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教师资格证考试_第1页
第一讲教师资格证考试_第2页
第一讲教师资格证考试_第3页
第一讲教师资格证考试_第4页
第一讲教师资格证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包含的内容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弱点科学家、发明家的聪明才智、优秀品德及其局限性科学技术的内部结构与体系特征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技术政策的优劣成败中外科学技术的接触、交流与融合中外科学技术的比较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中国古代科技综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历史地位。它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原始积累,春秋战国奠定基础,两汉、宋元两次高潮,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提高和随唐五代的持续发展,至明万历以后虽比诸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大为落后,但仍有缓慢进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集大成的著作,传统科学思想从高峰走向总结。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综述综观整个发展历程,16世纪以前的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技史专家一致认为,在16世纪以前,中国的工艺技术及生产力居世界之冠,不是同时代的欧洲可以望其项背的。我国古代的科技先驱辛勤耕耘、善于观察、长于思索、勇于探究,注重整合、联系实际的产物,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概述马克思就曾经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而今天众多著名科学史家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珍贵价值的重新肯定,必将使之在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中显示出东方智慧的新的转移与新的实现。深信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新世纪里对人类文明再次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中国古代科技蒙昧初开的中华先民,他们对科技的精通,远远超出人们以往的认识;看百工匠户极尽巧思,创造出种种神奇的建筑和机械。沈括、王祯著书立说,使世人得以一窥前人惊人的发现和发明;看张骞、郑和拓路扬帆,将中国人所了解到的世界扩展到西域和海外;看四大发明,载誉四海,如何从中国出发改变世界;看陶瓷技术,从无到有,如何从粗陋的瓦甑演化为精致的艺术品。蒙昧初开的远古时期从使用木棒和石块、采集、渔猎到打磨时期、人工取火、修建房屋、种植、畜牧,人类藉由技术的演化实现了自身的演化。中国是这个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站。迄今发现的人类使用火的最早遗迹就存在于北京的周口店山区。蒙昧初开的远古时期距今一万年左右,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中国在这个时代的文化遗存目前已发现了六七千处之多。(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在这些遗址中,很多后来中国特有的技术益初露端倪。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耕种稻田、独特的蛋壳陶,以及享誉世界的养蚕业和丝绸都出现在这些遗址中。远古的陶器制作技术陶器是人类创造的第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材料。制陶业称得上人类最早的“化学工业”,也是冶金、制瓷、玻璃等工业的鼻祖。中国引以为傲的制瓷技术正是从制陶业中脱胎而出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已经普遍存在。距今8000—7000年,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拥有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陶窑。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为泥质或夹砂红陶,纹饰有篦点纹、弧线纹或乳丁纹等。在制陶工艺发展过程中,人们还对陶器进行装饰。裴李岗文化双耳三足壶泥片贴塑法、捏塑法和泥条盘筑法是早期陶器制作的主要方法。右边这件8000年前裴李岗文化陶壶就是用泥条盘筑法制成的。制作者先将粘土搓成或压成泥条,然后在用作器皿底部的一块泥饼上一层一层地用泥条垒成器壁。与早期的捏塑法相比,泥条盘筑法可以制成器形更大的作品。半坡人面鱼纹盆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的代表性文化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当时的先民在陶器制作时还利用天然颜料给陶器上色,在陶器上绘制出具有一定意义的图案,体现出当时的人类出来单纯的生存本能外,对精神世界已开始有所追求。湖州钱山漾夹灰砂陶鼎制作陶器的陶土最初不加淘洗,所含杂质较多。后来制陶工艺逐渐精致化,人们不但对陶土进行淘洗,还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类型的陶土,并人工掺入杂质改变陶土的性能。比如制造炊器,为避免其受热后爆裂,人们会特意掺入一定比例的砂粒。这种陶器称为夹砂陶。右边这件陶器出土于钱山漾遗址,属良渚文化类型,距今4700多年。青海孙家寨舞蹈人纹彩陶盆轮制法的出现是制陶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利用陶轮的转动,可以更容易地对圆形陶器进行塑型。早期的陶轮由制陶者手工转动,转速较慢,称为慢轮,主要用于对泥条盘筑成的陶坯进行修整。上边这件陶盆制作于5000年前,是典型的慢轮陶制品,制作者不但用慢轮进行修坯,器身内外的水平状装饰线也是用转轮绘制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快轮是在慢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陶轮的转速加快,制作者可以直接在转动中进行拉坯,生产效率更高,制成的陶器也更精致。右边这件黑陶杯距今约4000年,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其杯壁最薄处仅0.2-0.3毫米,但质地却极为细腻坚硬,是典型的快轮制品。襄汾陶寺遗址出土彩绘陶盆在制陶工艺的发展中,人们还发明了对陶器进行装饰的工艺。比如在陶坯干透前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可使烧成后的器表发亮,称为“磨光陶”;或在陶坯上施一层薄薄的泥浆后再烧制,称为施“陶衣”。最常见的还是“彩陶”,即用天然颜料在陶坯上绘出花纹后再烧制。中国古代科技的源流中国的纺织技术历史悠久,在全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绝大部分发现有纺坠,证明当时的纺织技术已十分普遍。作为中国人独特发明的养蚕和制造丝绸技术,也已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发展成熟。建筑,在新石器时代南方发展出了干栏式建筑,北方则形成地穴式、半地穴式和纯粹的地面建筑三种不同的形式。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能够建造大型的城防工程。湖州钱山漾出土的纺织品距今4700多年的湖州钱山漾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1958年,考古学家曾在该遗址发现大量苎麻和蚕丝制品,遗址中出土的残绢片和丝、麻织品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丝、麻织品。其中苎麻的细密程度几乎已和现代细布相当。湖州钱山漾出土的丝帛残片右图的丝帛即为1958年出土于钱山漾遗址的丝帛残片。残片长2.4厘米,宽1厘米,呈黄褐色。经纬密度各为48根/厘米,丝的拈向为Z;丝带宽5毫米,用16根粗细丝线交编而成;丝绳的投影宽度约为3毫米,是用3根丝束合股加拈而成,拈向为S,拈度为3.5拈/厘米。中国古代科技的源流根据《尚书》的记载,上古时代的帝尧(约活动于4300多年前)曾命令天文学家曦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即根据天文观测编制历法,并分派羲仲、和仲等天文学家分别前往东、南、西、北四方设立观测点。这是中国上古天文学比较确切的记载,并已经得到考古证据的支持。中国古代科技源流传统中国医学的发明者是生活在5000年前的炎帝神农氏。相传为找到合适的药物,神农曾遍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曾经辉煌的中国古代科技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特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神圣的艺术,文明之母)、指南针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中国科技发展世界之最朝代人物表现春秋战国孔子《春秋》 哈雷彗星最早记录

《甘石星经》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西汉 最早发明纸东汉 张衡浑天仪 首架地动仪南齐 祖冲之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隋 李春赵州桥 现存世界最老石拱桥唐 《金刚经》现存世界最早有确切日期雕版印刷品(868

年) 一行 首次测出子午线长度 陆羽《茶经》 世界上首部茶叶专著明 《徐霞客游记》 对石灰熔岩地貌考察研究属世界首创中国古代的农学成就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稻种);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农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王祯《农书》:继承了前人在农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总结了元朝以前农业生产实践的丰富经验,全面系统地解释了广义农业生产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徐光启《农政全书》: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中国古代主要医学成就

战国扁鹊创“四诊法”——望、闻、问、切;西汉《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东汉《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完整药物学著作;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医疗学基础,被尊为“医圣”;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用于麻醉,世界首创;西晋王叔和《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中国古代主要医学成就唐代唐太宗首创世界上第一座医校,比欧洲早200年;唐代《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东方医学圣典”,“药王";南宋宋慈《洗冤录》我国第一种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明代李时针《本草纲目》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了十进位制的国家,距今4000年左右的陕西、山东、上海的出土文物中除表示个位的数字外,已经有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