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下教案】义与利的选择智与谋的较量-《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_第1页
【必修下教案】义与利的选择智与谋的较量-《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_第2页
【必修下教案】义与利的选择智与谋的较量-《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_第3页
【必修下教案】义与利的选择智与谋的较量-《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_第4页
【必修下教案】义与利的选择智与谋的较量-《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与利的选择,智与谋的较量——《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读文本,积累文言的基础知识。2.品味语言,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3.知人论世,剖析退师的根本原因。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对联导入一言这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1.《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2.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国别体: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汉书》等。3.故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二)任务一:通读文本,积累文言的基础知识。【要求】诵读默读全文,梳通文意。【明确】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退兵【要求】梳理文言知识如下:(一)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二)词类活用【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动词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三)重要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4.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四)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倒装句】1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2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4.佚之狐言于郑伯。(状语后置)【省略句】1.省主语①(晋惠公)许君焦、瑕。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③(烛之武)夜缒而出。④(烛之武)许之。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2.省宾语①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3省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固定句式】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三)任务二:结合三人形象与社会背景,剖析退师的根本原因一、烛之武:义之大者,社稷为重。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当郑伯请烛之武出山面见秦君之时,烛之武先推辞一番:“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实际上,烛之武表达的是自己的不满——郑伯在位四十多年了,一直没有重用自己,现在国家处于险境,却来让自己犯险见秦君。用人之际,郑伯坦诚自己的责任:“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之后郑伯又加了一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追问】我们设想一下,如果郑伯不加后面的这句话,烛之武会去面见秦君吗?【明确】烛之武依然会答应郑伯。【理由】烛之武对郑国的处境非常清楚:强敌入境,两面夹击,郑国将灭亡,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况且,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符合他一心想报国的心理预设。但他依然要表达不平之气,给自己一个台阶,一个补偿尊严的机会。在郑伯铺好台阶之后,烛之武做出了抉择:将个人得失放到一边,答应国君之请。【追问】烛之武凭什么能说服秦君退师?原因有哪些?【明确】1.高超的外交能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站在秦国的角度,分析了秦伯满足于眼前利益的不足之处。表现为四个方面:①从地理位置角度析之以势:“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告诉秦伯,灭郑之后,胜利的果实是难以下咽的。秦在西,晋居中,郑在东,秦要越过强大的晋国,把郑国的土地当成自己的边邑,自然有“鞭长莫及”之困。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将被秦晋瓜分,然而“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②从力量对比角度晓之以理:现在亡郑,秦晋也许可以均沾利益,但秦国隔郑国这片“飞地”太远,掌控度不够,反而为晋国做嫁衣,增强了晋国的国力。这是一桩赔本的生意!③从未来发展角度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困乏,君亦无所害。”烛之武让秦伯超越了眼前的利益,看到了更为合算的长远利益:置兵于郑国,既可牵制晋国,又让郑国成为秦国向东扩张的阵地。烛之武赠送的这份厚礼,秦伯自然不会拒绝。④从历史事实角度动之以情:帮秦君分析了晋国的本质:反复无常、贪得无厌。这激起了秦君内心强烈的不适感,他看到了秦晋关系的本质——两国表面上是利益同盟关系,实际上却是利害冲突关系。对秦伯来说,分享胜利之果是一种利益驱动,但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伤害是一种更深层的利益驱动。秦伯担心的是,前有晋惠公(晋侯之弟)的“朝济而夕设版”之举,后有晋怀公(晋侯之侄)的过河拆桥,现在自己又与雄才大略的晋侯结盟,万一灭郑之后,晋侯变脸,自己如何应付呢?恰如烛之武所言:“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秦伯看到了当下灭郑的另一侧面:助长晋国的野心,给秦国带来难以估量的风险。2.目光长远的取舍大智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烛之武其实是代表国家让出了巨大的国家利益的。烛之武说辞中最能打动秦君的,就是能让秦君看到更大的利益。否则秦君又怎会仅仅因为烛之武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背弃秦晋同盟,与弱小的郑国结盟呢?可以说,烛之武看透了秦伯的逐利之心,他才给了秦伯更大的利益诱惑。当然,烛之武也知道,让秦在郑国驻军,虽可让郑国不亡国,但也是不得已的引狼入室之举。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世界上没有永远正确的选择,只有此一时彼一时的权衡。所以,让渡部分国家利益,换得国家暂时的平静,是眼下的无奈选择,也是自己能为郑国争取到的最大利益。【原因小结】1.烛之武的大义与大智是关键原因;2.维护国家利益是根本原因。【人物小结】烛之武放下了个人的荣辱得失,以社稷为重,只身犯险,完成使命,这是大义;为了让国家渡过眼下劫难,抓住秦君逐利的本质,析之以利害,瓦解了敌军同盟,这是大智。二、秦伯:以利为先、背信弃义。1.一个有野心的国君。他与郑国无怨无仇,劳师袭远,助晋围郑,既为分享胜利果实,又有图谋霸业之心。但秦伯在出征之时,被眼前利益蒙蔽了双眼,没有认清秦、晋、郑的利害关系,正是烛之武的分析,让他看到了更为长远的利益,做出了“延迟满足”的抉择。如果灭郑之利有可能转化为危害,而烛之武又向自己做出了“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的承诺,趋利避害的秦伯,就顺势做出了抉择:与其让晋国掌握主动权,不如自己反客为主,与郑国结盟,牵制晋军。2.以利为先、背信弃义的人。当眼前利益的迷雾被拨开,看到了更为长远的利益。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在义与利的天平之上,他以利为先,选择了更为长远的利益,与敌国握手言和,实际上,就是背信弃义,背叛了秦晋同盟。一旦背叛的好处大于忠诚的好处,就背弃联盟。三、晋侯:仁义当头、利益为本。1.晋侯是秦晋围郑这一出戏导演者,也是战争的阻止者。他处事冷静,有远见卓识。当年晋公子重耳在逃亡之时,路经郑国,得到的是郑文公的冷眼;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助楚国,不料晋国最后在城濮之战中战胜了楚国,已成晋侯的重耳,经此一役,奠定了春秋霸主的地位。无论郑国怎么向晋侯请罪,也不能打动他,公元前630年,晋侯邀秦伯合攻郑国。不料秦伯背弃了秦晋同盟,从道义的角度看,秦伯是应该受到惩罚的,子犯请求晋侯攻击秦军,也有其合理性。但是,晋侯立场鲜明地否定了子犯的提议:“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通‘智’);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晋侯的抉择,体现了他非同一般的冷静与见识。就眼下形势来讲,虽然晋国国力强盛,但晋侯审时度势,知道此时不能攻击背叛了自己的秦伯,也不能独吞宿敌郑国,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实力,承担攻击秦国或郑国的后果。就同盟关系来讲,晋侯知道,一旦晋国攻秦就是直接与秦国撕破脸,晋国将腹背受敌:一面是眼前的秦兵,一面是郑国的军队和在郑国戍守的秦军。如果晋国不出兵,秦国也没有理由向晋国宣战,一来秦国已经违背盟约,理亏在先,师出无名,二来秦国也不想与晋国彻底决裂,承担两败俱伤的后果。因此晋侯说:“失其所与,不知。”同盟虽名存实亡,毕竟还有同盟这块“遮羞布”,留有回旋的余地。如果攻击秦军,打破了当下的利益均衡,以乱易整,是不符合晋国的国家利益的。【提问】但为何晋侯首先要否定“不仁”呢?【明确】原因有三:1.攻打秦军,不合道义。晋侯确曾受助于秦伯,虽然此次秦伯失信在先,但自己不能恩将仇报。2.为晋国洗白。晋侯之前的晋惠公和晋怀公均表现出见利忘义的一面,晋侯登上国君之位,也得到秦伯之助,如果此时出兵攻打秦军,只会进一步坐实晋国反复无常的负面形象。3.替未来谋划。晋侯是雄才大略之人,他着眼的不仅是当下,更是未来。十九年的流亡生涯,让他深悟民心向背的重要性:国君如有不仁不义之名,损害的是整个国家的利益。但是,在“仁义”之旗的背后,“知”与“武”才是根本。晋侯看到了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寡敌众,孤立晋国,是为“不知”;晋国与秦郑联盟相互制衡,如果自己听从子犯的建议,惩罚秦国失信寡义之过,打破平衡,陷晋于乱,是为“不武”。故而,对晋侯而言,义,是一面被高高擎起的旗帜;利,才是这面旗帜下的本质性因素。晋侯果决地阻止了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因为他知道,国家利益高于以怨报怨,长远利益高于眼前利益。【总结】在义与利的天平之上,三个老人各有取舍: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临危受命,最终瓦解了秦晋同盟,救国于水火之中。他是大义大智的爱国主义者。秦伯——伐郑,为利而来,在烛之武晓之以大利之后,他弃晋亲郑,两年后寻得独吞郑国的机会,他又翻然破坏秦郑盟约,劳师袭远。他是精于算计、背信弃义的功利主义者。晋侯——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理智地放下盟友背叛自己的恩怨,既不忘竖起“仁义”之旗,更不愿打破当下的平衡,将国家推入险境。他是清醒冷静、以大局为重的现实主义者。【追问】最让人关心的是,烛之武后来如何?【明确】《左传》有记载。后来烛之武陪同太子夷去朝见晋国,完成了一次出使任务。烛之武有退秦之功,得到郑伯的赏识,晋军未退,仍请教于烛之武,烛之武又定妙计,郑伯派石申父前去,但仍旧依烛之武之计行事,并圆满完成任务。杞子受命驻守郑国,两年后,杞子守郑国城门,传信回秦国说郑唾手可得,郑伯又派烛之武见杞子等人,赠送礼物,委婉规劝让杞子他们回国。杞子大惊,暗想阴谋败露,郑不可留,秦亦不可归,遂逃奔齐国,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