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昼夜交替和时差_第1页
第一章第三节昼夜交替和时差_第2页
第一章第三节昼夜交替和时差_第3页
第一章第三节昼夜交替和时差_第4页
第一章第三节昼夜交替和时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昼夜交替和时差

一、昼夜现象:(1)含义: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对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

(2)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3)概念理解:

昼夜半球: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叫昼半球;反之,背对着太阳的半球为黑夜,叫夜半球。

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始终平分地球,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由晨线(半圆)和昏线(半圆)两部分组成;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晨昏线的太阳高度为0,晨线上的所有地点正值日出,昏线上的所有地点正值日落。

昼夜弧: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二、昼夜交替现象

(1)产生原因: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②地球不停地自转;(2)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h,因此,太阳日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思考:假设地球是透明的球体且会自己发光;假设地球是透明的但不会发光;假设地球不透明不发光不自转;

(3)地球昼夜更替的意义:影响着人们的起居作息;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为1个太阳日,这使得地表温度变化较小,从而为地球上的生命演化提供了可能。

三、时差(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总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就是东边的地点总比西边的时间早。

思考:

“东早西晚与日常所说的早晚”相同吗?如何区别两个时间的早晚?第一种情况:同一时刻两个地点的时间早晚比较,数值越大,时间越早;第二种情况:同一地点两个时间的早晚比较,数值越小,时间越早;

(2)定义理解与掌握:地方时: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h;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min;

思考:

数一数地球上的地方时有多少个?

时区:为避免地球上无数个地方时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国际上统一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实行分区计时。

思考:

每个时区里以哪一条经线的地方时为准呢?

区时:为了更好地完善分区计时方法,国际上规定,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思考:

中国的领土共跨越了五个时区,那中国是不是有五个不同的时间表呢?12特别的计时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在分区计时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

①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泛的实际,不同的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

②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③还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将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总结:从地方时到区时,再到特别的计时方法,从使用的角度看,由不便利到便利,有理论走向实际。四、计算时间的方法:

依据: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也不相同,这种各地不同的时刻,叫做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h,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min;

(1)已知某一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

计算步骤:第一步: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经度差和时间的换算,求时间差;

第三步: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

第四步:代入公式求出地方时;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min/1°;

±的选用:“东加西减”,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反之,用“-”号;

经度差的计算:“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即当两地同为西经或同为东经,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大数减小数);当两地一个在东经,一个在西经,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例题1:

我国领土最东端约在135°E,最西端约在73°E,当最东端的地方时为12时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

第一步:求两地经度差:135°E-73°E=62°;

第二步:经度差和时间的换算:62°×4min/1°=248min;

第三步: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

第四步:代入公式最西端的地方时为:12h-62°×4min/1°=7h52min;

(2)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计算步骤:

第一步:求两地时间差;

第二步:时间差和经度的换算,求出经度差;

第三步: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

第四步:代入公式求出所在地经度;

公式:

某地经度=已知地经度±时间差×1°/4min(15°/h);

±的选用:“东加西减”,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反之,用“-”号;(特别提示:若相减或相加的得数小于0或大于或等于180,则表示所求地的经度与已知经度方向相反。)

时间差的计算:同侧相减,异侧为较东的地点的地方时加上24h再减去较西地点的地方时;例题2:

当120°E的地方时为12时时,某一地的地方时为8h,求此地的经度是多少?

第一步:求出时间差:12h-8h=4h;

第二步:时间差的经度换算:

4h×15°/1h;

第三步: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

第四步:代入公式求出经度:

x=120°-4h×15°/1h=60°E例题3:

当85°W的地方时为15时时,另一地的地方时为20时,求此地的经度是多少?

第一步:求出时间差:20h-15h=5h;

第二步:时间差的经度换算:5h×15

°/1h;

第三步: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

第四步:代入公式求出经度为:x=85°W+75°=160°W;

(3)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所在时区的方法:

公式:某地所在时区数=某地经度÷15°;

说明:分以下几种情况:①若所得数为整数,则所得整数为所在的时

区数;②若所得数有余数,当余数小于7.5时,则所

得整数即为所在的时区数;③若所得数有余数,当余数大于7.5时,则所

得整数再加1即为所在的时区数;

其中,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例题4:

分别计算出下列经度所在的时区数:0°、6.5°W、72°E、120W、175°W、180°

0°:中时区(零时区);6.5°W:中时区(零时区);72°E:东五区;120°W:西八区;175°W:西十二区;180°:东西十二区;(4)已知某一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区时

公式: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差±的选用:“东加西减”,即当所求地较东时用“+”,反之,用“-”;

时区差的计算:“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即当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求时差则用“-”(大数减小数);当两地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求时差时则用“+”;例题5:

当北京为5月1日9时25分时,纽约(位于74°W,40.5°N)的区时是多少?

解题步骤:

纽约的时区为:74°W÷15°=4…14(西

五区);

纽约和北京的时差:5+8=13h;

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

纽约的区时:5月1日9时25分-13时=4月30日20时25分;

五、日界线(1)180°国际日期变更线(人为)

含义: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国际日界线”,地球上新的一天从这里开始。

特点:①国际日界线并不与180°经线重合,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一些国家和地区日期的统一,国际日界线避开了陆地,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②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相反,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172.5°E172.5°W东12区西12区180°加一天减一天例题6:

北京时间早晨六点钟,一位老太太手中拿着一张过期(兑奖日期在昨天)的国际中奖彩票,捶胸顿足,非常难过,聪明的你能让这张彩票“死而复生”吗?(2)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含义:地球上的日期最多存在两天,分界线一条是人为规定的日界线(理论上为180°经线);另一条是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

特点:0时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而不断发生变化。顺着地球自转方向,0时经线以东时间较早,即为新的一天,0时经线以西时间较晚,即为日期较晚的一天。0时经线昨天今天减一天加一天

(3)两条日界线的区别人为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固定不变的,钟点不固定从0时到24时;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变化的,随着地球的自转而不断向西移,可以是地球上任意一条经线。钟点固定,0时或24时;

(4)日界线的实际应用

①判定日期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从180°经线至0时所在经线的范围为旧的一天的区域;逆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从180°到0时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