家将该原则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二、诚信原则的含义

作为保险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是指保险双方当事人在实施保险行为过程中要诚实守信,不得隐瞒有关保险活动的任何重要事实,否则,所签订的保险合同无效或保险人不承担赔付义务。(一)保险经营的特殊性

(二)保险具有偶然性

(三)保险具有非对称性三、诚信原则的内容

(一)告知(二)保证(三)弃权与禁止反言(一)告知

1.告知,是指投保人把有关保险标的重要事实如实地向保险人作书面的陈述。2.重要事实

(1)含义:是指对保险人决定是否接受或以什么条件接受某一风险起影响作用的事实。

(2)主要有:超出事物正常状态的事实、有关道德风险的情况、保险人所负责任较大的事实、有关投保本人的情况、保险合同有效期内风险情况发生变化的事实等。(3)重要事实告知的要求:

a.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申请投保时,把有关投保标的风险情况主动如实地向保险人申报;

b.要求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若保险标的风险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保险人,以便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继续承担保险责任,或以什么条件接受这样变化;

c,要求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期满续保时,将有关不同于前期的风险情况向保险人申报,以便保险人决定是否接受续保,或以什么条件续保;

d.要求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向保险人索赔时,申报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经济上和利害关系--保险利益,同时提供保险人所要求的各种事实的证明,不得伪造事实或提供假证明,否则,保险人可以拒赔。(4)无需告知的事实:

a.可以认为众人皆知的法律常识。b.保险人理应知道的常识。如重大国际、国家大事件,珠宝比木材对小偷更具有吸引力;癌症、爱滋病是当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等;c.风险减少的事实。如企业财产保险中,投保方在保险期限内增加消防设备;盗窃保险单下,投保方在保险期内按装了防盗门等;d.保单明示保证条款规定的内容;e.保险人能够从投保人提供的情况中发现的事实。3.告知的范围

我国《保险法》第17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我国《海商法》第222条也规定:“合同订立前,被保险人应当将其知道的或者在通常业务中应当知道的有关影响保险人据以确定保险费率或者确定是否同意承保的重要情况,如实告知保险人。”第223条规定,如果被保险人故意不告知重要情况,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也不赔偿其损失;如果不是故意不告知重要情况,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或者要求相应增加保险费。

4.告知的时间

(1)订立保险合同时的告知。(2)在保险合同存续期间的告知(3)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的告知5.告知的方式

(1)无限告知(2)询问告知

6.违反告知的法律后果

(1)保险合同无效(2)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3)告知责任的免除(二)保证

1.保证的含义2.保证的类型3.保证的具体体现4.违反保证的法律后果1.保证的含义

保证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所作的保证要做或不做某种事情;保证某种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或保证履行某一项条件。

2.保证的类型

(1)根据保证事项是否存在来划分--确认保证和承诺保证

A、确认保证(AffirmativeWarranty)

B、承诺保证(PromissoryWarranty)

(2)根据保证存在形式来划分--明示保证和默示保证

A、明示保证(ExpressWarranties)

B、默示保证(ImpliedWarranties)3.保证的具体体现

(1)保证保险合同的标的无瑕疵(2)订保险合同时,保证其所告事实无欺(3)被保险人对本人行为的保证

4.违反保证的法律后果

从违反保证义务的后果看,被保险人一旦违反保证的事项,合同即告无效,而且保险人一般不须退还保费。(三)弃权与禁止反言

1.弃权弃权是指保险人明知其对保险合同享有解除权或抗辩权而怠于行使其权利或自愿地放弃其权利。弃权方式。一为明示的弃权,例如对投保人申明不解除合同或合同继续有效;二为默示的弃权,即保险人虽未申明不解除合同,但其行为可被推定为放弃解除合同的权利。

2.禁止反言禁止反言是指保险人知悉其有解除契约权或抗辩权,但是保险人没有行使其权利,反而向投保人或受益人明示或默示契约仍然有效,以致投保人或受益人不知契约可被解除或保险人有抗辩权,因而履行了契约,保险人便不得再主张解除合同或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禁止反言的适用条件。四、保险人诚信原则的体现

1.保险营销中禁止以不正当术语宣传展业和鼓动客户投保2.提供适当保险3.依诚实信用方式行使权利义务,不得滥使拒赔权4.在灾害已被预测,保险人不得拒绝原被保险人的续保请求,不得解除或终止已订合同5.确保足够的现金偿付准备,及时适当地对外分保6.储蓄性保险合同因利率调整而形成的利息剩余应返还投保人7.被保险人失去赔偿能力或死亡(破产),责任保险人应以第三人身份参加侵权赔偿诉讼,并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转承赔偿。案例1某人投保重大疾病终身险。保险代理人未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询问就填写了保单,事后也未要求投保人做身体检查。保险期间内投保人不幸病逝,其受益人要求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以投保人未如实告知在投保前因"帕金森综合症"住院治疗的事实为由,拒绝理赔。受益人遂上诉法院,要求给付保险金24万元。本案焦点在于投保人是否履行了“如实告知”义务。在此案中,难以确认投保人未履行最大诚信原则。因为,保险公司业务员未对投保人进行任何询问,就填写了保单中有关病史内容,事后也未要求投保人做身体检查,故不能认定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所以保险公司应予赔付。

启示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投保人应把自己知道或者应该知道的有关保险标的的重要事实尽量告知保险人,即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这样看来,投保人承担了较大的责任。但这并不能免除保险人的责任。因为,一般投保人并不知道需要向保险人申报哪些事实。保险公司应该在操作规程上对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作适当的规定,如规定业务员必须完成必要的询问事项,如果出现业务员过失使投保人未尽如实告知义务而令公司蒙受损失,则应该由有关业务员负责。案例21997年6月,某厂向保险公司投保财产保险,保险金额达600万元。同年10月,该厂保险标的风险程度增加。保险公司要求该厂增交一定的保费,该厂不同意,要求退保,保险公司不愿失去这笔业务,答应以后再作商议是否要增交保费,但双方后来一直未就此事进行商谈。同年11月中旬,该厂发生火灾,财产损失达50万元,于是向保险公司索赔,但保险公司以该厂未增交保费为由而拒赔。1.按照《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风险程度增加,投保人应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解除合同;若此要求被投保人拒绝,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2.若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风险程度增加时履行了通知义务,而保险人未作任何意思表示,则可视为默认,根据不可抗辩原则,保险人事后不得再主张增加保险费或解除合同。在此案中,投保人履行了风险程度增加的通知义务,保险人要求增加保费,被拒绝后,保险人理应解除保险合同,但保险人因不愿失去这笔业务,心存侥幸,并未通知投保人解除这个保险合同,这应视为保险合同继续有效,保险人应履行赔付义务。

启示最大诚信原则要求投保人在保险标的的风险情况发生变化、特别是风险增加的时候及时告知保险人。对于投保人,正确履行了风险增加告知义务,就避免了保险合同因违背最大诚信原则而失效的可能。对于保险公司,在标的风险增加以后应及时依法采取合适的行动。案例3A打火机厂是生产一次性气体塑料打火机的私营企业。1995年从广东省顺德市搬迁到中山市,并在当地领取了营业执照进行打火机生产。同年4月,当地消防部门对该厂进行检查时,因其未办好“消防许可证”和存在不安全隐患,责令停业整改。1995年9月14日中山市消防部门再次进行消防检查,并给A厂发出了书面停业整改通知书。但该厂置公安消防部门的“停业整改通知书”不顾,违法私自恢复生产。1995年9月26日,A打火机厂向保险公司投保企业财产保险,投保项目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保险金额合计136.2万元,保险期限为1995年9月27日至1996年9月26日。

1995年11月9日,装配车间工人在试火过程时因用力过猛,将带气的打火机撞翻到地面。因碰撞产生火花,引燃落地损坏的打火机溢出的气体,造成特大火灾事故,报损金额约120万元。由于该厂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有关规定,未经消防部门审批同意而非法生产并造成特大火灾,公安机关于1995年11月10日对该厂法定代表人给予拘留15天及罚款处罚。保险公司在查实上述事实的情况下,于1996年5月21日发出了“拒赔通知书”。打火机厂于1997年1月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判令保险公司支付赔款1198595元。保险公司认为,拒赔的理由首先是A厂非法经营,违规生产。被保险人作为生产一次性打火机的企业,没有向消防部门申请办理消防安全审批手续,违反国家《易烧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属非法企业。法院认为,原、被告签订的财产保险合同已予成立,双方均没有违反《经济合同法》第七条所列的条款,应为有效。原告没有将自己企业在公安消防局监督检查时发现有火险隐患,勒令其整改并要求待消防部门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复业,现企业虽有整改但未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的情况,如实告知被告,没有履行告知义务,且这次事故是在原告没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私下复业情况下发生的,故被告可以不负赔偿责任。但是,被告在履行自己对保险标的物有关情况询问职责时,没有详尽了解有关消防方面的情况,特别原告是打火机厂这样一个消防条件要求高的特殊行业,更应在这方面了解清楚,或向有关部门(主要是消防部门)了解,或要求投保人出示这方面有关证明材料,或列几点内容要求原告填写清楚,方可决定是否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故被告也有过错,应承担相应责任。一审法院判决结果:保险公司应按其确认的火灾事故损失清单财产损失1109490元的10%承担赔偿责任,计款110949元。1998年4月14日二审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决。启示:本案保险公司是在未对打火机厂进行风险调查和评估的情况下承保的,以致法院判决其承担相应责任,确实应引起保险公司反思。保险公司不应盲目承保,要严格按照保险实务规定进行展业,做好承保前的风险调查和评估,严格核保手续,以减少风险。

第二节保险利益原则一、保险利益原则渊源二、保险利益原则的内涵三、各种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形式四、保险利益确定的时间五、保险利益的消灭和转移一、保险利益原则的渊源

来源于1774年英国《人寿保险法》或称作为《禁止赌博法》二、保险利益原则的内涵(一)保险利益的含义(二)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三)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一)保险利益的含义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经济利害关系。1.保险利益体现的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2.衡量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是否具有保险利益的标志,是看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是否会因该保险标的的损毁(灭失)、伤害而遭受经济上的损失。(二)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

1.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

2.保险利益必须是可以确定的利益

3.保险利益必须是可以计算或可以估价的利益

(三)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订立和维持效力的前提条件1.只有对保险标的有保险利益的人才有资格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否则,合同非法或无效;2.在保险合同生效履行中,除人身保险合同外,投保人失去对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保险合同随之失效;3.发生保险责任事故后,投保方不得因保险而获得保险利益以外的额外利益。三、各种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形式

(一)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二)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三)责任保险的保险利益(四)信用与保证保险的保险利益(一)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1.财产所有人,经营管理人的保险利益2.抵押权人与质权人的保险利益3.负有经济责任的财产保管人的保险利益4.合同关系人的保险利益5.经营人对标的预期的合法利益具有保险利益6.知识产权人的保险利益(二)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

1.为自己投保

投保人对自己的生命或身体具有无限的权利2.为他人投保3.人身保险保险利益的判断2.为他人投保时保险利益有着严格的界限

(1)亲属关系(2)当事人间的赡养、抚养、扶养等法定义务的关系(3)特定关系(1)亲属关系

我国《保险法》第53条现定,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配偶、子女、父母;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如果没有抚养、赡养和扶养关系,只要被保险人同意为其投保的,也视为具有保险利益。扶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0)对扶养一词采取狭义解释,专指夫妻双方在生活上的互相供养。该法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中国刑法规定的扶养,则采取广义的解释,包括抚养和赡养,并规定对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应追究刑事责任。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主要有投保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以及外孙子女等直系血亲,投保人的亲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等旁系血亲。(2)当事人之间的赡养、抚养、扶养等法定义务的关系如果当事人间具有法律上的赡养、抚养、扶养等义务,就应该具有保险利益。(3)特定关系A.收养关系许多国家只要求双方当事人愿意以及是否形成收养事实,而在我国,对于收养关系的建立要求十分严格。1.收养人婚后无子女;收养人年满30周岁。2.收养人有可靠的经济来源且无精神病和其它严重疾病;被收养人年龄在14周岁以下;3.收养关系须经公证方有效。

B.债权债务关系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人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债权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债权人对债务人具有保险利益。1.保险利益仅以债权为限2.必须经债务人书面同意C.部属关系公司(或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对其职工的身体因意外事故具有保险利益,可以为职工投保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3.人身保险保险利益的判断一份罕见的保险合同

保险单投保人:马丁.鲁滨逊被保险人: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保险期限:1982年6月至1984年6月

保险费:4700英镑保额:22000英镑保险事件:被保险人安德罗波夫在

保险期限内死亡、辞职或被驱赶下台问题:1.出版商作为投保人对苏共书记是否具有保险利益?2.劳合社的承保人是按照什么原则来承保这笔业务的?(1)英美法系国家:利益主义原则(2)日本、德国、瑞士等国家:同意主义原则(3)有些国家采用:利益和同意相结合的原则(4)我国采用的原则利益主义原则根据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不存在利害关系来确定是否具有保险利益。这种原则认为只要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存在具有精神和物质幸福,被保险人的死亡或伤残会造成投保人的痛苦和经济损失,有这种利害关系存在就具有保险利益。同意主义原则又称“承认原则”,无论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有无利益关系,只要投保人征得被保险人的同意或承认,就对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具有保险利益,就可以为他投保人身保险利益和同意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求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具有经济上的利益关系,又规定应征得被保险人的同意。我国采用的原则我国《保险法》第53条规定:“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1.本人2.配偶、子女、父母3.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除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三)责任保险的保险利益1.各种固定场所的所有人或经营人2.制造商、销售商或修理商因产品缺陷致使用户或消费者遭受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具备保险利益3.各类专业人员,例如医师、药剂师、律师、会计师、建筑师、设计师等,因工作上的疏忽或过失致使他人遭受损害而依法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具有保险利益(四)信用与保证保险的保险利益义务人因种种原因不履行其应尽义务,使权利人遭受经济损失,权利方对义务方的信用存在保险利益;当权利方担心义务方是否履约、守信,可能采取不签约不建交的行为,使权利方不能取得进一步的利益,义务方因权利方对义务方信誉怀疑存在保险利益。四、保险利益确定的时间

(一)对财产保险而言(二)对人身保险而言(一)对财产保险而言在财产保险中,要求投保人在投保、保险合同存续期内以及发生保险事故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海上保险只要求投保人在保险标的遭受损失时具有保险利益)。(二)对人身保险而言

在人身保险中,着重强调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被保险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而发生保险事故时给付时,则不必追究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五、保险利益的消灭和转移

(一)财产保险保险利益的消灭和转移1.保险标的消灭,则保险利益也消灭2.转移:让与、继承、破产(二)人身保险保险利益的消灭和转移1.被保险人因人身保险合同责任免除的原因死亡,保险利益消灭2.转移:让与、继承、破产本节小结

1.保险利益原则是指在订立和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经济利益关系,否则合同无效。

2.为自己投保具有保险利益,为他人投保有着严格的界限。

3.实践中各国保险利益的判断原则有“利益主义原则”、“同意主义原则”、“利益和同意相结合的原则”。

4.在财产保险中,要求投保人在投保、保险合同存续期内以及发生保险事故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在人身保险中,只强调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被保险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案例1案情:A于1997年6月3日为其公公B投保10年期人身保险,经被保险人B的同意,指定受益人是B的孙子C,现年9岁。保险费按月从A的工资中扣交。1999年2月,A与被保险人的儿子D因感情破裂离婚,离婚时经法院判决,C由D抚养。离婚后A仍按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扣交这笔保险费,从未间断。2000年3月22日,被保险人B因病身故。5月,A向人寿保险公司申请给付保险金。而人寿保险公司认为:A为B投保时虽然有保险利益,但离婚后不再是B的家庭成员,已失去保险利益,故保险单随婚姻解除而失效,应按无效保单处理。A为此将该人寿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问题:1.投保时A对B是否有保险利益?2.离婚后保险合同是否仍然有效?A对B是否还有保险利益呢?分析: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对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具有保险利益。很明显,在签订保险合同的时候,A对B是有保险利益的。在人身保险当中,在订订立保险合同时必须有保险利益,而事故发生时,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已经不具有保险利益,并不影响投保人的保险权益。只要双方签订合同时不违反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就应当被认为是有效的。

本案当中,A在为B投保时,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应该认为是有效的,而且,在A与D离婚以后,A始终按时足额的缴纳保险费,被保险人B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所以,本案当中,保险合同仍然有效,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仍然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公司是应当支付保险金的。案例2案情:李某与妻子马某于2000年协议离婚,双方约定8岁的儿子和马某一起生活,每周六儿子到李某处生活一天。后来李某与赵某再婚,由于李某的儿子活泼可爱,加上赵某不能生育,所以特别喜欢李某的儿子。于2002年5月份以孩子母亲的身份为孩子买了人身保险合同,约定受益人为李某。2003年6月,发生了保险事故,李某的孩子死亡。李某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以赵某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拒绝支付保险金。赵某遂将保险公司起诉到法院,经过法院审理认定,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公司没有支付保险金的义务。问题:1.赵某对于孩子有没有保险利益?2.如果李某提出他是孩子的父亲,他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支付保险金?分析:本案当中,赵某对孩子是没有保险利益的。李某与妻子马某离婚以后,孩子是和马某生活,只是周六的时候和李某在一起生活一天。在赵某和孩子之间并没有法律上的抚养、赡养或者扶养的关系。《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本案当中,由于孩子双方的父母都健在,而且孩子并不和赵某生活在一起,在赵某和孩子之间不存在任何的法律上的抚养关系,赵某也就不享有保险利益,所以该保险合同无效。

在审理该案的过程中,李某提出他是孩子的父亲,所以他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公司应当支付保险金。在这里,李某将投保人和受益人混为一谈了。本案当中,李某只是受益人,而不是投保人。虽然在为孩子投保的过程中,取得了他的同意,但是在合同上的投保人为他的妻子赵某,而不是李某。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是法律规定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保险利益,只能认定保险合同是无效的。

案例3案情:蓝某和其妻子赫某结婚,一直未能生育。2001年9月30日,蓝某得知当地的派出所捡到一名弃婴,二人与派出所办理了领养手续,并且给该婴儿起名为蓝倩,并且为蓝倩上了户口,户口上注明,蓝倩的出生日期为2000年11月19日。但是蓝某并没有根据《收养法》的规定,办理收养手续。2002年1月23日,蓝某与某保险公司签订了人身保险合同,并交纳了3000元保险费,受益人为蓝某。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蓝倩发生意外伤害身故,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50000元。2002年,蓝倩由于意外事故,溺水身亡。在办理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以蓝某不具有保险利益拒绝赔付。问题:1.蓝某对于蓝倩是否具有保险利益?2.保险公司在此案中有无过失?经法院审理查明:蓝某并没有根据《收养法》的规定,办理收养手续,所以收养关系不成立,蓝某不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公司未按照规定索要蓝倩的出生证或者收养证,也应对本保险合同无效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判决:双方签订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公司退还蓝某保险费3000元并承担保险损失100元。分析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对自己的子女均具有保险利益,无论子女是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与继父或者继母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案涉及的是养子女的问题,根据《收养法》的规定,收养子女必须去当地民政部门办理收养手续,并且达到法定的收养条件。虽然蓝某在当地的派出所办理了领养,但是并不满足《收养法》的规定,蓝某与蓝倩并没有法律上认可的收养关系,所以,蓝某对蓝倩并没有保险利益,双方的保险合同是无效的。案例4案情:1999年9月,某地A厂购得奥迪A6轿车一辆。10月,司机李某在厂长的指示下向当地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损失保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在投保中,为了方便省事,司机李某在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两栏中都写了自己的名字。2000年5月,该轿车在行驶中不慎与一辆卡车相撞,车身严重毁损,且造成对方卡车损失。

保险公司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被保险车辆的碰撞责任及相关损失都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内,但是,保险公司同时也发现,李某所投保的轿车并非其个人财产,而是A厂的企业财产,也就是说,李某是以个人的名义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投保,那么,这份保单是否有效呢?问题:1.司机是否有资格为属于企业所有的奥迪车投保?2.司机为企业财产投保而与保险公司订立的财产保险合同是否有效?3.保险公司对保险车辆在碰撞事故中遭受的损失和该车产生的碰撞责任是否承担赔偿责任?该如何处理?

分析根据《保险法》及《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投保人的投保行为若要产生要约的效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投保人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2)投保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3)投保人要按约定交付保费。三者缺一不可。在本案中,司机李某显然符合条件(1)和条件(3),所以要判断该保单是否有效的关键就是看李某对保险标的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虽然李某不是奥迪轿车的所有权人,但是李某的职业是司机,他对这辆轿车具有管理利益、收益利益以及责任利益,而这些根据保险法规的规定都是保险利益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司机李某也符合条件(2),该保险合同有效。

由于司机李某不对轿车具有所有权,保险公司在理赔时也就没有义务对轿车损失进行赔偿,而只需要对李某在此次碰撞事故中的责任作相应赔偿。而对于李某所交纳的用来投保车辆损失险的那一部分,保险公司应该相应退还。案例5案情:自小“青梅竹马”的夏仲青和邱小梅一起离开农村到城里打工。两人在打工生活中萌生爱意。几年后,两人于2003年5月未经登记便以夫妻名义开始同居生活。2005年初,为使今后两人的生活获得保障,“丈夫”夏仲青就分别以自己和“妻子”邱小梅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两份20年期的(生死)两全保险,保险金额分别为10万元。投保人夏仲青在保险合同中指定他自己和邱小梅两人为受益人。投保后不久,灾难降临到这对“小夫妻”头上,邱小梅在外出购物时遭遇车祸身亡。事后,悲痛万分的夏仲青以受益人身份向保险公司提出给付保险金的申请。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保险公司竟然以他与被保险人的婚姻形式不合法为由拒绝给付。夏仲青索赔不成,便以保险公司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期望通过法律手段来获得他应得的合同权利。问题:1.投保人夏仲青对被保险人邱小梅是否具有保险利益?他与保险公司订立的人寿保险合同是否有效?2.你认为法院对本案应该做出怎样的判决?保险公司是否要履行给付责任?分析1.夏仲青与邱小梅二人外出打工期间,萌生爱意,未经婚姻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所以不适用《保险法》关于配偶之间具有保险利益的规定。但是基于二人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生活并拥有共同财产以及潜在的抚养关系,他们之间显然已经存在密切的经济利害关系。同时,夏仲青为邱小梅投保人身保险是征得了作为被保险人邱小梅同意的。夏仲青为邱小梅投保具备《保险法》第53条规定:一是存在经济利害关系,二是被保险人是同意的,所以夏仲青对邱小梅有保险利益。2.邱小梅遭遇的不幸,夏仲青没有任何责任,即本保险合同没有发生道德危险。夏仲青在投保后并没有采取任何积极或消极的手段危害邱小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而是一如既往地与邱小梅恩爱相处。邱小梅遭遇不幸后,夏仲青可谓伤心至极,若法律此时不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无异于给夏仲青更大的精神伤害。所以保险公司应该履行给付责任。案例6案情:1996年10月,某贸易公司委托一家钢材公司向某五金制品公司出售10000吨钢材,在交易中卖方使用钢材公司的名义。合同约定货物于1996年11月在远东港口装运,卸货港为中国汕头,货物由买方投保。根据该合同,五金公司就合同项下向保险公司为这批货物投保了海运货物平安险,并支付了保险费。保险人签发了保险单。1996年12月30日,买卖合同项下的货物在俄罗斯一港口装货完毕,承运人签发了两套提单。1997年1月8日,承运上述货物的船舶在开往汕头港途中因货舱进水而沉没,货物也因此全损。五金公司向保险人索赔遭到拒绝,因此于1997年7月向某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及利息。被告在诉讼中辩称,五金公司并非核定的经营钢材进口的公司,也没有申请领取进口许可证,其进口钢材的行为不合法。因此原告没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应自始无效,原告无权请求保险赔偿。分析:本案所涉保险标的进口钢材属于核定公司或者申请领取进口许可证后方可进口经营的产品。五金公司并非核定的经营钢材进口的公司,也没有申请领取进口许可证,因此其进口钢材的行为不合法。五金公司对其非法进口的钢材不能享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因此无保险利益可言。五金公司以其非法进口的钢材为保险标的与保险人签订的保险合同依法应当被确认为无效。被保险人无权依据该无效保险合同向保险人索赔。

合法的利益、确定的利益、经济上的利益,三者是保险利益的构成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才具有真正的保险利益,签订的保险合同才可能有效。第三节近因原则

一、近因原则的起源二、近因原则三、我国保险理论界对近因原则的求同存异四、近因原则中近因的认定一、近因原则的起源

近因定义最早的论述是1881年英国“劳伦斯诉意外保险公司(laurenceV.A-ccidentalInsuranceC0.ltd)一案的判决:我们必须考虑最近的原因,而不可能将损失的原因追溯至肇事者的出生,因为此人不出生就不会发生这一事件。”法院从解决争端的角度出发提出“只考虑最近的原因”的原则,尽管仍是种朴素简单的认识,但毕竟在保险人负责的损失和属于保险免责范围内的损失之间划下一道分界线,即只有损失的“最近的原因”属于保险责任,保险人才予以赔偿。二、近因原则

1.近因兰博法官对近因的定义:近因就是这样一种原因,它是:a、积极的有效的因素;b、成为一系列事件的推动力的;c、没有一个新的独立的因素形成的力量所干扰的。2.近因原则:最早把近因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原则性的东西,是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该法第55条第1款规定:“依照本法的规定,除保险单另有约定外,保险人对于由所承保的风险近因所致的损失,负赔偿责任,但是对于非由所承保的风险近因所致的任何损失,概不负责。”

三、我国保险理论界对近因原则的求同存异

1、《保险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认为:近因是指“直接促成结果的原因”。即效果上最直接的原因,不一定是时间上的远近。2、《中国保险辞典》(中国城市出版社)认为:“近因是造成保险财产损失的最直接的原因……判断损失是否由承保风险造成,被保险人是否有权根据保险单提出索赔,必须找出损失的近因。3、《中国保险百科全书》(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则认为:“近因,是指直接促成结果的原因,效果上有支配力或有效的原因,并非指在时间上最接近损失的原因。四、近因原则中近因的认定

1.确定近因的基本方法2.近因原则在保险中的运用3.保险条款对近因原则的修正和限制1.确定近因的基本方法

(1)从最初事件出发,按逻辑推理,问下一步将发生什么?若最初事件导致了第二事件,第二事件又导致了第三事件……如此推理下去,导致最终事件,那么,最初事件为最终事件的近因。若其中两个环节无明显联系,或出现中断,则其他事件为致损原因;(2)从损失开始,沿系列自后往前推,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若追溯到最初事件,且系列完整,最初事件为近因;若逆推中出现中断,其他原因为致损原因。2.近因原则在保险中的运用

(1)单一原因造成的损失(2)多种原因造成的损失

多种原因同时发生

多种原因连续发生

多种原因间断发生近因的认定与保险责任的确定(一)单一原因。即损失由单一原因造成

保险风险保险人赔付单一原因近因

除外责任保险人不赔付同难兄弟为何不同获赔?某日,某公司为了丰富员工生活,专门安排一辆大巴,组织员工进行省内旅游。能从繁杂的工作中抽身出来轻松一下,员工们心情都特别舒畅。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突然从后面飞驶而来一部大货车(后经交警裁定:大货车为违章快速超车)。公司大巴来不及避让,两车严重碰撞。公司员工张强和王成双双受了重伤,立即被送入附近医院急救。张强因颅脑受到重度损伤,且失血过多,抢救无效,于两小时后身亡。王成在车祸中丧失了一条大腿,在急救中因急性心肌梗塞,于第二天死亡。

就在事发前不久,公司为全体员工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的保险金额为人民币10万元。事故发生后,该公司立即就此事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立即着手调查,了解到:张强一向身体健康,而王成则患心脏病多年。最后,根据《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条款》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伤残给付标准》,保险公司作出如下核定及给付:

1、核定车祸属意外事故;

2、核定张强死亡的近因是车祸,属保险责任,给付张强死亡保险金人民币10万元;

3、核定王成丧失了一条大腿的近因是车祸,属保险责任,给付王成人民币5万元意外伤残保险金;

4、核定王成死亡的近因是急性心肌梗塞,不属保险责任,不予给付死亡保险。判断分析:1、张强的死亡是车祸,属单一原因的近因,属于被保险,保险公司应负赔偿责任。2、王成死亡的近因是心肌梗塞,因意外伤害(车祸)与心肌梗塞(疾病)没有内在联系,心肌梗塞并非由意外伤害所造成的,故属于新介入的独立原因。这个新的独立的原因为非保险,即使发生在被保危险之后,由非保险所致的损失,保险公司无赔偿责任。近因的认定与保险责任的确定(二)多种原因同时并存发生。即损失由多种原因造成,且这些原因几乎同时发生,无法区分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同时并存的多种原因近因同为保险风险保险人赔付同为非保险风险保险人不赔付既有保险风险,也有非保险风险损失结果可以分别计算

保险人赔付保险风险所致损失损失结果难以划分

保险人一般不予赔付

同时并存的多种原因导致损失的案例分析某企业运输两批货物,第一批投保了水渍险,第二批投保了水渍险并加保了淡水雨淋险,两批货物在运输中均遭海水浸泡和雨淋而受损。显然,两批货物损失的近因都是海水浸泡和雨淋,但对第一批货物而言,由于损失结果难以划分,而其只投保了水渍险,因而得不到保险人的赔偿;而对第二批货物而言,虽然损失的结果也难以划分,但由于损失的原因都属于保险风险,所以保险人应予以赔偿近因的认定与保险责任的确定(三)

多种原因连续发生。即损失是由若干个连续发生的造成,且各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中断连续发生的多种原因近因同为保险风险保险人赔付同为非保险风险保险人不赔付既有保险风险,也有非保险风险保险人承担赔付责任前因是除外风险,后因是保险风险

保险人不承担予赔付责任

前因是保险风险,后因是除外风险

连续发生的多种原因导致损失的案例分析

1.一艘装有皮革与烟草的船舶遭遇海难,大量的海水侵入使皮革腐烂,海水虽未直接浸泡包装烟草的捆包,但由于腐烂皮革的恶臭气味,致使烟草变质而使被保险人受损。那么,保险人对烟草的损失是否负有赔偿之责?据上述情况可知,海难中海水侵入是损失的近因,对皮革的腐烂与烟草的变质并无两样,因而,海难与烟草的损失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不可分割的因果关系,因此,保险人理应也对烟草的损失给予赔偿连续发生的多种原因导致损失的案例分析2.某企业投保财产基本险(暴风属于除外责任),保险期限内的某日因暴风吹倒了电线杆,电线短路引起火花,火花引燃其仓库,导致库存财产损失。本案中,从暴风到火灾引起损失之间,是一连串发生的因果关系连续的原因,虽然与库存财产损失最接近的原因是保险风险——火灾,但它发生在除外风险——暴风之后,且是除外风险的必然结果,所以,库存财产损失的近因是暴风而非火灾,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近因的认定与保险责任的确定(四)

多种原因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但形成的因果链被新的、相对独立的原因插入而中断。新插入的、致使因果链中断的原因就是近因。

保险风险保险人赔付新原因近因除外风险保险人不赔付多种原因间断发生导致损失的案例分析1.在玻璃保险中,火灾为除外风险,被保险商店附近发生火灾时,一些暴徒趁机击破该商店的玻璃,企图抢动。此案中,火灾与玻璃损失之间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暴徒袭击才是近因,故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多种原因间断发生导致损失的案例分析2.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中,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因严重的脑震荡而致颠狂与抑郁交替症,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叮嘱在服用药物巴斯德林时切忌进食干酪,因二者之间相忌。但是,被保险人却未遵医嘱,服药时又进食了干酪,终因中风而亡,据查中风确系巴斯德林与干酪所致。在此案中,食品与药物的相忌已打断了车祸与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食用干酪为中风的近因,故保险人对被保险人中风死亡不承担任何责任第四节损失补偿原则

一、损失补偿原则的概念二、损失补偿原则的实现方式三、损失补偿原则的保险人对赔偿金额的限制一、损失补偿原则的概念

损失补偿原则是指在财产保险中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将特定的风险转由保险人承担。当保险标的发生了承保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应当按照保险合同条款的规定履行全部赔偿责任。但保险人的赔偿金额不得超过保险单上的保险金额或被保险人遭受的实际损失,即不能超过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保险利益。保险人的赔偿不应使被保险人因此而获得额外利益。二、损失补偿原则的实现方式

(一)现金赔付

(二)修理

(三)更换三、损失补偿原则的保险人对赔偿金额的限制

1.以实际损失为限2.以保险金额为限3.以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为限4.赔偿计算方式的限制⒌其他赔偿限额下一张1.以实际损失为限按市场价格确定,按恢复原状所需费用确定,按重置成本减折旧确定,按被保险的货币损失确定。返回4.赔偿计算方式的限制

(1)财产保险:比例赔偿方式、第一危险赔偿方式、限额赔偿方式(2)人身保险:比例给付制、人体图示验照给付、分级累进给付、渡边给付(3)责任保险:要受法院判决的影响返回⒌其他赔偿限额被保险方自负免赔额:绝对免赔和相对免赔损余物资的价值单位标的或事故的责任限额标的折旧。返回第五节代位追偿原则

一、代位追偿的概念二、代位追偿原则产生的根源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