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绪论-研究范式与方法_第1页
第一讲绪论-研究范式与方法_第2页
第一讲绪论-研究范式与方法_第3页
第一讲绪论-研究范式与方法_第4页
第一讲绪论-研究范式与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张敏jackycheung49@163.com课程相关事项关于考勤问题2关于考试问题1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落脚点3“有报天天读”4“现实王国背后是观念王国”(举例:中国现代化三阶段、外科手术、物理测试、美国故事、“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刑法主观要件等)张敏第一讲绪论研究范式与方法第一节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意义一、什么是政治?社会内部那些以社会共同体的公共权威为核心的权力关系的总和。(1)所谓“权力关系”,是以强制力为后盾的命令与服从(韦伯:合法暴力。合法性:心理认同、自愿服从)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结成各种关系:伦理、宗教、法律、经济、政治关系等,这些关系把人们联结为一个社会整体。而政治关系的特点在于强制性,是一种权力关系。(2)权力是社会组织的粘合剂。①人类是社会动物、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必须过群居生活,人又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介于其间”:介于神和动物之间),这就必然产生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整体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是政治学的主题。假如人都如鲁宾逊一样孤独生活,或如天使般共同生活,权力就没有必要。政治是群体生活的需要,是对人类缺陷的补偿。(人→类[社会性]→共同体[组织]→管理、整合→权力→统治→“政治乃人类之命运”)

②与人的需求和欲望相比,社会可供分配的有价值事物必然匮乏。所以必须进行“权威性分配”(戴维·伊斯顿: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3)所以,人类与政治有不解之缘,尽管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但人类总是离不开政治。(4)并非所有的权力关系都是政治。强盗团伙、黑社会(“盗亦有道”)等内部有权力关系,但不是政治。这种权力关系必须以“社会共同体”的公共权威为核心,在有国家存在的社会里,就是国家权力。这样,政治强制性具有合法性特点。二、政治思想: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1)政治现象纷繁复杂,其核心是国家(合法性权力)。所有其它政治现象无不以某种方式与国家发联系。故,抓住国家问题,就抓住了政治问题的核心。①思想史传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创立了政治学,《政治学》是专门研究城邦问题的著作,它涵盖了城邦生活的各个方面。Polis(“城邦”)是古代State(“国家”)的一种特殊形式,译为Polis-State(“城邦国家”),所以城邦学就是国家学。Aristotle即把Politics(“政治学”)理解为“国家学”。西方的PoliticalThinker直到战前都把国家作为政治学研究中心。(亚氏:Politics治理城邦的理论与技术)②语源学:西方主要语言中,Politics都由Polis衍生而来。如:英文:Politics;法文:Politique;德文:Politik。所以,政治思想主要以国家为核心。可简捷地归结为关于国家的思想。(2)PoliticalThought是人们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①认识国家:对国家的一般看法。如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前途等。属于对历史和现实中国家的理性思考和解释。起源:需要、分工、征服、契约、阶级斗争;真实的或逻辑的起源。本质:至善、权力、社会服务机构、阶级压迫的工具。职能:公共幸福、社会秩序、人权保障、阶级压迫;世俗幸福。

前途:循环、永恒、消亡。对国家起源的不同解释决定了国家学说的基本倾向:ModernLiberalism:naturalsituation----socialcontract----civilsocietyMarx:classstate----classstruggle----classdictatorshipAncientChina:Chaos----sage----monarchy----subjectsorder②组织国家:依据什么原则组织国家,把国家组织成什么样子?首先,是Power和Right在社会各集团间的分配,决定每个人和每个集团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所谓“国体”)其次,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政体”)。A.统治集团内部各阶层、集团、个人与国家权力的关系:democracy、aristocracy、Monarchy。B.StatePower的划分和归属、国家各权力机构的组织方式、职能和相互关系(横向: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关系),集权与分权(纵向:中央与地方关系)。C.StatePower的性质、范围(权力有限),个人的RightandDuty。D.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及各种社会团体、组织的关系。Federalism、Sovereignty、Pluralism。E.其它一些相关制度,如司法制度,文官制度等。③管理国家:如何有效地运用权力以实现政治目标的统治手段、方法、"治国之术”。包括:如何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国家法律政策如何制定和贯彻执行。官吏的培养、选拔和监督。法治还是人治;政治家和公民的政治行为;统治者的艺术或权术;有时,思想家把教育、文艺、伦理都作为政治手段,赋予其政治意义。中国古代:重在治国之道:仁政、礼治、法治、无为而治。西方:古代、近代重制度(政治大智慧:牟宗三所谓由治道转出政道)、体制。三、政治思想史:人类政治思想发展史。政治思想史可分为二个线索(或要素):(1)对政治现象的客观描述、解释和分析(事实判断)

A.事实描述。如Aristotle对158个城邦的描述,马基雅维利论述“君主论”“实际怎样”。B.解释含义和因果分析。某国家政府是什么人统治,为何会如此。(2)价值判断或选择。“理想国”、“乌托邦”、“理性王国”。

Value,有关值得希求的或美好事物的概念,或值得希求的或美好的事物本身(道德和美学标准)其中(1)因答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属于认识史范围。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识,也同对其它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一样,有一个发展过程。政治思想史从历史角度研究人类政治思想发展,描述其发展脉络和发现其内在联系。政治思想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A.政治本身在变。城邦-帝国-民族国家-民族国家解体;公民国家-贵族国家-资产阶级国家-全民国家。B、研究方法在更新,现代定量分析。现代对人的政治心理、甚至深层心理的探讨。C.研究者的观念在不断更新。但上述对政治的认识受人固有价值观的影响。所以,(2)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属人类道德进化史范畴。在任何时代,个人的主观偏好、人类的价值观念都充满矛盾对立、冲突,从而导致政治斗争和变革。例如,60年代黑人对种族隔离的不满:奴隶-废奴-公开的不平等-隔离但平等-取消隔离的平等-实际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平等。又如,妇女对性别歧视不满:Mrs.Miss.Ms.Chairperson.ladyfirst。西点军校拒招女生。参政:现进核心决策圈(赖斯),下一步总统(希拉里)。一个人或一个集团所持的一组相关的价值称“价值系统”。在思想家那里,表现为“理想国”的思想。“理想国”、“乌托邦”、“千年王国”、“理想王国”、“共产主义”等理想国是人类对现实不满(中性)的反应,对现实的思考导出不满,(现实与理想的张力)这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政治思想史是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是历史学和政治学交叉的学科。四、研究意义有位历史学家打比方: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政治是它的血肉,而思想文化是它的灵魂。这告诉我们,要了解掌握活生生的、生动的历史,就要了解历史上的思想文化。同时,与其它动物不同,思想、理性是人的存在方式(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人是按自己的想法去活动、去创造历史的,所有的人类活动和创造物都有人的主观意识的痕迹。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政治活动、政治制度,都是人们在一定政治思想的指导下从事或建立的。因此,不了解某个时代人们的政治思想,就难以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政治活动以及建立的政治制度。思想家没有政治家和将军的强制性物质权力,只有笔(述而不作者,只有口)怎样影响历史?思想观念的变化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而思想家则是人类灵魂的导师,政治思想家是超级政治家。

★思想家发生作用的途径:思想家的著作(元典)(源)→解释、研究性著作(经与传)→大众传播(媒介)→普通受众(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在上述过程中,(1)出现折射、递减、衰变、信息失真(内部流变);(2)形成一种舆论、文化氛围、文化环境,积淀为民族心理、性格、气质、价值、态度,融入民族的精神血液,形成精神的遗传(外化)。★三种类型的思想家:(1)宗教气质

各大宗教的创始人,有对人生命运的终极关怀。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心灵体验,从而对宇宙和人生产生独到的理解,并据此创立了他们的教义。

他们创立教派,成为教主或神,其思想为信徒所信仰,人们根据其教导去生活(“宗教就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根据这种理解去生活”),它可以统治一个民族或许多民族一个时代,甚至上千年。(基督教二千多年,佛教更长)。

世界上各种文化多是由某种宗教孕育出来的,也就是建立在某一种宗教思想家思考的基础上的。(2)学者型

其知识渊博,思想深刻。服膺其学说并按他们开拓的方向继续理性探索的人形成一个学派,使其思想得以延续发展,并传播到社会。以知识理性和逻辑的力量征服人,其渊博深刻,具有说服力。(3)实践型思想家

阐述一套理论,并将其付诸实践,体现于政治运动和制度中(杰斐逊,甘地)。

人格力量与理性力量结合,理论与实践双重影响。★思想家与时代关系的三种类型:(1)总结了一个时代:当一种文明臻于成熟,或一个辉煌的时代即将逝去,迟到的思想家对它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这种思想家容易被人视为不视时务,思想守旧,但他们的使命是将一种文明的成果以理论形态留传后世,并因此而获得永恒的生命。(2)指导了一个时代:他们站在时代浪峰的前头,指点着时代的走向,规划着社会变革的道路,他们是幸运的,也许在活着时就能看到其思想被人所接受,甚至实现。(3)预言和准备了一个时代: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未来发展的某种讯息。他们是属于另一个时代的人,但那个时代还没有到来,他们注定是孤独的,因为人们还不能理解他们,但他们是自信的,因为他们明白,未来的人类会发现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中西文化比较:同质VS异质一、思维方式比较儒家文化(同质主义):农耕文明→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整体主义、本质主义、“大开大合”→综合的方法→笼统泛化→具体直觉(“智的直觉”:eg: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尚以象形字为母板的文字)→难以抽象化、类型化西方文化(异质主义):海洋文明→征服自然→对象化、主客二元对立→分析的方法(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分类比较→“智性的异质性”→易于抽象化、类型化二、文化背景比较儒家文化:无真正宗教(eg:功利主义神话观VS上帝创世)→“实用理性”(有用即拿来,无用则抛弃;难以形成纯粹的科学发现;难以持久积淀、厚积薄发;“无历史记忆”)→情境主义(策略性行为,难以形成稳定的社会资本、合作框架和制度结构,eg:“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西方文化:基督教背景→上帝全知全能全善-“绝对律令”(非“临时抱佛脚”,敬畏)、原罪观/性恶论-“幽暗意识”(背后的眼睛)→边界清晰→他律文化→制度法治三、知识论比较儒家文化(乐感文化、内在超越):性善论→“良知良能”→成贤成圣→“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能主义知识论西方文化(罪感文化、外在超越):性恶论→绝对超越的上帝(全知全能全善,敬畏)、原罪观(外在救赎)→个体在堕落世界负重而行→无法垄断知识、无法成贤成圣、无法内在超越→有限知识论(理性边界:“介于其间(in-between)”,即介于神兽之间,介于绝对的爱和绝对的欲之间,爱欲(eros)。人乃按照上帝形象所造,理性乃上帝的恩赐和分享,但人不可能成为神,lifeofobedientlove;同时,人因为具有或分享理性,从而与只有欲望的动物严格区别开来,lifeoffreeinsight)四、社会结构比较传统中国(帝制中国):三纲五常(父君子臣)、家国同构→全能主义国家、专制集权→强国家-弱社会或国家吞并社会(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迁)→社会结构单一、无异质文化挑战(“狮子只能在平原上奔跑”)→绝对君权中世纪欧洲:教权、王权、市民社会(自治)三大力量博弈制衡→精神权威与世俗权力二元对立→契约精神→金字塔式层级分封结构(“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社会结构多元、异质文化长期碰撞→君权受限、有限政府、权利本位第二节范式1、定义:范式Paradigm所谓范式,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是指研究者所假定、接受和采用的基本信念、概念、模式、理论架构、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特定的范式可以理解为研究者据以提出或建构特定的研究对象,并对有关这一研究对象的资料数据进行评判、分析和解释并进行概括、抽象和理论化工作的思考传统。按照范式的提出者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论说,范式主要以指称过去在各种名目和术语下所涉及的较具有抽象意义的系统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框架。亦即,范式是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和成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在科学实践中,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或学科的研究者群体在某一特定时段内所共同持有并遵奉的特定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共同的信念和理念,以及共同的自然观及其形而上假定。元理论层次社会科学统摄层次学科统摄层次Meta-paradigmSociologicalparadigmConstructparadigm2、层次与分野元理论层次社会科学统摄层次学科统摄层次主流/实证主义非主流/后实证主义非主流/批判理论非主流/建构主义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马克斯·韦伯:人的行动理论多元主义/自由民主主义范式激进主义范式社会合作主义/保守主义范式3、“元范式”“元理论”层面的范式问题:

本体论:探究“真实性”问题,即现实世界的形态和本质为何,事物究竟为何以及事物是如何存在的问题。(“存在”)

认识论:探究作为研究主体的知者与作为研究对象的被知者的关系问题。(“知识”)

方法论:探究知者在研究和理解被知者时所采用的基本的处理方法及其依据的问题。(“方法”)本体论Ontology认识论Epistemology方法论Methodology什么是要知道的?我们能够或希望知道此物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关于此物的知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直接依赖①本体论1)基本内涵:“本体论”英文为“ontology”,源于古希腊语,意为“existence”,即“存在”(being)。所以,本体论主要是关于“存在”的理论。2)核心问题:是否存在一个能够独立于人类知识的“真实”的“外部”世界?或者,“宇宙”、“世界”、“存在”背后是否有一个不依赖于人类意志、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真实本质或实体?本体论核心问题在人类的知识之外,是否存在一个独立、“真实”的“外部”世界?是否有一个真实的存在本质?基础主义又称本质主义:YES.承认“真实”、“客观”的“外部”世界,承认世界背后的“本质”、“实体”。代表流派:现实主义(如马克思主义)、实证主义反基础主义又称非本质主义:NO.世界是由社会或者话语建构的,知识并非客观,而是由理论和话语负载,赋予行为以意义的是行为者自身。代表流派:阐释/建构主义基础主义反基础主义反基础主义实证主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俄狄浦斯效应”:预测引起被预测“制度性事实”:人民币、学校话语建构举例:现实王国背后是观念王国1、行动及其意义(eg:小伙青春大作战,旅游过关)。2、话语建构之语文版、数学版、英语版、物理版、化学版、地理版、天文版等。3、宋思明讲美国故事。4、中国现代化的三阶段。5、“信心比黄金还重要”(eg:经济危机、挤兑等)。6、预期的自我实现(eg:房地产市场)。7、“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eg:三顾茅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8、外科手术。9、语言的结构性与强制性(eg:餐巾与袜子;鱼刺与鱼骨头;肉与动物尸体;“燕雀焉知鸿鹄之志”)。10、国家的神话(“想像的共同体”,国旗、国徽、国歌,对“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自然生理反应,民族象征,提供类生活、群居生活、政治生活之凝聚力与动力,“国家的存在首先并不意味着她做了什么,而在于她说了什么”)。11、希特勒广场演讲。12、媒体的“议程设定”功能。13、婆媳之争(eg:郭晶晶解决世界性难题)。14、正面教育与侧面教育,先鼓励肯定再批评鞭策。15、韩剧实例。16、武大金秋诗歌大赛实例。17、“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内在窘境。(待续。。。)②认识论1)基本内涵:“认识论”英文为“epistemology”,它探讨的是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概括说来,“认识论”反映的是对于这个世界我们能够知道什么以及如何知道的观点。所以,认识论是一种关于知识的理论,亦称为知识论。认识论与本体论密切相关2)核心问题(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问题A)研究者能够在社会现象之间发现“真实的”或“客观的”联系吗?或者,世界到底是不是可知的?我们能够认识世界或存在的本质吗?(质的问题)第二个层次(问题B)我们是怎么认识世界的?我们进行认识的方式和路径是什么?(手段、方法的问题)对问题A的回答不可知论者,非反映论者第一层阐释(直接性)第二层阐释(间接性)“叙述竞争”回归到本体论1可知论者,反映论者肯定态度否定态度“双重阐释”2问题A双重阐释理论不可知论者的知识论第一层阐释(直接性)行为者对世界本身的理解。第二层阐释(间接性)研究者对行为者理解的再理解。对问题B的回答—引申出问题B1在质性问题(本体论关联)之后,接下来,我们是如何进行认识的?我们是仅凭“直接观察”就能做到还是需要“非直接观察”(“深层观察”)才能做到?现象与本质的关系?PS:关于“事实”及其可靠性的两种主张经验主义传统中的“事实”

休谟:首次区分“事实”与“价值”,认为可靠的“事实”乃可直接观察、感知到的感觉经验,现代科学正建立在此“事实”之上,强调采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进行研究,但经验世界不可穷尽。理性主义传统中的“事实”

马克思:在区分“现象”与“本质”的基础上区分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认为感性认识会出错,存在“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因而可靠的“事实”必须经由“理论”抽象上升为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强调理论分析的重要性,注重抽象演绎的研究方法。对问题B1的回答问题B1直接观察?OR深层观察?非深度模式诉诸直接观察实证主义、阐释主义深度模式诉诸深层观察现实主义(如马克思主义)“非深度模式”的研究取向实证主义知识(客观)—感觉经验—一般性规律—因果性陈述—预测;关注社会行为的原因,强调对原因的解释(追求客观性,强调单一、确定)。阐释主义知识(非客观)—理论建构、话语负载—无法建立跨时空的因果联系—世界复杂多变、不可预测;关注社会行为的意义,强调对世界的理解(追求主观性,强调多元、开放),而不是解释。“深度模式”的研究取向现实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着某种稳定的、决定性的“深层结构”,无法通过经验直接观察到,需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能够如实反映“深层结构”的现象为真象,反之,则为假象。简例:马克思—两种不同的“利益”小结(一)认识误区正确理解并自觉运用本体论和认识论,克服畏难绪。(二)自觉运用建立思想史研究的“高屋建瓴”的高度自觉和宏大视野(方法论自觉)。(三)“皮肤”而非“套衫”本体论与认识论不可置换,不可通约,不可随意“脱下”。第三节元理论层次的争论及其启示实证主义Positivism后实证主义Post-positivism批判理论Criticaltheory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本体论朴素的现实主义:现实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被认识的批判的现实主义:现实也许是客观存在的,只能部分地被认识历史现实主义:现实是历史性演变而来的相对主义:现实是人们所建构的认识论二元论/客观主义:研究结果是客观真理修正的二元论/客观主义:研究结果也许是客观真理交往的/主观的认识论:研究结果受价值制约交往的/主观的认识论:不存在任何客观真理,研究结果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方法论实验主义/操纵的方法论:假设证实,量化分析优先修正的实验主义/操纵的方法论:假设证伪,多元方法对话/辨证的方法论阐释的/辩证的方法论研究目的发现真理,认识客观现实寻找可能存在的现实,使认识不断逼近现实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互动中获得“解放”沟通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视域融合)一、主流范式:实证主义及其主张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法国思想家孔德。他明确将科学方法规定为实证方法,并将实证方法与形而上学的思辨方法对立起来,提出拒斥形而上学并以科学方法取而代之。孔德认为,科学研究的唯一目的就是发现自然规律或存在于事实中的恒常(因果)关系,而这只能依靠观察和经验才能得到。因此,孔德实际上是将知识(客观)等同于理论(主观),强调认识的途径和建构理论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受控制的条件下进行试验(自变量是因变量的函数),并主张以一整套固定的“科学主义”原则和标准衡量知识增长。本体论:“天真的”、原创型的、朴素的现实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而且可以被人客观地加以认识。认识论:“二元论”、客观主义,认为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知者与被知者、事实与价值是二元分离的,认识过程就是“由此及彼”的发展过程。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实验的、受控制的情境下所进行的定量分析,对事物可以量化的各种变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测度、统计和分析。1、基础主义的本体论。世界独立于人类知识而存在。2、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大体相似。我们能够在社会现象之间建立起规律性联系,运用理论来形成通过直接观察得以检验的假设。认为不存在表象/现实二分法,不存在无法直接观察的深层结构。直接观察能够作为理论有效性的独立检验,观察者能够做到客观。3、社会科学的目标是做出因果性陈述。4、主张可以将经验性问题(是什么)与规范性问题(应该是什么)完全分离开来。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经验问题,哲学、形而上学或宗教研究规范问题。在此区分之上,社会科学能够做到客观和价值中立。

马赫等人的实证原则:可证实性标准科学实验既是最基本的科学活动,又是基本的方法论原理,提出假说和鉴别假说都必须遵从这一原理。同时,这也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即研究所得必须有可以再现的可重复性特点,或者说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对研究所得的效度、信度和推广度进行检测而获得。(科学研究即是要提高理论的概率/适用性,证明逻辑)二、非主流范式/替代性范式实证主义弊端:①导致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的硬性二元分离(社会现象建基于人类活动,社会事实饱含价值判断)②科学与哲学之关系的强硬立场受到挑战:1)人择宇宙学原理(“正是人类的存在,才能解释我们这个宇宙的种种特性”)2)人工智能3)生物工程(克隆、代孕等等)科学哲学中的上述理论发展在社会科学中引发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与实证主义的主张不一致的是,知识的探索实际上是一个知者与被知者相互参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者本人提出问题、观察问题的视角和方式,知识探索过程的自然生活场景,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对知识的探索和理解。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与长期以来占据主流地位的实证主义不同的三种替代性范式。1、后实证主义本体论:“批判的”现实主义,认为客观实体是存在的,但其真实性却不可能被人的认识所穷尽。认识论:修正的二元论、客观主义,人们所了解的真实只是客观实体的一部分或其中一种表象,因此,研究的目的即是通过一系列细致严谨的手段,以“证伪”(波普等人的“批判理性主义”)的方式,对不尽精确的表象进行排谬(“排除法”、“反例法”、“去伪存真”)而逐步逼近客观真实(“逼真”)。归纳证明VS演绎证伪归纳证明普适性原则→证明逻辑→提高理论的概率→随机选取案例演绎证伪有限性原则(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康德“理性限度”)→证伪逻辑(“去伪存真”)→理论的可检验性在于可证伪性(“反例”排除)→个案研究→获得理解现实政治生活的启示,个案积累起来达至逼真效果(无限趋近于极限)方法论:修正的实验主义、多元方法(1)唯物的后实证主义:主张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人的意识而有所改变,只是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因此不可能完全认识其真实性,由此主张社会科学应当采取“文化客位”(对象化)的路线,即从自己设定的理论假设出发,通过量或质的方法对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和研究。(客观化后实证主义)(2)唯心的后实证主义:即认为客观事实,特别是在被研究者的意义上所建构的事实,客观地存在于被研究者那里。由此主张采用“文化本位”的方法才能找到真实之物,即采用质的方法,到实地田野去了解被研究者的观点和思维方式,然后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建立“扎根理论”。(主观化后实证主义)附:扎根理论是一种质的研究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强调对目前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伪。2、批判理论以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为代表:

基于批判理论对社会结构(人被动地被嵌入结构、模板中)、群体文化(从众心理、意识形态操纵)、自由与解放的关切,可对其理论涵义作如下概括:它是指通过揭露制度和文化中的霸权(葛兰西)对畸形社会(如奴役、不平等、压迫等)的制造和复制,启蒙人的自觉、反抗的意识和能力,以获得自由、解放的理论。其中,霸权即特权群体通过能够行使权力的各种机构,尤其是政治、司法和教育制度,来维护其对其他群体统治地位的方式。本体论:“历史的”现实主义,虽然承认客观现实的存在,但主张所谓的现实实际上是历史的产物,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和性别等因素形塑而成。认识论:交往的/主观的认识论,研究者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被研究者。认为实证主义过于推崇“事实”,使理性处于屈从状态,拒绝任何对事实的超越和对现实存在关系的偏离,否认历史发展本身的否定性,只能走向与现实妥协和消极地适应现实。(马克思:认识世界,更要改变世界)方法论:对话的/辨证的方法论,主张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来超越被研究者对“现实”的无知和误解,唤醒他们在历史过程(阶级剥削的历史)中被压抑的意识,逐步解除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冲突和挣扎的偏见,提出新的问题以及观察问题的视角。注意: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生产资料所有制中存在的剥削关系直接导致精神世界的被统治、被操纵地位(被统治阶级不是自己在想,而是统治阶级要他们这么想→“植入”);思想不自由、意志不自主;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潜意识结构)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冰山理论):

本我(id):最基本层次,潜意识的主要部分,动物性的本能冲动(性冲动),快乐原则,单纯追求欲望满足。

自我(ego):中间层次,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并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即算计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利己主义),现实原则(功利原则,趋利避害),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超我(superego):最高层次,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至善原则,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李普曼的“舆论塑造”和“制造认同”说“拟态环境”:指在“新闻供给机构”的中介或媒介之下,人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映,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映。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刻板成见”:指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各人有各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它也对社会起着强大的控制作用。Eg.布鲁姆:“每个时代都容易将其最大的疯狂视为正常”。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李普曼认为,人们很少通过理论和逻辑性来思考问题,而是大都会先入为主,喜欢和习惯用一种惯常的眼光看世界,这是大众赖以认识世界的方式。

“我们不妨这样假定,每个人的行为依据都不是直接而确凿的知识,而是他自己制作的或者别人给的图像。”既然大众常常处于这种狭隘、偏见、无知的状态,那么我们就不能对公共舆论抱太大期望,因为它本质上也是一个非理性的力量。所以,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无法做到完全的客观真实,新闻和真相并不是一回事。

“即使目击者本人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表明,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做些添枝加叶的处理,实际上,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空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而是对它进行改编。似乎没有什么事实仅仅是被有意传播。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是经过了有意加工”。因此,李普曼强调,必须区分新闻和真相:

“我认为最有生命力的假设是新闻和真相不是一回事,而且必须加以区分,新闻的作用在于突出一个事件,而真相的作用则是揭示隐藏的事实,确立其相互关系,描绘出人们可以在其中采取行动的现实画面。只有当社会状况达到了可以辨认、可以检测的程度时,真相和新闻才会重叠。”李普曼把“外部世界”和“人脑世界”看作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人脑世界不一定是外部世界的真实投影,它往往会被建构出来的假象所蒙蔽,但人们又很固执地相信他们大脑中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图景,然而所谓现实不过是他们在自己头脑中形成的幻觉而已,这种幻觉经常误导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判断。这样,统治者可以通过制造假象和塑造舆论,成功地控制人的思想。李普曼认为,任何统治者,不论其残暴或仁慈,都必须学会制造认同、塑造舆论,以便获得统治的合法性(政治文化或政治心理概念,并非指符合实在法,而是指符合人民内心的认同或同意)。据此,李普曼指出,公众舆论并非来自人民自身,而是被创造出来的,其创造过程和民主背道而驰。

公共舆论是一种“同意的生产”,而不是“同意的产生”。前者是外在操控的结果,是统治者将意识形态植入(inception)民众大脑中的过程,是统治者自己塑造、生产合法性的过程;后者则是公民内在审议的结果,是内心意志的体现,是一个自发、自然、自主的过程。相对而言,批判理论是一种行动型的、带有强烈政治和道德倾向的研究,即主要使用辨证对话的方式,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平等地交流,唤醒被研究者的“虚假意识”,使之获得解放,达到历史的真实。因此,校验研究质量的标准既不是证实,也不是证伪,而是消除人们的无知和误解的能力,即被研究者通过与研究者的对话是否获得了自知与自我反思(认识自己、反观诸己)的能力,他们是否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向着自主和自我承担责任的方向发生了转变等。“认识你自己”、“自知其无知”、“明明德”、“有名无名”、“自由意志”、莫要暴殄天物3、建构主义本体论:相对主义,而非现实主义,认为所谓“事实”是由人们建构的,是有理论和话语负载的,并且是多元(个体性)的,因历史、地域、情景、个人经验之不同而不同,因此,用此种方式建构起来的事实无所谓真实与否的问题。认识论:交往的/主观的认识论,认为不存在任何客观的真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是互为主体的关系,研究成果是由不同主体通过互动在理解层面所达到的共同建构或调解。1、反基础主义的本体论。世界是社会或话语建构的。2、社会现象并不独立于人类的阐释而存在,相反,真是对社会现象的阐释/理解直接影响了结果。因此,社会现象的阐释/意义才是关键性的,而阐释/意义只有在话语、背景或传统中才能建立并得到理解。研究者应该专注于辨识这些话语和传统,确立依附于社会现象之上的阐释和意义。3、无法获得自然科学渴望的“客观”分析,因为社会“科学家”自身便在话语或传统中活动。知识具有理论或话语负载。承认双重阐释。

伽达默尔解释学:偏见、前理解过去解释学:追求客观性:力求去除掉人的主观性和历史性,寻求对文本的一种客观确定的解释哲学解释学:(历史主义:一切的人类思想和行为都是历史性的。“一切思想史都是当代史”。)文本是心灵的产物,不同于自然物解释者总是历史的、具体的存在解释是心心的交流,而非心对物的认识偏见:

人无法摆脱自己的历史性

非法的偏见:可以避免的,如党派的,民族的,文化的等。

合法的偏见:无法避免的,无意识的,我们永远无法回到过去,无法成为文本作者本人。前理解:前有:人必然生于某一时代和某一文化,历史文化占有人前见:人从文化中接受了语言以及运用语言的方式(“语言的界限也是思维方式的界限”),必然将带入理解中前知:人总是带着一些观念、前提和知识去理解的。伽达默尔解释学:解释学循环几个层次的解释学循环:单个文本:部分——整体某个作者:文本——作者某类文本:单个文本——文本整体历史:文本——历史整体视域融合:前理解——新视域(前理解)——新视域未完成的历史和未确定的意义意义的确定论:作者、时代、文本结构文化和历史都是未完成的,文本的意义也始终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因此,理解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而是不同主体间“视域的融合”(共识)。意义并不是客观地存在于被研究对象那里,而是存在于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之中(理解意义:“半杯水”、“一百个人一百个哈姆雷特”)。“一切认识只有作为再认识才可称为认识”。每一次理解和解释都是对原有诠释的再诠释,从而形成了一个诠释的螺旋,可以永无止境地诠释下去(解释/阐释永远在个体建构中得到创造)。研究者所要研究的不是设法进入被研究者的头脑,而是通过反思“客观地”审视、理解和再审视互为主体的“主观”。在这里,本体与认识、主观与客观、知者与被知者、事实与价值之间的界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回归)由此,建构主义认为,不带偏见的理解是对理解本质的不合适的解释,所谓理解(确定性、客观性)和解释(建构性、主观性)之间的区别也是不存在的,“知识”是交往各方通过不断的、辩证的对话过程而共同建构的结果。研究不是为了控制或预测客观现实,也不是改造现实,而是为了理解和建构,即在人我之间、外在与自我之间、过去与现在之间建构起理解的桥梁(共识)。实证主义Positivism后实证主义Post-positivism批判理论Criticaltheory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本体论朴素的现实主义:现实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被认识的批判的现实主义:现实也许是客观存在的,只能部分地被认识历史现实主义:现实是历史性演变而来的相对主义:现实是人们所建构的认识论二元论/客观主义:研究结果是客观真理修正的二元论/客观主义:研究结果也许是客观真理交往的/主观的认识论:研究结果受价值制约交往的/主观的认识论:不存在任何客观真理,研究结果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方法论实验主义/操纵的方法论:假设证实,量化分析优先修正的实验主义/操纵的方法论:假设证伪,多元方法对话/辨证的方法论阐释的/辩证的方法论研究目的发现真理,认识客观现实寻找可能存在的现实,使认识不断逼近现实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互动中获得“解放”沟通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视域融合)三、范式间的争论及其启示1、上述不同范式的存在及其竞争关系,从一个特定的面向说明:不同的研究者为何会在面对同一个研究对象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策略,并形成不同的研究结论;也揭示了研究者为何会在进入研究现场或研究课题之前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具备了某种思维框架,即库恩所说的范式;而这种思维框架从一开始多少就限定了研究的方向乃至研究成果的取得。因而对于大部分研究者来说,且不论其工作是偏重于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相当程度上是在已经预知其结果的情形下开始工作的,其研究方案所欲达到的似乎就是以尽可能可信的论证和尽可能翔实的细节证实这一结果,其整个努力的方向似乎也是尽可能使最终的结果与最初的模式相符合。这就是范式的限定作用。2、范式的存在及其作用还提示我们,上述“先验性”是由研究者主动或被动地习得的。

被动性习得:指研究者在其成为研究者的过程中所接受的科学教育的结果。因为科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是通过建制化的方式灌输科学共同体先前艰苦获得的东西。

主动性习得:指研究者在自己的研究中对已经习得的东西产生怀疑,进而从其它地方发现并移植新的、不同于已习得物的东西。(科学的怀疑主义、创新)3、特定的范式具有独特的启发作用,可以引导研究者用特定的方法和视角去关注、研究、理解和解释特定的研究对象,但同时,特定的范式也具有独特的遮蔽作用,能够引导研究者拒斥特定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而对某些特定的研究对象持有忽略、漠视、不解和误解的态度与做法。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对自己所秉持的范式应当有充分的自觉,不仅要坚持自认为是合理的范式,更应该理解其它范式对这一范式的挑战,因为理性的坚持存在于对这些挑战的回应而非回避。其次应当注意对于任何既有知识和理论都须追究其所秉持的范式所导引的基本理论预设和先决条件的规定,亦即,要对之进行“前提性批判”。第四节作为先驱者的马克思与韦伯一、马克思主义的范式意义1、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具有明确的方法论意义。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命题否定了以往将人类进步视为源于人类观念或精神的进化的主张,将人类物质条件的进化(生产力)以及人类为生存而结合的不同方式(生产关系)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从根本上规定了研究任何问题都应当从事实出发去认识规律的方法论原则。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观念的形态摹写并刻画了人类社会的系统构造及其整体发展水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与特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对于社会形态的样式和性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从经济角度出发以社会结构性因素为重点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解释对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对社会变革及其动力机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亦成为贯穿其所有著作的一条主线。人类社会内部基本矛盾的运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按照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这一基本规律而发生的矛盾运行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的最终原因,而在阶级社会里,这一基本矛盾则表现为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恩格斯:“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人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和系统科学主要体现为这一体系所包含的概念、范畴、命题和基本理论,所展示的理论预设、逻辑思路、研究问题的方法、视角和进路,实际上对包括比较政治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所涉及的几乎所有方面都给出了特定的回答,同时也对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不同学术流派和思想给出了自己的评判。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效力亦表现在它能够为人们认识全新的社会现象提供方法论指导。二、韦伯理论的范式功能1、从人类个体行动而不是用社会结构概念建构理论。主要研究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人类行动者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采取行动的主观目的,分为四类:①工具理性行为,目标与手段均源于合理选择;②价值理性行为,手段服从于目标;③情感行为,情感主宰行为者;④传统行为,受传统思维方式引导。基于“合理性”预设的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rationality)或“合法性”(legitimacy

,心理认同、自愿服从)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中心概念,亦是其科层制/官僚制理论的学理预设。韦伯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统治都有着合理性基础。他将“统治”理解为“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或全部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即统治=命令-服从),这种统治不是纯粹暴力的控制,而更多地是一种自愿的服从。(合法性表演,想象的共同体)Eg:韦伯的国家观:“理性的国家是建立在专业官员制度和理性的法律基础之上的……作为垄断合法暴力和强制机构的统治团体。”自愿的服从又是以形成个人价值氛围的“信仰体系”为基础的。人们必须深刻认同信仰体系,才能取得行动的一致性、连续性而不致导致内心的紧张,并最终获得自愿的服从。韦伯把个人自愿服从的信仰体系视为合理性或合法性体系,亦即,合理性并不表现为事实上的好坏之分(无客观价值体系,只有主观偏好),而是存在于是否在信仰上被人们所认可(此岸伦理与彼岸伦理:终极价值间冲突无法理性解决),或者说,个人对一种秩序保持了其为一种合法秩序的信念(心理认同),这就是这个秩序的“正当性”(validity)或它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在正当性信念的支持之下,任何来自权威的命令都会得到个人的遵从,而不论这些命令是来自统治者个人,还是通过契约、协议产生的抽象法律条文、规章等命令形式。上述合法性来源或正当性信念可以分为两大类别:

主观的正当性:1)情感的正当性(多表现为情绪的接近、亲和);2)价值合理性的正当性(相信一个秩序体现了个人的美学、伦理道德或其他价值);3)宗教的正当性(来自于对救赎需要秩序[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这一看法的认可)

客观的正当性:1)习惯(习俗VS自然)的正当性(对已经成为过程或重复出现的事实的默认,以及心理学意义上来自于外部压力的从众心理);2)法律的正当性(对法律体系无论是出于内心的抑或外在的服从)在上述五种正当性信念的统领、号召或驱使之下,由内心向行动的发展方向又可分为四种不同的行动类型:

工具(目的-工具)合理性类型行动(法律的正当性)

价值合理性类型行动(包括价值合理性和宗教合理性的正当性)

情感类型行动(情感的正当性)

传统类型行动(习惯的正当性)

社会行动的类型与合理性程度

比较权衡的对象合理性降低的顺序手段目的价值结果

工具理性行动++++

价值理性行动+++-情感行动++--传统行动----注意:工具理性VS价值理性价值理性:笃信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意图伦理:一个人的责任只限于其行动的内在正当性。)工具理性(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后果主义):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算计的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责任伦理:一个人的责任要扩展到其行动所产生的可以预见到的后果。)工具理性的核心:其一,是指目的,或目的-手段理性。当代生活的突出之处即是系统的目的理性行动,包括明确的目标定义和对达到目标的最有效途径的越来越精确的计算,这种行动对立于遵从传统主义习惯的行动。其二,还体现一种行使理性(程序理性、操作理性)的含蓄性质。“一种行动类型为‘理性化’的,是指这种活动为明确设计的规则所控制,是指对活动范围的精确限制,并涉及到专门概念和知识的应用,是指这种活动被系统地安排成内恰的整体。在这些特点用于指工具性行动时,它们意味着极其严格的操作上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工具理性的异化:手段背离目的工具理性是启蒙精神、科学技术和理性自身演变和发展的结果。(自然对象化→征服→力量→借助科技→科学技术化、工具化)然而,随着工具理性的极大膨胀,在追求效率和实施技术的控制中,理性由解放的工具蜕化为统治自然和人的工具。因为启蒙理性的发展高扬了工具理性,以至于出现了工具理性霸权,从而使得工具理性变成了支配、控制人的力量。也就是说,西方启蒙运动以来一直被提倡的理性蜕变成了一种统治奴役人的工具。回归目的论:以价值理性为指导(“起点的人”与“终点的人”、人的目的与完满)2、从人的社会行动角度解释和研究社会,就必然涉及社会行动的意义及其约束条件。(1)社会行动的意义:个人以其他人的行动为基本取向因而具有交互往复(信息传递、交互建构)的特征。(2)社会行动的约束:源于由风俗习惯、道德与法规等构成的社会法理性秩序的规范和调解作用。(3)在社会冲突的条件下,一部分人以政治权力和统治强加于另一部分人且固定化为纪律的情形就不可避免:传统型统治、个人魅力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基于“合法性”的三种合法化统治类型在韦伯那里,命令-服从类型即意味着统治类型,它与前述社会行动类型紧密相连。不同的行动类型构成了不同统治类型的基础,并发展出三种相互独立的统治形式(或命令-服从类型):基于传统背景之上的合法化统治(传统型统治)依靠个人魅力而建立的合法化统治(“克里斯马”型统治/魅力型统治)借助法律的正当性建立的合法化统治(法理型统治)韦伯关于合法统治的三种纯粹类型统治类型克里斯马型(Charisma)

传统型

法理型权威的来源追随者对超人领袖的情绪性效忠

传统(长老、家长)或世袭

委任,由人民直接或间接授权合法性形式对领袖的情感性信仰

惯例对法律合理性的信任行政人员的类型以个人身份效忠领袖以个人身份作为首领的私人依附者

官僚制/科层制在传统型统治中,个人出于由来已久的忠诚而服从一个领袖。人们认为领袖拥有权力,是因为领袖本人及其祖辈从来(习俗主义:古老&神圣)就处于统治者的地位,统治者因据有传统所承认的统治地位而具有使他人服从的权威。在这一类型中,家长制和世袭制是其突出的代表。在“克里斯马”型统治/魅力型统治中,其服从者对统治者怀有敬畏和完全忠诚的情感,相信领袖具有超凡的禀性、非常的气质或者是魔幻般的才能,认为领袖拥有启迪和喻示的天赋,从而能够给服从者指明行动的方向,甚至能够创造奇迹。依靠超凡魅力的命令-服从类型是三种形式中最不稳定和最易发生变化的。(不稳定的人治类型)在法理型统治中,由成文法律规定了统治者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对统治者的服从不是基于血统论、世袭制或情感依恋,而是根据人们所认可的法律对现实等级制表示承认。服从不是对个人的个性化服从,而是主要体现为对由法律规定的某个职位的服从。在法理型统治中,命令-服从类型业已被物化,从而在所有的政治关系中,拒绝传统抑或“祛除巫魅”(现代社会的“祛魅”、理性化特征)成为既定的社会法则,政治结构体系已被完全地非人格化了。

科层制(或称理性官僚制)即为法理型统治的架构体系,其特征为: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权利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分工化,权责明确、一致)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法律认可的等级制)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专业化)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专职化,执股分离)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法律化,规则化,程序化)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关系理性化)3、社会变迁是一个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宗教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的理性化(理论核心)进程。(“祛魅”)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社会由世袭制度实现了向理性制度的转变,而人类行动本身也出现了从传统性向合理性的转化。基于两种合理性的四种法律理想类型为了进一步深入论证科层制/官僚制的合理性,韦伯在逻辑上划分出两种合理性,即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两大划分标准:1)形式性(formality),即一种法律制度是否“使用内在于这种法律制度之中的决策标准”。这决定了它的系统自治程度。如果一则法令的制定出台只是为了执行宗教、政治等法律之外的目的,并且这则法令只有在符合这些法律外在目的的情况下才被遵守,那么,这样的法律就是“实质的”。相反,如果法律的制定和遵守只是因为法律制度标准和意义(即法律本身、法律自治或法治),那么,这样的法律就是“形式的”。2)理性(rationality),即一种法律制度是否“按照一种统一的决策标准来处理所有类似案件”,这决定了该制度所确立的规则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程度。如韦伯认为,判决可能基于神谕或魔法而作出,这时,作出判决的人(如巫师)被认为具有超凡能力,所以其判决才受人尊重;判决也可以基于世俗理由而作出,这时,法律的发现是基于个别冲突的解决,为达成个案的具体公平,而成为判决先例;判决还可以借由认知技术,基于抽象规则的应用而作出。当判决由神谕或魔法作出时,法律是“不理性的”;当判决是依据先例而解决个案时,法律也属于“不理性的”,只有在判决依据抽象原则作出时,法律才属于“理性的”。所谓形式合理性,是指在统治关系中,行动方式倾向于在其手段和程序等方面尽可能地被加以量化,从而使得行动本身以及对行动结束后目的实现程序的预测成为可以被计算的任务。这是一种纯粹客观的合理性。形式合理性不仅把行动过程看成是可计算的,而且把目的本身也看成是可计算的。韦伯认为,目的其实就意味着社会秩序的理性化,或者说就是使其表现出最大程度的可计算性。因此,形式合理性可以表述为工具-目的主义。所谓实质合理性,则完全基于价值判断的基础,对行动的目的和后果作出价值评价,这些评价如是否合乎宗教信仰或宗教教义,是否符合习惯,是否表现出某种社会美德或善行等。实质合理性主要是关乎伦理主义或道德理想的一种合理性(应然),它仅仅对行动进行价值判断,极力强调行动的社会关注,忽视行动效率,这是一种主观合理性。基于上述两种合理性类型,韦伯将理性的(rational)与不理性的、形式的(formal)与实质的(substantive)两对不同范畴交叉组合,排列出四种“法律理想类型”,即:形式不理性,实质不理性,实质理性,形式理性。韦伯的法律理想形态形式实质不理性形式不理性实质不理性理性形式理性实质理性韦伯认为,人类法律文明基本上是沿着形式不理性→实质不理性→实质理性→形式理性的路径发展的。第一阶段:形式不理性形式不理性的法律表现在人类早期社会解决纷争的神谕(超越人类理性,无法把握)以及获得神谕所应遵守的程序中。这种法律完全不具备人类理性所能把握的一般性抽象规则或原则,人们无法对任何一个法律决策的结果做出预测(不可“预期”)。但是,这种法律又带有极端形式主义色彩,决策的标准内在于法律或程序之中。它要求所有诉讼参与者的行为都严格遵照某种“具有魔力效果的程式”。第二阶段:实质不理性实质不理性的法律表现在韦伯所说的“卡迪司法”(伊斯兰教教职称谓,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教法执行官”,简称“教法官”。即依据伊斯兰教法对穆斯林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商事、刑事等诉讼执行审判的官员)。这种法律不具备一般性的抽象规则,决策标准外在于法律,受到宗教、伦理和情感等因素的制约,审判结果往往是无法预测(不可“预期”)的。第三阶段:实质理性实质理性的法律出现在韦伯所说的家长式或神权政治的法律制度中。在这里,法律是由君主或其他统治者制定的,制定法律的目的在于实践伦理上的福利政策。由于神权或家长式的法律严格依循固定不变的传统规范,决策过程要遵循一些源于传统的一般性规则,因而具有理性的品格。但是,这种来自于传统的一般性规则,并非依照逻辑性思考得出,而是基于对政治、功利、伦理等实质社会正义原则的追求得出的,因而是“实质的”而非“形式的”法律。第四阶段:形式理性

形式理性法律为现代西方社会所特有,它来自于对罗马法的继承,具有高度的形式理性,体现为法律的成文法典化和体系化。韦伯认为,这种法律之所以既是“形式的”又是“理性的”,是因为它遵循以下五项假设:1)任何具体法律判决均系将一条抽象法律原则适用到具体的事实情况之上;2)任何具体事实,均可依据法律逻辑,经由抽象法律原则得出法律判断;3)法律必须实际上建构成无漏洞的法律命题体系,或至少必须将法律体系视为无漏洞的体系;4)任何无法以法律术语合理阐释的事物,均为法律上不相关的事物;5)任何人类的社会行为必须被视为法律原则的应用或执行,或是对法律原则的违反,因为法律体系“无漏洞”,必然导致所有社会行为处于一个无漏洞的法律秩序中,为其所规范。由“理性化”出发,韦伯对宗教意识对现代理性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到的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认为正是经过改革的宗教意识(新教)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人的态度和气质的变化。《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马克思的理论与方法的对立方法论的创新:个体作为分析单位,文化观念对社会现象和变迁的影响受众的影响资产阶级:道德尊严反资产阶级:人文道德关怀——经济发展的正义性核心问题:为什么只有在西方出现了具有世界普遍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科学、法律、音乐、现代政府、资本主义等)——西方特有的“理性化”背景马克思主义在德国有巨大影响力挑战马克思主义本书是挑战的第一步反驳:“按照较为朴素的历史唯物论的学说,这样的思想之产生,是经济状况的反映,或曰是其上层建筑。对此,我们将在下面详细论述……资本主义精神(就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而言)无疑在资本主义秩序出现以前就已存在……这里的因果关系正好与按唯物主义得出的观点相反。”阐释现代性:资本主义经济的起源马克思动力:资本家的贪婪和剥削——获取利润原因:激烈的企业竞争解释方法:内部解释——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韦伯动力:资本主义精神——天职感召(回答为什么贪婪)原因:新教伦理导致的心理后果解释方法:外部解释——价值观念等实践伦理和西方的理性化,战胜了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韦伯与马克思的异议1、(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力量推进了历史发展;(韦伯)思想和观念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2、人的行为的激发是欲望和经济利益;不仅如此,还有传统、价值观念等因素。3、历史是物质生产模式的交替;权威类型(支配和被支配的内化[合法化])的变化。4、阶级具有普遍性,建立于私有财产之上;阶级是新现象,建立于现代市场经济之上,随着时间发展,重要性将下降。《新教》的主要内容1、提出经验证据:在资本主义和新教伦理之间具有相关性——富人与新教徒具有相关性。(初步证据,并未提供因果关系证据)2、资本主义精神的界定。3、路德关于天职的概念。4、世俗禁欲的宗教基础。5、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宗教派别与社会分层:经验统计资料“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为什么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都特别地赞成教会中的革命?这个问题的答案远非通常所想象的那样简单。新教徒在近代经济生活中拥有较多的所有权和管理地位,这在今天或许可以(至少部分地)理解为只是由于他们继承了较多的物质财富。然而,有很多现象却不能这样解释。(教育种类的选择)宗教派别与社会分层:引出论点“由环境所得的心理和精神特征(在这里是家族共同体和父母家庭的宗教气氛所首肯的那种教育类型)决定了对职业的选择,从而也决定了一生的职业生涯。”“我们就必须在其宗教信仰的永恒的内在特征中,而不是在其暂时的外在政治历史处境中,来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