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_第1页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_第2页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_第3页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_第4页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22《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设计尤溪一中陈昌祥一、教学设计说氮及其化合物是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元素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求:能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重要合物的主要性质,认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的影响。我们知道,氮是维持高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必元素,因此,氮的循环涉及到球上生物圈的各个方面,人类活也在逐渐地影响到氮循环。所以,教材对氮气和氮化合物的性质传授不是孤立的,是以“氮的循环”作载体和线索,把我们要学习的质置于“氮的循环”这个大的背下,这样既有利于学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又利于学生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节是“自然界的元素”中“氮的循环”中的一课时,教材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界中氮循环,二是氮的固定,三是氮环中的重要物—N、和NO的性质。《福建省普通高新课程教学要求》中对这一课教学做了具体的细化,学习要求的知识内容和认目标分别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氢气的反应)();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理性质B;一氧化氮与氧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学建议是:采用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设教学情境,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识进行教学,进一步纳学习、研究物质的方法和基思路;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氮循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在氧气作用下与水反应转化为硝酸的定关系不作拓展。《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考化学学科考试大纲这课时的要求是:氮气的化学质(与氧气、氢气的反应氧氮、二氧化氮(颜色、状态、气味;二氧化氮水的反应解氮氧化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有关要求是:了解常见非金属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应用。以上不论是《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还是《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提到的,都是必完成的教学目标,即是教学的保底”任务,而不是教学的“封”。1/22222222鉴于我校是省一达标学校,我所任教的高一两班学生素质较好,本着“立足于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发展的需要课程理“氮氧化物水反应生成硝酸的定量关系”这一内容上,作当的拓展。本节课教学过程计首先是充分利用各种体资源有课本导练听课手册、视频等,并进行机融合。其次是使学生进一步确学习、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法和基本思路。第三通过阅读,着重培养学生搜集息、处理信息能力。第四是通过“雷电发庄稼”这一然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是通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整合和概括,突出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第六是过对氮氧化物溶于水成硝酸的有关计算,通过对循反应分析,培养学生确立“始终”计算的思维方法,性与定量关系的理念。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自然界中循环的途径、形式及所涉及的质;.了解生物固氮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NO、的性质;★⑶.了解氮氧物溶于水生成硝酸的有关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确学习、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方法和基本思路;.培养学生搜集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观察、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了解人类活动氮循环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意识;.培养学生敢于疑的精神。三、教学重点、点知识与技能的重N、和NO的性。知识与技能的难:氮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硝酸的关计算。过程与方法的重:通过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四、教学方法方法引导、实验察、归纳总结。五、教学过程2/333323333233教师活动【播放】<一场雨一场肥>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情感【引入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观看、倾听、思考、进入学习状态体生自然现象。俗话“一场雷雨一场肥”,雷雨过后人们发现庄稼的长势非常好,叶子油油的,就像刚施了氮肥一样么雨生成了什么肥料?又是怎样生的呢?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本节《氮的循环》。阅读思考、小组流、汇报结果:【阅读指导】阅课本~74,⒈主要形式

驱动力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思考:1、自然界中氮循环有些形式?2、氮循环中涉及到哪含氮物质?

(1)游离态化态①豆科植物根部根瘤菌,把空气培学生中的氮气转变为酸盐等含氮化合通阅读物;

分析、归【板书生汇报时有意识地根据②放电条件下,与氧气结合为氮氧纳结的氮的化合价升降序书写)

化合物,并随降进入土壤和水体能铵盐、NHN、氮氧物、中;硝酸盐【展示】1、主要形式⑴游离化态⑵化合游态⑶化合化态2、含氮物质

③合成氨工厂、车发动机都可以将一部分氮气转成化合态。(2合态→游离态酸盐在某些细菌作用下转成氮气。(3合态→化合态石燃料燃烧、森林和农作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进入氮循。铵盐、NHN、氮氧物、2氮循环涉及到含氮物:硝酸盐

N、氧物HNO、酸盐、NH、盐3/2222教师活动【讲述】氮循环涉及到的含氮物质,就是氮元的典型物质。在习某一元素时,必须把这种元的典型物质、这物质所属类别、这些物质中该素所呈现的化合联系起来。【板书】典型物、所属类别(物质通性)、元化合价(氧化性还原性)【过渡】下面我首先来学习氮元素的单质――气。氮气大家并陌生,为什么呢?因为空气中有大量的N,占气的(体积分数。【提问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气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味气体溶于水空气很近

学生活动倾听、思考思考。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和基本思路通过问题再现知识【设疑】如何判断相同状下气体密度的大小?空气中的量分数是多?(列出计算式)。【展示】

培养学生探思考。究问题的素养⑴依据气体相对子质量大小来判断

认真听讲,做笔

学以致用⑵

/mol1g/mol

记。2、化学性质4/2223222332232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讲述我重温一下研究元素的方法和思路。回忆、回答(元素的典型物→所属类别→通性;元素化合价→氧化性、还性。)

明确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和基本思路【预测】氮气的学性质1、非金属通性与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H、O)2、氧化性和还原性【讲述】物质的质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氮气分子的结构我可以在课本P74中到。【强调】共用三电子,很高的能量。【展示】2、化学性质通常状况,不活。一定条件,与、、O反应⑴.与金属镁反【播放】镁在N中烧

思考交讨论、回答。阅读、思考。倾听。倾听、思考。观看思书写有关化学方

通过问题再现知识,学以致用。追根溯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展示3MgN

2

MgN

程式。MgN+O=3Mg(OH)+2NH↑

完善知识做笔记。【展示】⑵与非金属反应H、)5/22222232322自然22222232322自然固氮生物固氮氮的固定人工固氮2教师活动【播放N与放电实验【展示】①与氧气反应

学生活动观看思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N+O

,2NOO=

完善知识②与氢气反应高温高压N+

催化

2NH(工业合成氨)【阅读指导】课中有关可逆反应【强调】相同条和“”【过渡】无论与H反应生成NH,还是N与O反生成NO都是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合态氮,这个过程叫氮的固定,简称固氮。【展示3、氮的固定固氮氨仿生固氮等【展示】生物固和工业固氮图片【过渡】物质的质决定物质的用途N有哪些用途?【播放】氮气的途【展示】4、氮气的用途6/

阅读、思考。回忆、回答。思考交讨论、回答。阅读、思考。倾听。

明确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和基本思路通过问题再现知识,学以致用。追根溯源完善知识22222222222232243223教师活动【过渡】氮在自界的循环过程中有氮的氧化物产生氮氧化物种类很多NON、NO、N、NO等请标注这些氮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讲述】氮元素要化合价有、0+、2+3、+、+5

学生活动动手练习。

设计意图复习化合价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设问NO和是常见的氮氧化物,大家想一想,用什么法来学习?

回答:比较法。明学习方法【课堂练习】用格比较NO和

阅读思动

培养学生搜集信【展示并评价】

手作、息处理信息能二、一氧化氮和氧化氮NONO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毒性化性其它【播放NO溶于水实验【课堂练习】用示表示含氮物质的转化关系【展示并评价】

展示。思考、完善。观察、思考。阅读思动

力思考与小组合作能力。知识系统化强化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总MgN

NO

手作、结知识统NH

N

NO

NO

HNO

展示。

化、网络化能力【播放】动画《电发庄稼》7/2322322322323222教师活动【展示型计算――氮氧化物溶于水的有关计算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与练》听课册。

书写有关方程式分析化学反应原明并强理,并进行计算

先性【强调】有关反方程式3NO+H=2HNO+NO+3O+2HO4HNO4NO+O+=4HNO

后定量则。【强调】“先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