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白叶枯纹枯稻曲粒病_第1页
第十三章白叶枯纹枯稻曲粒病_第2页
第十三章白叶枯纹枯稻曲粒病_第3页
第十三章白叶枯纹枯稻曲粒病_第4页
第十三章白叶枯纹枯稻曲粒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稻白叶枯病

Ricebacterialleafblight白叶枯病主要分布在亚洲稻区,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随着种子调运,北方稻区也开始流行。发病后,常引起叶片干枯,不实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一、症状Symptom从苗期——抽穗期都可发生,但早稻一般在拔节幼穗分化期开始呈现症状,孕穗到抽穗前后为发病高峰期;晚稻在秧田期及早插田的分蘖期开始发病,孕穗期达到发病高峰。主要为害叶片,有3种类型:1、叶枯型:又可分成两种类型(1)普通型即典型白叶枯。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斑点沿叶脉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向下加长加宽而形成条斑,长可达叶基部。病健组织交界清楚,分界处有时呈波浪状。病斑颜色随品种不同而变化,但最后变成灰白色(籼稻)或黄白色(粳稻)(2)急性型在环境条件适宜或易感品种发病时,叶片产生暗绿色病斑,几天内可使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像开水烫状,纵折干枯。两类症状在湿度大时,特别在雨后、傍晚或晨露未干时,病部常有蜜黄色胶粘状鱼籽状大小的菌脓溢出,干后呈粒状或薄膜状。2、凋萎型在拔节期以前发生,但以移栽后15-20天最重。病株心叶或心叶下第一片叶首先失水,青卷,最后枯萎。随后其他叶片相继青萎,但也有先从下部叶片呈现青萎,后引起上位叶或心叶枯死的。常造成稻田大量死苗、缺丛。折断病株并用手挤压,可见大量黄色菌脓溢出。注意与螟虫引起的枯心相区别。3、黄叶型病株较老的叶片颜色正常,新出叶则呈均匀褪绿或呈黄色或黄绿色宽条斑;以后病株生长受抑制。叶呈现这种症状的病叶上检测不到病原细菌,但病株基部以及紧接病叶下的节间有大量病原细菌。与细菌性条斑病及生理枯黄的区分细菌性条斑病

从发病部位、对光照、菌脓的颜色和大小,病斑的多少可区分;

生理枯黄从交界处的形状、在田间发病的均匀度、砂培试验可区分。与细菌性条斑病的区别喷菌现象/菌脓二、病原菌PathogenXanthomonascampestrispvoryzae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具1根极生鞭毛。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40℃,最适宜的温度为26-30℃。白叶枯菌存在不同的菌系,但不同国家鉴别的标准不同,难以统一。二、病原菌Pathogen根据在IR26、Java14、南粳15、Tetep和金刚30等5个鉴别品种上的抗感反应,将我国稻白叶枯病菌分为IVII等7个致病型。长江流域以北以II和I型为主,长江流域以II、IV型为多,而南方稻区则以IV为优势致病型,广东和福建还有少量的V型。二、病原菌Pathogen噬菌体——是寄生在白叶枯病菌上的一种病毒。在电镜下观察,白叶枯病的噬菌体呈蝌蚪状。噬菌体在细菌培养时,可使细菌悬浮液变清、在平板培养基上出现溶菌斑。噬菌体对白叶枯菌有一定的专化性,根据其数量的多少可预测病害。二、病原菌Pathogen寄主范围:除为害水稻外,茭白和李氏禾在自然条件下也可发病,但不普遍。三、病害循环病菌在带菌种子和有病稻草上越冬。主要从水孔和伤口侵入。在稻草和谷种中存活的病菌,随流水传到秧苗——稻根分泌物诱集病菌、并使之活化——从水孔、伤口侵入——在薄壁细胞间繁殖——达到维管束——放出细菌,再从水孔和伤口侵入。以带菌种子和流水进行传播。病部产生的病菌进行再侵染。四、发病条件1、气候因素本病的发生一般在气温25-33℃时最适宜,在20℃以下和33℃以上受抑制。气温的高低主要影响潜育期的长短。在22℃时,潜育期13天,在24℃时潜育期18天;在26-30℃时潜育期只需3天。高湿、多雨、日照不足有利发病,特别是在台风暴雨和洪涝之后,更易引起病害暴发流行。四、发病条件2、水稻抗病性不同水稻品种之间抗性不同。如日本发现金南风群品种无抗性基因,对所有菌系都感病;黄玉群品种具有Xa-1、Xa-Kg基因,对I群和Ⅴ群生理小有抗性,等等。一般来说,籼稻抗性最弱、粳稻较强、糯稻最抗病。水稻不同生育期抗性不同。一般在分蘖期前较抗病,苗龄越小越抗病。四、发病条件3、栽培管理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绿肥压青量过多,都容易使稻株生长过于茂密,使田间湿度加大。且稻株体内蛋白质氮化物大量分解,使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因而病重。深水灌溉和受水淹,病重。五、防治策略在控制菌源的前提下,以栽培抗病良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狠抓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1、加强检疫工作严格实行产地检疫。五、防治2、选用抗病良种3、培育无病壮秧在无病田留种或自无病区调种,实行种子消毒,可每亩用强氯精1克兑水30斤浸种。禁止用病稻草堵涵洞。秧田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方便,远离屋边场地和牛栏的地方。秧苗期不得漫水,并在3叶期及移栽前各喷药一次。五、防治4、合理用水施肥兴修水利,做到渠系配套,排灌分家,防止串灌串排或深灌淹漫,应浅水勤灌,适期晒田。5、根据病情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10%叶枯净300-500倍、50%代森铵800-1000倍、农用链霉素100ppm。稻纹枯病Ricesheathblight一、症状特点

从苗期——穗期都可发病,以分蘖盛期至穗期发病最重。

叶鞘: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暗绿色如开水烫过的小斑,以后变以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的椭圆形斑,多个病斑愈合成云纹状。

叶片:与叶鞘病斑相似,急性型病斑污绿色,最后枯死。

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及菌核。水稻纹枯病症状纹枯病二、病原

真菌中的担子菌。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0-38℃,最适温度30℃;侵入的温度范围为23-35℃,最适温度为28-32℃。

在最适温度下,经18-24小时即可完成侵染;菌核在27-28℃有足够湿度时,1-2天可萌发成菌丝,6-10天可形成新病斑。除危害水稻外,还能危害稗草、玉米、花生、大小麦、禾本科杂草等。纹枯病三、发病规律以菌核在土壤或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和田间杂草上越冬水稻分蘖期菌核萌发形成菌丝,向上延伸至叶鞘缝内从叶鞘内侧表皮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病株再侵染水稻纹枯病侵染循环水平扩展垂直扩展纹枯病四、影响发病的条件

1、菌核基数——与初期发病有关。2、气象因素——高温高湿型病害,气温在22℃又有雨时始病,气温28-32℃,RH>97%时,有利病害漫延。3、栽培管理条件——长期深灌,田间湿度大;氮素过多有利发病。

4、水稻的抗性——目前无高抗品种。纹枯病五、防治1、减少菌源

2、加强肥水管理(结合防治稻瘟病)3、药剂防治井冈霉素、纹霉清。

防治适期: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5%和拔节到孕穗期丛发病率达10-15%

稻曲病Ricefalsesmut

稻曲病多发生于水稻收成好发年份。群众认为是丰年征兆,故俗名“丰产果”。——通常在中稻和晚稻田发生,以优质稻、杂交稻发生较为普遍。危害谷粒,每穗上有病谷1-5粒,严重时,可达20-30粒。一般年份对水稻影响不大,在大发生年份造成一定损失,特别是在山区的中稻和中稻和晚稻受害较严重。一、症状

此病在水稻开花以后——乳熟期较易发生,为害谷粒。——病谷粒最初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病粒内部组织被破坏,以后菌丝块逐渐长大,使颖壳的合缝处稍稍胀开,露出橙黄色的肉质块突起物(孢子座),逐渐膨大,将谷颖全部包裹,形状一般比健谷大3-4倍,最后表面龟裂并布满墨绿色粉末(厚垣孢子)。稻曲病二、病原菌

为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virens(Cooke)Takahashi

,为一种子囊菌Clavicepsoryzae-sativaeHashioka

(真菌病害)。三、侵染循环病菌的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次年7-8月间开始生出头状子座,上生子囊壳,其中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当年不侵染,在被害谷粒内及健谷颖壳上越冬,并可维持发芽力达6个月之久,萌发进产生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可随气流传播,作为初侵染源,侵染花器及幼颖。——然后,病菌在胚乳中大量增殖而形成孢子座。四、发生流行条件——病菌要求高温高湿,温度以24-32度生长良好,26-28最适宜,34度以上则不宜生长。——水稻开花期遇降雨和高温,便有利于病菌发育,易于诱发此病。——偏施氮肥,或落水过迟,接近成熟时,叶片仍未褪绿,发病。较重。五、防治

1、发病时,摘除病粒烧毁;

2、选用抗病品种;

3、在破口前3~5天、抽穗50%时各施一次药。

富力库15毫升/亩灭病威200克/亩井冈霉素2包/亩+50%多菌灵100克/亩稻粒黑粉病

Ricekernelsmut一、症状

只危害稻穗上的个别谷粒,病谷米粒全部或部分被破坏,颖壳内充满黑粉。病谷颖壳开裂露出圆锥形黑色角状物,开始时有灰白色膜包住,膜易破裂,破裂后散出黑粉,粘附于开裂部份部位和病粒附近的健粒和叶上。二、病原为真菌的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引起。看到的黑粉即病菌的厚垣孢子。稻粒黑粉病三、侵染循环1、越冬——病菌的厚垣孢子散出后,落在土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进行越冬,尤以前者为主。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在贮藏的种子上可存活3年。耐高温和低温,用热水浸种不能杀死病菌的孢子。成团的厚垣孢子通过牲畜消化道后,仍有萌发力。2、第二年水稻开花或灌浆时,在水中或潮湿土面的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小孢子,由气流传播到花器的子房或幼嫩的的种子上,萌发侵入,侵入后菌丝在谷粒内蔓延,破坏子房,使米粒不能形成,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