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7474-1998 烃类溶剂中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与未明确指明的前一版本或相关标准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1. 方法原理阐述:新标准可能更详细地说明了利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烃类溶剂中苯含量的基本原理,包括样品的预处理步骤、色谱柱的选择、检测器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确保测试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仪器要求:更新了对气相色谱仪及配套设备的具体技术要求,可能包括更高的灵敏度、分辨率以及更精确的温度控制能力,以适应更低浓度苯含量的准确测定需求。

  3. 样品处理:优化了样品的提取、净化和浓缩步骤,可能引入了更高效的前处理技术,如自动顶空进样或固相萃取,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分析效率。

  4. 标准物质与校准:明确了用于校准的标准物质种类、纯度及来源,可能增加了不同浓度级别的标准溶液,以覆盖更宽的检测范围,确保测量结果的线性与准确性。

  5. 操作步骤细化:对实验操作流程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包括具体的温度设置、流速控制、进样量等参数,增强了方法的可重复性和实用性。

  6.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规定了更严格的数据处理规则,可能引入了新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评估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并明确了苯含量判定的限值和标准。

  7. 质量控制:强调了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如空白试验、重复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等,以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8. 安全与环保:更新了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废弃物处理指导,体现了对实验室人员健康及环境保护的重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98-08-20 颁布
  • 1999-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7474-1998烃类溶剂中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_第1页
GB/T 17474-1998烃类溶剂中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_第2页
GB/T 17474-1998烃类溶剂中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7474-1998烃类溶剂中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75.080E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474-1998烃类溶剂中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Standardtestmethodforbenzeneinhydrocarbonsolventsbygaschromatography1998-08-20发布1999-01-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17474-1998本标准等效采用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D4367-7—94《经类溶剂中苯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本标准与ASTMD4367-94的主要差异:1.本标准在采用ASTMD4367—94的引用标准时,采用我国相对应的国家标准;对于ASTMD4367—94所引用的ASTMD3606《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两标准在方法原理上相同,文中并未提到具体引用内容,因此,在本标准中不再引用。22.本标准除ASTMD4367—94提供的色谱系统和色谱条件外,增加了可供选择的色谱系统和色谱条件。对于ASTMD4367一94中所采用的非极性预切柱,本标准增加了可选择的载体类型;对于极性分析柱,采用了国产同类型固定相,同时降低了所用固定相的配比,对分离度有所改善。根据国产固定相的性能,对色谱柱老化条件和分析条件略做了改变。33.本标准增加了采用20℃时苯和试样的密度,将测定结果由体积百分数换算为质量百分数的换算公式。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长秀、杨海鹰、陈银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烃类溶剂中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GB/T17474-1998Standardtestmethodforbenzeneinhydrocarbonsoiventsbygaschromatography1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气相色谱法测定烃类溶剂中浓度范围为0.01%(V/V)~1%(V/V)的苯含地。1.2本标准涉及某些有危险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是无意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间题都提出建议。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性的管理制度。1.3对于涉及的危险品的有关信息,请参阅有关的危险品数据手册。对于危险性的特别说明,请参阅第7草。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下述引用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9722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3方法概述含有内标物质丁酮的待测试样注入双柱系统。试样先经过装填有非极性固定相甲基硅酮的填充柱各组分按照沸点顺序进行分离。当辛烧冲洗出来后,将沸点大于辛烧的组分反吹出去。沸点小于辛烷的组分随后进入装有强极性固定相1,2,3-三-(2-氰基乙氧基)丙烷的色谱柱,使芳烃和非芳烃分离。流出的组分采用常规检测器检测并记录色谱图,根据各组分及内标物的峰面积进行定量、4意义和应用苹被认为是一类有毒和致癌物质。了解溶剂中的苯含量有利于估计溶剂对使用者可能带来的损害健康的危险性。但是此标准的目的并不是要估价这种危险性。5设备5.1色谱仪:任何带有反吹系统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及可以在表1的条件下操作的气相色谱仪。检测记录系统在最大灵敏度时必须对1PL苯含量为0.05%(V/V)的试样产生4mm的响应。5.2色谱柱:一根长0.8m、外径3.2mm或长1.0m、外径3.0mm,内径2.0mm的不锈钢色谱柱;根长4.6m、外径3.2mm或长4.6m、外径3.0mm,内径2.0mm的不锈钢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