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课件】寡人之于国也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367625a487d4b304fd2948624e6cd7e/3367625a487d4b304fd2948624e6cd7e1.gif)
![【公开课课件】寡人之于国也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367625a487d4b304fd2948624e6cd7e/3367625a487d4b304fd2948624e6cd7e2.gif)
![【公开课课件】寡人之于国也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367625a487d4b304fd2948624e6cd7e/3367625a487d4b304fd2948624e6cd7e3.gif)
![【公开课课件】寡人之于国也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367625a487d4b304fd2948624e6cd7e/3367625a487d4b304fd2948624e6cd7e4.gif)
![【公开课课件】寡人之于国也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367625a487d4b304fd2948624e6cd7e/3367625a487d4b304fd2948624e6cd7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学习目标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关于《孟子》
《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
《孟子》散文的特点:1.长于论辩2.长于譬喻3.气势浩然
1.民本思想2.邦国的主权在民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
是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
乐业
8.反对不义的战争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五十步笑百步。尽信书不如无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问题。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3.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孟子和梁惠王谈话背景“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孟子和梁惠王谈话背景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3。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说说孟子的辩论艺术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孟子的辩论艺术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
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文章中的体现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仁政”思想今天可做哪些延伸呢?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2城镇化【知识精研】高一地理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二)
- 2025至2031年中国壁砖哑光熔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丙烯酸2-乙基己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雕刻机控制系统软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表面粗糙度》课件
- 投资竞赛复习试题附答案
- 化工分析站丁苯橡胶分析岗练习试题及答案
- 底盘选择上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移动平均线》课件
- 《青少年偏差行为》课件
- 手术室标本管理及送检评分标准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考评试卷含答案(第73-80课)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
- 中医腕踝针技术
-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教案)
- 2024年辅警考试公基常识300题(附解析)
- GB/T 748-2023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 糖尿病膳食指南2024
- 游戏账号买卖合同
- 2024年10月自考05760营养学一押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