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生-绪论_第1页
科学养生-绪论_第2页
科学养生-绪论_第3页
科学养生-绪论_第4页
科学养生-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养生

南昌大学2013.09

住在地球上的人们,不管什么国家,什么人种,什么民族都有一个共同愿望疾病医学健康医学同一个梦想健康长寿中医养生一、什么是养生?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生——生命、生存、生长养——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二、养生的意义

“尧问于舜曰:‘天下孰最贵?’,舜曰:‘生最贵’”。——《十问》(马王堆医学史料记载)

这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延续到今的“贵生”思想,即对生命的崇敬。

养生只是延长生命就可以了吗?

怎么才能“尽其天年”呢不仅要延长生命的时限,而且要延长生命的质量;没有生活质量的寿命延长,颤颤巍巍活到百岁只是一场空欢喜。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因为对生命的崇敬和对死亡的恐惧使得人类社会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成为一种本能性的一致追求。人类自然寿命的极限中医养生源远流长

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英·李约瑟三、中国养生文化的特点

(一)形神兼顾,养神为先

1、形:指形体,包括人体的皮肉、筋骨、脉络、脏腑及充盈基间的精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外壳。2、神:指人本的精神思维活动,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主宰。

3、形神之间的关系: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嵇康《养生论》)

“形全不敝,精神不散”。——《素问·上古天真论》

“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

《素问·疏五过论》

形是基础,神是主导;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生;形体与精神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互为依存的密切关系。养形与养神,二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所以养生包括养形和养神,二者必须兼顾,形神共养,不可偏废。只有形神统一,才是生命存在的首要保证;只有形神共养,才是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最佳手段。4、养身需先养心“太上养神,其次养形”

—《艺文类聚·养生》“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灵枢·天年》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古代医学认为,心神能统率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为一身之主宰。即“神”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因此,调养心神,不但能使心强脑健,有益于精神卫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养心调神还可以有助于调养整个形体。所以养生首务是养神,调形必先调神,养身需先养心。5、养生中的形神观与古代哲学的内在联系

“人之死,犹火之灭也,……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无无体独知之精”——《论衡·论死》

“人所以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拥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合,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史记·太史公自序》(二)虚静养神,凝神益智这一特点,首先肇端于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老子主张通过虚无恬淡、清静无为来保生益寿:“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老子》第十六章):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庄子进一步提出:“恬淡寂寞,虚无无为”“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生(神)之道也”(《庄子·刻意》)

(二)虚静养神,凝神益智顺时而动才是养静的根本。《养生随笔》卷二称:“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静养之法最要紧的乃是心神安定,举手投足皆应安详平和,这也就是袁了凡《静坐要诀》所说的:“立则如斋,手足端严,切勿摇动;行则徐徐举足,步动心应;言则安和简然,勿使躁妄。一切运用,皆务端详闲泰,勿使有疾言遽色,虽不坐而时时细密、时时安定矣。”静养——对生命的轻抚其手段包括:静坐、睡眠、闭目养神等

动则生阳,可以增强人的精力;

静则生阴,可以降低人体消耗,人的寿命可以相对较长。老奶奶为什么比老爷爷活得长?龟为什么长寿?善于节能、静养,养气耗散的少,阴精保护得好,生命得烛光能常亮不灭。寿命与呼吸频率成反比!!!儒家还认为“静能生慧”所谓“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非宁静无以致远”

既然虚静状态是诱发直觉顿悟思维的一个主要条件,那么它就自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审美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家都特别讲究写诗作画前清心静虚。(三)顺乎自然,物我合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灵枢》阐明了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观点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大致包含以下两重含义:。1、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以护养调摄

“法于阴阳,调于四时”和于“四时之序”

———《黄帝内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

——(《理虚元鉴·卷上·知防》)这种变化与四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完全一致。2顺应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养生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成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

——《吕氏春秋·尽数》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黄帝内经》顺应人体的自然生理规律,才能保护生机。透过顺应自然以养生的上述两层含义可以发现,中国养生文化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人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整体和谐状态。(四)养生与养性、治国相统一

传统养生十分重视道德修养所具有的养生作用,总是把养生与道德品性修养,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孔子认为:“大德必得其寿”(《中庸》),

老子强调“少私寡欲”。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进一步提出“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希望通过“存心养性”,“养吾浩然之气”等一整套“修其身”的具体办法,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吕氏春秋`先己》篇中提到:“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即把治身看作治国之本,强调治好了本身,也就是治好了国。《黄帝内经》作者接受了孔孟的上述养生观点,认为那些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长寿者,大多因为他们能够“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即所谓“德全而不危”。“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类以养其身。”

——(《春秋繁露》)(五)客观因素与主观努力并重所谓客观因素,实际上包括人的先天遗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祖国养生学认为上述条件与人的健康长短有着直接的关系。《黄帝内经》明确地提出了地理环境与长寿密切相关,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健康长寿。东汉王充《论衡》提出了人的寿夭取决于禀受父母先天之气的强弱“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影响人们健康长寿的因素除了先天遗传和自然环境之外,社会环境也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素问·疏五过论》:“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

中国养生文化的核心正是要人们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便增进健康,最大限度地延缓生命的衰老进程。

1通过养气调摄手段改变人的身体素质《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养气修炼有助于培养人体真元之气2人为地选择、改造自然环境,努力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身以健康的“小气候”3养性立德,主动增强个体适应的能力。至于如何“养性立德”,《黄帝内经》提出应该力求做到“恬淡虚无”“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不下相慕”。(六)分别年龄阶段,重视老年养生孔子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而古人之善于摄养也。”(七)强调中和,注重节制:传统养生十分强调“中和”的养生原则,即引导人们在养生中要掌握一定的“度”,“注重节制”,通过调动人的理智力量来把情感和各种生理欲望控制在符合“中和”原则的“度”之内,做到:精神平和、谨和五味*、运动和劳动等身体活动适当,劳逸适度,防止“过用病生”。“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华佗四、东西方养生保健的差别1、保健观念的差异:

西方:生命在于运动。“每周剧烈运动一次,可以延长一天的寿命。”

东方:生命在于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2、保健重点的差异:

西方:重视形体训练。

东方:重视调形、调吸、调意的统一,重视身心的统一。修性养情,练气修心,追求内功,即养气东方:“书画养生”便是“清心静气”长寿经的最佳注解。107岁的着名现代书法家孙墨佛:主张养心重于养生。“写字本身就是一种活动,一管在手,万念俱消”,达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血脉豁然贯通”。国外寿星的养生大都重在运动,甚至带点冒险。美国的特里萨・奥康纳老太太在其百岁生日时,“展翅飞翔”。保健目的的差异:

西方:增强体质,以健壮、提高抵抗力、延长寿命为目的;

东方:阴阳平衡,以通为用,心身协调,以尽天年。

保健方法的差异:

西方:各种体育运动和竞技活动。

东方:多种养生技术,包括气功、太极拳、饮食疗法、情志疗法、针灸推拿、点穴、歌吟绘画等。西方:食荤为主(俄罗斯的哈吉基迈德・库费莫维奇・亚加诺夫)东方:食素为主。

五、中国养生文化史纲1、史前养生文化的传说2、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3、中国养生文化的形成4、中国养生文化的发展5、中国养生文化的完善6、中国养生文化的衰落与复兴295.1史前养生文化的传说时间:人类社会--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特征: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以及用语言、舞蹈等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礼记·礼运》)。

养生思想的原始萌芽时期。

30

火种的发现和应用改善了人类茹毛饮血的饮食条件,人们吃熟食,不仅缩短了对食物的消化过程,使人体获得更多的营养,也防止了一些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火的应用,可使人类战胜严寒,温暖肢体关节、胸腹、腰背,除驱散寒冷。用火治病的简单医疗方法,如灸、熨等,用以治病除疾,养生防病。火的应用5.1史前养生文化的传说

旧石器时代:“阴康氏”部落发明了一种“摔筋骨、动支节”的养生方法。———《路史》前纪卷九:“阴康氏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原,阴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重,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之舞,教人引舞以利道之,是谓大舞”;黄帝:《史记•扁鹊传》介绍,大将兼名医俞跗就十分擅长以按摩、导引及气功为内容的动态养生法。广成子——静功养生法。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所,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庄子•在宥》)夏朝:大禹似乎也是个养生方面的先驱。——《帝王世纪》“尧命(禹)以为司空,继鲧

gǔn治水,乃劳身涉勤……手足胼胝piánzhī,故世传禹病偏枯,足不相过,至今巫称禹步是也”。由夏至商:彭祖。汉代刘向《列仙传》记载:“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jiǎn名铿kēng,帝颛顼zhuānxū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养生。

彭祖还精于饮食养生和药物养生。成玄英在《庄子疏》中称彭祖精通烹调。中医外治名著《现瀹yuè骈文》中则有“彭祖小续命蒸脐法”的记载。5.2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

时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特征:“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养生保健方面,则提出了主动改善个人、环境卫生,合理调配饮食等措施,并有相应制度,以加强防病保健。5.2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殷商时代:甲骨文的考证:生病、分娩时都祈祷祖宗神灵佑助;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以清除不祥;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和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之类的记载。周代:

食医,指导“六饮、六膳、百馐xiū、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职官专职主管环境卫生,如“庶氏掌除毒蛊”;“翦jiǎn氏掌除蠹dù物……以莽草薰之”;“壶涿zhuō氏掌除水虫”,使水清洁。春秋战国: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又属其中的儒、道两家。365.2.1先秦时期--养生思想(1)周易

《周易》是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以阴、阳来阐述宇宙间事物的变化规律,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万物时刻在运动着、变化着,天体的运转,地壳的变迁,四时寒暑,昼夜晨昏的更替,无一例外,人亦如此,《周易》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变易”。

这种变化无论在宇宙,还是人体生命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周易》将这种规律称之为“不易”。

掌握变易与不易的基本规律,就可以知道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渐变及突变的动向,因而可以遵循、掌握它。《周易》称此为“简易”。37

《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

《周易》立论的目的在于掌握自然变化规律,着眼于自身的安危,强调审时度势,顺应自然,力求主观与客观的协调统一,以防患于未然。《周易·系辞下》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循易之道也”。这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的思想,正是中医养生思想的理论渊源。38(2)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作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首先得力于他本人主观上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老子一方面是“修道而养寿”的身体力行者,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带有道教色彩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如“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与老子相比,庄子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更为具体、深邃。他不但直接继承了老子“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而且编制了一整套导引、吐纳的养生方法。41

道家养生思想——清静无为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

《道德经》所谓的“少私寡欲”,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宜“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

《庄子·天道》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人之神静,有如浊水,静之徐清。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生长寿的思想,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42道家养生思想——贵柔归真返朴

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

43道家养生思想——形神兼养

《庄子·刻意》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44(3)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孔子不但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而且也长于养生之道。至于被后世儒家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儒家养生思想——强调精神调摄

《礼记·缁衣》:“心以体全,亦以体伤”。精神调摄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

遵循“礼”的原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行则从礼、君子三戒等内容,即为寡欲。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

(2)儒家养生思想——注意身体护养

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是护养身体的基本原则。“寝处不适,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

(3)儒家养生思想——倡导饮食卫生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精,则营养丰富,脍宜细,则味道美,可增进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食物要新鲜、清洁。“食饐(yi)而餲(ai),鱼馁něi而肉败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强调了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经久变味、腐败发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饮食卫生要求。也提出了调和饮食五味,要顺应四时的原则。(4)杂家养生思想

《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全书计一百六十篇,涉及到养生内容者,约五十篇之多。其思想体系不仅承袭了道、儒两家的内容,也旁采了墨、法等家之说。49

毕数之务,在乎去害

“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吕氏春秋·尽数》)。去害是使人长寿的重要保证。而“去害”的具体措施,就是养生。

50

趋利避害,顺应自然

《吕氏春秋·尽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久雨)、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知本求因、趋利避害、颐养神形,是杂家养生思想的重要观点。

51

动形以达郁

“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所由生矣。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吕氏春秋·达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挶(ju)为聋,处目则为眵(chi)为盲,处鼻则为鼽(qiú)为窒,处腹则为张为府,处足则为痿为蹙(cù)。”(《吕氏春秋·尽数》)经常运动形体,则精气流行,恶无由生。5.3中国养生文化的形成

秦汉至隋唐的千余年间,堪称中国养生文化繁荣的鼎盛期.

西汉初年开始,客观上促进了养生文化的兴盛.《黄帝内经》。该书汇集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养生观点、并且首次专门从医学角度探讨了养生问题。

养生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调摄精神与形体,努力提高机体防病抗衰能力;二是适应外界环境,避免外邪侵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上古天真论》

后世的各种养生著作,多数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

东汉以后,在《黄帝内经》的引导和带动下,中医养生学日趋繁荣。

张仲景:“不令邪气干忤经络”、“导引、吐纳”、“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饮食禁忌”等等----《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华佗:

极力主张通过劳动运动来养生。“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魏晋南北朝的三百余年间,战乱和灾祸接踵而至的现实生活极大地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使得当时人体的寿命十分短暂。

士大夫阶层出于一种生命本能的需要,往往沉醉于养生之道。迷恋于老、庄之学,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在具体的养生实践上,则由重视导引吐纳转向炼丹服食,进而形成了一系列颇具道教色彩的养生方法。代表人物:葛洪和陶弘景

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雅川,自号抱朴子。《抱朴子•内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张恬愉淡泊,涤除各种嗜欲;

提倡宝精行气,创立胎息内容;

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主张人的言行举止,存思计虑都不应超出正常的生理限度。炼丹术:密陀僧(氧化铅)、三仙丹(氧化汞),松节油治疗关节炎,铜青(碳酸铜)治疗皮肤病,雄黄、艾叶可以消毒,密陀僧可以防腐等等

陶弘景,字通明,南京人,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兼养生家。《养性延命录》、《导引养生图》、《养生经》等等。《养性延命录》:

认为形神相依,主张清心寡欲以养神,导引运动以养形;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后天的调养更为重要;

提倡过用病生,主张节用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隋唐二代,孙思邈和司马承祯等重要养生学家。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既主张静养,又强调运动;既强调食疗,又主张药补;既强调节欲,又反对绝欲。不但涉及到衣、食、住、行与养生的关系,而且专门探讨了老年保健问题。司马承祯《天隐子养生书》和《坐忘论》,都大抵本于老、庄,阐述了收视反听、遗形复照的内修养生理论和方法。在具体的养生方法上,司马承祯还创立了各种服气法、导引法,《服气精义论》和《导引论》二书。能够运用中医理论探讨服气、导引的作用机制。5.4中国养生文化的发展两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出现了流派争鸣的局面,涌现了金元四大家(金代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与元代朱震亨)和陈直、邹铉等一大批著名养生家。《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之类的大型官修医书。特点①:注意从发病学的角度探求养生规律。

认识到人的形体“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圣济总录》),于是主张养生应该努力保养气血,调理气机。

李东垣:

“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养生要务在于保养脾胃之气。朱丹溪则改弦易辙:强调阴精对人体的重要作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格致余论》),因而在治病和养生方面都以滋阴为主。

特点②:注重联系老年生理特征探求养生长寿之道。

邹铉《寿亲养老新书》认为老人精神真气及五脏衰弱耗竭,肠胃虚薄,喜怒性情不定,类似儿童,且孤僻易于伤感,故应重视饮食调养、精神调摄,怡情悦志,以及顺应四时气候变化以养生。

宋丹溪在《格致余论•茹淡论》中则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提出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老年养生食谱。

宋代,转而引释、道入儒,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学。认定“理”是先天存在的、是永恒而至高无上的。提出了“去人欲、存天理”的总原则,而静坐则被视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静坐养生感受最深的,南宋理学。

朱熹十分倾心符合其理学大师身分和经历的静坐养生法。据《宋元学案》记载,还作有《调息箴》一首。

真德秀,世称西山先生,更为注重养生,认为“运气之术,甚近养生之道”,采集诸家养生之要,编为《卫生歌》一篇。唐代:文人墨客奉行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通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白居易(74岁)在中年政治上受挫后:以“委顺天命”代替了“志在兼济”,将儒家“安贫乐道”和道家“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思想融合,以有所不为代替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进取精神。虚无恬淡的道家人生观看破人生、超越世俗的佛教思想“中隐”“居士”“贤者避世”的儒家思想

“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

“自古无奈何,命为时所屈”由唐入宋:

北宋苏轼

(64岁)“养生之方,以胎息为本”,对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篇中记载的胎息法曾“反复寻究”,颇有所得。

养生四句话“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南宋陆游(85岁)也是一位杰出的养生家。他所习的养生内容兼及道、释,包括导引、行气、内丹、坐禅诸项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