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问题与对策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朱朝枝教授博导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分析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对策建议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涵(一)农业结构性调整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农业结构调整可以理解为,农业生产活动中劳动!资本!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使用的重新配置。从这一理解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农业结构调整的范畴既包括农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又包括国民产出的增加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由于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产出与农民收入的增加,最终导致农业效益的提高。因此,引起农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的积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的需求结构产生的变化;农业比较优势的变化;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农民与城市职工收入差距拉大以及政府政策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等等。现代结构调整观点认为,农业结构调整能使土地、劳动和资本使用在不同时间和地方,可产生不同的经济增长,因为消费者与市场的变动均随人均收入水平而变动,贸易上受国外市场约束。因此,农业生产要素的使用需要进行调整。由此可见,新世纪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还必须把以下两个相互依存的关系考虑进去:一是居民收入增长引起国内需求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二是重新配置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资源会推动农业经济增长。(二)战略性调整所谓战略性调整,主要着眼于需求总量、需求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及生产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化的动态适应与引导能力。主要体现为全局性和长期性调整的特征。战略性调整具有全局性的特征。即战略总是属于全局而非局部,属于整个发展的长远性问题,而非短期的个别方面,属于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而非表面的现象。战略性调整的这种全局性,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应遵循”统筹兼顾,全面综合”的原则来考虑农业结构调整问题,避免主观片面,顾此失彼。战略性调整具有长期性的特征。战略性调整是以较长期限为载体,研究对象的方向性、趋向性。发展方向或趋势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未来和前途,对事物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战略的着眼点应是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战略性调整的这种长期性,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应遵循“瞻前顾后,长短结合”的原则来考虑农业结构调整问题。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分析
(一)农产品供需形势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次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据国家内贸局的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农产品的97.3%均处于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局面,其中供过于求的商品占56.76%。(二)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高档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尤受人们喜爱,这一切造成农产品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许多落后的产业、质低的农产品,必然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例如:我国是苹果生产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而目前我国苹果年出口量仅占总量的1%左右,出口量小的主要原因是质量差、大小不均、含糖量低、虫果率高。采后保鲜能力差,果实农药残留量超标。又如我国南方早籼稻由于米质低,口感差,市场占有量小,每年约有2000万吨早籼稻用于喂猪;我国优质小麦的年产量仅占国内总消费量的8.5%,发达国家专用粉有上百种其产量占总面粉量的90%以上,而我国专用粉只有十几种,其产量不足面粉产量的10%,每年不得不花费26亿美元进口50亿公斤面筋含量低的小麦做饼干。(三)调整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过去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采取层层下达指标和运用行政手段,而此次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
由于此次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发生根本性变化,由政府转变为农民,因此,政府在此次调整过程中所起的角色必然发生变化,从以前的下达指标,进行行政干预转变为引导、服务和宏观调控。(四)调整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农业结构调整是数量或面积上比例关系的变动,如发展多少蔬菜、果园、压缩多少粮食面积等,主要是解决农业向广度进军的问题,改变过去以粮为纲的“单打一”的局面。这种调整方法在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条件下是有效的。但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种结构调整的思路必须转变。
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决不能再走简单的数量、比例变动的老路子,必须注重调整质量。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向生产的深度进军,提高农业的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过去在农产品供不应求时,我们调整农业结构只能在数量结构上调整,不可能把讲质量、讲效益的要求作为中心,作为重点,但在农产品供求矛盾缓解之后,我们有条件在高层次上着手农产品品种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五)所处的宏观环境不同一是中国已加入WTO,加入WTO后,国内一些农产品的生产受到冲击是难免的,但开放也会带来机遇。从短期看,加入WTO将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关税降低和非关税措施取消后,对部分地区一些质量和单产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品带来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农业结构调整其本质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手段是市场机制,而我国目前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尽完善,尤其是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无法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需要,也不适应农业国际化对农业进行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整的需要。但从长期看,加入WTO有利于拓宽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空间,有利于我国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良好的竞争力。因此,加入WTO也会给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机遇。
二是过去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资源的保护重视不够。
在继续开发农业资源的同时,重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注意对资源的保护,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此次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耕地为例,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只有世界的1/3,现有耕地面积与1957年相比,减少了1466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46万公顷,人均耕地从0.18公顷降到0.093公顷。又如,我国人均淡水、森林、草地资源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1%、14.3%和32.3%,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质量仍在继续下降或恶化。所有这些,将对新一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得该轮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三、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一)市场机制不完善,交易规则不健全,信息不充分,严重制约着结构调整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设施落后,契约关系不稳定,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的营销。市场调节具有其盲目性、风险性和滞后性的缺陷。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建设初期,由于信息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大多数生产者都遇到了缺乏信息、信息不对称和面临不确定性选择的问题。
(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主动调整能力弱
目前大多数农民处于孤军奋战的局面,没有在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之间找到一种有效的连接方式。广大分散的个体农民在搜集、辨析和处理有关市场规模、技术变化、相对价格等信息并作出决策时,还面临很多困难。(三)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农业的产业特性增加了农民的风险和结构调整的难度
农业生产过程是生命的繁衍的过程,这使得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与众不同的约束和风险。特别是农产品大多数具有鲜活的特点,产品销售是否及时对农业效益的实现影响极大。这使得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农业的处境相对与其他产业部门更为不利。农产品一旦不能及时卖出,它的性能和价值将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烂掉倒掉,分文不值。
(四)政府对结构调整缺少足够的财政支持及技术和信息服务
现在尽管已把结构调整确定为农业工作的核心任务,政策导向也十分强大。但工作毕竟刚刚开始,一些大的原则或者思路性的东西落实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政府的财务支持力较弱,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业相对滞后,直接影响了对结构调整的顺利推进。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一)走出结构调整的误区,把握结构调整的层次首先应走出过分迷恋小规模家庭经营的误区,把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加强对现代产业组织形式的利用,加快改造小农经济结合起来。
其次是走出局限于适应性调整的误区,真正从战略调整的高度,加强结构调整的基础工作。如果说适应性调整主要是产品结构的调整,那么战略性调整固然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更重要的却是从根本上调整原有的生产模式、营销模式、投融资模式和制度结构。第三、走出“计划农业”的误区,始终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结构调整机制放在首位。在走出农业结构调整误区的同时,应把握结构调整的6个层次:部门层次上的调整和优化调整农、林、牧、副、渔业的产业构成,增加对收入弹性大的产业的资源配置,扩大市场需求空间大的产业的生产规模,缩减没有市场需求增量的产业的生产,使农业生产结构在整体上适应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食物消费结构整体性不断转换的需要。产品层次上的调整和优化。调整各个生产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优化部门内部的生产结构,使本部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市场对本部门的需求一致。例如,牛肉等畜产品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增加这些产品的生产就成为优化畜牧业产品结构的基本方向。品质层次上的调整和优化。调整每一种产品生产的资源配置,优化每一种产品内部的生产结构,实现产品的品质与市场的需求相一致。上市层次上的调整和优化。调整农产品的上市时间,均衡农产品在旺季和淡季的市场供应,实现农产品上市的时间结构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相一致。实现农产品均衡上市的核心是解决产后储藏保鲜问题。贸易层次上的调整和优化。面向国际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国际国内双重资源格局下的农业结构调整。要充分考虑国内资源和国际市场,综合国际国内因素筹划调整方案,把结构调整真正建立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区域层次上的调整和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尤其是农作物的区域布局,按照资源比较优势配置生产项目,积极发展特色农业,逐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二)建立全局观点,把握整体性和战略性调整新一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应该跳出农业论农业,建立全局的观点,把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同城乡社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城乡社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加快人口城镇化和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与深化财税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结构,克服农业结构的区域趋同问题。因此,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原则,加快分税制改革,尽快消除财政包干体制的影响,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三)营造环境,寻找突破口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既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过程,又是农村各种体制的创新过程。无论是资源的重新配置优化,还是各种体制的创新,都要求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些环境包括:政府支持农业政策、农税政策、农业融资信贷政策、农业保险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等。加快品种结构调整,逐步改变农产品品质低劣的现状。实现这个调整需做好一个基础工作,即实施农业良种工程,通过农业良种的引进、培育、示范、推广,提高农业良种的覆盖率,改变农产品品质低劣的状况。调整农业生产内部结构,提高畜牧水产业的比重。从国际经验看,实现农产品增值主要有3大法宝:即养殖、加工和出口。从养殖来看,我国养殖业产值仍然较大幅度低于种植业,发展的余地很大。世界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一般都超过60%,有的甚至达70%、80%,而我国还不足40%。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现代农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加工业产值大于种植业产值和畜牧业产值的总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是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程度都在90%以上,我国还只有20%~30%;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和加工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大约为80%,而我国还不到30%;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劳动力远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而我国正好相反。这些对比的数据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人教新起点(一起)四年级下册-Unit 3 Lesson 2 Travel plans教学设计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儿科护理品管护理安全
- 《连续函数性质》课件
- 宫腔镜术前护理措施
- 《员工测试与甄选》课件
- 农民工法律培训
- 社会保险的历史演进
- 大班美术活动:我们上学去
- 医院急救设备应急调配机制
- 电路分析基础(浙江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建模师工作合同
- 2023年福建农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
- 幼儿园大班美术课件:《我的手套真暖和》
- QBT 2460-1999 聚碳酸酯(PC)饮用水罐
- 软件开发项目验收方案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版)
- 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规程
- 康复治疗技术的职业规划课件
- 冬至知识选择题问答
- 2023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九年级全册简答题专题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