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土高原地区》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地理》2007年2月第2版七年级第二学期中国区域篇(下)黄土高原地区教学设计思路: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制定“黄土高原地区”的教学设计方案。《黄土高原地区》一节是地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本)上海版七年级第二学期中国区域篇内容,也是本册教材中第三个要研究的区域,它的划分是以自然特征为依据,也是教材中重点分析的我国的一个地形区,教材从黄土高原的位置入手,接着是严重的水土流和沟壑纵横的地貌,进而讨论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使重点内容一气哈成。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内容时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核心进行设计。1.学习任务分析人地关系是当前的热点,也是地理学的一个核心命题,同时,区域文化对于好动又好奇的初一学生来说也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时学生通过生活环境、媒体频道、互联网等途径对这些内容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人地关系、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系统的、深层次的思考。黄土高原地区的学习为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和思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1)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做出简要的评价,熟悉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讨论导致的严重后果,使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和人地关系。从而了解生态建设的现状。②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寻找黄土高原的有关信息,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阅读材料和课文,结合视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等,讨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退化,甚至恶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悟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高分析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2)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3)教学方法:导学法、讨论法、讲述法相结合。2.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阅读课文。3.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出示一组典型的黄土高原景观图片,引出课题并让学生谈一谈对黄土高原地区感受和初步印象。学生回答:荒凉、缺少植被、地表崎岖不平、贫穷、黄土遍布……等,教师总结并提出黄土高原地区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我们的祖先曾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中华古文明,让人很难和刚才大家看到的景观联系起来。所以我们不禁要问,曾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其自然面貌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今日的黄土高原是如此的荒凉和贫瘠?这其间发生了什么?这是我们本节课将要重点讨论的问题。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黄土高原的概况。【新课教学】黄土高原概况活动1:在地图册第28页图上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及太行山、乌鞘岭、长城、秦岭等地理事物。(学生找,教师运用课件示范,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活动2:请大家运用手上地图册中有关图表,找出有关黄土高原地区信息,填写下表。地形、地势、河流主要农作物主要矿产资源所属温度带、干湿区主要城市位于我国地势第阶梯,海拔大多在米,河流淌其间。
(学生找,并回答,教师作简要点评,要求学生能说出在哪张图中找到和如何判断的)教师运用课件播放一段黄土形成的视频,简要说明黄土形成的几个学说,并补充有关黄土的特性资料:黄土是一种疏松细碎的沉积土壤,多为淡黄或暗黄色。我国的黄土已有几千年耕种历史,早在战国时代就是一种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土壤。黄土一般为粉砂质地,粗细适宜,通体颗粒均匀一致,疏松多孔,通透性好。黄土中不含杂质,是一种成分一致的尘土。黄土具有发达的直立性状。故黄土被侵蚀后,土块坠落均成片状,成为直立的悬壁深沟,有时形成黄土柱。黄土具有湿陷性。黄土由于缺乏黏土成份,故性质疏松而黏合力小,因此黄土对于风雨侵蚀缺乏抵抗力。利用资料的讲解,教师再次呼应新课导入时提出的问题。(2)黄土高原的今昔对比课外文章导读:《黄土高原曾是秀美山川》(见付件)通过教师的导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黄土高原的今昔变化,激发出探讨和思考的欲望。(3)归纳探究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退化,甚至恶化?活动3:结合视频资料及以上材料,阅读教材89—90页“水土流失,沟壑纵横”这一节内容和91页“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地关系恶性循环”图,讨论并回答。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回答,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点评并将学生答到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通过大家的补充,逐渐形成以下知识框架:(教师展示课件)(学生有少数未说出的,教师对着框架图作简要补充,学生说出的而框架图中未显示的可通过黑板板书补充,尤其要点明水土流失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并进一步引出下一步教学)(4)对策和措施阅读教材91页,“山川秀美工程”,结合刚才的讨论,谈一谈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措施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作点评并运用课件做总结。教师对封山禁牧、建梯田、修淤地坝等措施进行适当的解释。最后利用一段视频(《黄土高原上的风景线》)作为课堂总结。4.课外作业以小组(自愿组合,不超过4个人)为单位,制作一篇以介绍黄土高原文化(如:历史古迹、美食、民歌戏曲、建筑等)为主题的小报。5.资源及媒体的应用教师在课前利用网络查找黄土高原视频资源(精选了3段计7分钟)、景观图片资源(精选十余幅)、网页资源一幅、文章一篇和节选文章一段并进行文字编辑和处理,根据教学设计方案的要求事先制作好上述内容的课件,以供教学之用,这既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准备,又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对话打下基础。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这样,既比以往的用语言导入新课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也更加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并充分凸现学习内容的特点。6.教学设计后记本着提供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教学资源,主要采用导学、探究、讨论的方式,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以“人地关系”为主线,通过“活动设计---资料视听---探究归纳---对策分析---拓展作业”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募活动外包协议
- 怎样制作摇号课件
- 幼儿暑假安全知识
- 小学语文咏鹅课件
-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西京青曲课堂相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市场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茶文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健康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婴幼儿托育政策与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伤寒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国企未来五年规划
- DB37T 2299-2013 黑鲪(许氏平鲉)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 第18章 电功率 2 难题练习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
- 《UG基本操作》课件
- DB32T-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成效监测评估技术导则(报批稿)编制说明
- 2022年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题库解析版(一)
- 两会安全教育
- 政治经济学重点讲义
- BDAccuriC6Plus基础操作流程
- 义务教育法主题班会课件
- 信号与系统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