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内经》病证理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吴颢昕第一节发热
一
3101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3102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病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佚傈而不能食,名曰寒热。《素问·风论》3103四之气,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四之气,褥暑湿热相薄……民病黄瘅,而为胕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3104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口疡,寒热胕肿。《素问.五常政大论》3105阳胜则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3106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生气通天论篇第三)3107重寒则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3108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3109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3110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1.热病的概念与命名“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凡因感受六淫之邪而引起的外感发热病证均属于伤寒的范畴。谓之热病,是以发热为主症的特点命名。称之伤寒,是就病因而言,此泛指四时六淫邪气。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素问·热论》所言的伤寒即指后世的广义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指出了广义伤寒所包含的内容。而狭义伤寒是指冬日感受寒邪而引起的外感热病。2.热病形成的原因
《内经》详细探讨了热病形成的原因,指出风、寒、暑、湿、燥、火以及疫疠时邪皆可导致热病。(1)风邪:风邪致病百端,热病亦是其一,《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指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皆因风气入侵,故风为百病之始。风善行而数变,风邪侵入,可变化为各种不同的疾病:风邪入侵,腠理开则恶寒,腠理闭则发热,说明外感风邪后可出现寒热。从风邪引起的热病来看,风邪袭表致“寒热病”,如“因于露风,乃生寒热”(《素问.生气通天论》)。
风邪循阳明入脾胃可发黄疽,如:“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毗,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素问·风论》)。虚邪贼风侵袭肺造成“劳风”,证见“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素问·评热病论》),风邪入里化热侵袭筋脉发为“风痉”。由此可以看出,邪风侵犯人体后,可导致热病。(2)寒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体若蟠炭,汗出而散。”指出伤于寒以后,阳气当如运枢以外应。《素问·水热穴论》提到:“帝曰:人之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说明寒证可逐渐转化为热证,这就反映了寒气的致病特点。在临床上,这种现象是常见的。然而,也确有伤寒初起便现热象,而不见寒热转化之征,或时间短暂寒象不甚明显,但这与热由寒转化而来的机理并不矛盾,仍应视为由寒演变而致。《内经》把由寒形成的热病命曰伤寒、病温与病暑。病温和病暑只是发病时间有不同,都是伤于寒形成的热病,与伤寒同类,如《素问·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除伤寒、温病之外,寒邪侵袭皮肤、肌肉、骨髓,并内舍于相应脏腑,则会出现皮寒热、肌寒热和骨寒热等证。(3)湿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四之气,褥暑湿热相薄……民病黄疽而浮肿。”湿邪化热可发为湿热病,出现肌肉弛长之痿,筋脉拘挛之痉,湿热蕴结之发黄或浮肿。《内经》对于因伤湿而致发热记载较少,后世医家对伤于湿致热的认识颇多,如张仲景《金匾要略》云:“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明·戴思恭《证治要诀》亦说“伤湿为病,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小便秘涩,大便多泄”。可见湿邪作为六淫之一可致发热。(4)暑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指出感受暑邪后,汗出而烦,喘喝有声;因暑热影响神明,出现多言。《灵枢·岁露论》曰:“暑,因汗多则伤气,“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故《素问·举痛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5)温热火邪:《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说明热、火、暑三者同性。《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说明温热入侵可致热病、神昏、抽掣、躁动、发狂等症状。外感暑邪是火证、热证,其他外来的致病因素,也可转变为火,诚如刘完素所说“六气皆能化火”。温热火邪是《内经》外感热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可导致五脏热病、阴阳交、温病、热病、大热病等病证。(6)疫气时邪:《内经》将某些具有流行、传染性的热病称为疫病,但在病因上仍然认为是六气之病。经中所论此类热病主要有:疟疾、鼠痰寒热、肠僻(赤沃、赤白)、霍乱等。如《素问·寒热》云:“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提示引起鼠痰寒热、寒热瘴病的“毒气”是一类有异于六淫邪气的、具有传染性的强烈致病因素,也提示该病可能具有传染性。如《素问·刺法论》所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的状态。二3111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3112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3113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按语】一、热病的病机特点:《内经》根据外感热病的传变特点,强调“阳胜则身热”,即阳热太过在外感热病中起主导作用,指出高热,呼吸加快,不能安卧的病理关键是邪入六腑,为临床运用攻下法治疗热性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伤寒论》将外感热病过程中,阳气亢旺,邪气最盛的极期称为阳明病,并认为阳明病的主要病机是胃家实,所谓“胃家”泛指肠胃而言,其理论依据即源于此。过亢的阳气不仅导致高热,还易于损伤阴液,耗伤阴精,出现口燥舌干,齿干,咽干等阴伤症状。二、热病的传变规律:《内经》关于热病的传变规律有较多探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按六经传变,认为病邪循三阴三阳经脉传变,其顺序为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对于《热论》中一日传一经的提法,高士宗曾说:“一日受之,二日受之,乃循次言之,非一定不移之日期也,领悟圣经,当勿以辞害意。”同样对于《内经》关于热病的传变顺序,亦当灵活看待,《内经》热病循经传变的认识主要反映了病邪由表传里,由阳入阴,由轻转重的一般规律。对于伤寒“两感”的发病形式,则反映了病邪从发病初期即深入脏腑,病变范围较广,病情笃重。领会经文,切忌拘泥。三3115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3116热病,已得汗而脉尚盛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国有土地临时用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高级别别墅居住权购置与买卖合同3篇
- 医院2025年度物流配送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交通枢纽“四害”灭治与旅客健康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数字艺术版权保护与侵权处理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及农村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户外广告牌场地租赁及新媒体营销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投影机采购与灯光音响租赁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代理中介费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零部件钣金加工及机加服务采购合同模板3篇
- 退学费和解协议书模板
- 2024至2030年中国对氯甲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智能教育辅助系统运营服务合同
- 心功能分级及护理
- 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 重庆育才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成都市2022级(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云南省中药材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11000字(论文)】
- 服装板房管理制度
- 河北省兴隆县盛嘉恒信矿业有限公司李杖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 第七章力与运动第八章压强第九章浮力综合检测题(一)-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