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民诉概述_第1页
第一章民诉概述_第2页
第一章民诉概述_第3页
第一章民诉概述_第4页
第一章民诉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事诉讼法学主讲人:梅奕敏y6662310@163.co/p>

课程主要内容基本理论基本制度主要程序基本理论:民事诉讼目的论民事诉讼价值论民事诉权论民事诉讼标的论证明责任论民事判决既判力理论民事诉讼制度:(1)基本制度:合议、回避、陪审、公开审判、两审终审(2)一般诉讼制度:当事人制度管辖制度证据制度法院调解制度诉讼保障制度主要程序:诉讼保全程序一审普通程序一审简易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特别程序执行程序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第一节民事纠纷与多元化纷解决机制一、民事纠纷也叫民事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纠纷:

2003年8月,黄某与东日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一份,约定:黄某购买商品房一套。2004年8月,东日公司发约黄某《入住通知书》。黄某办理入住手续,并交纳购房款。同月,黄某向东日公司反映客厅窗外有一根用于小区装饰的钢梁不仅遮挡窗户,给其造成视觉和心理障碍,而且威胁其人身、财产安全和隐私权,要求拆除。东日公司不同意拆除,双方发生纠纷。纠纷的主体:黄某东日房地主开发公司纠纷的内容:民事合同民事纠纷的概念也叫民事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争议主体特点争议的内容二、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私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自决与和解法定和法外调解调解的形式: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法院附设诉前调解仲裁行政救济司法救济民事诉讼三、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和解:调解:仲裁:(1)和解协议性质:民事合同性质(2)和解协议效力:合同效力,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人民调解劳动争议调解消费者协会调解法院附设诉前调解调解-----人民调解-----民间调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原则:

(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不收取任何费用。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性质:群众性组织设立: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

乡镇、街道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

人民调解启动程序1、当事人申请2、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除外)调解协议1、形式:口头或书面2、效力:具有法律约束力3、生效时间:

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案例:

黄某与东日房地产纠纷经调解达成协议:黄某与东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基本情况双方因商品房合同履行发生争议,现自愿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双方商品房合同有效,双方愿意依合同履行。第二条东日房地产公司于本协议生效之日起一周内拆除钢梁。……案例:

问题:(1)经调解达成拆除协议后,公司不按期进行拆除,黄某怎么办?黄某可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东日公司想变更协议内容怎么办?(3)东日公司否认调解协议是自愿达成的怎么办?法律依据:第三十二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的效力确认:第三十三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经法院确认为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仲裁(1)仲裁以双方自愿为前提形式:仲裁协议(2)仲裁具有民间性(3)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性第二节民事诉讼一、概念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诉讼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公力救济司法救济特点:(1)依靠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2)具有严格的法定性。(3)具有强制性。二、民事诉讼目的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制度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或结果。1、私法权利保护说国家设立民事私法制度,表明其禁止当事人通过“私力救济”来实现权利;而作为代价,国家就应该承担起保护当事人权利的任务。因此,国家设立民事诉讼目的在于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法权利。2、私法秩序维护说

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在于满足社会整体的需要,而不是维护某个当事人的私法权利。尽管客观上民事诉讼制度同时起到了保护私法权利的作用,但从设立者角度看,维持社会现存的私法秩序才是其根本目的。社会本位观点。3、纠纷解决说民事诉讼不是以对原有实体权利的确认为出发点,而是以解决纠纷为其出发点。作为一项制度,其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当事人之间的某些纠纷不能通过其他诉讼外方式解决,而必须要由国家强制力介入。因此,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以国家强制力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4、程序保障说该说从“正当程序”的观念出发,认为民事诉讼的正当性来源于其程序的正当,而不是其结果的正当;民事诉讼程序并不是为了达到正确判断的手段,其过程本身就是民事诉讼的目的。因此,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在于“为实现当事人自律性的纷争解决提供程序保障”

。5、权利保障说

从宪法上权利保障的角度阐述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认为诉讼制度所保障的权利实为实体法上的实质权,即法律应以保护的利益、价值,民事诉讼的目的就是保障这种实质权。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一)概念是指受民事诉讼法调整的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存在的以诉讼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二)要素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1)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法院、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人民检察院(2)诉讼主体: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中能够引起诉讼程序发生发展和终结的人。诉讼主体:法院、检察院、当事人、特别代理权限的诉讼代理人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3)诉讼参加人: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4)其他诉讼参与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民诉法第五章标题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2、内容:诉讼权利、诉讼义务3、客体:(1)法院与当事人:案件事实和诉讼请求。(2)法院与其他诉讼参与人、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案件事实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三)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事件、诉讼行为诉讼契约:诉讼效果管辖协议、调解协议、执行和解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一、概念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院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性质:公法、程序法二、民事诉讼法的效力1.对人的效力

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的申请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但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除外。2.对事的效力

人民法院主管范围: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第3条案例讨论1:

2001年6月1日,四川成都陶女士匆匆下楼为女儿买感冒药,不幸遭遇车祸。后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在诉讼请求中,陶女士提出一项很特殊的精神损害赔偿,那就是10000元的亲吻权赔偿。她的理由是:由于上唇的裂伤和门牙的折断,曾经感情丰富而罗曼蒂克的她却再也不能感受与丈夫亲吻的醉人甜蜜,连常常与女儿之间享受母女天伦时的亲吻行为都失去了原有的感觉。问:此种损害如果陶女士起诉,是否属于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主管范围?案例讨论2:

一位四川老人,在看完了黄宏演完的小品《杨白劳与黄世仁》之后,感觉自己本来良好的心情没有了,反而觉得心情压抑,进而认为黄宏侵犯了自己的“良好心情权”,于是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此纠纷是否属于法院民事审判主管范围?案例讨论3:

2009年6月,王某在某新华书店集团公司以25元购得由知名作家张某著、某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一本。后王某以该书存在17处知识性差错,差错率超过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及国家新闻出版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关于“差错率不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的规定,提起诉讼,要求某新华书店集团公司、某文艺出版社、作者张某退还及赔偿书款,并支付因此产生的勘误费、误工费。此纠纷是否属于法院主管范围?

案例讨论4:

邓某曾向张某借款7万元,2004年张某将邓某起诉至法院,当年11月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判决邓某归还7万元。2005年1月,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因邓某无力偿还,该笔款项未能执行。邓某的父母曾在成都内购买过两套住房。2006年邓某父亲去世,邓某与弟、妹等人一同前往公证处办理遗产继承手续时,明确表示放弃继承遗产的权利,事后,邓母又将两套房屋中属于自己的部分分别赠与给邓某的弟、妹,并办理了过户手续。张某获悉后,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撤销邓某放弃继承权的行为。问:法院应否受理?民事诉讼法对事的适用范围民事法定权利受到侵害引起的争议民事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引起的争议争议必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争议3.空间效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领土、领海、领空以及领土的延伸部分4.时间效力民事诉讼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民事诉讼法何时生效,何时失效,是否溯及既往。民事诉讼法生效前法院已经受理而尚未审结的案件,则应按照新法规定的程序审理。二、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1、诉讼法是实现实体法的工具。2、诉讼法是实体法之母。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刑民交叉概念:指同一当事人的同一行为或同一法律事实,既须承担民事责任,又应承担刑事责任。处理模式:1、平行式:2、附带式: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98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