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1第一章上篇古代部分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地形成一、原始社会发展状况(1)旧石器时代初期,依附自然采集经济生活,为抵御野兽侵袭,采取成群体穴居和巢居形式。(2)旧石器时代中期,逐渐创造较多劳动工具,开始集体狩猎活动,形成较稳定劳动集群,仍以穴居及巢居为主。(3)旧石器时代晚期,创造更多劳动工具,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产方式,形成母系原始氏族部落。(4)中石器时代,产生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及狩猎业分离,形成以农业为主地固定地居民点,即原始村落。(5)新石器时代,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大量出现原始村落,晚期向奴隶社会过渡。二、原始社会居住形式:(1)穴居(2)巢居(3)半穴居(4)地面建筑三、原始居民点形式(1)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2)居民点位于地势高爽又靠近河、湖水域的向阳地段,以利于生活和生产。(3)建筑布局呈一定规律:a、居住区、墓葬区、窑场分区明确。b、居住区中心为供氏族成员集会的大房子,周围环绕小屋,其门均朝向中心大屋。c、小屋为对偶住房。d、外围建壕沟用以防御。四、城市的产生(1)生产工具的进步及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剩余产品以及私有制的出现,然后就有了交易的场所,并且奴隶主开始筑城郭沟池以保护私有财产。(2)手工业及商业从农业及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即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产生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3)城与廓,“筑城以卫军,造廓以守民”。城与廓军均为防御性设施。(4)市与井,“日中为市,召天下之民,聚会天下货物,各易而退,各得其所”。市即交易的场所。(5)“城”是防御性设施,“市”是交易场所,城与市结合在一起就是具有商业交换职能的有防御设施的居民点。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第一节殷商时期的城市二、城市遗址(1)早商城址:亳(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分外城、内城、宫城。宫城位于内城南北轴线上,布局规整。宫城内发掘出宫殿遗址,均为庭院式布局,其主殿长达90米,是迄今为止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2)中期城址:郑州商城规模较大,夯土城垣周长近7公里,城内东北部有夯土的大面积宫殿基址,夯层匀称,夯土技术已达成熟阶段。城外分散布置陶窑、骨器、冶铜、酿酒等作坊,还有供奴隶藏身的半窝棚痕迹。(3)后期城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晚期商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紧靠洹水,遗址范围约30公里。中部为宫殿区。西面、南面有制骨、冶铜作坊区,北面、东面有墓葬区。西南两面有壕沟防御。宫殿区分北、中、南三区。北侧为王室居住区,中部是商王朝庭、宗庙区,南部为王室祭祀场所。遗址中未发现瓦,可见建筑仍为“茅茨土阶”阶段。遗址中有“铜锧”出土,为柱下带纹饰支垫物,显示木构建筑技术的进步。第二节周代的都城二、都城遗址(1)丰京、镐京:西周初年政治中心,京是大的意思。城址在今西安西南丰河两岸,尚在探索中。(2)洛邑:东周时(公元前8至7世纪),曾是都城。现发现遗址多为东周及春秋时代的。遗址为不十分规则的方形,面积约为2890X3320米,如折合周代尺度,与“方九里”记载大致相近。中心部分的建筑遗址,可能是王宫,在城的中部偏南,与“王城居中”记载相符。(3)成周:在王城以东约30里处。据记载周公建成周是为了囚禁“殷顽民”,传说城内有闾里,是一种封闭式的居住单位。并派8师驻守,监视“顽民”。三、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国(1)邑与都:邑指土地和人民,实指生产对象和劳动力。邑不仅指城市,还泛指所有的居民点。奴隶主所居的是大邑,四野农夫所居的是小邑,小邑住十家称“十室之邑”。如每十室有一乘战车,“百乘之家”即“千室之邑”。(2)邑与市:中等的邑有时设市,称“有邑之市”。但并不是所有的邑都有市。市与井常合在一起称市井。(3)城与国:周代,国字即或字,或字象形以戈守土,国与土义同,国象形,土象意,故国与城意义也同。(4)城与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内为之城,外为之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由此可见,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廓均是防御性的。阶级分化时,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居城外廓内。(5)城与市及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城市带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指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来保护私有财产,也指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后,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四、《周礼•考工记》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2(1)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但反映了周代王城建城制度。其关于城市建设的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记载。(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意即,匠师营建城市,城墙每边长约九里,每边城墙开三个城门,城中有通向城门的三条南北向街道,三条东西向街道,每条街道由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或指城内有九条南北向街道,九条东西向街道),每条街的宽度可容纳九辆车并行,左面为祖庙,右面为社稷坛,宫殿在前面,市场在后面,市与朝各方百步。(3)“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的宽度有等级之分,主要道路最宽,环城道路较窄,郊外的道路最窄。“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说明当时诸侯受封的城市等级不同,道路的宽度也不同。诸侯的都城中最宽的主要道路也只有王城的环城道路宽度。第三节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二、重要的都城:(1)燕下都:①战国中晚期燕国都城遗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易水岸边,是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址分东西两部分,东城又分南北二部分。西城可能是战国晚期增建的附廓城。东城面积约8X4公里,分外城与内城。②城墙用板筑,底厚6〜7米,高达4〜10米。③内城有大型夯土台30多处。如张公台、武阳台、老姆台等,武阳台位于内城北墙正中,纵横130〜140米,高10米,为城市中心建筑物,老姆台位于城最北,长95米,高10米。展现当时风行高台建筑的盛况。④内城西侧有治铁、治铜、铸钱等手工业作坊遗址,西北角有墓葬群。⑤南部居住遗址很多,可能为居住区。⑥外城东北角有窑址。⑦有些大土台上发现有木柱痕迹、铜块、筒瓦、砖、陶质下水管和铺土方砖等。(2)赵邯郸:①战国中晚期赵国都城遗址,在今邯郸市区西南。城址分宫城、廓城,但宫、廓不相连。廓城为长方形,但西北隅曲折不整。宫城由三个小城组成,习称“赵王城”,即东城、西城、北城,总平面似品字形。②城址有夯土平台15处,中心有一龙台,是战国最大有夯土台。有几处形成一条轴线,可能是宫殿建筑群。(3)齐临淄:①战国的齐国都城,在今山东临淄城北。由大小两城构成,大城面积为4.5X4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华里,是目前所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古城中规模最宏伟的古城。②小城自成体系,嵌在大城西南角,周围约7公里。城内有“桓公台”等大片建筑群,桓公台为当时齐国庙寝所在地。③大城是贵族与平民所居,《管子•大匡》载“凡仕者近宫,不任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④临淄时为战国时代最大最繁华的城市,达7万户,总人口在30万以上。苏秦《战国策•齐策》载:“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临淄之途,车罄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有商业性街道出现。反映了春秋战国之际经济生活在城市中的作用。(4)淹城:①在今江苏省常州市南,是西周时代淹国的都城。有三重城墙,分王城、内城、外城。王城呈方形,周长约0、5公里,内城是不规则圆形,周长约1、5公里,外城也是不规则圆形,周长约3公里。②城墙均用土筑,三道城墙均只有一个城门,且三个城门均不对齐。三道城墙外都有护城河。③遗址内土墩很多,皆为不同时期的古墓葬群。④遗址内发现有陶制物品、铜器等。春秋战国城市变革:由于具有突出的经济社会变革推动,因此,反映在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结构发展上都出现了突飞猛进的跃变:(1)首先是城市的经济作用空前加强,城市的性质由此前的奴隶主政治堡垒实现了向兼具广泛的经济职能的古典城市的质变。(2)其次是人口开始向大量集中,开始产生了较在规模的城市,如齐国临淄城内居民达七万户,韩国宜阳城周长八公里等,城市繁盛局面有“千丈之城,万室之邑相望”之说。反映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上,有以下几个特征:(1)稳定和明确了城廓的功能和形制,“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城为贵族王宫,廓为一般市民住宅。城为政治中心,廓为经济中心,城的用地比例相对下降,廓的用地比例明显提高,具体反映出城市军事防护和统治守民职能并重的基本特征。(2)城、廓形制多不规整,配置形态也不稳定。根据马世之的研究,可分为洛阳型(单城型)夏县型(嵌套型)新郑型(并城型)和侯马型(群组型)四类。其中又以新郑型较为常见,为两个城垣东西并置,或大小相连,一城(小城)为王城,另一为廓,如郑韩故城、燕下都、齐临淄等。(3)王城多由高大夯土台组成,居廓城之中或独占一隅,既强化了局部守御机能,又作娱乐之用。(4)附王城而建的廓城内,出现了大型的集中市场和手工作坊,商贾手工业者和农耕者的居住密度已有较大提高,并出现了具有初步的“仕者近宫,不任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的居住地域分化的城廓空间结构形式。第三章秦汉时代的城市第三章秦汉时代的城市二、重要的都城: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3(1)咸阳:①秦都咸阳规模较大,跨渭水两岸。渭北以咸阳旧宫为主,是正寝和后宫。以后向东发展。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记》载:“秦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坂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形成了“六国宫殿区”。②渭南有兴乐宫、信宫、阿房宫等,信宫是举行大朝的圣地。诸庙、章台和上林苑、甘泉宫也位于渭南。③有集中的工商业区—-市,有按商品分类的“肆”,管理机构“市亭”以及专门的市官。④城北宫殿区附近,有铸铁冶铜陶窑等为宫廷服务的官府手工业作坊。⑤居民区位于城南,实行闾里制,设“里监门”,严格管理。(2)汉长安:①城址在秦咸阳废址东南方的龙首原上,北靠渭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汉袭秦制,长安城的建设也是为巩固中央集权制服务。②长乐宫由秦代离宫长安宫扩建而成。又在其旁建造未央宫和北宫,由军匠杨城廷主持。未央宫利用龙首山地形修建,而非构筑夯士台。未央宫与长乐宫之间建有武器库、粮仓、织室、暴室。汉武帝时,在城西修建章宫,在城内修桂宫、明光宫。③为配合地形,城市平面呈不规则矩形,西北角连屈三折,南墙也不方正,“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史称“斗城”。④长安城每面有三个城门,为王城旁三门的形式。每门有三个门洞,每洞可容四轨。通城门的大道由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与门道宽度大致相同,中间为帝王专用驰道。张衡《西京赋》载:“旁开三门,方轨十二。”班固《西都赋》载:“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⑤城内的街道有“八街”、“九陌”之说。据探有八条主干道,最长的安门大街,长5500米。大街分成三道,中间为御道。街两旁种有槐、榆、松、柏等树。⑥汉长安设九市,分布在南北主要道路的两侧,”六市在道东,三市在道西”,市中按专门行业集中成肆。⑦居住地称闾里,据载共有160个闾里。闾里四周有墙,每面有门,闾即为里之门。里内设“弹室”,专管弹压百姓,每街设亭长。⑧长安城南郊有汉平帝和新莽时建造的明堂、辟雍九庙等庞大的礼制建筑组群。(3)东汉洛阳:①东汉光武帝刘秀将首都改在洛阳,位置在原来成周的位置。南面为洛水,北面为芒山,地形北高南低。②城的规模,“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成长方形”,采用九和六的数字,以示尊贵。城门共有12座。③城内有东西南北四宫,南北二宫均居京城的南北城垣,两宫相距7公里。④南北二宫之间为方整的闾里,街道成方格形,共有街道24条,闾里140多个。⑤城内有皇家苑囿。⑥祭祀的建筑如太庙在城南。第四章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第一节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城市二、重要的都城:(1)曹魏邺城:①城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漳河沿岸。邺城规模“东西七里,南北五里”,约3087X2205米。②城市布局,一条东西向的干道将城市分成两半部。北半部为统治阶级专用地区,中,央在南北轴线上建宫城。宫城东为宫殿官署,其北半部为曹操的宫室,南半部为官署。官署以东为“戚里”,为王室贵族的居住区。宫城西为王室专用园林铜雀苑,有著名的三台,即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供平时游赏、检阅演习和战时城防之用。东西轴线南半部为一般的居住区,划为若干正方的坊里。③城市道路系统,东西向干道直通东西城门。南北向三条干道,中轴线干道与宫城中轴线一致,西干道通向铜雀大门,东干道通向官署大门。④宫城布局严整,宫殿官署区为“前朝后寝”布局。⑤邺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轮廓方正规整、功能分区明确、具有南北轴线的都城。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城市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但不象汉长安与洛阳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坊里所包围,这反映阶段的对立统一及等级的森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三台,有明显的防御性,整个城市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些都体现出规整布局与讲求实效的统一,标志着中国城市规划找到了规范的模式,对此后中国都城规划有深远的影响。(2)南朝建康:①城市由宫城、东府城、西州城三部分组成。②由于建康城地形复杂,且是各朝逐步扩建的,因此整个城市平面呈不规则形,但宫城部分则按照一定的规划制度,比较方正规则,坊市地区比较凌乱,有明显自发性。③除城内三城外,还有石头城、越城为重要的军事堡垒。④建康附近设九个“侨郡”,安置北方大量移民。第二节隋唐时期的城市二、重要的都城(1)隋唐长安城—大兴城:a、隋朝定都关中原因:长期混战使邺城洛阳已受严重破坏;江南初定,政治统治还不稳定;关中平原地势有利;隋朝势力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4原本就在这一带。b、放弃汉长安,另觅新城原因:汉长安“旧经丧乱”,“凋残日久”,“水皆咸卤,不甚宜人”,且“风水”不利;汉长安建筑杂乱,分区不明;变新地,体现新王朝新气象;c、新城选在“山川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的龙首原高地,位于汉长安东南。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命太子左庶子宇文恺于公元创制。定名为大兴城(因隋文帝后周时被封过大兴公)。②地形与规模:《长安志》载:“外廓东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周围六十七里”。据考查为9721X8651米,周围约36公里,城墙范围约8300公顷,含大明宫则为8700公顷,算上城外禁苑合25000公顷。总人口在百万以上,人口毛密度为120人/公顷。③总体布局:a、平地建城,严整布局的典型。b、分宫城、皇城、廓城。宫城、皇城前后毗连,位于廓城中轴北部。宫城由三区宫殿组成:中为皇帝听政和居住的太极宫,西为宫人居住的掖庭宫,东为太子居住的东宫。主要宫殿座北朝南,以示“南面为王”,也便于控制全城。皇城东西宽与宫城相同,南北长1843米,有文武官府、宗庙、社稷坛等。设东西向街道七条,南北向街道五条,太庙太社分设于中轴线左右,为“左祖右社”之制。皇城与宫城之间开辟一条宽220米的横街,形成长方形的宫前广场。c、城东北龙首原上建有大明宫,称“北内”。主要宫殿有含元殿、麟德殿,中间还有太掖池。皇城东南有兴庆宫,称“南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形成三鼎足之势。d、城内道路划分明确,中轴线为皇城正门—―朱雀门经朱雀大街至外城南面正门—-明德门,宫城前和皇城前分别有两条通向城门的横向大街,为两条横轴。都城东、南、西三面各辟三门,南北和东西各门互相对正。通向南面三门的三条街道和沟通东西面三门的三条街道,合成“六街”,是全城的主干道。干道将街道划分成网状平面,形成严整对称的布局。e、宫城与皇城和一般人民的居住区严格划分开。④道路系统:a、严整的方格网系统,东西大街11条,南北大街14条,相互垂直相交。b、通向城门的主要干道,宽度大于其它道路。宫城横街宽300步,丹凤大街宽120步(176米)朱雀大街宽100步(147米),东西向街道由北至南宽度逐渐减少。c、坊里内有十字街或一字街,约15米,供人行。其间有小径一一坊曲,通至每户。d、干道两侧有水沟——御沟,杨沟或羊沟,宽约3米,深1、7〜2、1米,用于排水,植树。e、东西市里面街道16〜18米,用石子铺成,沿店铺有1米人行道。为商业性街道。f、东城与城墙平行,筑有夹层,通往城东南曲江池,芙蓉园。⑤坊里:a、共有109个坊里。坊里有大小,约26、7〜76、1公顷。b、坊里四周有夯土的坊墙,似独立的小城,严格管理。c、除贵族或寺庙外,一般居民不得对大街开门。⑥市肆:a、东西两市,约900X900米,内有东西和南北向街道各二条,成“井字形”结构。井字中央是市署、平准局。b、市内有肆与行。同样性质的店铺集中在一起称行,c、唐以后,坊亦开始布商业。⑦水系和绿化:a、吸取长安的教训,地势低,利于引入活水。b、全城引水分东西二区。c、作为饮用水同时,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生长。西市水系运输供应作用。d、城东南曲江池,芙蓉园为皇家园池。此外还有城北御苑。e、大宅第和寺庙里绿化也很好。f、街道两旁植树,多为槐树。宫城内多为梧桐。⑧隋唐长安城市的规划思想:a、继承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制度,体现《周礼•考工记》王城城制度。b、皇权的地位,“宫殿与居民”不“相参”,严格里坊制,道路突出宫殿。c、大一统的威力,城市规模、道路宽度、坊里面积都远远超过实际需要。d、奇数的采用,可以有中心和对称。e、风水,“八卦”的观念的引入。(2)东都洛阳城——西京①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至江一带,建都有利于经济与军事的需要。宇文恺负责,与长安城多方面相似。②规划布局:中轴线的规划意图明显,但由于汉河南县城旧有基础,不便改造,故向轴线以东发展城市。全城面积约5300公顷。东西平均长在7000米,南北7300米,基本是正方形。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5③皇城和宫城:位于全城西北角,宫城位于皇城北半部。皇城南面临洛河,以西是禁苑区。宫城近正方形,南北稍短,东西稍宽。宫城之北有曜仪城和圆壁城。皇城之东是东城,东城之北有含嘉城。皇城和东城内,分布着各衙署。④坊里:洛河北部宫城以东有29个坊,洛河南部有78个坊,共有107个坊。其划分和形状都不得很方正规则。坊内有十字道路,坊有坊墙。⑤道路:正对宫城的南北大街是全城主干道。以对着各城门的道路为干道形成骨架,全城形成方格状路网。道路宽度有等级。吸取长安经验,没有过多浪费,使城市布局更为紧凑。⑥市肆:共有三个集中的市,南市最大,在洛河南岸,北市在洛河北岸,西市在城市西南隅。城内水运发达,物资的集散,沿运河与洛河两岸诸坊,都有商店、邸店。第五章宋元时代的城市二、重要的都城:北宋东京(开封):亦称汴梁、汴京①历史沿革:地处黄河与大运河的交汇点,为水陆交通的要冲。隋唐时即成为繁华的商业都会与军事重镇。五代时,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均建都于此。后周世宗显德二年,进行改建,加筑外城,拓宽道路,疏通运河等。②城市布局:由宫城(子城)、内城(里城)、外城(罗城)三城相套。宫城也称皇城,宋称大内,是宫室所在地,原是唐朝节度使治所。内城是原是唐汴州城。最外层是罗城,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95年),因“屋宇交连,街衢狭隘”,遂加筑外城,拓宽道路,疏通运河,并明令有污染有墓葬、窑灶、草市等须安置有离城七里以外,于是便形成了三城相套的格局。东京城的三重城墙均有护城河环绕。外城辟旱门、水门共20座,各门均有瓮城,上建城楼、敌楼。城墙每百步设“马面”,强化防御功能。内城每面有三门。宫城每面辟一门,四角有角楼。④道路:宫城南面正门宣德门有御道直通外城正门南薰门,这条道路为全城的纵轴线。御道宽度最宽。道路有专门的人行道、水沟、绿化带。城内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贯通,号称“四水贯都”,水运交通十分方便。⑤市肆:城市的市肆由封闭的里坊制走向开放的街巷制。准许到处开设店铺,准许开放夜市。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市。北宋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长卷,描写的即是宋东京城沿河的近郊风貌和城内的街市情景。这些画面形象地反映出北宋晚期东京城繁华的商业街的生动景象。⑥居民、人口:城市的总人口在百万以上,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在都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东京人口比唐长安多,但面积只有长安的一半强,因此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大大增加。城市建立了完整的防火、防疫、交通等制度。⑦园林:城内的园林以宋徽宗在大内东北建的艮岳最为有名,是仿浙江余杭凤凰山建成,城外还有金明池、琼林苑等。⑧开封城体现了商业性都市的特点,与一般军事或政治都城有别。平面不十分方正,道路划分也有一定自发性。同时反映了封建社会城市经济的进步和市民阶层的抬头。城市规划方面,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等都对以后金、元、明、清的都城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临安(杭州):①历史沿革:古称钱塘,杭州之名始于隋初在这里设州治。五代时杭州是吴越国的都城。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于此。因南宋偏安于河以南地域,都城取名临安,有“临时安都,不忘复国”之意。②地形、地势:临安城东临钱塘江,西接西湖,北通大运河,南部有吴山、凤凰山,地形复杂,河运、海运十分便利。隋初开始在凤凰山麓建州城,周长36里。吴越建都后,以原州城为内城,扩建原州治所为子城,并加筑罗城,周长达70里。北宋时,内城拆除,即以吴越罗城为州城。南宋定都20年后,除将吴越子城扩为皇城外,其他无大变化。可以说临安城南北长、东西窄的腰鼓式格局是由吴越都城奠定的。③布局:临安城的整体格局呈“坐南朝北”的形式。皇城偏处南端,以丽正门为南面正门,和宁门为北面正门,但实际上和宁门为真正的正门。以它为起点,向北延伸出一条长13500尺的御街。这条御街与城内主要河道平行,由南而北,贯穿全城,成为全市的主干道。御街分南、中、北三段:南段西侧设三省、六部等中央官署,东侧集聚着官府经营专卖商品的机构和宫市;中段是商业中心;北段了是密集的街市。与御街垂直相交的,有4条通向城门的东西向干道,它们与御街一起构成了全城的干道网。城内的4条河道一一茅山河、盐桥河、市河、清湖河有大小桥梁122座,这些沿河近桥地段也成了热闹的街市,再加上坊巷附近的街市和城门口内外的街市,构成了临安城“大小铺席,连门俱是”的景象。这种把官府商业安置在宫前御街,把商业中心安置在御街中心地段,以及全城遍布铺户的景象,大大突出了城市的商业性、经济性功能,完全不同于传统都城强化政治性、礼仪性功能的旧格局。④居民、人口:居民住宅实行开放的坊巷制。临安城的人口,“城内外不下数十万户,百十万口”,与宋东京城一样,列为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城市也建立了完整的防火药味措施。⑤园林:城内外散布着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自然风景点。临安得天独厚的湖山胜境,使它如同一座大型的城市山水园。⑥南宋临安城突出地显示南方型都城在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生态结构上的一系列特色,这使它在中国古代城市史上占据着一页重要的地位。宋平江府城:①历史沿革:平江是南宋苏州城的名称。春秋时,苏州是吴国的都城,相传为吴王阖闾的大将伍子胥所筑。隋唐以来,苏州已是江南一座繁华的商业、手工业城市。南宋初年遭战乱破坏。绍定二年(1229年),郡守李寿朋把重整坊市后的平江城平面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6图刻于石碑上,通称“平江府城图碑”。它是现存最古的苏州城图,也是流传下来的最完整、最详密的宋代城市图。②布局:平江城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南临太湖,大运河绕城西南而过,城内外河湖串通,以河网纵横著称。平江城有外城、子城两重城墙。外城呈长方形,面积约14平方公里。城墙内外均有护城河环绕。有城门五座,各门都是水门、陆门并列。子城大外城中部偏东南,是平江府衙所在地。内分布有府院、厅司、兵营、宅舍、库房、园林,南门轴线上,前部建府衙厅堂,后部有王字形平面的宅堂。③道路:平江城利用水网地区条件,采取水路、陆路两套相互结合的交通系统。主要街道都取横平竖直的南北向或东西向,以丁字或十字相交。街巷多与河道并行,主要街道多是“两路夹河”格局,巷道则是“一河一路”并列。河道总长达82公里,共有大小桥梁357座。④平江图正确地反映的当时中国城市的面貌,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依据,更是研究古城市建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平江图》的绘制,运用了我国传统的古代地图的画法,即在平面位置上,画出所表达对象的简洁的形象,这样就把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外型轮廓、规模、立面造型等都有了生动的描绘,使我们能清晰地了解当时的城市风貌及一些细部内容。⑤平江图反映了历史上城市的格局。它不同于古代北方城市平面那样的规则方正,这与水网地区河道纵横的自然地形有关;而且平江没有严格的坊里制,而是不规则的街巷。这也说明在宋以前,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是并存的,各有着不同的特点。(4)元大都:①北京历史沿革:元大都所在的位置,即现在的北京小平原。北京的北枕燕山,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南俯华北大平原,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战国时,是七雄之一的燕国的都城“蓟”。从秦汉至隋唐,蓟城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贸易中心,也是军事重镇。晚唐以后,也称幽州,为北方边防中心。五代时,辽太宗会同元年,立为陪都,称南京。女贞族金败辽后,于金贞元年(1153年)建都于此,称金中都。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古族败金后,统治者忽必烈决定在金中都东北郊创建新城,即元大都。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后,定都金陵(南京),改元大都为北平府,封其子朱棣为燕王镇守于此。永乐元年朱棣夺位,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北京”这个名字由此开始。②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也是明清北京城的前身,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元大都建城有直接影响的城市有辽南京、元上都、金中都。元大都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历时近30年建成,由主持规划过元上都的太保刘秉忠主持。元大都规划的特点有:③保留金中都旧城,在其东北另建新城,新旧二城并存,既能充分发挥旧城作用,又能无障碍地创建理想的新城。在中国按规划平地新建的古都,这是最后一座。④形成大城(外城)、皇城、宫城三重相套的格局。大城为长方形,共有十一座城门,北面二个,其余三面均各有三门,门外设瓮城。城垣四角建角楼,城周环绕护城河。皇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内含宫城(大内)、兴圣宫、隆福宫、太子宫、太液池、御苑等。宫城在皇城内偏东部位,处于大城中轴线上。⑤街巷布局规整。南北向街道贯穿全城。东西向街道在若干丁字街。全城构成棋盘式的街道网。划分成50坊。坊无坊墙、坊门,不同于封闭的里坊制,而是在南北向大街之间平行分布胡同。大都新城是中国古都中惟一的、全面按街巷制创建的都城。⑥城市开发了两个系统的的河湖水系,有完善的引水工程和排水工程。第七章明清时代的城市二、重要的都城:(1)明清时代的南京城:①历史沿革:南京历史上曾是三国吴国、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和五代南唐的都城,明初又定都于此。②明南京的规划突破隋唐以来方整对称的都城形制,结合地形和城防需要,保留旧城,增辟新区,形成不规则的格局。全城分为三区:即中部市区、西北部军营区和东部宫城区。三区的交界的中央高地上建有鼓楼。明南京城墙就是这三区外缘的围合,把历史上的建康城、石头城、江宁城旧址和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狮子山、清凉山等都包在城内。全城周长33.68公里。城墙极其坚固,以条石作基础,砖砌内外壁,内夯砖块、砾石、黄土,有的区段全部用城砖实砌。共设城门13座,重要城门设瓮城1〜3重,每重瓮城均有闸门,以强化防卫。砖石城墙的外围还有一道土筑的外郭城,长50余公里。③宫城区是明初南京建设的重点,选址于旧城东侧的钟山之阳,以钟山的“龙头”富贵山作为大内镇山,通过填湖取得了皇城、宫城和中央官署的用地。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东,宫城午门前方,左右分列着太庙、社稷坛;皇城承天门前方御路,由千步廊围成T字形的宫廷广场。御路两侧,左边分布宗人府、吏、户、礼、兵、工各部和翰林院等;右边分布五军都督府和通政司、锦衣卫、钦天监等。宫城布局贯穿了朱元璋强化礼制的意图,大内按传统规制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设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后寝设乾清、坤宁二宫和东西六宫,并以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表征“天子五门”。明南京宫殿的这种布局规制以及宫后的镇山等形式,后来都成了北京宫殿布局的蓝本。④明南京城内有规则方整的宫城区及反映商业及手工业自发成长的市肆区。南京城在中国古代城市中为典型的不规则形的都城。(2)明清时代的北京城:①历史演变:明清北京城经历过三次演变:第一次是明初定都南京,大都改称北平。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下大都后,为便于防守,就收缩北城,向南退入约5里,另筑一道新的北城墙。并为消灭元朝“王气”,将元旧宫全部拆毁。洪武三年,明太祖封其第四子朱棣为燕王,以北平为燕王驻地,在元隆福宫、兴圣宫、遗址上建燕王府。永乐元年,朱棣登极,以北平为“行在”,改称北京,北京城名由此肇始。第二次是永乐十四年(1416年)决定迁都。新建宫城“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7其位置仍坐落在元大都宫城轴线上,但稍向前移。由于宫城、皇城的南移,都城南城墙也向南移,永乐十七年由原来在今长安街一线南移到今前三门一线。第三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强化固京师防卫,计划在京城四周扩筑一重外城。限于财力,后仅将内城前三门外的地区,包括天坛、山川坛和居民稠密的市肆围筑于城之内,由此奠定了北京城凸字形的格局。清代沿用明代北京建置,城郭格局没有大的变动。②城池:凸字形的北京城,外城在南,内城在北。内城东西6672米,南北5350米;共辟9门,南面3门,东、西、北各2门。外城东西7950米,南北3100米,南面3门,东、西各1门,北面除城前三门,另辟2个通向城外的东西便门。北京的城墙,元大都时尚是土筑,洪武元年新筑北城墙时,新旧城墙的外侧都用砖包砌。明英宗正统元年至十年(1436〜1445年),城墙内侧也全部用砖包砌,并建造九门城楼、瓮城和四隅角楼。北京内外城均有护城河环绕,河宽约30米,深约5米,距城墙约50米。城墙、瓮城、城门、城楼、箭楼、闸楼和护城河一起,构成北京城坚固的城防体系。③皇城、宫城:皇城居内城中心偏南,东西2500米,南北2750米,呈不规则的方形。四向开门,正门明称承天门,清称天安门。皇城内除宫城外,还包括宫城北面的万岁山(景山),宫城南面的太庙、社稷坛,宫城西侧的西欧国家苑三海,以及分布于皇城内的各种监、局、库、房、作坊等内府机构。皇城中的宫城坐落在内城中轴线的核心位置,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有高大的城门,四角建有华美的角楼。宫城内以传统的“前朝后寝”制度,布置着皇帝听政、皇族居住的宫室和御花园。皇城正门前由千步廊围合的丁字形宫廷广场,规制上也列入皇城范围。宫廷广场两侧集中分布着五府六部等中央官署。明代时,东侧为宗人府和吏、户、礼、兵、工五部及其它院监,西侧为五军都督府和太常寺、锦衣卫等。到清代,东侧仍沿袭明代建置;而西侧由于清代兵制不同,不设军都督府,其前排用地改为居民胡同,后排改为太常寺、都察院、刑部、太理寺等司法机构。④街市、胡同:明清北京内城沿袭元大都棋盘式的道路网,街道走向多为正南北、正东西。由于皇城居中,东西向交通颇受阻挠,内城分别以通知向崇文门和宣武门的南北向大道为东、西的主干道。外城街道除个别地段有整齐规划外,大部分沿用旧路或利用废弃的沟渠,除延伸内城前三门的3条南北干道外,主要以连通广渠门与广安门的横街作为东西干线。明清北京的商业,以内城的东、西四牌楼和外城的正阳门外大栅栏一带最为繁荣。同行业者相对集中,铺户达132行。另有庙会形式有集市,清代定期的庙会有花市集、土地庙、护国寺、隆福寺等,号称五大庙会。明清北京的居住区,名义上分为若干“坊”,实际上不具备里坊制的性质,而是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形的住宅地段。胡同以东西走向为主,胡同南北两侧分列四合院住宅,形成颇为宁静的居住环境。⑤园林:明代主要的宫苑是位于宫城西侧的西苑,它是利用金、元时期的太液池、琼华岛扩建而成,明初南移南城墙时,添增了南海水面。清代继续扩建北海、中海、南海,并在西北部兴建大批宫苑,其中包括号称“三山五园”的万寿山一一清漪园、香山一一静宜园、玉泉山一一静明园和圆明园、畅春园。明清两代内城也建有不少私家园林,著名的明代宅园有50多处,著名的清代宅园有100多处。分布在城内外的皇家坛庙,特别是天坛、社稷坛等,也有大片绿地。这些构成了北京城环境优美的风景地带。⑥城市轴线:北京城布局,形成了一条突出的长达7公里多的中轴线。轴线第一段从南端永定门起,向北到正阳门,以“路”的形态出现,路两侧有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组群陪衬;轴线第二段从正阳门,经大清门到天安门,以“广场”的形态出现,T字形的宫廷广场以狭长千步廊夹峙的纵深空间,衬托出天安门前的分外开阔、壮丽;轴线第三段进天安门,经端门、午门,到达宫城。它以大型建筑群的形态出现,宫城轴线与城市轴线重合,构成城市轴线的主体、重心,把城市轴线推向高潮;轴线第四段来到宫城北面的景山,以“山”的形态把轴线引到城市的制高点;轴线第五段从地安门到达北端的鼓楼、钟楼,沿线三座门楼式建筑对轴线作了有力的结束。这条超长度的、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严谨端庄、气势磅礴的轴线,在世界城市史上是罕见的。⑦明清北京城是中国古代最后一座都城,它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大成,不仅在城市布局、建筑艺术方面,而且在城市引水、排水等工程建设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梁思成先生赞美它是“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英国城市学家培根也盛赞说:“也许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作品就是北京了。”古代城市总结: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历史进程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时空跨度很大,历史延续不替,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中罕见的一个连续变化的完整系统。可将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商以前的雏形城市、四周至战国的古典城市、秦汉至隋唐的中期传统城市和宋元明清的后期传统城市。各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主要特征见下表:分期名称分期时段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上的主要特征雏夏、商1、城市总体形态较为松散,城市范围内有相当大的“空白地带”形(公元前25—前112、城市主体结构尚未成形,城垣围护面积只是以宗庙、王宫为主体的宫城性质地区;城市世纪)3、早期城市要素(城墙、宫殿、下水管道等)初步出现。古西周、春秋战国1、城市总体形态上形成稳定的大小城廓制,城与廓职能分区明显;典(公元前11世纪一前2、城市主体结构上王城居中或独居一隅,建有高大夯土台,出现一定礼制特征;城2世纪末)3、城市要素布局在廓区内出现大型市场和作坊,仕、商、工、耕者居住地域出现一定分化,密度市已有较大提高。《中国城市建设史》 董鉴泓 8中秦汉、魏晋南北朝、隋1、城市总体形态上向套有子城的单一城垣制转化,城市结构更为紧凑;期唐2、城市主体结构(大型公共建筑布局)形成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尊卑严别的礼制传统风格;城(公元前2世纪一9世3、城市要素布局上扩大了集中市制,形成严整的里坊和市坊体系。市纪)后五代宋、元明清直至鸦1、城市总体形态上在城垣外普遍发育有新的城廓地区,形成了城厢制的新的形态特征,并呈现出期片战争前明显自发成长的结构形态特征;城(公元10—19世纪2、城市主体结构上的礼制传统风格在继承中仍有进一步发展;市中叶)3、城市要素布局上出现了较为自由的街市和街巷体系。此表具体分析如下:一、雏形城市发展时期中国雏形城市的发展,指由仰韶文化时代的原始聚落、龙山文化时代的原始城邑向商代早期城市漫长的演变过程。早在六、七千年以前,中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和营建技术的提高,在原始社会晚期的仰韶文化时代,已出现了聚族而居的农业聚落,如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浙江余姚河姆渡等。其空间结构上可划分为若干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中心作环状布置,住址群外再环绕一条有早期防御作用的濠沟。公元前2500年左右,在仰韶文化之后的龙山文化时代(原始社会末期),逐渐产生了我中第一批古城邑一一由夯土墙或石墙围绕起来的大型聚落。公元前1500左右,随着奴隶社会的较大发展,尤其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王朝商的强盛,第一批较为完整意义上的早期城市开始出现。这批商城包括郑州商城、河南偃师商城、湖北盘龙商城、和稍晚于它们的安阳殷墟。与龙山时代古城邑相比,商代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建设规模较大。(2)城址范围已有较大的扩展。(3)城市功能要素的内容出现进一步扩充。至此可以认为,中国较为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已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的城市空间发展特征,虽然城址已初现规模,城市物质要素开始时发育,但基本上仍处于雏形发展时期,主要表现是:城市空间结构尚很松散,城市范围内仍有相当的“空白地带”;城垣围护的面积也主要是以王宫、宗庙为核心的宫城性质的地区,一般的住宅、作坊和墓葬等大都在城垣外呈散片状分布;绝大多数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商品交换为主的商业市场尚未有大的分化。二、古典城市的发展中国古典城市的发展,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至前2世纪末的战国,历时1000余年。其间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逐渐加速,并经过西周初期的疆域扩大、城邦分封和战国初期的城市经济勃兴、规模扩大等两次古典城市发展高潮,逐渐形成城廓分野相倚的中国古典城市形态的格局。公元前11世纪,新兴的奴隶王朝周逐渐强盛,灭商后统治地域空前扩大,尝试采用“裂土分封,以为藩邦“的统治政策,分封诸侯,辟地建城,在此背景下发生了一个”大规模的筑城运动”,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在城市形态的发展上,出于维护奴隶王朝的政治统治,西周城市已出现了初步的营建范围,在规模上具有严格的尊卑之别,即“建国立城邑,有定所,高下大小,存乎王制”,强调“大都不过三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标志着营建思想开始影响到城市形态结构的发展上。在此推动下,这一时期城市内部各种政治经济要素在空间结构上发生了进一步分化:城廓逐渐分野,宫城主体结构(王城、祖、社、朝、市等)开始清晰,路网布置初步有序,但城的规模尚小。公元前8世纪左右,周王朝日渐衰弱,中国进入了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在经济发展上,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贵族私田大量出现,奴隶社会井田制日益崩溃,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封建生产关系的变革条件下,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并直接引发了中国古典城市发展中的又一次变革和高潮。春秋战国城市的这一变革,由于具有突出的经济社会变革推动,因此,反映在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结构发展上都出现了突飞猛进的跃变:首先是城市的经济作用空前加强,城市的性质由此前的奴隶主政治堡垒实现了向兼具广泛的经济职能的古典城市的质变。其次是人口开始向大量集中,开始产生了较在规模的城市,如齐国临淄城内居民达七万户,韩国宜阳城周长八公里等,城市繁盛局面有“千丈之城,万室之邑相望”之说。反映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上,有以下几个特征:(1)形成了稳定和明确的城廓功能和形制之分。即“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城为政治中心,廓为经济中心,城的用地比例相对下降,廓的用地比例明显提高,具体反映出城市军事防护和统治守民职能并重的基本特征。(2)城、廓形制多不规整,配置形态也不稳定。根据马世之的研究,可分为洛阳型(单城型)夏县型(嵌套型)新郑型(并城型)和侯马型(群组型)四类。其中又以新郑型较为常见,为两个城垣东西并置,或大小相连,一城(小城)为王城,另一为廓,如郑韩故城、燕下都、齐临淄等。(3)王城多由高大夯土台组成,居廓城之中或独占一隅,既强化了局部守御机能,又作娱乐之用,已成为中国古典城市建设的固定格式。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9(4)附王城而建的廓城内,出现了大型的集中市场和手工作坊,商贾、手工业者和农耕者的居住密度已有较大提高,并出现了具有初步的“仕者近宫,不任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的居住地域分化的城廓空间结构形式。总之,中国古典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格局,和前一时期雏形城市相比,总体形态上已形成了稳定的大小城廓制,城与廓职能分区明显,王城的主体结构上已形成了一定礼制形制,廓区的居住密度也有较大提高,并呈现出初步的居住地域分化,显示出古典城市空间结构形式的逐步成熟。这一时期也是早期城市建设思想大繁荣的时期,如这一时期出现的《周礼》、《管子》等都有大量关于城市建设的论述,尤其是《周礼•考工记》,提出了较详细的城市建设技术规章,所谓“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基本规范。《考工记》提出了中国早期城市营建中最完整的思想体系,并且对汉以后中国传统城市礼制风格的发展,尤其是对元大都及以后都城的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人称之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红线”。三、中期传统城市发展时期自公元前2世纪末的秦汉到公元10世纪初的唐代,进入了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新的转变时期一一中期传统城市发展时期。在城市形态结构上出现了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与大一统的封建政治体制相适应,前一时期古典城市中在城廓间散布的各种城市要素已逐渐集中于一个城垣内,组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其二是受封建社会思想向“尊儒崇礼”转变的深刻影响,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布局上逐渐显现出尊卑严别的礼制秩序。这一时期,计经过秦汉城市、魏晋南北朝城市和隋唐城市等三个时期近一千两百年的不断发展,逐渐奠定了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中十分突出的礼制风格。秦汉城市是另地方城市(设治城市和边防城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城市空间结构上日臻紧密的重要时期。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建立起完整的郡县行政体系。汉代秦而立后,随着封建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强盛,益以征边拓疆,同时基于军事和政治统治考虑,极为重视边城和治城的建设,在全国县邑普建城池,并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经济都会。从封建政治思想对这一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来看,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重天子之威”思想相适应,秦和汉初都极为重视都城中的宫室建制与布局。如秦咸阳,一反前一时期的古典城廓制,特别是在渭河两岸大建离宫,俨然是一座宫殿城市;汉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完整的封建都城,也是先修宫室,再建城垣,宫室占城市面积三分之二。但至公元前一纪前后,汉王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以礼制为核心的一统天下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西汉末年在长安城南以及其后的洛阳城南部兴建了一组包括祭坛、明堂、辟雍在内的规模宏大的礼制建筑群,大大改变了原来国都在礼制建设上的不足。总起来看,有汉两代(西汉、东汉),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上已日臻紧凑,宫殿、官衙与市坊、闾里开始融于一个整体之中。如汉长安城就由五宫九府、八街九陌、三庙十二门、东西九市和一百六十闾里组成,这对古典城市空间结构上城廓明显分野无疑是一个突破。但应当指出的是,秦汉时期整个城市内部各要素间尚缺乏一种统一的空间组织秩序,宫殿、官衙和里坊,往往各据一隅,且又相互混杂,充分反映出汉代城市结构尚处于一个不成熟的演变时期。公元3世纪至6世纪末的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城市,处于我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在紧凑中追求统一,礼制风格逐渐形成的重要转承时期。这时期的整个时代特征主要是:社会经济很不稳定,战争频繁,国家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在北方地区,连续不断的战乱使社会经济一度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城市普遍衰落;而南方地区由于中原人口大量涌入,社会经济发展上形成了一个局部高潮。这一时期,城市空间结构式、的发展受长期割据战争和经济凋敝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城市的军事和政治功能再一次得到显著加强:一方面在一般地方城市中已较多地采用内外套城结构以加强城市的防御机能;另一方面,南北多个割据政权在新建和改建的都城中,从解决汉代城市宫城和坊里“不复相参”出发,开始逐步形成了尊卑有别的礼制风格。而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诸多礼制城市中,尤以曹魏邺城、南朝建康和北魏洛阳最具代表性,被称为是中国传统城市礼制风格发展中具有里和碑意义的三个中期城市。隋唐城市是中国传统城市发展的鼎盛时期。公元6世纪末和7世纪初,隋唐的建立结束了东汉末以来近400年的分裂局面,衰落的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伴随着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强盛,及至唐中叶,城市结构形态上出现了礼制风格更加谨严、宏敞和从都城向地方城市全面传播的鼎盛发展的两大特征。在这一时期诸多的谨严、宏敞礼制城市中,尤以隋唐京城长安最为典型。隋唐另一京城洛阳也是礼制布局风格较为规整的隋唐名城,但与长安相比,已经开始重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四、后期城市发展时期中国后期传统城市的发展,从公元10世纪的北宋至19世纪中叶的晚清,历时900余年,是我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形式最终确立的发展后期。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隋唐相比,又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商品性农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城市手工业方面也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诞生。反映在这一时期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上,出现了传统城市礼制空间结构走向中期鼎盛后的新的转变:一方面,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中期传统城市主体结构上的礼制风格;另一方面,也开始出现了对其严整的里坊结构和封闭的城垣形制的重大变革,逐渐形成了更为适应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布局形式上相对唐代城市更为自由的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新形式。公元10世纪初到13世纪下半叶的宋代城市,是中国传统城市后期变革的酝酿和深化时期。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而言,两宋在政治上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继魏晋南北朝后又一个较为分裂的时期,这防御北部游牧民族人的袭扰,宋代虽在北边修筑了许多城堡,但政府重文轻武,对内地城池开不注重修建,但在城市经济上却具有突破性的发展。公元907年唐灭亡后,中国出现了短暂的南北多个割中草药政权(五代十国),连年战乱破坏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的条件下,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活跃,从而推动了城市发展上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具体反映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则呈现了以下三方面的重要变化:(1)隋唐城市中严整的坊制逐步瓦解,形成了较为自由的开放的街巷制。由于商业发达,宋代城市工业中侵街现象已较为严重,并开始以分散的商业性街道取代隋唐城市中的集中坊市,随之而来的是对城市居民生活的严格管理方式也逐渐松动,高墙耸立的居住坊里逐步瓦解,开始时形成了以密集的院落式住宅为基础的新型城市街巷制。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10(2)隋唐城市封闭的城垣形态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出现了城垣内外城厢统一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总体格局。宋代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城垣内的范围已不敷使用,出现了以工商业为主的自由布局的城外关厢地区,并逐渐纳入了城市统一的管理体制,从而形成了城、厢统一发展的新的结构形态。(3)隋唐城市较为统一的方正谨严的空间结构随着大批具有经济意义的中小市镇的兴起,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宋代始兴的这些工商业性质的市镇,受经济因素的明显支配,城市形状和道路系统已不甚规整,大多具有自发生长的空间结构特征,并逐渐改变了隋唐时期城市方正结构一统天下的局面。13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的元明清城市已进入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晚期。总的看来,这一时期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虽仍处于不断上升之中,但已日工资趋平缓。元作为蒙胧古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一度曾禁止妨碍其军事统治的城的营筑或修补;及至明朝政府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的统治政策,除重点加强北方边城和东南沿海边城的建设外,还出现了继汉、唐后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中国地方城市的营筑高潮。由于明清以后城墙营筑已广泛采用砖石修筑或土垣包砖,其防御能力和经受风雨侵蚀能力比此前的夯土版筑城垣大大提高;因此,中国绝大多数现存的城,都是明代修筑、清代拓补的遗存。换言之,明清城市实际上已成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最终确立时期。明清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上,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了宋以来对中期传统礼制城市空间结构的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坊巷制有了较大的完善。其次随着城市关厢地区的进一步发育和大批经济性城市的成长,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再次,城市主体结构上的礼制规划手法仍有进一步的发展。元大都及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明清北京城,是我国后期传统城市发展中礼制风格和城市经济变革要求得到全面结合的典型代表。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作为世界发展史中罕见的一个连续不替而又独具特色的完整系统,其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上,必然具有较为复杂的机理。一方面,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技术、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都从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上反映到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上;另一方面,这些要素也绝非独立的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契合,共同促成了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式的产生、延续和发展。一、早期耕作制度我国早期城市空间结构形式,深受以井田为代表的早期农耕制度的影响。一般认为,我国商周时代已形成了由阡陌和沟洫划分的方块田的耕作制度一一“井田”制。井田制形成以后,其空间结构上的方格网状特征,也很快为早期城市所采用。“把城市视为一大块井田,利用井田阡陌的经纬涂,构成道路网;按照井田制,将它划分成若干等面积的方块地盘,充作城市营建用地;同时规定,以井田单位一一‘夫’作为城市用垢单位,”由此形成了中国早期城市方格网状的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形式。二、传统营建技法首先表现在通过单体建筑的布局规划和筑城材料及施工技术等对方形城廓和方格网形成上的主导影响。其次是形成了一套以轴线对称为特征的木结构建筑群体的布局手法,并广泛影响到城市内部空间的基本布局。三、特有文化观念1、天圆地方说和天人感应思想天圆地方说是中国早期特有的对宇宙万物空间形态的基本感知。“方属地”的认识,成为人类居偏住空间的理想模式。反映在城市形制上,奠定了中国的方形城市的思想基础。天人感应思想源于早期宗教神学观念,是将整个宇宙看作是由天象决定的有情化的整体,认为天的意志通过天象来加以表现,从而感应到人事。具体到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而言,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许多形与数的表达方式,将天人相副引申到天地之间的契合,形成我国传统城市空间布局中源远流长的象征主义意义,强调天空中的星宿和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之间存在的严格的对应关系,如“天星地形,上下相因”、“在天成象,在地成形”。2、五行、阴阳思想和易学说五行、阴阳思想和易学说对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以观物取象的思辨过程,将天人感应思想反映到现实的物质形态上,形成了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中极有特色的象天法地的基本思想。其次,将卦数之律应用天城市空间结构,无论是内部的结构,还是外部的形制,都深受象数之学的影响。再次,从阴阳变化和阴阳联系的角度,形成了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群体整体谋划的哲学基础。“万物皆有其耦”,“物极必反”,其具体表现在城市主体建筑物布局上,多强调“择中”、“守中”,并讲究“寻耦”、“对称”等。3、相土、形胜和风水说作为一种立地思想,相土和形胜观对中国城市传统的选址、筑城,进而包括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布局方式,都具有深刻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地势、土质、水害、防御、形胜等多方面的相察,形成了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布局中尊重自然环境的一个基本思想。其次,相土和形胜思想,还通过对山川大势的论述和阐发,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布局中追求崇高境界的重要特色。具体反映在城市布局上,城市多北据山、南面水,四周山环水绕。风水学对中国传统城市的规划布局有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它主张城市建筑布局方位要与命理相结合,并通过推测不同方位的“吉凶”,对确定城市先址及至城市空间总体布局都有深刻影响。其次,是在城市工业内部建筑的设置上,在依存自然“风水”的同时,还强调通过布置一定的建筑设施,以弥补地方“风水”的不足。四、封建政治制度城市形制受以礼制为核心的封建政治制度影响程度深刻。礼的基本思想是“天意”不可违,以及君臣、长幼等尊卑有序。反映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11在城市规划布局上,强调“辩方正位”,并借助传统文化观念中一套独特的对形、数、方位等的尊卑高下内涵,以明确无疑的礼制等级位序,充分体现天子之威和政治中心的突出位置。同时还进一步追求礼与乐的谐和和对城市整体布局的精心安排。“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序,故群物皆别;和,故百物皆化。”因此,城市的轴线既有较为严格的尊卑分别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谐和各类建筑布局的组织手段,至如城市中心的十字街口,在很多城市往往布置着作为城市统一秩序象征的钟鼓楼或市楼,这些正体现了礼乐相因的重要原则。五、社会经济形态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从古典城市的附城建廓,到中期传统城市的套城制和严整的里坊体系,并进一步到后期传统城市的城厢制和较为自由的街巷体系的演进历程,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式贯彻始终的根本影响。对具体的城市结构发展而言,还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城市的总体空间形态上,城市发展往往突破理想化的方城模式,普遍出现了自发形成的规模不等的城外关厢新区,而略呈放射形格局。其次,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式上,形成了明显的城市功能分区,逐渐改变了早期城市沿中轴线对称布置的理想模式。第二章下篇近代部分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型的。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社会经济开始逐渐解体,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市是社会经济的主物,这种变化必然使原有城市发生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发展。一、近代时期的城市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1)一类城市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于本国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①帝国主义控制下,有特殊租界的城市,如上海、天津、汉口等;②帝国主义独占的城市,如青岛、大连、哈尔滨等;③由中国官僚资本或民族资本开办的新的工矿企业而兴起的新城市,如河北唐山、河南焦作、湖南锡矿山等;④由现代化的交通,特别是铁路的影响有较大发展的城市,在铁路枢纽或铁路与主要河道交叉处的城市得到较大发展,如郑州、徐州、石家庄等。(2)另一类是原来的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了局部变化。①封建都城北京,和一些长期作为地区封建统治中心的城市,如西安、成都等;②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城市,如江苏南通、无锡,四川内江、自贡等;③一些沿江沿海的城市,辟有商埠或设有租界,形成畸形繁荣的商业区,与旧城格局及面貌完全不同,如南京、济南、沈阳等;④原为传统的手工业商业中心或位于原交通要道的城市,被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或位于新交通线上的城市所取代,其地位相对衰落,如大运河沿线的山东临清,江苏的淮阴、淮安、扬州等。二、近代城市的发展变化,按发展特点,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鸦片战争后,签定“南京条约”,租借香港,开放广州、上海、宁波、厦门、福州五口通商。“虎门条约”开放“外人居留地”,开始出现“租界”,以上海、天津最为突出。(2)由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20年代“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设工厂,天津、上海租界面积扩大。“八国联军”侵略后,产生了帝国主义独占的城市,如青岛、大连、旅顺、哈尔滨等。沿江、沿海城市开辟商埠,设租界。(3)20世纪20年代前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有较大发展,江浙地区城市发展很快,如无锡、苏州、杭州、南通等地。(4)19世纪20年代末叶至抗日战争以前: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政治中心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呈畸形发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建设伪“满洲国”政治中心长春,工业中心沈阳、哈尔滨,掠夺东北港口城市大连,军事基地牡丹江、旅顺,扩建钢煤中心鞍山及抚顺,使这些城市都变为典型的殖民地城市。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江西一带建立了革命根据地。(5)抗日战争期间至全国解放前夕: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大中城市,不少城市受到严重破坏。军事工业及资源的开采,使一些城市扩建或新建。由于军事的需要,修建了西北、西南两地的公路,使沿线的一些偏僻小城镇繁荣发展。重庆由于工业内迁,有很大发展。革命根据地中心以延安为代表。第一章帝国主义控制下由“租界”发展的大城市第一节上海的畸形发展一、上海的发展过程上海是中国近代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半殖民地型商埠城市。1843年作为首批通商口岸开埠后,由于地处长涨入海口,又有黄埔江深水航道为内港,经济腹地辽阔,城市发展极为迅速,到20世纪中叶,城市市人口已达600万而成为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心和远东最大商埠城市。上海近代城市的发展,首先突出表现在租界区的快速膨胀。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1843年开辟为商埠。1845年,老城北侧首建租界一一英国“地皮章程”划定租地界线。1848年,美帝国主义“望厦条约”,占据虹口一带为美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法帝国主义通过“天津条约”在上海强占租界。日本则盘踞虹口一带,形成势力范围。1937年抗日战争后,上海租界以外地区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租界形成孤岛。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整个上海。二、上海工业的发展与工业区的分布上海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工业迅速增加与高度集中,其中外国资本开办的工业增长得更快。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12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境内设厂,外资工业大量兴起,其中日商投资最多。据1930年调查,上海所有工业,包括外商、本国官僚资本家及民族资本家的工厂在内,共有1781个,其主要分布在沪南区、曹家渡区、杨树浦区三处。上海工业的分布状况:工厂与住宅混杂;工业分布的盲目性造成市内交通运输的严重不合理;工业的分布与市际交通也不相配合,大量货物需要转运,增加了运输费用。三、上海的对外交通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处,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且有黄埔江深水航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良,因此被帝国主义选为他们的侵略基地。上海港受多国帝国主义的控制。1862年美国建立“旗昌轮船公司”,以后英国建“太古”、“怡和”,日本建“大东”、“大陆”。1872年,清政治府设“轮船招商局”,1909年中国资本家又设宁绍、大达轮船公司,均受帝国主义的排挤。码头分布集中,外滩及杨树浦一带过分拥挤。浦东、浦西仓库码头分布不合理。港口与铁路之间缺乏直接联系,货物转运不方便。黄埔江航道因年久失修,淤塞严重。上海港的分布虽有一定的分工,但由于港口码头为各帝国主义的许多洋行及本国资本家私有,并受把头的割据,因而分工不很明确,码头设备也极简陋,大部分用人工搬运。上海最早的一条铁路是1874年外国人建造的淞沪铁路。1905年修建沪宁铁路,随后又修筑沪杭路。铁路与城市道路全部平交,使城市道路交通受到限制,并常常发生交通事故。抗日战争前,上海建设了江湾、虹桥等军用机场。日本占领上海后,大规模扩建了江湾机场,兴建了大场机场。民用航空机场只有龙华机场,但班机少,设备简陋,在上海对外交通中未占重要地位。四、上海的城市道路与市内交通老城区道路由很小的方格形道路网组成,道路宽度只有2〜3米。最先发展的英租界和法租界,道路为简单的方格网。英租界道路宽度在10米左右,沿街全部为商店店面。英法租界道路均设有有轨电车。道路无明显分工,交叉口多,交通不流畅。道路与租界的扩展方向一致,主要由东向西,以“越界筑路”的方式发展,形成很多东西向平行的直通道路,而南北向几乎没有什么干道。不少道路形成许多瓶颈,降低了通行能力,以河南路最为突出。由于租界及其它市区均系逐年扩展,许多地区受土地私有制的限制,道路布置混乱,划分的街坊也很破碎。公共交通最初为租界内的有轨电车。公共租界内的有轨电车建于1980年,无轨电车通车于1914年,公共汽车通车于1924年。法租界有轨电车建于1908年,无轨电车通车于1927年。南市及闸北的公共汽车通车于1928年。由于各租界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五、上海的居住建筑及居住区旧城区居住建筑,多为中国传统的木结构立帖院落式低层建筑。租界骨内沿街建洋行、办公楼、商店,街后修建居住建筑。租界内的居住形式有如下几种:(1)里弄建筑的演变19世纪末,由于太平天国革命,大量难民流入租界区。为解决住房问题,在空地建造各种木结构临时房屋。1870年后,临时住房被取缔,开始兴建了砖木结构的老式石库门住宅,是由三合院演变而来的三间两厢二层联立式住宅,以兴仁里为代表。1914年前后产生了新式石库门住宅,为单间或双间一厢的联立式,以东西斯文里为代表。以后又发展一种没有天井的“广式房子”。1930年前后,里弄住宅发展成外国联立式新式里弄,多为中小资产阶级居住。以后又发展成为花园里弄和里弄公寓等形式。(2)花园洋房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初期(1843〜1919)——租界建立初期,外国人在租界区内建的居住建筑,是四坡顶的简单洋房。一战前,花园洋房增多,为法国文艺复兴式。②中期(1919〜1937)是大量修建花园洋房的时期,特别是1927〜1937年间,外国人及中国上层统治阶层均在上海建造别墅,大多为外国的建筑风格,如仿古典式、英国式、西班牙式等。③后期(1937〜1949)抗日战争爆发后,租界内人国又大量增加,土地投机商又转向里弄建筑及临时性房屋。1945年抗战胜利后,只有少数达官贵人建造花园洋房。(3)高层公寓建筑1930年前后,由于世界经济的影响,上海地产商转向投资稳定的高层公寓住宅。主要集中在法租界,为一些来上海这个“冒险家的乐园”淘金,而尚无大量固定资金建造花园洋房的外国人服务。在与其它类型居住建筑发展的同时,还伴随着大量的棚户区。棚户区房屋破烂,没有上下水道,没有象样的道路,地势低洼易积水,容易发生火灾。上海的居住区中,外国人和中国上层统治阶层居住条件较普通市民的居住条件好。这反映出明显的阶级对比。同时还反映了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的对立和差别。这种对立和差别在建筑质量、建筑密度、服务设施、公用事业、城市交通、城市绿化等各个方面都明显地反映出来。上海居住区的发展,还反映了由于人口的剧烈增长及高度集中与土地私有及土地投机之间的严重矛盾。人口的增加与用地的扩展是不成比例的。六、上海的市政工程与公用事业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 13上海最早的排水沟管由英商于1916年所建。在原公共租界内用不严格的分流制,部分地区用合流制,法租界和中国租界内全部用合流制,大部分不经处理即排入附近河道。污水处理厂共有三座,北区污水处理厂、沪东污水处理厂和北新泾西区污水处理厂。上海的自来水,最早为1882年英商在杨树浦建的“上海自来水公司”,专为外国人服务供水仅限于公共租界。1869年法租界公董局在董家渡办水厂。中国地界内的水厂有三家,即1902年建于半淞园的“内地自来水厂”、1909年建于潭子湾的“闸北水电公司”、1937年建于浦东的水厂。19世纪60年代后,在租界内开办了电灯、电话、电报业。上海的煤气,最早为1866年英商开办的泥城桥畔的煤气公司,服务于两个租界。1938年日本为配合其钢铁生产,设立瓦斯厂。上海的市政工程及公用事业充分反映了各国帝国主义占据下的半殖民地城市的特征。各个租界及中国地界内各种管线均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计划,管网系统紊乱,布局极不合理。也反映了殖民地城市的民族矛盾和强烈的阶级对比。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营利性质。七、上海的城市绿化由于城市人中高度集中,土地十分昂贵,因而上海的公用绿地极为缺乏。租界内只有少量的很小的公园。中国地界内几乎没有什么公园。八、上海的城市规划上海由于帝国主义的分割统治,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1927年国民党政府确定上海为特别市,开始进行城市规划。1929年提出了“大上海都市计划”方案。这个方案只进行了一部分,后由于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被搁浅。日本占领上海后,也开始进行上海规划。1938年提出了继承、发展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新都市规划及筑港计划的建议,并组织12个都市规划技术小组负责上海规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接手上海,重新考虑上海的城市规划。1946年设立了技术顾问委员会,着手研究上海的城市规划。同年8月制定了都市计划图(一稿)。1947年5月又完成了“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报告书(二稿)。至1949年春上海解放前夕完成了三稿。三次方案,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脱离了整个社会经济条件,没有找到城市发展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旅行社与导游关于旅游服务的劳务合同
- 2024烂尾楼转让合同
- 全新视频制作外包合同下载
- 专业洗车承包经营协议(2024年度)版B版
- 2024年汽车贷款担保机构合作框架协议2篇
- 2025年度橱柜工程智能化升级安装服务合同3篇
- 2024幼儿园幼儿健康管理顾问聘用合同3篇
- 2024摄影摄像合同
- 个人住宅施工协议参考文本(2024优化版)版B版
- 专业级水泥购销协议格式(2024版)版B版
- DB3303T 059-2023 政务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
- 康复科宣传展板
- 二零二五年度IT公司内部技术文档保密与使用规范协议3篇
-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合同
- 无锡市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一(有答案)
- 2024医院与康复机构康复治疗合作协议书3篇
- 2024 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A类+B类+C类】真题及答案
- 《中国民族史》重点笔记(期末)
- 湖北省学前教育技能高考《幼儿心理》历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DB11-T 825-202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