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历史新课标人民版_第1页
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历史新课标人民版_第2页
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历史新课标人民版_第3页
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历史新课标人民版_第4页
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历史新课标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RM)·全国卷地区专用课件编辑说明本课件是用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整合(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返回目录专题概览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特征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终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最终仍以失败告终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之后创建了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领导了国民大革命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终于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返回目录专题概览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主旨

1840—1949年为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先后领导的反侵略、求民主的革命历程。这一历程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因自身阶级局限性而失败;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但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因为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最终赢得了胜利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学科技能提升考点分层突破返回目录1.太平天国运动:①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②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辛亥革命:①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②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目标引擎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主干梳理1.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2)清政府和地主阶级沉重剥削人民,阶级矛盾尖锐。(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4)洪秀全创立“____________”组织。返回目录考点分层突破拜上帝会特别强调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激化,而非中外民族矛盾激化,列强侵华引起的民族矛盾加剧了阶级矛盾。这可以从太平天国运动的首要目标是推翻清王朝统治反映出来。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2.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初,广西桂平县,太平天国运动开始。(2)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封王,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3)定都:1853年,定都________,正式建立了政权。(4)全盛: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军事上达到全盛。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天京3.《天朝田亩制度》(1)时间:1853年。(2)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分配产品。(3)评价①革命性: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②局限性:它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无法实现。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封建土地所有制4.《资政新篇》(1)提出者:1859年由洪仁玕提出。(2)目的:振兴太平天国。(3)内容①政治:主张中央集权,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②经济:准许私人开办工业。③文教:兴办学馆,设立社会福利机构。④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4)评价①进步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__________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②局限性:因为缺乏相应的__________和实施条件,又处于战争环境,没能实施。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资本主义社会基础5.天京事变(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内部争权夺利。(2)时间:1856年8月。(3)过程: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诛杀,石达开出走。(4)性质:农民领袖内部的争权夺利。(5)影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误区警示

天京事变不是一次偶然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历史的必然。由于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生产力,不可能提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因而,天京事变的发生是偶然中包含着必然。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6.失败(1)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2)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______________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3)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无法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反封建反侵略巧思妙记

太平天国的兴衰一个阶级:农民阶级。两个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五个阶段:开始——金田起义;发展——定都天京;全盛——北伐和西征;由盛转衰——天京事变;失败——天京陷落。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核心探究►命题点一频考概念——《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史料研读】史料1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妇女和男子一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废除买卖婚姻和奴婢,设女营女官。——《天朝田亩制度》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

史料2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以通朝廷文书,书信馆以通各色家信,新闻馆以报时事常变、物价低昂。——洪仁玕《资政新篇》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

解读(1)从史料1中可以看出《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它还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2)史料2反映出《资政新篇》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仿制火车、轮船,兴办银行、邮政,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主张。思考依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

答案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背景颁布于太平天国全盛时期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经济主张企图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群众基础反映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作用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没能真正推行性质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未能实施的根本原因落后性和空想性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重难拓展】分析归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本质区别二者有关社会发展趋势的设想和经济主张,观点是相反的、矛盾的,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1)《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一切私有财产,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2)《资政新篇》允许私有财产存在,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天朝田亩制度》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纲领,而《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纲领。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命题点二频考结论——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史料研读】史料应该把太平天国放在中国整个历史进程中去考虑。虽然太平天国在改变清朝政府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以及推动社会思潮变化,促使人民群众反满革命斗争方面确实有着积极作用,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战争是中国社会改朝换代的动力。——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读史料认为要把太平天国运动放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全面考察。尽管太平天国运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并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主要是改朝换代的动力。思考据上述史料和所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

答案

(1)反封建: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2)反侵略:打破了西方殖民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3)学西方:第一次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4)斗争水平: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重难拓展】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5)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6)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命题点三综合视点——近代前期农民阶级的地位和作用近代前期农民阶级抗争的革命性与局限性(1)近代前期农民阶级抗争体现的革命性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②《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愿望。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③义和团运动中打出了“灭洋”挽救民族危机的旗帜,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粉碎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2)近代前期农民阶级抗争体现的落后性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内部争夺权力的矛盾加剧,最终酿成天京事变,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②《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并未真正实施;《资政新篇》由于脱离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而无法实施。③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坚决反对外来侵略的同时,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抱有幻想,放松对清王朝的警觉。④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太平天国利用落后的宗教形式发动革命,以传统农耕文明对抗先进工业文明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近代中国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成功。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真题调研1.[2011·新课标全国卷]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析]A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及时代背景,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去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承中根深蒂固,而西方的上帝对国人来说基本没有什么印象,由此使太平天国政权缺乏理论根基和群众的广泛支持。据此可知,A项为正确答案。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2.[2015·重庆卷]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仍B.社会治安混乱C.土地兼并严重D.官吏贪暴腐败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析]D本题以曾国藩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即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由于官吏贪暴腐败。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3.[2015·江苏卷]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析]D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意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因为农民阶级不是新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故D项正确。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二辛亥革命主干梳理1.武昌起义(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充分暴露。返回目录考点分层突破(2)条件①组织基础:1894年,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________。②军事基础: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尤其是1911年4月的________起义。③群众条件:1911年5月的____________为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④思想宣传: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努力发展革命力量。(3)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同盟会黄花岗保路运动误区警示

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2.中华民国的建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概况: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________纪年。(3)性质:中华民国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4)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②性质:它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宪法。③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________进程的一座丰碑。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中华民国资产阶级民主化3.历史功绩(1)结局①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结束。②1912年3月,袁世凯在____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性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____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功绩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政体。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北京反帝反封建君主专制误区警示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不可以理解为推翻了封建制度,因为封建制度不仅包括君主专制政体,还包括了经济上的土地制度等。同时,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轻巧识记

六个“一”巧记辛亥革命(1)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4)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实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核心探究►命题点一频考概念——辛亥革命【史料研读】史料1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1927年《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史料2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学生的漫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撒尼尔·佩弗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读(1)史料1指出了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民族革命方面,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民权革命方面,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体来说,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但也存在缺陷。(2)史料2对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建立起的共和政体给予很低的评价。因为缺乏实行的社会基础,共和政体在中国很快就崩溃了,说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治中国的道路。思考综合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辛亥革命是一次激进与保守的革命。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

答案(1)辛亥革命的激进体现在:①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的专制统治,推翻清朝帝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创立民国。②以西方近代文明礼仪取代传统陋习,提倡人人平等,改称谓,废跪拜礼仪。(2)辛亥革命的保守体现在:①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物所掌控,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掌控中央政权,地方军队主要控制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②新政权没有解决原有的社会问题,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也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重难拓展】认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1)辛亥革命是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尽管在民主制度建设上没有一步到位,但放在历史长河中研究的话,却是一个成功的开始。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2)辛亥革命是经济工业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使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提高,再加上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本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实业救国”潮流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显著发展。(3)辛亥革命是思想近代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命题点二综合视点——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用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1)革命史观: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2)现代化史观: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3)全球史观: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特别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相连,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4)文明史观: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5)社会史观: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革。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真题调研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现代化”的理解。洋务运动体现了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方向,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体现了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方向,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突出的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自救措施,其目的是维护自身封建统治。由此排除A、C、D三项。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2.[2015·海南卷]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作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析]A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意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作出严格限制”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当时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出现了这一变化,这说明立法服务于政治,故A项正确;行政服从于司法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人治到法治的信息,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不是一部完善的法律,故D项错误。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3.[2014·广东卷]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析]B本题以日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根据题干时间“1917年”可排除A、D两项,维新变法发生于1898年,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根据日记内容“新知事”上任“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非新派一流人”,可看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新文化运动是对旧思想的打击,不符合材料。返回目录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点分层突破技能五研究阶级社会的基本史观——革命史观【史观解读】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时代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革命史观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查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返回目录学科技能提升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考题例证】[2015·山东卷]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返回目录学科技能提升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研究专题论文数量(篇)甲722乙287丙614丁96[解析]C本题以新中国的史学研究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是以暴力形式进行的斗争,而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的方式进行的维新运动,显然与当时的史学氛围不相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项。返回目录学科技能提升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方法点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运用革命史观看待中外历史的进程。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梳理中外社会历史上引发社会革命或改革的主要矛盾,注意阶级社会里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认识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发展特征,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返回目录学科技能提升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2)理解革命史观考查的内涵和特点。考查革命史观多是通过题目渗透着革命史观看待历史事件或现象,考查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它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同时与唯物史观相结合,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基本规律。(3)防止错误运用革命史观产生的偏差:一是学生不能够从一个国家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角度理解历史事件的作用和影响;二是错误地运用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看待历史问题,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三是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未能立足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返回目录学科技能提升第5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学科技能提升考点分层突破返回目录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①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②认识二者对中国社会革命的影响。2.新民主主义革命:①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②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③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目标引擎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主干梳理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初,在__________上,中国外交失败。(2)经过①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③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返回目录考点分层突破巴黎和会(3)影响: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______________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反帝反封建误区警示

五四运动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因此,不能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但五四运动也迫使北洋军阀政府作出了让步,可以说取得了初步胜利。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①____________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2)诞生:中共“一大”。①时间:1921年7月23日。②主要内容: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__________。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五四运动工人运动(3)中共“二大”(1922年)①主要内容:制定了____________纲领,即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②地位: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4)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民主革命核心探究►命题点一频考概念——五四运动【史料研读】史料1五四运动时期的漫画史料2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读(1)史料1中,漫画中文字信息“劳动”“学”“商”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反映了五四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2)史料2说明五四运动虽未取得完全彻底的胜利,但这场运动使民主与科学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宣传,开启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篇章。思考综合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

答案(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2)五四运动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重难拓展】五四运动的四大特点(1)革命性: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个阶层参加,联合斗争。(3)爱国性:维护山东主权、青岛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4)成功性:运动的直接目标基本实现。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命题点二频考概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史料研读】史料1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史料2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发展为燎原之势。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读(1)抓住史料1中的时间、会议名称以及提出的纲领内容,可知在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史料2中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三项基本内容,并预示了其对革命发展的影响。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

答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人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之后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并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重难拓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组建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4)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国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5)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真题调研

1.[2015·全国卷Ⅰ]《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返回目录考点分层突破[解析]D本题以《申报》对中国的时局的“时评”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表明,当时的时局特征是中央政府对各省控制不力,各省之间战争不断,该局面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这体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故答案为D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虽然有战争,但只是局部范围的战争,与“皖直交斗”即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斗争无关,故排除A、B、C三项。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2.[2012·新课标全国卷]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办法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解题关键信息有“1920年”“俄国式的革命”“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毛泽东是在借俄国暴力革命的方式强调中国革命要学习俄国暴力革命的方式。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3.[2013·山东卷]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析]B本题以陈独秀关于五四运动影响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紧扣一个“新”进行思考。五四运动前,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使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新”的含义。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主干梳理1.国民革命(1924—1927)(1)国共合作①条件: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被镇压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孙中山同意以“__________”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②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________召开,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正式开始。返回目录考点分层突破党内合作一大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2)北伐战争:1926年7月—1927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__________的支持下,连克武昌、九江、南昌,直捣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3)失败①标志: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②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4)意义:国民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________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返回目录考点分层突破工农群众北洋军阀误区警示

国民革命运动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1)背景①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______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②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2)开辟: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创建了________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返回目录考点分层突破武装反抗井冈山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3)内容①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____________的土地革命。②政权建设: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返回目录考点分层突破封建剥削制度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3.红军长征(1934—1936)(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过程①遵义会议(1935年1月):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②陕北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③胜利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会师。(3)胜利的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返回目录考点分层突破会宁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4.抗日战争(1937—1945)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经过八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返回目录考点分层突破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5.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1)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3)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________、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4)解放南京: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返回目录考点分层突破邓小平淮海概念辨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名称:“农村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解放区”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核心探究►命题点一频考概念——“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史料研读】史料1

1938年,毛泽东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史料2在这种情形下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土地的广大,由于中国的反革命营垒内部的不统一和充满着矛盾,由于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农民的斗争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这样……中国革命有在农村区域首先胜利的可能……——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读(1)史料1说明,毛泽东认识到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中敌强我弱,以城市为中心发动暴动的道路(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史料2说明中国土地广大、反革命营垒内部不统一、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等因素,使得中国革命有在农村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思考综合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

答案(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物质基础。(3)意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重难拓展】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四个转移(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陕北。(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1927—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命题点二综合视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1)国民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创建了人民军队,揭开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2)1927年,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1927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4)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应该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5)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引下,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2.中国共产党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1)表现①中共“二大”把中共“一大”提出的党的奋斗目标确定为最高纲领,从国情出发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明确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②中共“三大”确定了统一战线方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③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工农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工农红军),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④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⑤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开始形成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2)原因①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②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③中国共产党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存在的问题。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领导人日益成熟,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命题点三频考概念——国共合作抗日【史料研读】史料1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史料2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国共关系七十年·序》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读(1)史料1表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互妥协,再加上社会各界的推动,使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基本形成。(2)史料2反映了国共两党的关系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这说明两党合作是民族之幸,两党合作关系破裂则是民族之殇。思考综合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点。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

答案(1)政治背景和实力:①第一次合作时,国共两党都处在发展的初期。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国民党也只有少量的军队和弱小的政权,这一次合作是两个革命政党的合作。②第二次合作时,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国民党已成为执政党,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已走向成熟,拥有一支相当力量的革命军队和巩固的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2)合作基础和目标: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共同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共合作宣言,共同目标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3)合作方式:第一次是党内合作,有政权和军队的合作;第二次是党外合作,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国共两党各自领导所属的政权和军队,在战略上相互支持和配合。(4)结果:第一次合作,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合作关系破裂;第二次合作,尽管两党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维护下,合作坚持到了抗战的最后胜利。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重难拓展】影响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矛盾斗争直至合作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合作关系的破裂。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命题点四综合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道路。(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4)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5)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索特点(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战)(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真题调研

1.[2015·天津卷]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返回目录考点分层突破[解析]B本题以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实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使广大贫农分到了土地,其实质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A、C、D三项是土地革命的目的和结果,不是实质。故正确答案为B项。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2.[2014·安徽卷]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析]C本题以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A项表述不准确,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是在洋务运动期间;B项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应该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科学思潮的兴起;D项表述太过绝对,在中日甲午战争后,社会非常重视人文教育。图中自然科学课程比重在1929—1936年稳步上升,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C项正确。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综合分析能力,以中共六大的决议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土地革命时期革命道路的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1928年。材料突出了“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是典型的城市中心论的观点。A项与材料观点相左,C、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返回目录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分层突破技能六选择题常考题型审解突破——材料情境型【题型解读】材料情境型选择题,即文字材料情境式选择题,这类题目一般是依托教材主干知识或重要历史现象,运用文字材料叙述历史现象或历史结论,在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教材以外的史实,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历史结论或者论证历史现象。这类题目具有情境新、结论新的特点。返回目录学科技能提升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题例证】[2014·天津卷]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返回目录学科技能提升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D本题以“革命的火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同时也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故D项正确。返回目录学科技能提升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方法点拨】材料情境型选择题一般运用“读、联、析”三步法解答。(1)“读”:通过阅读题干,搞清楚材料情境的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理解材料情境的历史时代或所述历史现象,确定历史现象所涉及的历史背景。(2)“联”:据题干情境,关联相关历史现象或历史阶段特征,回忆所学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思考。(3)“析”:在判断和关联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各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情境的关系,运用历史本质、历史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返回目录学科技能提升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整合(三)专题知识纵横史学研究视角知识体系构建专题整合(三)返回目录知识体系构建专题整合(三)【认读导引】一大主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两大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返回目录知识体系构建一、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1.探索(1)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未能付诸实践。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继承抵抗派的“师夷长技”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掀起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但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返回目录专题知识纵横专题整合(三)(2)农民阶级①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洪仁玕还提出了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最终失败。②19世纪末,面对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农民阶级掀起了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但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返回目录专题知识纵横专题整合(三)(3)民族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①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但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②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西学、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他们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但最终失败。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返回目录专题知识纵横专题整合(三)④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成为近代又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它也未能给中国人民指明正确道路。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⑤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也进行了不懈斗争,如开展议会斗争、掀起二次革命、倡导护国运动、领导护法运动,但最终都失败了。(4)无产阶级——“以俄为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返回目录专题知识纵横专题整合(三)2.规律认识(1)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代表,提不出顺应时代潮流的革命纲领或即使提出也没有实现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