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四个考点形象语言技巧情感2014年高考各省份涉及到的考点形象12上海、广西、天津、山东、大纲、浙江、课标一、广东、湖北、江苏、福建语言4广西、大纲、湖北、四川技巧11重庆、辽宁、湖南、浙江、课标二、天津、课标一、湖南、湖北、北京、安徽情感12课标二、天津、课标一、广东、江西、北京、辽宁、江苏、福建、重庆、四川、安徽诗歌鉴赏专题之表现手法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古诗词表现手法3.表达方式1.表达技巧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借代设问用典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想象,衬托,渲染描写类抒情类间接抒情2.修辞方法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①表现手法:如对比、渲染、烘托、白描、象征、用典、托物言志、抑扬、照应、联想想象、以小见大、赋比兴等。
②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借代、夸张、反复、双关(互文)反问、设问、反语等;③表达方式:叙述、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议论、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诗歌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包括……灵活运用;根据诗歌内容作判断表达技巧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高考诗歌鉴赏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比、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通感、反语、用典等诗歌鉴赏常见修辞辞格的作用(1)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4)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5)对比: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1、比喻: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化虚为实、把抽象事物具体形象化的艺术效果。例如: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虞美人(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如眉”:以眉喻月,描绘了当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秀美。“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思考:第二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马策”和“刀环”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前者指战马,后者指武器,合起来指代战争,一、二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怨恨之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用颜色“绿”代替绿叶,用颜色“红”代替红花。语言简洁而意味无穷。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2、借代:山园小梅(北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诗中颔联最为著名,颈联也常为人称道,试从修辞方法上分析其妙处。
颈联纯属虚写,“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3、比拟(拟人、拟物)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写愁情?
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没有重量没有形状的愁绪当作有重量有形体的物来写,看似不合逻辑,实则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愁绪之浓、之重。4、夸张: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8岁所作)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5、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也即自问自答)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周邦彦《苏幕遮》)6、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对现实人生贵贱依出身而定的不满和无奈。7、对偶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8、对比
把相对相反的两个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使双方特点更加鲜明。陶者
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全诗运用对比的的方法,通过陶者和富家的鲜明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西洲曲【南朝乐府】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无题【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一语双关,通过这句极其形象又极其朴素的诗,抒情主人公的迷惘、眷恋、忐忑不安、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9、双关
表达委婉含蓄的情感。
莲青(怜、情)晴晴(情)丝思
修辞方法鉴赏总结首先,准确识别常见的修辞手法;其次,结合试题具体要求,注意赏析层次:(1)点明手法(2)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3)分析表达效果(准确性、生动形象性、富有意蕴等。08高考真题演练【江苏卷】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鉴赏这首散曲。【答案】(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
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阅读下面诗句,然后回答问题。海棠【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将花比作美人,深夜怕花睡去,点上红烛去欣赏芳容,表达对海棠花的无限喜爱之情。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答案】(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表现手法鉴赏之表达技巧鉴赏一、试题传真:08年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1:①这首诗景中含情。
②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的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③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参考答案2:①这首诗借景抒情。
②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
③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根据答案及评分标准,你能总结出诗歌表现手法鉴赏的评分要点即具体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吗?二、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明手法)(如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阐运用)(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析效果)(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表达技巧之抒情类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事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1.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乐景乐情哀情哀景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盎然,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爱意。“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体现诗人对西湖的情有独钟——乐景,借景抒发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乐景写乐情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景,表达什么情?作者写的是秋天的悲苦之景,作者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哀景写哀情。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如何体现乐景写哀情?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可后两句却偏偏叹息。如此美景,作者独感慨归家无期。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韦庄的《菩萨蛮》也属此类。托物言志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借事抒情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用典抒情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孙仲谋——怀念英雄,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寄奴——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廉颇老矣——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用典抒情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也佳,隐着自可久留。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正侧描写视角变化细节描写动静结合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属于衬托手法。[例]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众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以动衬静有静有动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分析: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化虚为实,以实写虚柳永《雨霖铃》虚实结合上片重在写实,下片着力写虚
总之,实境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乃是在此基础上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多角度描写(视听结合居多)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视听结合)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视觉、嗅觉相结合)描写视角变化1、感官变化:视觉、听觉、触觉2、描写的层次性:远近、上下、俯仰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侧面烘托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白描本是国画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染烘托的写法,平平淡淡中见真意。田家聂夷中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细节描写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有人认为“红叶青山”的描写展示了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面,这似乎与送别的气氛不大协调。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试加鉴赏。答:不同意。诗歌以乐景写哀情,明丽的景物是对别离伤感之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离别后的愁闷。写作技巧赋比兴衬托联想想象欲扬先抑象征对比渲染烘托等
⒈比兴
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第三章首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比兴: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注: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
《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使人不禁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
2、衬托与对比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以美人来衬英雄《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扬州本是昔日的“名都”、“佳处”,如今却野麦丛生,一片荒凉,今昔对比,感慨不已,表达了诗人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对比,是两个事物相互比较而得出的结果,重在比较,从而让读者心目中有一个明显的差别.
衬托,则是一个事物衬托另一个事物,有正衬,反衬之说,有时候内含比较,但重在突出一方面特征3、联想和想像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4、欲扬先抑(先扬后抑)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登上翠楼去赏春景的兴奋欢愉之情。后两句则写闯入眼帘的柳色,引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时的伤感。先扬后抑之间传达出少妇因触景而生的感伤和哀怨,突出了“闺怨”的主题。5、象征(托物言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厂房出租安全风险评估与报告协议4篇
- 个人信用贷款协议范本(2024年版)版B版
- 论文写作全攻略
- 2025年度国际贸易代理风险控制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高端装备制造厂区租赁合同协议4篇
- 2025年度医疗设施场地租赁合同范本6篇
- 2025年度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合同企业劳动争议解决报价4篇
- 专项经济分析与信息咨询服务协议版B版
- 2024经济中介服务合同格式
- 2025年度环保设备销售与环保技术服务合同4篇
- 增强现实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 TD/T 1060-2021 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正式版)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 仓库智能化建设方案
- 海外市场开拓计划
-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
- 供应链组织架构与职能设置
- 幼儿数学益智图形连线题100题(含完整答案)
- 七上-动点、动角问题12道好题-解析
- 2024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红色历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