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重点实验课(二)_第1页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重点实验课(二)_第2页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重点实验课(二)_第3页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重点实验课(二)_第4页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重点实验课(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实验课(二)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限时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6·黄山七校联考)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B.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D.①和②不仅用于还原 C3,还可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解析 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呼吸作用产生的ATP才能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生命活动。答案 D2.澳大利亚科学家从蓝藻中提取到了一种被称作叶绿素 f的新叶绿素,它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进行光合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素f主要分布在蓝藻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叶绿素f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扩大了可利用的太阳能的范围C.叶绿素f具有与叶绿素a和叶绿素b相同的生理功能D.用纸层析法分离蓝藻细胞中的色素将获得 5条色素带解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无叶绿体;叶绿素f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因此扩大太阳能利用范围;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叶绿素f能够吸收红外光,其功能不同;蓝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叶绿素,没有类胡萝卜素,故用纸层析法分离不能获得 5条色素带。答案 B3.下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以及某些过程。下列关于相关过程以及发生场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H2O→H++O2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ADP→ATP发生在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图示的反应是光反应,场所是囊状结构薄膜D.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发生在色素分子中解析 H2O→H++O2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DP→ATP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图示的反应是光反应,可使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囊状结构薄膜。答案 C4.(2016·成都模拟)取生长旺盛的绿叶,利用打孔器打出一批直径为 1cm的叶圆片,将叶圆片细胞间隙中的气体排出后, 平均分装到盛有等量的不同浓度 NaHCO3溶液的培养皿底部,置于光温恒定且适宜的条件下 (如图甲),测得各组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 (如图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类囊体薄膜上水的分解速率逐渐增加B.c~d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绿体基质中C3的生成速率逐渐减弱C.c~d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单个叶圆片有机物的积累速率逐渐减小D.a~d段如果增加光照强度或温度,都能明显缩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解析 曲线a~b段在光温恒定且适宜的条件下,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逐渐加快, [H]、ATP消耗加快,类囊体薄膜上水的分解速率逐渐增加;c~d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肉细胞开始失水,气孔部分关闭,叶绿体基质中C3的生成速率逐渐减小,单个叶圆片有机物的积累速率逐渐减小; a~段如果增加光照强度或温度,会延长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答案 D5.(2015·湖北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不可能是由 CO2固定减少引起的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同步C.实验2~4d,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D.实验2~4d,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引起的解析 由图甲可以看出,随干旱时间延长,叶片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可能是由干旱导致根部吸水减少,气孔关闭, CO2进入叶片的量减少引起的, A项错误;比较图甲和图乙,图甲中叶片光合速率从第 2d开始下降,而图乙中叶片叶绿素含量从第4d才开始下降,因此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B项错误;图乙中,实验2~4d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没有下降, C项错误;实验2~4d,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干旱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叶片中 CO2浓度下降引起的,D项正确。答案 D6.(2015·安徽联考)光照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光合作用中光的作用有①光合作用的能源

②催化

ATP的分解

③影响叶绿素合成

④调节气孔开放⑤固定

CO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解析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光照强度可调节气孔开放,①③④正确;光没有催化作用,光与 CO2的固定无直接关系,②⑤错误。答案 C7.(2015·广州模拟)表中是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波长(nm)400450500550600670700吸收光能百分叶绿素a4068515164016比(%)全部色素75935035457535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B.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 C3的量会增加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解析 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植物对光的吸收增强,ATP、的产生量增多,C3的利用量增多,C3减少,B错误。答案 B8.(2015·福建理综)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 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 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解析 CO2固定过程属于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有光、无光条件下均可进行;该实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3为CO2固定的产物,故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 RuBP羧化酶的活性越高。故选 B。答案 B9.如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A.红色 B.黄色C.绿色 D.紫色解析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四条色素带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是:叶绿素 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由图可知,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含量少,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应呈黄色。 B选项正确。答案 B10.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常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各项叙述中,措施与直接目的不一致的是A.给植物补充氮肥用途之一是因为 ATP和[H]的组成元素中有 N,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B.将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套种,利于提高作物光合作用速率C.营养生殖可加快作物繁殖速率,利于优良性状的保持D.合理密植有利于增加植物周围的 CO2浓度解析 ATP和[H](NADPH)是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其组成元素都是C、H、O、N、P,所以补充N元素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套种,可充分利用光能,但不能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营养生殖属于无性繁殖,可保持作物的优良性状;合理密植使作物空气流通,增加作物周围的 CO2浓度。答案 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3分)(2016乌·鲁木齐模拟)如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C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2)场所Ⅰ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结构)来增大膜面积的,酶1作用的部位是场所Ⅰ中的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________________(物质);场所Ⅱ是指________________。(3)在场所Ⅲ中,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 B物质示踪,则放射性最先出现在[ ]物质中。E物质在场所Ⅲ的________________上生成。(4)长期水淹的植物会出现烂根现象, 是因为图中[ ]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积累造成的。(5)植物根尖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解析(1)由图可知,A物质是水,C物质为二氧化碳,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2)场所Ⅰ为叶绿体,通过类囊体薄膜来增大膜面积。酶 1为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酶,在叶绿体基质中起作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ATP和[H],场所Ⅱ是细胞质基质,在该处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 (3)场所Ⅲ为线粒体,B物质为氧气,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与[H]结合生成水(E物质)。(4)长期水淹使土壤中缺少氧气, 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F物质)。(5)根尖细胞中的ATP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 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案 (1)水 自由扩散(2)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H]和ATP 细胞质基质(3)[E] 线粒体内膜(4)[F]酒精(5)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2.(13分)(2015襄·阳模拟)如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 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 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使叶绿体内 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光反应中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 ________________层生物膜。(2)图2中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选填“较低”“相等”或“较高” )。(3)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

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

将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

3,请据此回答。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②从图解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________,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H]和ATP。要想使叶绿体内 C3的含量快速下降,基本思路是 “增加C3去向或减少C3来源”,所以采用不提供 CO2或增强光照等方法。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含 2层生物膜,所以光反应中产生的 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一共经过 4层生物膜。(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在D点CO2浓度已超过饱和点,故光合速率制约因素主要为光照强度。 D点比C点CO2浓度高,消耗的[H]更多。(3)NaHCO3的作用是提供 CO2,该实验中自变量为 CO2浓度,因变量为光合速率。 b点比a点NaHCO3浓度大(即CO2浓度高),C5消耗多。答案 (1)CO2 [H]和ATP 不提供CO2或增强光照 4(2)光照强度 较高(3)①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低 光照强度 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失水,从而影响细胞代谢13.(14分)(2015北·京理综)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一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 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1)在开始检测后的 200s内,拟南芥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分解 ____________,同化CO2。而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叶片可通过____________将储藏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_和热能。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2-2(2)CO吸收量在____________μmol·m·s-1范围内,在300s时CO2达到μ-2-1。由此得出,叶片的总(真·m________2.2mols正)光合速率大约是__________________μmolCO2·m-2·s-1。(本小题所填数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3)从图中还可看出,在转入黑暗条件下 100s以后,叶片的CO2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