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能力A1《致橡树》学情分析方案_第1页
微能力A1《致橡树》学情分析方案_第2页
微能力A1《致橡树》学情分析方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橡树》学情分析方案一、学情分析目的《致橡树》是高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二课的教学内容。新入校的职高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对爱情充满憧憬,充满渴望。但爱情的内涵还不够了解,需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这次学情分析就是要了解学生情况,从而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灵活驾驭课堂。二、教学内容(一)教学主题舒婷的《致橡树》是一篇向陈腐观念发出挑战的现代女性的爱情宣言,是一曲富有时代气息的动人诗篇。诗人从现代女性的角度表现了新时代青年女性的爱情观,诗人把自己的抒情主体化作一株木棉的形象,而爱的对方表现为橡树的形象,以《致橡树》为题,表明诗的中心是爱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倾诉。全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六个意象历数自己所否定的爱情模式。第二部分表达出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和憧憬——“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认为: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是一种独立、平等、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关系,是一种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二)教学对象本课的教学对象为21模具班,全班30人,其中女生3人,属于1921年春招新生,年龄介于16~17岁,正处于花季年华。具备初步的文字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但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还不够,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些诗歌意象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无法深入体会这首诗歌的精彩之处。需要在加强诗歌朗读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画面感和抒情性,通过反复诵读,欣赏诗歌的艺术美。(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2)把握诗中的意象及形式结构所蕴含的感情和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朗读、分组的讨论体会诗歌的主题以及诗人的爱情观理解诗中意象的意义。2、知道朦胧诗的特点,尤其是意象运用、象征手法作用。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四)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五)学习难点:准确把握诗歌主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1、利用QQ进行在线问卷调查,了解学情。设置了以下问题:你觉得选择恋爱对象的影响因素是什么?①外貌②性格③身高④经济条件好⑤地理位置⑥工作能力和未来潜力⑦感觉(眼缘)⑧共同的兴趣爱好⑨家庭背景好⑩学历学识⑪吃苦耐劳⑫有一技之长事业心强⑬心地善良⑭气质好(15)其他。以上选项可多选。从反馈的情况看选④的高达24人,比例80%,最多;选①的18人,占60%选②、⑧、⑭各有16人,占53%。说明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很有必要。2、利用交谈法了解学情。QQ在线问卷调查虽然方便快捷,但一些细节的东西还是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才能更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