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中药4_第1页
根及根茎类中药4_第2页
根及根茎类中药4_第3页
根及根茎类中药4_第4页
根及根茎类中药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性状鉴别】

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破裂后向外卷曲,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切断面皮部与木部分层明显,有细微的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极苦。【显微鉴别】1、木质部有木纤维束。2、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成分】

含20多种生物碱,主要为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山豆根【来源】

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apnep.的根及根茎。【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顶端常残留茎基,其下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略弯曲,常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显微鉴别】1、皮层外侧薄壁细胞多含草酸钙方晶,断续排列成含晶细胞环,每一个细胞含结晶2~8个。2、韧皮部散有纤维束,有的周围伴有含结晶细胞而形成晶纤维。3、木质部发达,木纤维束与导管相间排列,导管内常有黄棕色内含物,木质部念珠状增厚。【成分】

生物碱,主要为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

葛根【来源】

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thomsoniiBenth.的根。甘葛藤【性状鉴别】1、野葛根:

常为斜切或纵切的块片,类白色或淡棕色,表面有时可见残留的棕色栓皮;切面粗糙,纤维性强。质轻松。气微,味淡。2、甘葛藤根:纤维性较弱,有的呈绵毛状。质坚硬而重,富粉性。气微,味微甜。【显微鉴别】

木质部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晶鞘纤维)。【成分】

含黄酮类物质。注意:葛根长霉后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甘草【来源】

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胀果甘草G.inflata、光果甘草G.glabra的根及根茎。【性状鉴别】

一、甘草:

1、根呈圆柱形,外皮松紧不等。表面红棕、暗棕、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及横长皮孔。两端切面中央稍下陷(有的不明显)。2、质坚实而重,断面黄白色,略显纤维性,有粉性,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3、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4、味甜而特殊。

二、胀果甘草:根粗壮木质性强,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质坚硬,木纤维多,粉性差,断面多裂隙。

三、光果甘草:外皮大多灰棕色,不甚粗糙,皮孔细小而不明显,裂隙少,纤维性、粉性介于甘草和胀果甘草之间。【显微鉴别】1、甘草根的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粉甘草外皮已除去)。②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③束间形成层不明显。④导管常单个或2-3个成群。⑤射线明显;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棕色块状物。2、甘草粉末:淡棕黄色①纤维成束,壁厚,晶纤维易察见(含方晶)。②草酸钙方晶:易见。③导管:具缘纹孔,直径较大,稀有网纹。④淀粉粒:多为单粒,脐点点状,卵圆或椭圆形。⑤木栓细胞:多角形,红棕色,侧面观为类长方形。⑥棕色块:形状不一。【成分】甘草甜素(三萜类化合物)。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附作用,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醛酸能与毒物结合,故可解毒。【理化鉴别】TLC。黄芪【来源】

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var.mongholicus、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的根。【产地】

以栽培的蒙古黄芪质量佳。【性状鉴别】1、圆柱形,极少分枝,上粗下细。2、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有纵皱及横向皮孔。栓皮易剥落,露出黄白色皮部。蒙古黄芪膜荚黄芪3、质韧不易断,断面纤维性,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皮松肉紧”(金井玉栏)。

4、有豆腥气,味微甜。【显微鉴别】1、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为厚角细胞,切线延长。②韧皮部有纤维束,与筛管群交替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织;韧皮射线外侧弯曲,有裂隙。③形成层成环。④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成群,有木纤维束,木射线明显。薄壁细胞含淀粉粒。2、粉末:淡黄色①纤维:韧皮纤维细长,胞腔小;木纤维壁较厚。②石细胞:较少,壁厚,胞腔较大。③导管:网纹或具缘纹孔导管。④木栓细胞:多角形,棕色。⑤淀粉粒:多单粒,偶见2-3分粒组成的复粒。【成分】

膜荚黄芪含黄酮类、皂甙类;蒙古黄芪含黄芪多糖等多种多糖,有些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理化鉴别】1、检查氨基酸、多肽:水浸液1ml(3g→30ml)+0.2%茚三酮2滴,沸水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显紫红色。2、检查糖:水浸液1ml于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5%α-萘酚乙醇溶液5滴,再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0.5ml→试液与硫酸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附注】1、据报道,全国黄芪的伪品有多种,除上述两种外,常见的还有:(了解)

豆科植物大野豌豆的根。“野豌豆”豆科植物苜蓿的根。“土黄芪、苜蓿根”豆科植物紫花苜蓿的根。豆科植物白香草木樨的根。“白香草木樨”豆科植物草木樨的根。豆科植物兰花棘豆的根。豆科植物刺果甘草的根及根茎。豆科植物单体蕊黄芪(鳌山黄芪)的根。豆科植物苦马豆的根。锦葵科植物陆地棉的根。“棉花根”

2、红芪: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根。通称“晋芪”。表面灰红棕色,栓皮易剥落露出浅黄色的皮部及纤维。质坚硬而致密,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性强,且富粉性。气微而特异,味微甜。显微:有晶鞘纤维,草酸钙棱晶,无石细胞。3、南芪:桑科植物五指毛桃的根。亦称“五爪龙”三七【来源】

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的根。【产地】

多系栽培,以云南产者为地道药材。【采收加工】

剪下的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筋条绒根【性状鉴别】“三七铜皮铁骨身,木部皮部较易分。中央木部色较深,味苦回甜花鼓身。”1、略呈纺锤形或类圆锥形。2、表面灰黄或灰棕色,常有蜡样光泽,顶端有瘤状突起。3、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4、气微,味苦而后微甜。【显微鉴别】横切面:1、韧皮部有树脂道。2、薄壁细胞含淀粉粒,草酸钙簇晶稀少。粉末:灰黄色。1、树脂道碎片内含黄色分泌物。2、草酸钙簇晶稀少,其棱角较钝。【成分】含多种皂甙,主为达玛脂烷系皂甙。尚含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附注】1、三七以“头数”论好坏。每斤能称的三七个数,称为多少“头”,“头”数越少价越高,质量越好。2、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民间习称“土三七”。3、三七价格较昂贵,伪品较多,主要有:(了解)①姜科植物莪术的根茎雕刻而成。②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根茎。“竹节三七”③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