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四节气(实小)二十四节气由来
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以指导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
第二页,共118页。二十四节气节气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其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成为指导农事的历法。第三页,共118页。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侯现象、气侯变化。1、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2、反应气侯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3、反应气侯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第四页,共118页。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为了便于记诵节气名称,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第五页,共118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第六页,共118页。春季二月三日~五月六日春日迟迟卉木萋萋第七页,共118页。立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第八页,共118页。立春立春,又称“打春”,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第九页,共118页。立春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第十页,共118页。立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活动及民俗,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第十一页,共118页。立春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养生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第十二页,共118页。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第十三页,共118页。雨水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开始,太阳黄经达330度时,到3月4日或5日结束。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第十四页,共118页。雨水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第十五页,共118页。雨水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第十六页,共118页。惊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第十七页,共118页。惊蛰惊蛰(jīngzhé)。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第十八页,共118页。惊蛰1、祭白虎化解是非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2、“打小人”驱赶霉运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第十九页,共118页。惊蛰惊蛰时节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第二十页,共118页。“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春分第二十一页,共118页。春分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春分的意义,一是指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明媚的春天。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第二十二页,共118页。春分1、竖蛋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2、吃春菜"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3、送春牛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第二十三页,共118页。春分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饮食调养,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第二十四页,共118页。“三月节,万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清明第二十五页,共118页。清明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左右。(此节日现已列入国假3天)“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第二十六页,共118页。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清明节扫墓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第二十七页,共118页。清明节清明之际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要予以重视。建议大家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清明时节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白菜、萝卜等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第二十八页,共118页。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我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第二十九页,共118页。谷雨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第三十页,共118页。谷雨关于谷雨节的来历,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第三十一页,共118页。谷雨1、禁杀五毒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2、渔家流行谷雨祭海谷雨时节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3、走谷雨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4、喝谷雨茶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5、谷雨食香椿北方则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6、谷雨祭祀文祖仓颉“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7、洗澡消灾避祸在西北地区,旧时,人们将谷雨的河水称为“桃花水”,传说以它洗浴,可消灾避祸。第三十二页,共118页。谷雨谷雨到来,暮春到了,万物生长渐旺,天气也渐热。中午气温较高,但早晚气温仍较低,因此早晚时要适当加穿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风,以防感冒;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还要预防花粉过敏,预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的发作。谷雨时节雨水较多,要防湿邪侵入人体,出现肩颈痛、关节疼痛、脘腹胀满、不欲饮食等病症。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第三十三页,共118页。夏季五月六日~八月八日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第三十四页,共118页。立夏立夏“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我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第三十五页,共118页。立夏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第三十六页,共118页。立夏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第三十七页,共118页。立夏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饮食原则是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第三十八页,共118页。“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小满第三十九页,共118页。小满小满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其含义是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第四十页,共118页。小满小满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时节,如若田里不蓄满水,就会造成田坎干裂,无法插秧,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因此天旱的年份,人们会早考虑,巧安排,以人力或畜力带动水车灌溉水田。第四十一页,共118页。小满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第四十二页,共118页。“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芒种第四十三页,共118页。芒种芒种,每年的6月5日左右。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大麦(作啤酒的原料,或作饲料)、小麦(加工面粉)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shǔ、稷jì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第四十四页,共118页。芒种祭祀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安苗: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第四十五页,共118页。芒种芒种节气的最佳时令饮食是:桑椹。又名桑果,早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就已是皇帝御用的补品。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酸甜适口,又被称为“民间圣果”。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第四十六页,共118页。“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第四十七页,共118页。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第四十八页,共118页。夏至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广东地区,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第四十九页,共118页。夏至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第五十页,共118页。“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第五十一页,共118页。小暑slightheat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slightheat)。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第五十二页,共118页。小暑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第五十三页,共118页。小暑六月初六日为天赐之节。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小暑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徐州人入伏吃羊肉,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第五十四页,共118页。小暑小暑是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第五十五页,共118页。“六月中,解见小暑。”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第五十六页,共118页。大暑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第五十七页,共118页。大暑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第五十八页,共118页。大暑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期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六月大暑吃“烧仙草”。台湾则有大暑吃凤梨之俗。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们大暑时节偏要吃热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第五十九页,共118页。大暑大暑期间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多吃淮山一类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感到精力旺。如果你是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那么吃南瓜就最好不过。南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而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含量很低,多吃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冬吃萝卜夏吃姜”。吃姜有助于驱除体内寒气。冬补三九,夏补三伏。鸡、鸭、鸽子等家禽都是大暑进补的上选。第六十页,共118页。秋季八月八日~十一月八日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第六十一页,共118页。立秋“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第六十二页,共118页。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第六十三页,共118页。立秋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第六十四页,共118页。立秋立秋的主要习俗有:立秋节、摸秋、秋忙会、贴秋膘等。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摸秋,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第六十五页,共118页。立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第六十六页,共118页。“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处暑第六十七页,共118页。处暑处暑,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处暑养生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第六十八页,共118页。处暑1、出游迎秋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2、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3、开渔节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第六十九页,共118页。处暑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秋乏”。要保证充足睡眠,改掉夏季晚睡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辣椒、茄子、马铃薯、梨等;多吃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此外,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第七十页,共118页。白露“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第七十一页,共118页。白露白露是24节气之一,每年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俗语云:“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第七十二页,共118页。白露“白露必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说法,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白露吃番薯: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民间认为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白露茶”,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睐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第七十三页,共118页。白露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脯容易着凉。白露时节,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此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早晚不要受凉,对过敏性疾病积极预防。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等,对缓解秋燥有良效。第七十四页,共118页。“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秋分第七十五页,共118页。秋分秋分,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第七十六页,共118页。秋分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在秋分时节,我国很多地区都要举行“竖蛋”的民俗活动。”第七十七页,共118页。秋分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第七十八页,共118页。“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寒露第七十九页,共118页。寒露每年10月8日或9日为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第八十页,共118页。寒露登高习俗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农事习俗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第八十一页,共118页。寒露“寒露”时节,在南方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第八十二页,共118页。“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霜降第八十三页,共118页。霜降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第八十四页,共118页。霜降霜降期间,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俗话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第八十五页,共118页。霜降霜降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这时应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芥菜(雪里蕻)。第八十六页,共118页。冬季十一月八日~二月三日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第八十七页,共118页。立冬“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第八十八页,共118页。立冬“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第八十九页,共118页。立冬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对“立冬”的理解,冬天开始,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第九十页,共118页。立冬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吃饺子: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冬泳: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第九十一页,共118页。立冬立冬以后,天气转寒,适当进食高热量食品,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第九十二页,共118页。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第九十三页,共118页。小雪每年11月22日23日,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并且夜冻昼化。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第九十四页,共118页。小雪腌腊肉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第九十五页,共118页。小雪为避免血液黏稠,应多食保护心脑血管的食品,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红心萝卜等。适宜吃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荞麦、胡萝卜等。这个季节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温补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益肾食品有以腰果、芡实、山药熬的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另外,要多吃炖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第九十六页,共118页。“至此而雪盛也。”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大雪第九十七页,共118页。大雪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第九十八页,共118页。大雪气候:大雪时节,黄河流域一带已有积雪,天气寒冷。而江南才刚刚进入隆冬季节,气温将显著下降,天气寒冷,可能出现初雪和冰冻现象。这一节气是我县降水日数最少的节气。农事:各地要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查苗补缺,中耕松土,早施苗肥,培育壮苗。随着隆冬季节的临近,着手做好菜苗、果树、苗木、花卉与家畜的保暖工作。日期计算:[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18,20世纪=7.9。举例说明:2088年大雪日期=[88×0.2422+7.18]-[88/4]=28-22=6,12月6日大雪。第九十九页,共118页。大雪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在大雪至冬至期间,可食用下列食品:枸杞肉丝、木耳冬瓜三鲜汤。第一百页,共118页。“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冬至第一百零一页,共118页。冬至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第一百零二页,共118页。冬至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第一百零三页,共118页。冬至馄饨面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红豆糯米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简笔画上色技巧》课件
- 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课件
- 《压力管理》课件
- 《市场营销情景模拟》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选集职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全职员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选集人力资源管理篇
- 三峡复习课件
- 《精油的起源基础》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合集【人事管理】
-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3(开卷)
- 机械工程学科研究前沿
- 朝鲜户籍制度
- 汽车电器DFMEA-空调冷暖装置
- 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之中考考点研究《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问题》教学
- 2023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 (正式版)JBT 14682-2024 多关节机器人用伺服电动机技术规范
- 2024年职业卫生技术人员评价方向考试题库附答案
- 医院与药企合作开展临床研究
- -如何上好一堂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