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提取工艺及应用_第1页
黄酮提取工艺及应用_第2页
黄酮提取工艺及应用_第3页
黄酮提取工艺及应用_第4页
黄酮提取工艺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酮提取工艺及应用2023/2/31一.黄酮概述2023/2/321.生物类黄酮的结构与分类生物类黄酮泛指2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结合的一系列C6C3C6化合物,主要是指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的化合物,其基本结构见图2023/2/33这些类黄酮物质根据其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联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分为8类:黄酮(flavones)、黄酮醇(flavonols)黄烷酮(flavanones)、异黄酮(isoflavones)、黄烷醇(flavanols)黄烷酮醇(flavanonols)、查耳酮(chalcone)花色素(anlhocyanidins)。2023/2/342.生物类黄酮的鉴定对于未知的生物类黄酮的鉴定主要有2种方法,1.纸色谱(薄层色谱)-紫外及可见光谱分析。2.高压液相色谱(HPLC)-质谱分析(MS)。该方法是通过高压液相设备与质谱仪的联用来确定未知类黄酮物质的结构。2023/2/353.生物类黄酮的生理活性功能(1)抗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指出自由基(freeradicals)是需氧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多种生化反应的中间代谢产物,也是生物体有效的防御系统。但当其产生过量或清除过慢时,这些具有未成对电子的自由基由于其化学性质相当活泼,便会攻击生物体大分子物质如DNA、蛋白质或生物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各种细胞器,造成生物体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及组织器官水平的各种损伤,加速生物体的衰老进程并诱发许多慢性病如癌症、白内障、心肌梗塞、阿兹海默症等发生。2023/2/36抗自由基系统:

谷胱甘肽(GSH)

过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2023/2/37(2)对心血管系统的维护作用

芦丁(rutin)、儿茶酚(catechin)等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可用作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剂。不少治疗冠心病有效的中草药或活血化疲类药物中均含有类黄酮化合物。芦丁、槲皮素、葛根素、人工合成的立可定(recordil)等均具有明显的扩冠作用,并已用于临床。有些类黄酮成分还有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作用。2023/2/38(3)雌性激素样作用染料木素(genistin)、大豆素(daidzein)等异黄酮在结构上与己烯雌酚相似而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这些异黄酮可以通过竞争性的抑制作用阻塞雌激素的吸收(estrogenreception),从而降低前列腺癌和乳房癌的发病率。2023/2/39

2023/2/310(4)护肝作用

生物类黄酮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因半乳糖胺和CCl4等引起的中毒性肝损伤均具有一定的疗效。研究表明,生物类黄酮对CCl4所致肝脏丙二醛(MDA,肝脏脂质过氧化最终产物)含量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肝损伤对谷胱甘肽(GSH)的消耗,保护肝细胞结构的完整性。2023/2/311(5)抗炎抗过敏作用

生物类黄酮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抗炎机制可能在于其抑制了前列腺素(PG)和生物合成过程中的脂氧化酶(LOX),抗过敏机制可能在于其抑制抗原的结合或在抑制介质释放等环节上产生作用。2023/2/312(6)抑菌、抗病毒作用

据研究,生物类黄酮如银杏叶黄酮、槲皮素、桑色素(morin)、山奈酚等均具有抑菌作用。2023/2/3134.生物类黄酮的结构与生理活性的关系

生物类黄酮之所以具有突出的抗氧化性、消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由其结构所决定的。目前普遍认为,生物类黄酮分子的α、β不饱和吡喃酮是其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关键。他们都认为:1:生物类黄酮所具有的多酚类结构使其成为自由基的陷阱,它与其他自由基反应生成的酚氧自由基,由于Pπ共扼结构稳定,能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连锁反应;2:生物类黄酮上相邻的羟基或酮基能够鳌合金属离子,而金属离子往往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和引发剂.3:生物类黄酮可以起到还原剂的作用,将一些其他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还原,使之重新发挥作用。2023/2/314黄酮系列产品2023/2/3152023/2/3162023/2/3175.生物类黄酮的提取与精制1.生物类黄酮的提取通常采用溶剂提取,如甲醇索氏抽提法、乙醇浸提法、碱溶酸沉法、热水浸提法等。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强化物理场进行萃取的尝试,如陈斌等使用微波从葛根中萃取葛根异黄酮,浸出率达96%以上。毕丽君等用超声波从水芹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黄酮浸出率可达94.6%。此外还有酶法,如王晓等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液对山楂叶进行酶解,然后用水提取类黄酮类物质,结果与传统工艺相比,提取率提高了16.9%,且提取条件温和。2023/2/3182023/2/3192023/2/3202.生物类黄酮的精制生物类黄酮的精制方法很多,如:溶剂萃取法、沉淀剂法、吸附层析法、超临界CO2萃取法、膜分离法等。2023/2/3212.1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低级酮(醇)提取-铅盐沉淀-酮萃取;低级酮(醇)提取-正已烷脱脂-甲苯/正丁烷萃取;低级酮(醇)提取-氨水沉淀-混合酮萃取.

这些方法见诸众多的银杏黄酮精制的专利。2023/2/3222.2沉淀剂法

通过向粗提液中加入特定的沉淀剂可以有效地去除蛋白质、鞣质等物质,常采用的沉淀剂有明胶、高岭土硅藻土及ZTC澄清剂。李俊等根据银杏叶中各物质的性质,用先明胶后硅藻土的方法对银杏黄酮粗提液进行处理,使得银杏叶提取物中的类黄酮物质的含量超过24%。2023/2/3232.3超临界CO2萃取法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一项新颖的萃取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无毒、防氧化及操作条件温和等优点。游海等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研究了从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萜内酯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操作压力下,超临界CO2萃取法可有效地提取出银杏叶中的药用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和萜内酯,其中黄酮含量达28%以上,萜内酯含量达7%以上,且银杏叶中的有毒物质银杏酚酸的含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2023/2/3242.4吸附层析法

吸附层析法中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聚酰胺、大孔吸附树脂等。其中大孔吸附树脂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是吸附和筛选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吸附性好不受无机物存在的影响、再生简单、解吸条件温和、使用周期长、易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等优点,被广泛地用于物质的分离纯化。何琦等采用D140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制得的银杏黄酮纯度为24.54%。2023/2/3252.5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膜,以外加压力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液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使用膜分离技术对类黄酮粗提液进行精制,可以除去液体中的大分子杂质,使其滤出液澄清透明,精制液在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上与粗提液基本一致。2023/2/3266.生物类黄酮的应用1.天然甜味剂

柚皮苷属二氢黄酮,经过氢化处理可以转变为具有甜味的二氢查尔酮,甜度是蔗糖的100倍。柚皮苷与异香兰素作用得新橙皮苷,新橙皮苷经过氢化转变为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其甜度为蔗糖的950倍,而且此2种甜味剂回味均无苦味,可直接用于各种食品中,并具保健作用。2023/2/3272天然抗氧化剂

研究表明,生物类黄酮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Sa1uSPekkarinen等发现,在亚油酸甲酯体系中,杨梅酮(myricetin)与槲皮素(quercetin)的抗氧化效果优于维生素E。SusanaNieto等发现在鱼油体系中,槲皮素与5,3、4一三羟基7-甲氧基黄烷酮的混合物的抗氧化能力,高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及丁基羟基甲苯(BHT)。2023/2/3283天然色素生物类

黄酮多呈黄色,同时又具有很宽的溶解性,既有水溶性的生物类黄酮,又有脂溶性的生物类黄酮,所以完全可以根据食品加工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生物类黄酮作为着色剂。萧伟祥等利用低档的绿茶或茶末制取了纯天然的茶黄色素和茶绿色素,并确定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2023/2/329

4.医药产品

由于生物类黄酮具有防癌、抗衰老、降脂、降压等生理作用,所以人们开发出许多以其为主要功能成分的药品,如国内外医药工业用芦丁作原料生产出芦丁镁络盐,羟乙基槲皮素等心血管药物。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从苦荞中提取出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天然生物类黄酮,并用其配成了疗效极佳的多种内服和外用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