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新经济政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0课克里姆林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本课主要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
2.实施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原因、内容以及历史意义。
3.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对本课中的历史知识和重大事件进行讨论与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布尔什维克党为探求社会主义建设所采取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以及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客观地评价斯大林。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重新勾结起来企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从1918年开始,苏俄开始进入极为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内容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国内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果:苏维埃俄国的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到1925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意义:一方面:保证了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生政权;另一方面: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工农群众的不满在不断加剧。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形势的需要,极大的挫伤了苏俄人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同时还引发了苏军一个海军基地的部分士兵兵变。这就迫使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逐步调整经济政策,准备实施新经济政策。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之外,其他中小型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经过政策调整,苏维埃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特点: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思考:列举列宁对社会主义探索的成就,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精神?领导十月革命,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度过了战争危机,巩固了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苏俄的国民经济,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1.含义三、“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成为“斯大林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924年列宁去世以后,逐步确立了斯大林的领导地位。国家经济政策逐步变化,新经济政策被取消。“斯大林模式”逐渐建立起来。苏联国旗国徽注意区分三个不同的名称沙俄(1547年—1917年)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所学知识,想一想,苏联为什么要制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想与目标?实现工业化是一个国家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实现工业化有利于苏联在列强环伺的险恶环境中巩固政权。……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1)经济建设123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1930—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苏联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十年间就能取得工业化如此辉煌的成就呢?说明了什么?1.五年计划的制定2.农业集体化运动为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3.全国人民的努力……说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的巨大积极作用。工业化是一个国家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必由之路。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走的工业化道路自然也不一样。结合课文,说一说苏联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重点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农业集体化运动:目的: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作用:积极: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消极: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对富农采取消灭的政策,违背了农民自愿加入的意愿,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影响: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实行,形成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达到高潮斯达汉诺夫运动20世纪30年代的斯大林(2)政治建设斯大林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1879─1953),原姓朱加什维利,原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马克思主义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政治家,此外,斯大林还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的缔造者之一,以及共产主义五大人物之一。(其他四位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其所创立的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20世纪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宪法,该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地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在一定历史阶段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但是也有着严重的弊端。
苏联颁布新宪法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新宪法的颁布: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以及轻工业的发展状况;第二,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单一,质量差;第三,国家对农民的掠夺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给农业带来了极大地损失;第四,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资源,社会经济效益处于低下状态。3、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因此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完美无缺的吗?举例说明。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衡,损害农民利益。忽视市场和价值规律,将一切经济置于行政命令之下,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搞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的这段话,揭示了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存在什么问题?
提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农民自愿加入的意愿,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读一读:打开任何一张苏联报纸,并阅读任何一篇文章或者和在共产国际会议上的发言就已足够,你总是能够在文中或发言中找到最后对斯大林的过分颂扬——“我们伟大的、我们强有力的同志、我们勇敢的领导人、我们不可战胜的英雄”等。这是每一首诗歌必不可少的段落……——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工业化建设农业集体农庄化运动行政命令管理一切经济新宪法的颁布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课堂小结弊端议一议: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利: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强国的行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弊: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学以致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提示:重视客观规律,不能过分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要实事求是,不能搞浮夸风和弄虚作假;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高考链接1.(2005江苏省高考历史)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联共(布)“十五大”提出总方针B.优先发展轻工业C.与农业集体化同时展开
D.到1937年基本实现解析: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其特点,到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则始于1927年D符合题意。
D2.(2009年高考历史广东B卷)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要抓住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强攻”,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失败。D3.(2009年山东文科综合历史部分)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解析:此题难度为中,考查提炼双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文字信息中“20世纪30年初”“技术决定一切”特别是联系其时间可以得出D项。D1.1928--1937年苏联在建设中重点发展()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第三产业
2.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的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B.十月革命后
C.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D.工业革命完成后
AC课堂练习3.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标志是(
)A.俄国二月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C.苏联成立D.1936年新宪法的通过4.下列成就不属于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取得的是(
)A.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B.国防力量大为加强C.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D.实现了农业集体化DA5.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据此回答:(1)“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2)“后来苏联的模式”又被称为什么?
(3)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4)斯大林模式有哪些弊端?
(5)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也曾出现过挫折和失误,请举出两个例子。
(1)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斯大林模式。
(3)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4)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受到很大挫折,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6.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两次重大转折?这两次转折对苏俄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重大转折及影响:(1)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俄政府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2)列宁逝世后,苏联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济建设路线,重点发展重工业,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取得巨大成就,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启示:(1)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适应生产力;(2)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保证经济部门有比例的平衡发展;(3)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等。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简述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解题关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克服危机,列宁等人决定调整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标文件互查评审表
- 专业服务合同范本
- 长沙市住宅买卖合同
- 农业肥料订购协议范本
- 共同面对婚姻难题
- 维护服务合同中被服务方的权益与合作
- 物业合同补充协议格式范本示例
- 房屋租赁协议书格式
- 有机稻米购销协议
- 拒绝超限安全第一
- 2024-2030年中国成品油行业深度调查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光伏项目达标投产实施细则-施工
- 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烟草专卖局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及详解
- 喷涂质量协议书(2篇)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测试卷(含答案)
- 系统集成售前技术年终总结
- 小区智能化安防项目设计总体说明
- 法律法规知识测试题库(共200题)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核心素养目标教案(含反思)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
- 《网络营销》试题及答案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