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理念新要求新变化
高中历史课标整体解读徐蓝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2018-07-07讲三个问题:
一、高中历史课标修订背景
二、高中历史课标新变化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高中历史课标修订背景1.体现国家意志,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教育功能。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历史角度关心国家命运,关注世界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代要求。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培养要求。国际人才培养战略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对人的培养至关重要。基础教育高中基本普及的国情。个体发展的要求。培养自我实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有助于个体的终身发展,有利于获得成功的个人生活。2.根据新的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教育定位。
普通高中作为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的一个阶段,下联义务教育、上联高等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求课程具有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学分分配:
课程学分重构:
必修课程4学分(比目前减少2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6学分,比目前增加2学分)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保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3.针对《课标(实验稿)》存在的一些问题,继承与发展▶高中课改已经走过十多年历程,历史课程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目标表述笼统,必修课程历史1(政治)、历史2(经济)、历史3(文化)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时序性不强,未能很好地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特征——时序性和系统性,内容较深且选择不够系统,等等。
本次修订坚持问题导向,总结经验,借鉴国际优秀成果,突出中国特色,努力破解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继承与发展。鲜明、完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解决改革中的问题为导向历史学业质量标准历史课程内容历史教学与评价(教学评考一体化)高中历史课标修订思路示意图以历史核心素养研制为核心以国内外历史教育实践和经验为基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二、高中历史课标新变化
新理念新要求新变化【新理念】
此次高中课程改革也是修订后课标的最重要部分,是提出了核心素养,特别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
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实施的措施、课程评价的标准、课程教材的编写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这一核心任务。【新要求】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要求,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新变化】
五个重要新变化:
▶新增核心素养
▶新增学业质量要求(标准)
▶课程结构: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
▶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通史+专题、专题
▶增加教学示例、评价案例和命题建议
新变化集中反映了高中历史课程新理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中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1.凝练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keycompetenceorkeycompetency,是指高于一般能力或一般素养的最重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各国对“核心素养”的用词并不完全相同。经合组织OECD、欧盟EU、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澳大利亚等:Keycompetencies;英法德等国:Keyskills、coreskills、basicskills;韩国:Keycompetencies、criticalcompetencies,等(2)为什么要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培养的要求。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培养成为各国的重中之重,各国和各国际组织都加大了对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力度。因此,“核心素养”是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挑战而诞生的概念。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交流的国际化,各国各地区对国民核心素养的研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如OECD、UE、UK、USA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立起影响深远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4C’s:协作(Collaboration)交往(communication)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创造性(creativity)这些素养,是智能时代的机器人所无法完成的,一定要依靠人类自身的素养。因此,“核心素养”的别称又为“21世纪素养”(21stcenturycompetences),或“21世纪技能”(21stcenturyskills)“核心素养”被认为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DNA。“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课程开发与设计的DNA。研制中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研制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国家任务,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所提出的任务,是这次修订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必须完成的任务。(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说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涉及“历史,到底要学什么”的问题。▲要学习历史知识,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掌握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形成具有历史特征的品格,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要具备比了解一般的历史知识更上位的东西。◆能够像一个历史学家那样去理解历史、构架自己对历史的解释。◆当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不再以历史的教学与研究为其生涯的时候,以往的历史学习留给他/她什么样的价值观、品质和能力,能够使他们终生受用,并能够带给他们成功的人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五个方面。修订组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为指导,凝练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课标(实验稿)》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进一步整合与提炼。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历史解释
唯物
史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五个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3)五个核心素养五位一体,具有内在联系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五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具备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达到历史课程的立德树人要求。学习、认识、研究历史唯物史观使历史成为一门科学,是正确认识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是基本观念和思维品质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是关键能力和基本方法所有历史叙述都是一种基于对过去事情的理解而进行的解释,是基本能力和主要指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
历史核心素养的学科基础和相互关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2.研制学业质量要求(标准)并划分水平层次(1)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以教育质量观为基础所规定和设计的学生课程学习活动所应该达到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某学科课程学习之后,应该形成的学习结果表现。
高中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后应达成的核心素养表现的总体描述。
学业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教育的发展功能和水平。(2)对学业质量的具体说明:学业质量是指学生在不同的课程领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程度和状态,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过程在认知、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变化程度和发展状态。也就是说,学业质量指向的是学生通过某一学科的课程学习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变化涉及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量——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学了多少;质——学生在学习中学得好不好。学业质量要体现发展程度、行为变化、量和质,所以学业质量要划分水平,也就是不同层次的要求。◀举例:以“时空观念”的水平2和水平4为例
学业质量要求水平2合格水平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学业质量要求水平4高考水平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能够根据需要并运用相关材料和正确方法,独立绘制相关图表,并加以说明。(3)学业质量要求的层级划分依据——核心素养对历史核心素养进行2-4个层次水平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学业质量要求(标准)。在划分核心素养的水平时,进行纵向与横向的通盘考虑。
纵向:每个核心素养自身的1-2层次或1-4层次,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每高一级水平的表现涵盖前一级的表现。
横向:五个核心素养的每一个层次,处于同样水平上;结合具体课程内容,形成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等级。每个水平等级都包括5个核心素养的要求。以“时空观念”为例,说明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纵向连续性和递进性素养水平时空观念水平1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水平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水平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水平4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横向5个核心素养同一水平,形成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二级水平学业质量标准水平二唯物史观:能够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2-1能够知道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知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能够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时空观念: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2-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史料实证: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2-3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能够掌握获取史料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历史解释: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2-4能够分析有关的历史结论;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够在叙述历史时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如古今联系、中外联系等,并将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地理、语文、艺术等知识加以联系;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作出解释;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家国情怀:能够具有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2-5能够发现历史上认同家乡、民族、国家的事例,知道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依据,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4)每个学习模块后面都有学业要求,具体说明学生在学完这个模块后应达到的行为表现度如《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业要求”(课标第21-22页)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和世界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发生或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够知道历史遗迹、考古发现、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文献是了解历史发展的重要证据,并能够开始使用资料作为证据来检验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解答(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够初步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建立多方面联系,以此解释历史,并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能够掌握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引起的世界历史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总趋势(唯物史观);能够初步具备用历史眼光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具有民族自信心;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由学校自主开设)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模块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模块3文化交流与传播
模块1
史学入门模块2
史料研读3.课程结构变化:基于核心素养调整课程结构将原来必修与选修两种课程调整为三种课程类型:课程之间具有关联性、层次性和渐进性中外历史纲要基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
延伸史学入门
其他校本课程
专业或其他方向发展
史料研读拓展递进
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修
课程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基础课程,4学分,建议安排在高一年级,学生经合格性考试达到学业质量标准水平2,可获得相应学分,可以毕业。全修全考。学生在修完必修课后,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选择修习。每个模块2学分,经学业等级考试合格,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3或水平4,可获得相应学分。选修选考。水平4是高考命题依据。供学校、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选修不考或选修备考。(课标提供两个模块,供选择)三类课程设置、质量标准、与考试的衔接历史课程与其他高中课程的关联
历史课程的设计,既要注意与思想政治、语文、艺术(或音乐、美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关联,又要有助于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其与相关课程发挥整体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4.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变化(1)必修课程设一个模块《中外历史纲要》。这就调整了现行必修课程的呈现方式,将现行标准中的必修课程政治、经济、文化三大专题呈现改为通史体例加专题,包括中国史和世界史,精选24个专题,突出时序性,以大时序小专题的呈现方式,引导全体高中学生进一步通过对相关史事的整体认识,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2)选择专题时重视基础性及其与初中的区别如:《中外历史纲要》专题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要求学生“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初中已经学过秦始皇统一中国、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等内容的基础上,将相关内容整合,从认识中国国情出发,对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3)专题内容要求注意与义务教育衔接与梯度既注意到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衔接与贯通,又注意到两者的区别,在学业要求上显现出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不同梯度,使学生在具备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内容要求中,基本上是“通过…了解”“通过…认识”“通过…理解”等句式,“通过”后面的内容,基本上是初中学习过的知识。高中对史事的叙述过程从简,要加强分析性,使历史教育做到循序渐进。(4)专题内容重视时代性,与时俱进如1.10:“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充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1.14:“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增加“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1.24:“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和主要趋势”,增加“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等。(5)选择性必修课程注意与原课标必修课程衔接《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个模块。各模块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专题下具体内容依时序的发展进行表述,呈现中外历史多方面的重要内容,引领学生从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等不同视角对中外历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这三个模块中,既可看到与原课标的某些衔接,又凸显了高中历史应注意和强调的重要内容。例如,模块1,既与原课标“历史I(政治)”有衔接,又补充了社会治理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时空框架下认识并形成对历史上政治文明演进的正确解释,形成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6)选修课程对学生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校本课,由学校自主开设。课标提供《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个模块可作为校本课程的参考。这两个模块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通过了解史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探究活动,增强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的能力与素养。这种设计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史料基础,又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导向,旨在提高学生的史学专业素养。5.增加教学、评价示例和命题建议考虑这次课程改革幅度较大,为“好用管用”,每个模块内容标准后面,以及教学与评价建议中,都设计了教学提示和教学活动示例,共21个;在“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中,提供2个典型试题及说明;附录2中,提供1个具体的教学与评价示例。
提供示例原则:一是根据需要及其功能,将教学、评价示例分解到教学内容不同的部分,尽量做到示例全覆盖;二是避免空泛地将核心素养列为教学与评价目标,而是要将希望达到的核心素养与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联系起来。命题建议1.明确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
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2.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1)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2)以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备达成程度为目的(3)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3.课标提供了两个典型试题:关于康有为“公车上书”关于二战起点的各种观点
新变化集中反映了高中历史课程新理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中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这些新的变化要体现在教学当中。三、教学实施建议1.树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教学理念要实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历史学科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培养,但传统的历史教学过度在学科上发力,教师也常常纠结于历史知识的容量和难度,而忽略了历史学科的本质和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因此,重建历史教育价值的关键,是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的教学转向以人为本的教学,就要聚焦于受过历史教育的人所应具有的能力、习惯、气质、品格等,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只有抓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全面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正确引领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教师要全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认识核心素养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共同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注意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提升程度。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机械分述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转变为通过学习,学生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综合表现。2.进行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合理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关键问题和重点难点,有效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通过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拓展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陌生的、复杂的、甚至是不确定的真实问题的能力。3.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创设测试核心素养的多种类型“新情境”:“学习情境”,指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史料、图表、历史叙述、史论等问题;“生活情境”,指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如在倾听长辈的回忆、观看影视剧、游览名胜古迹时遇到的问题;“社会情境”,指对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如某种社会风俗的来源、某一国际争端的历史背景问题;“学术情境”,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如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多维度地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把问题解决好,有利于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4.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地接受现成答案,而是通过自己对相关史事的了解,尤其是对有价值的史料进行分析,用实证的方式对问题的要点逐一探讨,以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来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如何构建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要设计以史料研习为基础的学生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运用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课标指出,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教师要考虑到以下四点:一是明确运用史料的目的;二是选择典型的、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史料;三是将史料的展示与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四是如何根据史料的运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材的每一课都有“史料阅读”栏目,有的课还有“学思之窗”(有材料有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研习这些史料,并扩大史料范围,通过史料研习,展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的教学。5.根据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学生核心素养达成度要改变以往的历史作业(日常评价)主要是知识的巩固和练习。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观,更重视作业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将作业变为新情境下的继续学习和问题解决。因此,要改变作业题的简单复述、封闭结构、大量练习的情况,加强历史作业中对实际历史问题的解决,加强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对必修课程“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专题的学习评价中,教师可根据学业质量水平2,要求学生运用文献、实物、口述、图像、音像、数字等多种史料,对工业革命前后生产力发展情况、工业革命后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发展、工人运动高涨以及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等多方面进行论述。教师在评价时,主要关注学生是否了解工业革命的时空背景,是否能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是否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否能够从大历史的视野认识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演进到工业文明的转折点,是否认识到工业革命对国内阶级关系和社会变化造成的影响,是否认识工业革命的世界性影响,等等。如果学生达到了这些要求,就可以判断学生在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达到了水平2(合格)的要求。再如:给出材料,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改编自2007年海南高考题):19世纪70年代,英国探险家斯坦利率一支考察队在非洲考察,与当地土著相遇。对此事件,斯坦利和当地土著酋长摩基姆巴分别有自己的叙述。材料一
斯坦利的叙述:
早8点左右,我们看到一个市场,附近停泊着许多独木舟。人们立即集合起来,从四面八方向我们逼近,我们长时间保持自制。但最后他们因我们的镇静而鼓起勇气,当某个人因此高叫“穆提”(投)、他们一齐向我们投掷木矛时,我们才被迫开枪,对他们予以回击,迫使他们惊惶逃窜……下午2点,我们从两岸树木茂密的河道中驶出……看到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停在河中央。那些船民发现我们后站起来,高声喊叫,把角吹得异常响……在5分钟里,我们全力射击,无暇顾及别的事。我们热血沸腾。这简直是杀戮。我们憎恶居住在这里的这些丑陋不堪的食尸鬼们。
材料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合同
- 职高电气基础课程设计答案
- 自动倒角机现状课程设计
- 芣苢课程设计
- 自动化编程讲解课程设计
- 苯乙醇课程设计
- 希腊国际高中课程设计
- 支教特色美术课程设计
- 碳汇课程设计
- 税收情况工作总结
- 科学备考讲解模板
- 译林小学二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综合训练50题含答案
-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 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24版)
- 带封面的新员工入职登记表
- 医院教学工作汇报
- 小学生经典阅读英语短文100篇
- 2024-2030年中国计算机视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答案精析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工程设计收费标准2002修订版
- 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一)(山东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