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新中国工业改造和发展(中国经济史,吴申元主编)_第1页
第五章新中国工业改造和发展(中国经济史,吴申元主编)_第2页
第五章新中国工业改造和发展(中国经济史,吴申元主编)_第3页
第五章新中国工业改造和发展(中国经济史,吴申元主编)_第4页
第五章新中国工业改造和发展(中国经济史,吴申元主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新中国工业改造和发展第一节建国初期的经济(一)清除旧经济残余⒈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⒉没收官僚资本二、稳定财政和金融⒈消除恶性通货膨胀⒉统一全国财政经济(二)多种经济成分共存⒈国有经济的建立和发展⒉私营经济⑴私营工商业的衰落1950年上半年起普遍发生经营困难。⑵私营工商业的第一次调整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⑴放松银根,刺激需求;调整税收,简化税目;⑵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改善经营环境;⑶调整产销关系,及时通报产销信息。(三)“三反”、‘五反’运动⒈“三反”运动⑴缘起1951年底,沈阳揭发出3269人贪污。12月1日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⑵过程1952年1月3日毛泽东起草《关于立即抓紧三反斗争的指示》,中央由薄一波主持。1月19日,进入打“老虎”阶段。贪污1亿元以上为“大老虎”,以下至1千元(10元)为“小老虎”。⑶结果采取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方式。主观下达打老虎指标,造成过火打击。全国抓出大老虎29万余人,但定案时落实10万余人。贪污金额6万亿元。9942人被判处有期徒刑,67人无期徒刑,42人死刑,9人死缓。没有从制度和机制上寻找办法,不解决根本问题。⒉“五反”运动⑴“三反”牵出“五毒”不法资本家的违法行为: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城市限期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⑵过程:2月,检举揭发和坦白交待阶段;3月以后,定案处理阶段5类:守法户(10%)、基本守法户(60%)、半守法半违法户(25%)、严重违法户和完全违法户(5%);6月结束。⑶结果⑴积极方面: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打击了不法资本家的违法行为,巩固了新政权。⑵消极方面:不通过制度安排,,不采用法律手段,依靠临时性的群众政治运动方式,时限短,力度强,打击面过宽,定性随意性很大。民生公司卢作孚自杀。实业界不能忘记的四人(张之洞、范旭东和张謇)之一。全国市场萧条,生产下降,失业增加,部分劳动者生活水平下降。政府不得不对工商业进行再次调整。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任务:⒈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基础;⒉完成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制改造;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三个阶段:⒈第一阶段(1953~1954年),由政府或国营企业向私营企业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将私营企业从外部(流通领域)与国营经济联系起来。也称为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国家基本控制私营企业的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将其纳入国家计划控制的轨道。⒉第二阶段(1954~1956年)公私合营,由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与私营企业在内部结合,称为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1954年前有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以解决生产问题,尚未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推出。1954年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扩展公私合营企业规模,年底占产值1/3的私营企业转为公私合营。1955年开始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底88000余户的私营企业已有99%公私合营,组成33000多个公私合营企业。⒊第三阶段(1956年以后)公私合营后,国家派出干部领导企业,原企业主或资方代表也参与管理。1956年以后就完全按照国营企业的计划模式管理。全国私股共24亿元,资本家按其股份比例提取收益。所有资产不分行业,不分工商,不分企业大小,不分盈亏,统一规定年息5%,称为定息。自1956年1月1日起算,至1966年9月后终止,标志改造彻底完成。(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两个阶段:⒈第一阶段(1953~1955年)组织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从供销入手在流通过程中把个体劳动者联系起来,属于手工业改造的初级形式。⒉第二阶段(1955~1956年)把原生产组织全部改造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生产纳入国家计划的范围。第三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一)“一五”计划1955年7月正式公布实施。“一五”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以苏联援建的156个大中型项目为中心。必须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要求中央对经济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二)计划管理体制的特点“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直接计划与间接计划想结合。⒈直接计划:对国营和公私合营企业下达指令性指标,生产资料计划供应,产品统一收购、调拨。⒉间接计划:对农业、手工业、私营企业,通过合同、政策等手段,纳入国家计划,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农业合作化后,征购、派购任务也下达指令性指标。。(三)计划经济下的市场统购统销政策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凡属有关国家经济命脉和足以操纵国计民生的事业,均应由国家统一经营。”1951年棉纱统购;1953年10月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计划供应;以后统购统销扩大到粮、棉、食油、糖、烟、茶、生猪、桐油、木材等农副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后果积极作用:⒈保障基本供应,稳定物价,特别的粮价;⒉促进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⒊增强了国家调控能力。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和文革期间,对保证人民基本温饱和经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消极作用:⒈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率;⒉影响了农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⒊否定市场,不等价交换,扩大了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还增加了国家的负担。二、计划经济体制的变化(一)社会主义总路线1958年3月“成都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良好的主观愿望,希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快建设好中国,摆脱落后状况。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讲速度,不讲比例、效益和质量,结果只能是事与原违。(二)“大跃进”运动1956年“反冒进”大有成绩,但遭到毛泽东批评。急躁冒进的思想倾向空前高涨。1958~1960年,以高指标为核心的“大跃进”运动。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一天等于二十年”、“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三本账:中央二本(必成、期成),地方二本(必成、期成),地方必成账就是中央期成账,使计划层层加码,指标越来越高。大跃进“成果”工业:以钢为纲,大炼钢铁运动。三易其数,从624.8万吨到1070万吨,年末108万吨。小土群,全国投入1亿人力,占1/6。农业:以粮为纲,大搞农田水利,深耕密植。放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1958年6月河南遂平县小麦亩产5103斤,7月7320斤;8月湖北、福建早稻36900斤、花生10000斤;9月广西发射中稻亩产13万斤的“卫星”浮夸风越刮越烈,所报数字多为虚假。(三)庐山会议后的再跃进1958年11月郑州会议纠“左”,批共产风,提出要整顿人民公社,压缩高指标,取得一定成效。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上万言书,毛认为是向他下战书,提议举行八届八中全会,揭发批判所谓“彭德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党内民主遭受践踏,左倾思想又泛滥。毛的主张受挫越大,对自己的威信越在乎,疑心就越大。共产风,高指标,浮夸虚报,样样“大办”。“小土群”变为“小洋群”。小钢铁、小煤窑、小化工、小水泥、小水电遍地开花。资源破坏浪费严重。冒进的后果⒈共产风、浮夸风和瞎指挥盛行。破坏了等价交换和按劳分配的原则,败坏党风,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增加他们对共产主义的误解。⒉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基建规模失控,农轻重比例关系、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严重失调。⒊不讲经济效益,损失浪费严重。1958年财政赤字21.8亿元,货币流通量增加82%。仅土法炼钢就亏损50亿元。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958~1960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中苏交恶,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三分天灾,七分人祸”。⑴农业生产力遭到破坏。农业劳动力1960年比1957年减少11.8%;耕畜减少28.8%;耕地减少1亿多亩。⑵农产量大幅下降。粮食:1958年4000万斤,1960年2870亿斤;棉花:1958年3937万担,1961年1600万担。⑶物资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困难。1960年全国人口死亡率达到25.43‰,超过40‰的省份有5个(安徽、贵州、四川、甘肃、青海),严重的超过100‰,60年代人口净减少约2000万。冒进的根源⒈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基本国情认识不足。轻视了传统的影响,共产风不是先进的,而是落后的农民平均主义。⒉革命战争的胜利使许多领导人滋长骄傲自满情绪,主观片面,急于求成,好大喜功。⒊集权体制,缺乏民主,缺乏监督。党的领导变成个人领导,听不得不同意见,用政治高压维护个人迷信。⒋不尊重知识,无视科学。相信外行能领导内行,主观决定一切。亩产万斤、十几万斤有人信。有人汇报山药亩产百万斤的计划,毛兴奋地说,应该考虑粮食生产多了什么办的问题。三、国民经济调整(一)八字方针的提出1960年提出,决定从1961年起,在二三年内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国民经济部门失衡,巩固已有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标志着“大跃进”的结束,我国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二)国民经济调整的实施⒈压缩基本建设战线1960年基建投资388.69亿元,1962年71.26亿元。⒉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放慢工业生产速度,降低指标,“关、停、并、转”,调整结构。⒊试办“托拉斯”1960年提出,1963年决定在工交企业组织托拉斯,以一个行业为主,兼管其他行业。1964年4月华东煤炭工业公司成立。以后中央试办了烟草、医药、盐业、汽车、橡胶、内燃机配件、纺织机械、地质机械、制铝、石油、仪器仪表、木材加工工业公司等;地方省市也办起各种托拉斯。组建后,调整生产组织,逐步减少行政管理,增加经济管理,提高效益,扭亏为盈。存在三大矛盾:跨地区托拉斯与地方;内部统一经营与分级管理;托拉斯与原有经济管理体制。(三)调整的成果和经验教训⒈成果:经过五年调整,经济全面好转。⑴196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984亿元,比1957年增长59%;⑵农轻重比例、积累和消费比例大体趋于合理。⑶财政平衡,市场稳定,人民生活改善。⒉经验教训: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建设规模速度要符合国情;各部门发展必须平衡;经济效益和市场作用不容忽视。四、“文革”十年动乱的经济⒈1966~1968年,动乱夺权,“抓革命,促生产”。GDP连续下降5.7和4.1个百分点。⒉1969~1971年,暂时稳定。农村经济恢复,继续实行《六十条》,农业学大寨;地方发展“五小”(小钢铁、小煤窑、小化肥、小水泥、小农机)工业,备战、备荒,三线过度建设;GDP与上年相比,1969年增长25.3%,1970年24.1%,1971年10.4%。三个突破:全民单位职工突破5千万,工资突破3百亿元,粮食销售量突破800亿斤。十年动乱时期的经济⒊1972~1976年,两起两落。⑴1972~1973年林彪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经过调整,经济出现转机;⑵1974~1975年,“批林批孔”,经济再陷困境;⑶1975~1976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以铁路、钢铁为突破口,全面整顿国民经济。当年立见成效,第二年“反击右倾翻案风”,被迫中断。第四节经济体制改革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由于没有及时清算“左”的思想错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再次失误。确立不切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推广大寨经验;拉长基建战线,比例关系进一步失调。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随后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时期。调整与改革相结合,中国经济开始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二、国有企业改革⒈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1979年8个到1980年6000个,相对独立,利润留成,调动企业积极性,但仍难真正搞活。⒉全面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为落实财政上缴任务,推行利润包干的经济责任制;国家对企业、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⒊两步“利改税”第一步:国营大中型企业,按利润的55%征所得税,税后部分上缴国家,部分留给企业;第二步: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由企业自负盈亏。同时改进调节税,并规定税前还贷和提取两金。三、改革中遇到的难题(一)产业结构严重失衡1984年下半年国民经济开始出现发展过热和结构进一步失衡的端倪,⒈工业增长速度过快,引发“投资解渴症”。1985年工业总产值增长21.3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75%;1986年初实行紧缩政策,不久放弃。全年投资反而增长18.7%。经济效益继续滑坡,产品严重积压,效益低下。⒉农工商比例失调⑴工、商比例失调,流通秩序混乱。短时间内冒出十几万家商贸公司,倒买倒卖。⑵农业发展滞后,工农业比重拉开。1986~1987年,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4.2%,种植业增长1.4%,而同期工业增长16.9%。再度成为粮食净进口国。。(二)88年抢购风潮1988年2、3月部分城市出现市场抢购。5月中央决定加速价格改革,先后放开猪肉、蔬菜、鲜蛋和白糖的零售价格,并逐步扩大到彩电、棉纱、棉布、名烟名酒等。因涉及面广,幅度大,引发新的抢购高潮。有“长痛不如短痛”之说。8月赵紫阳在接见外宾时,透露深化价格改革的消息,《人民日报》社论又推波助澜,引起全国性更凶猛的抢购,波及中小城市和乡村,抢购了约60亿元的商品。(三)治理和整顿1988年9月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方针。⒈压缩固定增产投资1989年压缩358.8亿元,下降24%;1990年增长不到5%。⒉整顿市场秩序对大米、化肥、农药、彩电,部分钢材和有色金属等实行专营,并扩大限价范围。⒊稳定金融形势提高利率,引导居民储蓄,公布保值补贴率。第五节南巡谈话和改革开放新浪潮一、邓小平南巡谈话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与中央和地方的领导人多次谈话,主要内容:⒈提出改革是否正确的标准。三“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⒉社会主义不排斥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⒊提出发展经济是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治理整顿——稳定放缓——加快改革步伐1992年10月十四大明确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⒈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⒉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⒊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⒋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三、90年代初的经济快速增长1992~1993年中国经济再次出现快速增长。⒈国民生产总值,1992年比上年增长12.8%,1993年增长13.4%。⒉基础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农轻重发展协调,第三产业发展迅速。⒊工业资金利税和资金周转率有较大提高。⒋但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