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__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____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___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A.如果但是从而何况 B.即使但是甚至而且C.如果可是甚至何况 D.即使可是从而而且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②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③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④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⑤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⑥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③②⑥④⑤C.⑥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⑥②④⑤3.与“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修辞相同的一项是()A.他爬起来跌倒,跌倒爬起来,继续挣扎着前进。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C.“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近年来到德国的中国游客不断增加,马克思故居门前的留言簿上的中文留言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累计最少已有一万多条。B.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大会致力于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展开高端对话与交流。C.马克思生于今德国特里尔城,曾多次被各国政府驱逐出境,被迫移居伦敦,但他的墓地占地之大,墓碑之高,可以堪称豪华。D.恩格斯铜像展现了一位沉思中的中年恩格斯,高大而沉稳,带有东方人儒雅谦逊的气质。5.请根据下联和括号中的提示拟写出上联。上联:(达尔文)________________下联:(马克思)绘就社会变革蓝图6.按表达要求将下列词语组成句子。(不能增减词语)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是逝世英国伦敦在(1)以“1883年3月14日”为表达重心。(2)以“马克思”为表达重心。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以知促行、①_____,两者相辅相成,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观点。②_____,“做”是“学”的目的。广大党员要把学和做统一起来,贯穿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全过程,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③_____,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作出积极贡献。8.墓志铭可以是对墓主人一生业绩的概括,也可以表达墓主人对生活的追求或对生命的思考;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但要言简意赅,独具特色。如: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作家沈从文墓志铭)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音乐家贝多芬墓志铭)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位,为他们各写一则墓志铭。备选人物:苏轼、巴金、马克思、海伦•凯勒、马丁•路德•金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墓志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墓志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在维也纳欢迎大会上的演说恩格斯亲爱的同志们!今天晚上我受到了当之有愧的接待,在我离开这个会场以前不能不对此表示深切的、哀心的感谢。我必须说,可惜现在只能由我来享受我的亡友马克思的荣誉了。我是在这个意义上接受你们的热烈欢迎的。如果说我在参加运动的50年中的确为运动做了一些事情,那么,我并不因此要求任何奖赏。我的最好的奖赏就是你们!到处都有我们的同志:在西伯利亚的监狱里,在加利福尼亚的金矿里,直到澳大利亚,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大的国家,在那里社会民主党没有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现在全世界无论做什么事,都得看看我们的神色。我们就是一个使人畏惧的强国,一个比其他强国更能起到决定作用的强国。这使我感到骄傲!我们没有白活,我们能够自豪地、满意地回顾自己的事业。在德国,有人曾想用暴力来镇压运动,每一次,社会民主党都以资产阶级完全意料不到的方式作了回答。在每一次新的选举中,社会民主党的选票总是不可遏止地增长,这使资产阶级战栗,使卡普里维战栗,使所有的执政者战栗(暴风雨般的掌声)。刚才一位讲演人提到,在国外,社会民主运动总是被人估计不足。亲爱的同志们,我走过维也纳的街道,看了资产阶级殷勤地为未来的无产阶级建造的非常漂亮的大厦(会场大为活跃),我还请人指给我看了你们曾经正大光明地占领过的富丽堂皇的市政厅大厦。从你们占领市政厅大厦的那一天起,谁也不会再对你们估计不足了(掌声雷鸣)。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那时候我正在伦敦,看到了英国报纸记者们的那种惶恐的样子,当时他们报道说,7月9日无产阶级占领了维也纳,而且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巧妙地占领了它。(暴风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与会者一再高呼:“恩格斯万岁!”)1893年9月14日(1).下列对文章内容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演说之所以出色,主要在于它有丰富的内容和富丽的文采。B.透过全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一代伟人恩格斯那高尚的人格和昂扬的斗志。C.本文主旨是号召全体无产阶级,以“这个划时代的日子”为新的起点,顽强英勇地同资产阶级作斗争。D.全文感情激越,演讲者与听众息息相通,才使得演讲真正具备了强烈的感召力。(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3).“看了资产阶级殷勤地为未来的无产阶级建造的非常漂亮的大厦”一句表现恩格斯怎样的思想感情?10.《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在论述上逻辑极为严密。请以“疑”为话题,写一段论述结构严密的文字,150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第一空要填的关联词语与后文中的“也”相照应,故只能选“即使”,第三句与第二句是转折关系,而第三空后面的句子与第四空后面的句子应为递进关系。2.答案:B解析:①“首先”与③“然后”衔接紧密,可确定①③的顺序,排除A项。⑥“这个基础”指②中的“基础”,据此可确定②⑥的顺序;②“所以”是对①③的总结,据此可确定①③②⑥的顺序。这样就可确定答案为B项。3.答案:C解析:C项和例句一样都运用了讳饰;A项顶针;B项对比;D项双关。4.答案:B解析:A项,不合逻辑,“最少已有一万多条”矛盾,可改为“最少已有一万条”。C项,成分赘余,“堪”有“可以”的意思,应把句中的“可以”去掉。D项,成分残缺,在“中年恩格斯”后面加“的形象”。5.答案:上联:破解物种起源密码解析:本题考查提炼信息和对对联的能力。对联写作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对仗工整,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题中下联写出了马克思的成就,相应的,上联不仅要与下联结构上一致,而且内容上要写出达尔文的成就。据此组织答案即可。6.答案:(1)马克思是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2)1883年3月14日是马克思在英国伦敦逝世。解析:本题考查重组句子的能力。两个小题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表达重心,重组的思路就是围绕重心把词语组织成句子。注意“是”字在句子中往往能起到突出重心的作用,“是1883年3月14日”就突出时间,“是马克思”就突出人物。能理解这一点,问题就不难回答了。当然,注意不能增减词语。7.答案:①知行合一;②“学”是“做”的基础;③指导实践解析:首先,要读懂文段的内容,理解文段的主旨,领会文段的语言风格,然后,依据补写处的上下文进行补写,要符合题干中对补写内容、语言表达、字数的三项要求。具体来说,第①处,根据后文的“相辅相成”可知,要填“知行合一”之类的内容。第②处,根据“‘做’是‘学’的目的”可知,要填“‘学’是‘做’的基础”之类的内容。第③处,结合前面的“武装头脑”和后面的“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可知,要填“指导实践”之类的内容。8.答案:(示例1)苏轼在贬谪中顿悟的文人,在苦难中超越的智者。巴金拯救扭曲的人性,记录真实的历史。(示例2)海伦•凯勒双目失明的光明使者。马丁•路德•金梦想的实践者,人权的捍卫者。

解析:墓志铭的内容应能体现所选人物的精神、功绩或追求等。9.答案:(1).A(2).无产阶级在那天占领维也纳市政大厦,使资产阶级感到害怕。(或答旧世界的坍塌由此开始)(3).无产阶级必定战胜资产阶级,恩格斯对未来充满信心。解析:(1).“主要在于它有丰富的内容和富丽的文采”错误,主要不是演说的文采,而是演说切中的主要内容,得到大家的拥护与支持。(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的原因,结合“从你们占领市政厅大厦的那一天起,谁也不会再对你们估计不足了”“看到了英国报纸记者们的那种惶恐的样子”等内容分析,无产阶级在那天占领维也纳市政大厦,资产阶级的心态发生了改变,感到担心和害怕。(3).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看了资产阶级殷勤地为未来的无产阶级建造的非常漂亮的大厦”,注意分析语句,是“资产阶级”为“未来的无产阶级”建造的,这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表现,无产阶级必将胜利。10.答案:【写作示例】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往往是从疑开始的。“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发;“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一样?”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的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唯有具有探究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索,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解析:【写作指导】文章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必须注意段落间的衔接和照应。所谓衔接,即指段落与段落或层次与层次之间的过渡形式。常见的有三种:(1)借助关联词语来衔接。如用“因此”“由此观之”“然而”“但是”“总之”“综上所述”等,这类关联词语一般放在段首或句首,起到衔接作用。(2)运用语句来衔接。即用一个句子,放在两个需要过渡的段落或层次之间,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又称过渡句。(3)运用独立的段落来衔接。其作用与过渡句相同,有时,过渡段就是一句话时,这样的过渡段同时也是过渡句。运用衔接手段,可使文章层次更加清晰,结构更加严谨。尤其是当论述的内容重点或论述方面发生转变时一定要注意衔接。这种转变可以表示为上下文之间的多种关系:承接、转折、深入、补充、因果等。并且由分论到总论,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