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_第1页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_第2页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_第3页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_第4页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所谓“近代化”是指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上海轮船招商局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汉阳铁厂

经济近代化张謇大生纱厂政治近代化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山西大学堂教育近代化★近代化过程中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新文化运动、

思想近代化易服饰社会生活近代化中国的近代化

考点内容识记理解应用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的社会习俗变化。

√名称背景时间派别人物口号内容影响基础过关中国近代化简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内忧外患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1898年1911年1915年甲午战败中国完全沦为两半社会封建旧思想布满中国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自强求富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军、新式学堂近代化的开端百日维新思想启蒙以推翻满清统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四提倡四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结束君主专制,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大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化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请回答:(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经济上: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政治上:戊戌变法

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主义者材料一:“他们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枪炮……维护封建统治。”①材料一是哪个派别的主张?请指出他们的代表人物?②针对这种思想,当时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他们是怎样开展这一运动的?③从材料可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实现这一目的?艰难的起步洋务运动—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到外国学习、筹建新式陆海军等维护封建统治洋务运动材料二:福州船政局1866年汉阳铁厂1890年京师同文馆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舰队从材料中反映了洋务运动有怎样的作用?引进了······使中国出现了······在客观上促进了······推动了······艰难的起步洋务运动—材料一:“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①“他们”是哪个政治派别?代表人物?②针对上面思想,当时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结果如何?短暂的改良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变法

失败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材料二: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维新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所起的作用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什么?—短暂的改良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9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下列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先进思想文化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C.使人们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戊戌变法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推动了服饰和生活习俗的变化从材料中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作用什么?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风暴材料一:民国初年,社会风气除旧布新,短发、西装、旗袍一时风行。“清末怪杰”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共堂大笑,辜鸿铭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材料二:1917年,胡适、陈独秀、李大钊同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胡适高举“文学革命”大旗,提倡白话文,得到了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大力支持。①指出材料一中“辫子”所代表的含义?它的有形与无形的存在说明了什么问题?②结合材料一、二,对北京大学在民国时期的地位作一个简要评价。封建旧思想说明当时旧思想旧道德仍然根深蒂固北大的民主、自由之风盛行,引领了当时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新文化运动材料三:他为之终身奋斗的,便是剪去国民灵魂中的“辫子”。头上的辫子易剪,灵魂中的辫子却不易剪。

——百度百科陈独秀思想解放的风暴

为了剪掉“灵魂中的辫子”,陈独秀们拿起了哪些思想武器?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发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变化。请回答:①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②出现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