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一步,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到现代化之间的长达几十年的发展阶段,它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意味着我们现在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全面小康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含义
指根据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三)战略步骤1.大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是邓小平1987年4月提出。十三大正式表述了这一战略构想。2.小三步
党的十五大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也分三步。3.正处在第三大步的全面建设小康阶段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发展阶段。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和意义(一)特点1.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体现了党的奋斗目标和群众利益的统一
3.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4.具有开放性和世界眼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意义
结合邓小平相关语录理解:
“到那个时候,我们有可能对第三世界的贫穷国家提供更多一点的帮助”,“国家的力量真正强大起来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会大大不同了”,“可以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在解决南北问题方面可以尽更多的力量”。
“就是说,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如果达到这一步,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做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不但是给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道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措施(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键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键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对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各地区和各种经济成分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进行调整,藉以改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比例关系,利用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促使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推动整个国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干。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
1、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不够协调。
2、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
就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工业属于第二产业,其他的属于第三产业,像旅游业运输业都是第三产业.具体来说:第一产业是指通过人类劳动直接从自然界取得产品的部门。我国规定专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我国规定专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对消费者提供最终服务和对生产者(包括三个产业的生产者)提供中间服务的部门。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二)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战略的提出过程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2、建设创新型国家紧迫性和基础条件3、建设创新型国家基本要求和核心内容
(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重要性: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2.举措:①指导思想上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②加快城镇化建设,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③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五)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2、西部大开发战略3、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包括国内和国外的本国籍公民)通过其经济活动创造的;它通常是以一年为时间界限来进行计算;计算的内容是:该国民(不论是生活在国内还国外的)通过其经济活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其价值表现形式是货币。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本国领土范围内由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通过其经济活动创造的;它通常是以一年为时间界限进行计算的;计算的内容是:在其领土范围内不论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通过其经济活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动总量其价值表现形式是货币。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较低,同全面小康社会相比,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就是小康社会所要求达到的社会生活各项指标还没有全面达到,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即使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没有全面达到,农村还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口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更多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发展不平衡。一是指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指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是不平衡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1)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和带动作用强,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2)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3)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意义和问题)意义四: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是解决民生问题(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问题三:
一是总体规模小,发展水平落后且不平衡。一方面,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3.4%,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45%。另一方面,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9.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50%左右的水平。
二服务业内部部门发展不合理,结构失衡。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落后,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而保险、金融、咨询、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仍然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
三是受现有基础和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政策,忽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同时,国家对现代服务业的一些行业(如邮政、电信、金融)的准入限制,使非公有制经济很难进入,导致这些行业缺乏竞争,经营机制僵化,从而严重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建议》中对新农村的描述一共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容,又有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内容;既有农村综合改革的内容,又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邓小平概括了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提出“两个飞跃”的重要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保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关于“两个飞跃”的思想,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阐明了两个飞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一切,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到。”
1999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6月,江总书记号召,要把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开了序幕。
3.区域总体发展战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提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推进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从而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①可持续发展战略地提出在1992年中国政府就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江泽民在闭幕式讲话中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正式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提出来。
②内涵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体而言,首先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并写入党章。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②含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③举措第一,发展循环经济。第二,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四,强化资源管理。第五,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在1988年9月5日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谈话中提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关系学说的重大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将科教兴国战略定为我国基本国策
科教兴国的含义
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战略主题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00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新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总体谋划。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了党章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由此,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紧迫性。人口、资源、生态决定中国不能选择资源型或依附型;
面对全球化,掌握核心技术,是保障国防、经济安全,提高竞争力需要;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不少行业存在技术“空心化”危险。
基础条件。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科研人力资源优势;积累一定的创新经验和能力;独特传统文化优势。投资结构,占GDP的比重达到2.5%科技贡献率>60%对外技术依存度<30%研发人员投入强度43人年/1万就业人员万名就业人员当中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数或者研发人员数。这一指标的变化意味着就业结构的变化。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十一五”规划,明确了自主创新三层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二是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2006年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未来15年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纲要由2000多名顶尖科学家和科技政策专家历时二年多制定。“本纲要的实施,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纲要指出,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纲要确定,2020年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年投入总量将超过9000亿元,投入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企业将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①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②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③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十六大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依据:①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的结果:传统工业化的恶果(资源过量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失业问题)②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③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过于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使信息化不断深化和加速。
4.关于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工农关系的“两个基本趋向”和一个判断
2004.09,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1954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要求。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又将这一任务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提法为1958年5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二次会议所接受。
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在1964年底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正式向全国人民公布了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的重新思考:“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社会”1979年3月,刚从美国、日本访问归来,亲眼目睹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的邓小平认为,必须对我们党提出的在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进行慎重的再认识。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首次说到: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
“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努力。就算达到那样水平,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小康”,在历史上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语出《诗经》、《礼记》。是古人用来描述仅次于大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反映了古人对宽裕、殷实、稳定、安宁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憧憬和期盼。主要意思为: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小康社会”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小康社会是一个吃穿不愁、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
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对中国未来“翻两翻,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的“小康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全面进步的水平作了一番具体描述:“第一是人不往上海、北京跑,……乐于当地的生活;第二,每个人平均二十多平方米的住房;第三,中小学教育普及了,自己拿钱办教育;第四,人民不但吃穿问题解决了,用的问题,什么电视机,新的几大件,很多人也都解决了;第五,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什么违法乱纪、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要包括:第一,调整需求结构。我国需求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从长期看,这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因此,调整需求结构就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任务。调需求结构包括: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处理好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的关系。
第二,调调整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工作重点。第三,调整要素投入结构。第四,调整城乡结构。第五,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一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男式圆领T恤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 2024年电机壳氩弧点焊专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幼儿园体能大循环方案
- 2024年度技术服务合同标的执行流程
- 2024年度冲压厂生产能力扩张合同
- 2024年塑料玩具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车棚租赁合同书样本
- 2024年度玻璃门窗企业员工培训与技术交流合同
- 2024年中国空调挤管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哥斯达黎加资料课件
- 6、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热力设备安装工程课件
- 《创造视觉冲击力》课件
- 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分享
- 企业绿色发展建设方案
- 小朋友高尔夫训练计划书
-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探析案例:以科大讯飞为例13000字(论文)】
- 丰田普拉多说明书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
- 最小应急单元演练预案医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