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可笑”与“可敬”_第1页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可笑”与“可敬”_第2页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可笑”与“可敬”_第3页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可笑”与“可敬”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可笑”和“可敬”一字之差,却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唐·韩愈2.“年少时读书读到一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当时只觉得的确可笑,后来细细琢磨,以为将笑字改成敬字,也不错!”——《雪中悍刀行》“可笑”和“可敬”一字之差,却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自拟题目,字数800字以上。范文展示借一份那撼树的勇气易雅萱“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古话,用以批评不知天高地厚的行为。但当我们将“笑”换为“敬”时,也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情况下,这也是对的。当我们笑那蚍蜉撼树时,首先一定会认为它总有别的出路可免于撼树。基于此,我们认为这是在白费力气、浪费精力、浪费生命,然而,有没有可能它别无选择呢?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做一些以小敌大、“不自量力”的事。社会进步的车轮有时就需要一些“不自量力”的事去推动。每个时代都有它坚定的创造者与守护者,他们往往成为支撑那个时代的脊梁。社会总要进步,这就必然需要有人将老朽的时代推向黄昏,将新生的时代拉入晨光,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绝不会在这时嘲笑那些“不自量力”的时代先驱者们,甚至要赞扬他们敢于与那些横暴力量作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谋求国共合作未果时与国民党政权的顽强斗争就是很好的例子。个人发展的道路有时也需要“不自量力”的事来开拓。如果将个人的成长比作仙侠小说中的修炼的话,我们日常小心翼翼的积累可以说是日常修炼,但要想提升一个境界就要“渡劫”,“渡劫”成功就能步入下一个等级。此时,平时那些在上一等级施展的法术没有用,我们需要“破冰”。这时的“不自量力”代表的是我们勇于追求的精神,而非目中无人的态度。事实上,我们对“蚍蜉撼大树”的感叹从侧面也反映了做这种事所要面临的困难之大。那么,在发现蚍蜉为了给全族开路而撼树时,我们会赞一声“英雄”;当有一群蚍蜉为了最后的生路撼树时,我们会为之加油。真正促使我们做出判断的是这件事背后反映的做事者的品质而非这件事本身。那么,有“笑”有“敬”也就不足为奇。再者,如果蚍蜉有计划地撼树,一只不行就十只,百只,万只……世界上所有的蚍蜉一起行动起来,未必真的撼不动一棵树。如果能这样敢于想、善于做,怎么不让人感到“可敬”呢?不必急于对蚍蜉进行批判了!若有需要时,不妨向它们借一份撼树的勇气。可敬之火燃永夜,信仰之光耀四方谢江平当人们嘲笑他人“不自量力”的行为时,常以“蚍蜉撼树”“螳臂挡车”为喻。殊不知,世上常有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执着,有不弃微末、久久为功的信念。《雪中悍刀行》的作者曾言:“将笑字改成敬字,也不错!”我深以为然。掩卷深思,我愿可敬之火燃永夜,信仰之光耀四方。所谓可笑,是因人们只看他单枪匹马、孤身鏖战的渺小,却不见他内心坚定不移的信仰、功不唐捐的付出;只见表面上的敌强我弱,却不见实际上的可为局面。他们值得我们的尊重与敬仰,那内心深处坚守的信念、面对困难的一往无前始终是可敬的光辉模样。申纪兰扎根西北山庄,用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赤忱终领荒村入小康;“八步沙六老汉”面对“狂风惊沙扑人面,雾迷衰草漫无边”的恶劣环境,用责任与担当书写“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袁隆平院士面对外国科学家“对遗传学无知”的批评指责,用信仰与智慧实现“禾下乘凉梦”的科学佳话……纵然曾经无数次面对否定与讥笑,但他们用坚守信念的笃行不怠与直面挑战的万斛心劲,书写了他们可敬的人生。倘若人人都因讥笑而怯懦,因“可笑”而退缩,又何来堂吉诃德可歌可泣“骑士梦”的一生?又何来孔仲尼周游列国,将儒学践行至“口诵而得其教,心维而明其旨,体行而匡其道”?何来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忠君爱国之志?不被“可笑”的杂音扰乱心智,让信念的光芒照耀四方,如此,我们才能化可笑为可敬,守信念不迷茫。“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摊开现世卷轴,当今时代为何有如此多讥人可笑的邪气作祟?本其根源,是“躺平”之风正在一步步侵蚀青年人的心志。他们面对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烦恼,不思进取,甚至嘲笑其他默默努力的人。他们讥讽“小镇做题家”出身普通家庭、家境贫寒,却无视他们寒窗苦读十二载的汗水与梦想。吾辈青年当用锐意进取之精神、可敬可仰之风范斩断时代“可笑”之寒气,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照耀未来前行之路。其实,可笑与可敬也不总是泾渭分明。一如辜鸿铭先生极力复古、宣扬孔孟之道,我们笑他的泥古不化,也敬他的苦心孤诣、无所畏惧。我们新时代青年应善于从可敬挖掘力量,并行之以正道,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贡献自己的一份光芒。如燃爝火,如聚江河。当我们社会充满对奋进者的敬意,放下自己一份固执的偏见;当我们汲取可敬的力量,并行之正道,对所谓“不可为而为之”充满一份期望,新时代青年则将以可敬之火燃永夜,以信仰之光耀四方,书写时代可歌可泣、可敬可颂的华章。将敬佩送给敢于一“撼”的勇士张清影韩愈曾有诗言:“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弱小且不值一提的蚍蜉“不自量力”,妄想去撼动粗壮雄伟的大树,看起来确实令人发笑。但细细一想,我却要将敬佩送给这敢于一“撼”的勇士,因为它拥有“撼”的决心与勇气。审时度势、比权量力确实是必要的,因为这能帮助我们避免很多无谓的付出与牺牲。然而,很多时候,过于慎重的考量反而会让怯懦心理占据上风,最终使我们安于舒适而失去了放手一搏的勇气。这时,所谓的“有自知之明”反而成为了我们偷懒懈怠的借口。就我们自身而言,有多少次我们抱着“我不行”的思想止步不前,而在后来又遗憾不已?又有多少次我们被想象中的困难击倒,却实际上并未向前迈出哪怕一小步?对我们来说,拥有蚍蜉撼树的决心和勇气比自以为是的自知之明更为重要。敢于一“撼”的决心与勇气是我们突破自我的前提。我们不能一直呆在舒适区而毫无作为,有时候也要尽力去做一些看似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的能力范围其实远远小于我们实际的能力,就像很多人说的一样:“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并且只有用尽全力,我们才能不断地拔高我们的能力上限,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这些都是一直安于舒适所达不到的。其实不仅是我们需要有敢于一“撼”的决心与勇气,这世界同样需要敢于一“撼”的勇士。回顾历史,正是这些尽其所能、拼其所不能者推动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对于强大暴政的秦朝来说,陈涉是一只不起眼的蚍蜉,却开启了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篇章;对西欧禁锢思想的教会来说,达尔文是一只不起眼的蚍蜉,却以进化论掀起了科学发展、思想解放的巨浪;对近代封建保守的旧中国来说,鲁迅是一只不起眼的蚍蜉,却带来了思想批判、国民自省的狂潮。如此种种,无不说明了拥有敢于一“撼”的决心与勇气的巨大作用。而现如今,在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仍旧激烈的文化冲突的矛盾下,我们也是渺小的,却也要有勇气奋力一搏,为人类的未来付出我们全部的努力。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需要有基于自身实际的考量,但不能一味选择逃避,而要有突破艰难险阻的决心,有敢于一战的勇气。我将敬佩送给所有敢于一“撼”的勇士!笑不自量,敬不自薄蒋振宇蚍蜉撼大树,有人笑来有人敬。卑微渺小如蚍蜉,竟然想撼动体形千万倍于自己的大树,这件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有人嘲笑为“不自量力”“夜郎自大“,只是痴心妄想而已;也有人敬畏,以此为敢闯敢拼、不甘弱小、敢于挑战的勇者精神。那么,蚍蜉撼大树究竟是可笑还是可敬呢?以小搏大,以弱敌强,古之难事也。孟子曾言:“小固不可以敌大,弱固不可以敌强。”而蚍蜉撼大树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自身实力弱小、困于体形的束缚无法拥有足以撼动大树的力量。如战国之时,燕国之于秦国,即使君臣皆有卫国之心,贤人智士皆竞相献谋,但与强大数倍于己的秦对抗,终难免覆灭的命运。又如宋末元初,无数仁人志士投身于抗元战事之中,用鲜血和意志与蒙古的铁骑抗衡,亦只能使南宋苟延残喘,暂缓灭亡而已。由此可见蚍蜉撼树之可笑也。诚然,以弱妄图正面胜强,难为也。可当看到历史上那些为自己的信仰而与强敌作战、终至于牺牲的人,为何我们又总是认为他们可敬?像文天祥,即使战败被俘,至死不降,我们也从未笑他“不自量力”;郑成功意图据台湾以敌清朝,我们又为何以他为英雄?那是因为以弱敌强本身并非我们所嘲笑的对象,相反,我们敬佩那些为自己心中信仰而投身于以弱敌强事业当中去的人。我们嘲笑的是那些不能认识到自身能力局限、而又盲目以为不作出改变便能取胜于强大对手的人。诚如老子言“多易必多难”,那些轻视敌人的人难以成功。强者轻敌,比如袁绍轻曹操而官渡败,苻坚自信“投鞭断流”终草木皆兵、作鸟兽散。弱者轻敌则更显有一种可笑的色彩。可如若弱如蚍蜉者能正视眼前的困难,着重于将自身的弱转化为强,则亦可有撼树之力。想当年第五次围剿过后的红军,相对白军而言,可谓已是将死之蚍蜉;而红军想战胜白军也是蚍蜉撼大树般几乎不可实现。而红军战士们不光怀有胜敌之志,更不忘正视敌人,踏实而谨慎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一点一点地实现了红军由弱至强的转化过程,并终有机会在解放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