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叶骑小说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叶骑小说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叶骑小说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叶骑小说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叶骑小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叶骑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雪夜的老人叶骑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打在我的脸上,像一根针,刺入肌肤,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全换成了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竟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遍体鳞伤、声泪俱下,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我坐过的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向我微微颌首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风雪愈紧了。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有利于展现“我”的心理活动,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B.“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表现了“我”性格中有开朗、旷达的一面,为后文做了有力的铺垫。C.小说用对老人的误会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能有效地激起读者的兴趣,给人一波三折之感。D.小说先写不能给父母打电话结尾又写给母亲打电话,就是因为老人给了“我”暗示。2.小说中对雪花的描写有何作用?结合全文进行分析。3.有人认为,应该在小说中加入老人安慰“我”、关心“我”的情节,你怎么看?请明确看法,并说明理由。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根火柴叶骑我独自站在这广袤、寥廓的雪域之地,雪花如落下的松叶漫天飞舞,淹没了足迹,隐去了生机,空留一片彻骨的银白把大地冻结。但即或如此,多年前,我仍能在这土地上分清兔子的粪便、辨出百米外獐子啃食地衣发出的碎响,而今天,我孤独地站在雪地,再也闻不出故乡烟筒里散发出的炊烟。是的,我不得不承认,一个年迈的猎人,迷失在了他曾经无数次穿行过的土地上。我开始整理身上的物资,背包里食物充足,这些肉干足够我撑上三天。但就在检查包底时,我不幸地发现,一道豁口撕开了背包,自己唯一的一块打火石再无踪影。我浑身一紧,一股寒意顿时从四肢散入身躯。我急忙搜寻外衣的口袋,里面还有一封自己用来点燃烟斗的火柴,但在盒子打开的瞬间,我立即陷入了无尽的暗夜,里面仅有一根火柴。我瘫坐在无垠的雪地里,绝望地发出咒骂。我痛恨自己的老去,不辨东西。我痛恨命运的尖薄,在这存亡的关头夺去救命之物。难道冥冥之中,这就是一个老猎人无法脱逃的宿命?然而,我却无意就范。我是一个猎人,一个以山林为家的乡巴佬,生存或者死亡是我一生不曾回避的问题,我们或将苍老,枯竭的躯干也终将交还给这片挚爱的土地,但却从来不是一个向天乞怜的可怜虫。天色将晚。我用树枝在雪地里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然后从四周捡拾了一些枯枝败叶,堆放在一旁,这是自己仅有的希望。“你只有一根火柴。”我提醒自己。入夜,风雪愈紧了。狂风怒号着,在山谷里往来驰突,折断了枯枝,卷起了残雪,自己的帐篷在风暴中摇摇欲坠,寒冷像饥饿的狼群,将我层层包围。“点燃那根火柴吧,你别无选择。”“狼群”狞笑着说。我把火柴紧紧攥在手心,感受着“狼群”的啃食。它们的尖牙刺破我的肌肤,穿过血肉,直抵皮囊下的灵魂,而我蜷曲在这荒寒的冷夜,任由分食。我望向身旁的枯枝,欲望在心底挣扎。我想象它们倔强地燃烧起来,火苗微弱,在风雪中苟延残喘,却画出一个昏黄的圈,点燃一盏或明或暗的灯。“不用了,留给明天吧。”第二天,我爬出帐篷,穿过雪原林海,希冀在某座山后能看见那熟悉的景象,但最终,除了满目苍凉,再无一人。我孤独对抗着这寒夜的侵袭,夜再次来临。“点燃那根火柴吧,你别无选择。”“狼群”追赶上来,龇牙咧嘴,不肯罢休。“留给明天吧。”我气息奄奄躺在帐篷里,听着血液流动的声音,回答他们。……我是在第五个夜晚被村庄的人发现的,据说,找到我时,我倒在帐篷门口,冻成了一个冰人。乡亲们把我带回寨子,问我是怎么在雪地里活下来的。我说,我有一根火柴。他们觉得难以置信。后来,他们知道我弄丢了打火石,的确没有撒谎,又好奇我有一根火柴为什么没有点燃。“如果真的点燃了,我就冻死在雪夜的第二个夜晚。”乡亲们若有所思,但似乎也没听明白。而我深深地懂得——我能活着,因为我手上有一根随时可以点燃的火柴。(选自《啄木鸟》,2019年第6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一开始就交代了“我”的处境,即在冰天雪地里迷路了,仅够三天的食物,唯一的一根火柴,这意味着“我”将经历生死的考验。B.作者将寒冷比作“饥饿的狼群”,表现出了“我”经受着寒冷的包围与吞噬,“狞笑着”、“啃食”、“尖牙刺破我的肌肤穿过血肉”等词句既与前文的比喻照应,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环境的恶劣和“我”身处绝境的痛苦感受。C.小说主要运用内心独白、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环境烘托等手法来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D.小说末尾“我能活着,因为我手上有一根随时可以点燃的火柴”,点明“火柴”是支撑“我”在绝境中坚持下去的精神力量,它象征了战胜磨难的希望。5.小说中有多处关于风雪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作用。6.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我”这一人物形象。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双鞋叶骑这是雪后的第三天。天空已经没有纷飞的雪花,地上的积雪也开始融化,这儿一块白,那儿一块白,四周成了家里的棉花地。我出门的时候很早,天才刚刚蒙蒙亮。走出家门那瞬间,自己不经意打了个哆嗦,天气很冷,比下雪的那天更冷,融雪需要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这是我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我走在重重群山里,山很大,一直蔓延到你眼睛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然后像一扇门一样,紧紧地关上,让你永远不知道山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所以,从走进校门那天起,“走出大山”就成了老师们灌输给我的第一个人生信条,而现在,我正走在这条人生道路上,去乡里的小学上学。然而,在今天的路途中,我却遇到了一点麻烦,我的胶鞋上有一条缝。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双胶鞋应该是三年前买的,能穿到今天,我跟家人都很满意。但现在它的使用年限到了,鞋底也已经裂开了,这让我有些手足无措。融雪打湿了路面,没多久,混合着雨雪和黄土的泥水,通过裂缝渗进鞋里,我的噩梦就此开始。起初,我觉得有很多蚂蚁在我的脚板和脚趾头上叮咬,接着,这种感觉成了用母亲纳鞋底的锥子在脚上戳,再然后,这些感觉全部消失了,自己的脚跟鞋融为了一体,鞋即是脚,脚即是鞋。当然,这种感觉并不好受,所以我在中途停下来,在路边找到一些干燥的枯草放进鞋底。一开始,我觉得自己似乎踩在了家里的棉被上,但没多久,这些枯草也放肆起来,跟我的身体套起近乎,成了我脚掌的一部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学校的,像是走,也像是飘。但不管如何,当站在校门口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承受力已经到了极限,于是,我决定脱下鞋,光着脚走进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就在这时,我的眼前闪过一道白光,一个我并不认识的人对着我拍了一张照。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我们市里一家报社的记者,那天,他正好到学校采风,报道乡下学校在雪后坚持学习的情况。一个乡村小孩,背着书包,赤着脚,提着胶鞋,走进校门,身后是一片茫茫白雪。据说,这张照片一发布,就在网上引发了大轰动,很多人在新闻下面留言,说自己很感动,有的还打电话到报社,问这是哪所学校?这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了?要捐款救助。没几天,大批的新闻记者赶到我的学校,有这个社,那个社;有这个报,那个报。他们要采访我、报道我,问我那天上学遇到了什么情况,以后长大了有什么梦想。我的老师,还拿来一张报纸,对我说,这是全国很知名的报刊,上面发了我的照片,还配了一篇评论,评论说:孩子,你吃的苦,将会照亮你未来的路。我迷迷糊糊的,脑袋有些发胀,每天还要面对很多不认识的记者,人更加糊涂了。“来,小朋友,你提着胶鞋上学的照片,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大家很关注你,也很关心你,你有什么话想跟大家说吗?”我抬起脑袋,看着眼前大大小小的镜头。我更紧张了,战战兢兢、一字一顿地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让我学会坚韧、学会坚强,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段话,是董老师写给我的,据说他给我前,还让校长看过。记者们满意地离开了。放学时,我逃一般跑出了学校。一路上,我一直想着那天上学的情景,想着蚂蚁,想着锥子,想着那些放肆的枯草,它们让我不寒而栗。我不喜欢它们,我不愿意赞美它们。“其实,我想要一双鞋。”因为,我走在重重群山里,山很大,一直蔓延到你眼睛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原载《北京文学》2019年第9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叙事亲切,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便于抒情。B.小说运用几处细节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主人公穿着开裂的胶鞋走在泥雪地里的痛苦。C.从“我迷迷糊糊的,脑袋有些发涨,每天还要面对很多不认识的记者,人更加糊涂了。”可以看出由于照片被刊登出来以及记者们的采访,“我”因为兴奋而一时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好。D.小说中用“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与“我不愿意赞美它们”对比,揭示本文主旨:相比于大量的宣传报道,感人的豪言壮语,解决实际问题才更直接,更有效,更有意义。8.文中划线的句子在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它们分别有何含义和作用?9.请结合文本简述小说以“一双鞋”为标题的好处。【答案】D.“就是因为老人给了‘我’暗示”错误,应是“我”受老人“倔强”行为的启示,已经从“萎靡沮丧”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准备重振旗鼓,迎难而上了。①雪花的描写,呼应标题,前后照应,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结构更加完整。②描写雪花,提供了具体的人物活动环境,渲染了一种凄冷、孤独的氛围。③烘托出小说中“我”和老人鲜明的形象特征。④雪花在本文中主要象征着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困难,有助于体现小说的主题:迎难而上,永不放弃。3.示例:(1)应该加入。理由:①从故事情节看,加入了老人安慰、关心“我”的情节,可以缓解小说中“我”的焦虑和苦闷,让故事更加饱满。②从人物形象看,加入了老人安慰、关心“我”的情节,可以凸显出老人和蔼可亲的形象特征,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从主题思想看,加入了老人安慰、关心“我”的情节,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情意,让小说的主题变得更为丰富。(2)不应该加入。理由:①从故事情节看,加入了老人安慰、关心“我”的情节,会让前面以误会设置的悬念消失,故事情节就显得平铺直叙,没有味道。②从人物形象看,加入了老人安慰、关心“我”的情节,老人“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的形象特征就会淡化。③从主题思想看,加入了老人安慰、关心“我”的情节,会让小说主题“迎难而上”发生改变,从而冲淡主题。4.C“小说主要运用内心独白、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环境烘托等手法来表现人物心理”分析错误,本文没有使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5.①开头的雪景描写,为人物活动、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②雪景描写强化环境的酷寒恶劣,烘托出老人孤独却不甘的心理,刻画出鲜明的老人形象。③推动情节发展,风雪愈紧,推动了后文老人晕倒获救等情节的发展。④风雪酷寒具有困难、挫折的象征意义。6.①“我”是年迈孤独、身陷险境的猎人。“孤独”“我不得不承认,一个年迈的猎人,迷失在了他曾经无数次穿行过的土地上”,可见我已不再年轻,身处险境。②坚强不屈、勇于抗争。面对绝境,“我却无意就范”,“不曾回避”,“不是一个向天乞怜的可怜虫”,而是积极理智地利用身边的资源自救。③心怀希望,永不放弃。面对绝境,将象征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