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1页
第三章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2页
第三章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3页
第三章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4页
第三章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原始经济三次社会大分工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结构的形成第三章社会大分工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原始经济一、人类最早的生产工具二、火的使用三、弓箭的发明四、原始农业的萌芽一、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极为粗糙简单,主要是打击而成的石器和木棒之类。考古学上称这一时期为旧石器时代。

二、火的使用在元谋猿人的地层中,发现了许多炭屑。西侯度遗址发现了经火烧后呈黑、灰或黑绿色的哺乳动物肋骨、鹿角、马牙。北京猿人的洞穴中也发现了厚达六米的灰烬堆积层。这都说明猿人已经会使用火。火的使用是人类经济生活中划时代的大事。三、弓箭的发明丁村人石球尖状器古代箭簇距今十万年前的丁村人的石器用于挖掘植物块根的厚尖状器,用于修琢的小尖状器等。最为重要的当属新式的狩猎工具——石球。到丁村人生活的时代,用绳索、皮兜和石球组成的流星索成为狩猎的主要工具。

距今约5万年至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制造石器的技术更为成熟。。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明是弓箭的使用。在峙峪遗址(今山西朔县峙峪村)发现了石簇,说明此时已用弓箭从事狩猎。弓箭比流星索更灵巧,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既可射杀野兽,又可射杀飞鸟,也保证了自己的安全。

四、原始农业的萌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采集经济也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由于采食的植物遗存难以保证,而采集植物只需徒手,或以简单工具辅助,采集工具用量小,所以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遗址中采集工具较少,而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采集工具逐渐增多,并且出现谷物加工和收获工具。下川遗址(今山西沁水下下川)出土的3件用来加工谷物的研磨盘,峙略遗址出土的可以割取谷物穗子的小石刀,以及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中用以收获谷穗的弧背长刮器等。预示着原始农业的萌芽。第二节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分工指不同社会劳动部门之间的分工,它是在农业发展到除供应农业人口外,还能供应一部分非农业人口或半农业人口之后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经历了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与农业、商业与农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分工,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次社会大分工是建立在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原始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阶段、锄耕阶段两个阶段。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用石刀、石斧把森林、灌木砍倒,然后放火焚烧,捡出树根和石块后,用尖头的木棒挖坑播种。这种方法被称作刀耕火种。在刀耕阶段,因为要实行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制,人们过着定期迁移的生活,采集和狩猎在经济生活中还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人们发现了最早的翻土工具——石铲、石锄、木耒和骨粉。翻土工具是发明较晚的农业生产工具,它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是原始农业由刀耕阶段进入锄耕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原始农业的一大进步。裴李岗文化(今河南新郑)和磁山文化(今河北武安)是黄河流域发现的迄今最早的农业遗址。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都出现了地穴式房子和窑穴。当时的农业产量已相当可观,在磁山遗址中发现了88个堆存粮食的窑穴,估计粮食重达13万斤。对粮食遗存的灰象分析还发现了粟的痕迹,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种粟物证。

石锛距今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锄耕农业的代表。这时期,人们已经过着长期定居的生活。西安半坡遗址的村落面积达5万平方米,不经过长期定居生活是无法形成如此巨大的村落规模的。遗址中出土了735件农业生产工具,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木质或骨质的耒耜。仰韶文化的主要作物是粟,在西安半坡村、青海乐都马家窑、河南洛阳王湾等地遗址中都发现了粟粒和粟壳的遗存。半坡遗址的一个陶罐中还发现了白菜或芥菜的种子,说明当时的人们已开始种植蔬菜。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又有新的发展、作为原始社会农业主流工具有了较大的改进。人们将石耜磨得扁薄,刀部平齐,耜身性加宽加长,井钻孔装上木柄,作为主要的翻土工具。耒也由单齿改造为双齿。用于砍伐荆棘的石斧向大型化发展,磨制更加精细人们在已有的半月形石刀和蚌刀的基础上,不断将刀身加长打孔;安装木柄制成石镰、蚌镰。此外还有各式的石锄、蚌锄等中耕锄草的工具,用以加强田间管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明是犁的使用。在我国黄河流域,养畜也发展的表现:1、家畜种类增多;2、饲养技术提高。但黄河流域的最早的养畜业是原始农业的一部分,养畜业始终未能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部门。在自然条件更适宜于牧养牲畜的草原地区,如河套地区,养畜业逐步与农业分离,并超过农业成为当地的主要社会生产部门。专门从事畜牧业的游牧部落,在夏代出现在黄河上游和北方地区。因此,我国古代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直到夏代才大致完成。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生产部门。

手工业(工具制造)是与人类同时产生的。最早的手工业是石器制造和木器制造。弓箭的发明是原始手工业发展的一大进步。

原始手工业获得较大发展是在农业产生以后。其赖以存在的条件有两个:1、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的增加,使一部分人能够脱离或部分脱离农业生产活动;2、定居生活使社会生活内容日益丰富,生产和生活用品需求量与质量均增大、提升——手工业开始兴起。如纺织业、制陶、建筑业等部门这些较为重要的手工业都出现了专业化的倾向。(1)制石业和制骨业(玉石制器业);(2)制陶业(新石器时最具特色的手工业);(3)冶铜业(九鼎;蚩尤“以金作兵”)——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了!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手工业部门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周灭商后,俘虏了商朝许多手工业者,如施氏(旗工)、樊氏(篱笆工)、陶氏(陶工)、索氏(绳工)、长勺氏、尾勺氏(酒器)、终葵氏(椎工)、繁氏(马缨工)、锜氏(锉工或釜工)等。商周的手工业是由国家经营的奴隶制官营手工业。西周的手工业分工更加细致,独立性更加明显。工官:多工、尹工、司工;(商代即设此)手工业者:百工。

“工商食官”制度,世袭职业,“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西周“凡民自七尺以上属诸三官,农攻粟,贾攻货”,形成“庶人、工、商各守其业,以供其上”的格局。但手工业生产规模小,在社会经济中无足轻重,因此,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此时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深受限制,没有充分展开。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制解体,“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自由手工业者群体的规模大为扩大,手工业生产门类更加繁多——手工业作为独立生产部门在发展。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也就是在这时才大为加深、加广。第三次大分工是指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分工。它的标志是出现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群体——商人。早期,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产品偶有剩余,会有偶然的、个别的物物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如玉器)。随着生产、私有制和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扩大,原始货币应运而生(海贝、石贝、骨贝、玉贝)。

我国古代比较正式的商业出现在商代。商人、商旅、商品、商业等名词与商朝有关。至少在殷商时代,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手工业产品绝大部分仍是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和国家军政需要,能用来同庶人、国人交换的普通商品少之又少。以物易物方式还是市场交易的主要特点。三、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春秋时期,身份自由、独立经营的商人阶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出于各种国内外政治斗争的需要,当时许多国家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如卫文公“通商、惠工”政策,晋文公“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政策等等,均为独立自由商人的活动提供了条件。独立自由商人阶层的出现,表明早在商代开始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到此时(春秋时)已全面展开。第三节、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结构的形成

社会经济结构:是生产关系诸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小农经济结构和城市工商业经济结构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形成、发展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

1、持续时间长三次社会大分工尽管发生较早,但持续时间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起始很早,但直到夏代才在黄河上游和北方地区形成。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起于原始社会末期,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大为加深、加广。商业在商代已出现,但其分离下限时间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特点2、分工不彻底在中原地区,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家畜的饲养是农业的重要副业,这种情况在中原地区一直未有改变。从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看,不彻底表现在:①独立的手工业发育不完善。为部落首领或国家政权所垄断。②家庭手工业发达。农耕之余,兼营手工业。此外,在工商食官的官营工商业体制下,独立自由商人阶层的发育也是缓慢且不完善的。二、农业经济结构的形成从春秋战国到近代,男耕女织的综合型小农经济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小农经济乃我国历史上自耕农、租佃农和依附农民——(小农经济下的三种农民,以自耕农、佃农为主)所从事的以小土地经营为基础的综合型的经济形态。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之际形成的。其时,铁制农具的使用,使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成为可能。商周时代农业的集体经营逐渐被个体经营取代,这就为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接受国家授田并获得了对自耕份地的私有权,成为最早的自耕农;某些新兴地主将自己私有土地划分为小块,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耕种,从中收取地租,后者成为最早的租佃农;此外,“隐民”、“私属徒”之类的奴隶也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滋长转化成为依附农民。商鞅变法,土地可以买卖,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国有制逐渐减少。封建土地私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地主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是租佃关系和租佃农的发展。同时,自耕农经济也有很大发展。总之,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即开始确立并走向繁荣。我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有三个显著特点:1、小农经济是一种小土地经营(生产规模小)小农经济的生产规模小。“百亩之田”(合今31亩)几乎是战国、秦汉时期自耕农生产规模的标准——最普遍的经营规模。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后自耕农所拥有的土地多在数十亩左右。而租佃农所租种土地,也不会超过自耕农的土地规模。

2、小农经济是一种不完全的自给自足经营小农业经营与家庭手工业经营的结合,是小农经济经营的重要特征。“男耕女织”是这种结合的外在表现。小农业经营中,粮食生产是最基本的内容。但粮食收入无法满足农民的生活支出,经常造成亏空。这样一来,农民必然要将一部分劳动投入到农业生产以外的副业生产中去。农民的副业经营则大致包括三项:①桑麻纺织业——农户最主要的副业生产,政府也积极鼓励、倡导;②家畜饲养——农家生活的重要生活补充;③园艺种植——一项重要副业。此三项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此外,农民还兼做雇工,兼从事手工业或商业等等。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未形成完全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与商品市场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半自给自足的经济——小土地经营的局限性:由于农民的农副产品总会有一部分进入流通领域,而像食盐、铁制品以及其他日用品之获取必得依赖市场,故这种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并未形成完全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此外,独立手工业者的需要(如换取食品)和政府的赋税政策,也造成小农经济与商品市场藕断丝连——商品交换。3、小农经济是一种脆弱的经济结构一般而言,规模细小的小农经济从事的生产基本上是简单再生产(如《资本论》:对小农民来说,只要死一头母牛,他就不能按原有的规模来重新开始他的再生产)。薄弱的生产基础,贫乏的生产条件,使任何一点内在或外在的力量都可以将它摧毁。在封建社会,导致小农经济破产的因素主要有:(1)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地主的地租剥削和国家赋役剥削;(2)土地兼并。(自耕农的小块土地乃是兼并的首要目标)(3)商品货币影响。(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盘剥)高利贷——国家的横征暴敛、维持生活和简单再生产。(4)天灾人祸——自然灾害、战争等。(5)人口的压力(多生多育乃小农扩大生产第一选择)——粮食不足、贫困破产。

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发达推动了社会经济繁荣,而小农经济的脆弱,又造成了中国历史的起伏波动。

工商业经济结构是我国封建社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战国、秦朝到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