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貌第五章地貌研究地球表面形状的学科geomorphology(英语)géomorphologie(法语)геоморфология(俄语)Geomorphologie(德语)词根geo(地球),morphe(外表形状、面貌),Logos(论述)所组成.地貌的定义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内动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
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地震除火山喷发、地震等现象外,内力作用一般不易为人们所觉察,但实际上它对于地壳及其基底长期而全面地起着作用,并产生深刻的影响。地球上巨型、大型的地貌,主要是由内力作用所造成的。
外动力: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它包括岩石的风化作用,块体运动,流水、冰川、风力、海洋的波浪、潮汐等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以及生物甚至人类活动的作用等。外力作用非常活跃,而且易被人们直接观察到。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在现代技术社会里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貌营力,能产生许多新的人工(为)地貌,如堤坝、人工湖、护岸工程、城镇建筑群等,也能夷平破坏一些地貌。
地貌的基本性质(一)地貌的物质性地貌是由岩石所构成。地球表面分布有大气、水、生物和岩石,只有由天然岩石或土(“松散的岩石”)组成的地表形状才称为地貌。如:河槽和山坡是由岩石构成,均属地貌形态,而河槽里的水面起伏是由水构成的,山坡上的植被起伏外貌是生物形态,都不是地貌形态。
地貌的基本性质二)地貌的界面性
地貌是地壳表面的形状,可从几何学上视之为一个面,一个在三维空间上复杂起伏的连续面。任何一个地貌形态都可看作是由许多形状不同(有平坦的、凹形的、凸形的或波状的)、倾向不同、倾角不同的小平面所组成。
地貌的基本性质(三)地貌的动力性
任何地貌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在实质上都是岩石物质(原地的或外来的)的增加、减少或位移,都是地质营力作用的结果,亦即能量流动导致物质流动的产物。
但是在造貌过程中,都集中表现为对岩石物质的剥蚀、搬运和堆积。剥蚀作用、堆积作用和地壳运动都能直接产生地貌。
例如:海浪把沙泥搬到岸边堆成海滩,冰川刨蚀形成U型槽谷,岩浆喷出堆成火山,风沙吹蚀出石蘑菇,地壳断裂运动产生断层崖。
地貌的基本性质(四)地貌的天然性
地貌位于地壳的天然表面。地貌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貌是由天然物质(土和岩石)组成。地貌是在自然力作用下发育。凡此等等,充分说明地貌作为一种物质存在的天然性。
值得指出:地貌的这种绝对天然性,自人类出现以来,特别是进入现代文明时期以来,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事至今日,人类已成为塑造地貌的重要营力,人类造成的地貌(如运河、堤坝、房屋、道路、矿坑等),已成为地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地貌学。
地貌的基本性质(五)地貌的变化性
地貌总是在变化着。现存的地貌,只不过是地貌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暂时存在。这个存在有时会保留下过去的残迹。其今后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今后的具体条件。地貌的变化可分为两大类,即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变而变”)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因时而变”)。前者如:一些河床在洪水期会冲刷出深槽,而在枯水期却堆积浅滩。后者如:火山锥在岩浆不再活动和地壳稳定的条件下,经受剥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削低变小,最后被夷为平地。第一节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第二节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第三节流水地貌
第四节喀斯特地貌
第五节冰川与冰缘地貌
第六节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第七节海岸与海底地貌
第八节火山地貌第
五
章
地
貌第一节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1地貌成因2基本地貌类型3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第一节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一地貌成因(一)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
1.水平运动:主要使地壳的岩层弯曲和断裂,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和断裂构造。因此,水平运动又称为造山运动。2.垂直运动:表现为规模很大的隆起或拗陷,从而造成海陆变迁和地势高低起伏。由于地壳上升使海水退却,一部分海底称为陆地;地壳下降,海水侵入,原来的陆地变为海洋。因此,垂直运动又称为造陆运动。宏观尺度构造地貌发育陆地上的大山、大高原、大盆地、大平原;海洋中的大洋中脊、洋盆、海沟、大陆架、大陆坡的形成都是构造运动的背景。水平岩层构造地貌
水平构造在地貌上表现为平原或高原。高原受河流切割形成构造台地或低山丘陵,山顶如有硬岩层覆盖则形成方山或桌状山。当岩层软硬相间时,则可形成阶梯状台地。中观尺度构造地貌发育构造台地和方山方山是从构造高原或台地分割出来的破碎山体,它同样以平坦的山顶为特征,如我国粤北的丹霞山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面积290平方千米。其山石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地形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丹霞地貌褶皱构造地貌
地壳运动时水平岩层受到挤压而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称为褶皱,其中每个弯曲称为褶曲,在褶皱影响下所成的地貌,称为褶皱构造地貌。断层崖当岩层遭受构造作用力超过其塑性限度时,就会发生断层,在断层面两侧的上、下盘位移时所出露的陡崖,即为断层崖。
断层构造地貌山西太谷断层崖断层谷剖面特征断层线通常是一构造破碎带,容易被风化侵蚀,在断层线上发育的谷地称为断层谷。形态上一般为深窄的峡谷。
火山与熔岩地貌1、火山地貌火山是岩浆喷出地面后形成的山体,它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①火山口它是火山喷发的出口,平面上呈圆形或椭圆形。火山喷发时,首先是气体把上覆的岩层爆破,造成火山口,然后是火山碎屑物和熔岩从火山口喷出,随后部分喷出物在火山口周围堆积下来,构成高起的环形火口垣。于是火山口便成为封闭式的漏斗状洼地,内壁陡峭,中央低陷,直径由数十米至数百米,少数超过千米,深几十米至百米以上。口内往往积水成为火口湖,如我国白头山上的天池,面积9.8平方千米,最大水深为373米。②火山锥火山锥以火山口为中心,四周堆积着由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物(包括火山灰、火山砂、火山砾、火山渣和火山弹等)组成的山体。形态主要有锥状火山、盾状火山和低平火山等三种。火山锥的形态与喷发的熔岩性质有关。①熔岩高原及台地由裂隙式或中心式喷出的玄武岩熔岩,冷凝后可形成高度较大的玄武岩高原和高度较小的玄武岩台地。冰岛高原、印度德干高原和美国的哥伦比亚高原;我国的琼雷台地,它是我国第一大玄武岩台地,面积共7290平方千米。熔岩地貌
①熔岩高原及台地台地上除了火山锥分布外,台地面和缓起伏,风化壳薄,有时还见到原始的熔岩流痕迹,还有火山渣、火山弹及玄武岩块等。台地在外力作用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只发育出短浅的河谷与沟谷。如果被深切的台地,往往造成顶平坡陡的熔岩方山,如东北的敦化、密山等地的方山,长江下游的江宁方山、句容县赤山、六合县灵岩山等。熔岩地貌
方山台地②熔岩隧道它是埋藏在熔岩台地内的长形洞穴。我国琼雷台地的熔岩隧道分布很普遍,已知最长的是琼山儒玉村隧道,长2000米。隧道的长宽和高度相差十分悬殊,洞顶呈半圆拱形或屋脊形,有熔岩钟乳石、天窗(崩塌)和天然桥。洞底有岩柱(崩落)、熔岩堤(残余的熔岩流)。洞壁有绳状流纹和岩阶。海口仙人洞海口那甲泉熔岩堰塞湖熔岩流进入河谷后堵塞了河道,就会形成堰塞湖,如我国牡丹江上游的镜泊湖,是由全新世玄武岩熔岩阻塞牡丹江而成,形成面积为96平方千米,长约40千米的湖泊。③熔岩堰塞湖熔岩流进入河谷后堵塞了河道,就会形成堰塞湖,如我国牡丹江上游的镜泊湖,是由全新世玄武岩熔岩阻塞牡丹江而成,形成面积为96平方千米,长约40千米的湖泊。(二)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主要为温度和降水量)决定着外力的性质和强度,从而影响到其塑造的地貌。
1.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条件下,冰川冰缘作用是主要外动力。
冰川气候地貌区为高纬极地和高山雪线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终年为冰雪覆盖,冰川作用占绝对优势,其次还有冰冻风化,发育冰川地貌和冰水地貌。②、冰缘气候地貌区为年平均温度在0℃上下的无冰盖的极地和亚极地以及雪线以下、森林线以上的高山带,冰雪融水渗入土层,形成多年冻土层。冰川气候地貌区2.温湿气候条件下地表径流丰富,流水作用是主导外动力,各种流水地貌类型普遍发育温湿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年平均温度在10℃左右,降水量约800毫米。本带流水作用占优势,流水地貌发育。
湿热气候位于赤道和低纬,降水量和蒸发量都很大,由于气候高温多雨,地面植被茂密,生物化学风化作用极其突出,使基岩受到强烈分解,广泛发育深厚的砖红土型风化壳,植被有效的减弱了流水侵蚀力,平原等成为最常见的地貌类型。黄河上的曲流与牛轭湖黄河上的曲流与牛轭湖3.干旱气候条件下,风与间歇性洪流成为主要外动力。在副热带高压带和温带大陆中心,气候极端干燥,降水极少。远大于降水量(大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所以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都很低。在温度方面,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温带干旱区,冬寒夏热(如我国新疆北部),年温差和日温差都很大,年温差可达60℃~70℃以上,日温差可达35℃~50℃;另一种是热带亚热带干旱区(如非洲北部),寒冷月份的平均温度不低于0℃,所以年温差较小,仅日温差较大。3.干旱气候条件下,风与间歇性洪流成为主要外动力。上述气候情况使得这里植被极为贫乏,地面裸露,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经常性水流缺乏,只有由暴雨形成的暂时性水流(洪流)。风力作用盛行。风力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成为这里的主导外力。风成地貌大规模发育,形成大面积沙漠和戈壁。
在干旱区与湿润区之间的过渡带,为半干旱区,年降水量约400毫米,降水比较集中,片流、冲沟发育,广泛分布黄土并发育特有的黄土地貌。干旱气候地貌带
在干旱区与湿润区之间的过渡带,为半干旱区,年降水量约400毫米,降水比较集中,片流、冲沟发育,广泛分布黄土并发育特有的黄土地貌。4.山地气候与地貌均因高度而异。
山地气候与地貌均因高度而异,湿润而有足够高度的山地以冰川冰缘作用与流水作用组合及相应地貌类型占优势。干旱地区山地高、中、低山带则分别以冰川冰缘作用、流水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要外动力并形成相应的地貌类型。
5、同一地区气候变迁和外动力组合发生变化可以出现不同类型的气候地貌叠置的现象。冰川地貌形态尖锐,冰原气候地貌起伏较小;温湿气候地貌剖面轮廓和缓;湿热地貌多夷平面;干旱气候地貌除残山外,一般无大的高差。(三)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出很大的差别,形成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往往很不相同。岩石性质对地貌的影响,实质上就是指岩石对来自外界的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反映。通常在地貌研究中所说岩性的坚硬和软弱,或者岩石抵抗侵蚀能力的强和弱,就是这种影响程度的表现。一般说来,砂岩、石英岩、玄武岩、砾岩等属于坚硬岩石,泥岩、页岩等属于软弱岩石。
由于岩性所引起的差别风化和差别侵蚀的结果,坚硬岩石通常表现为突出的正向地貌(山地、丘陵等),相对软弱岩石出露之处,地貌上形成负向地貌(谷地、盆地等)。岩性对地貌的影响,在那些经历了长时期剥蚀的地区表现最明显。
岩石坚硬和软弱,抗侵蚀能力的大小都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与岩石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花岗岩,分布在我国北方常呈高大险峻的山地(如华山、泰山、黄山等),而在华南地区则成馒头状丘陵;前者地形起伏明显,后者地势变化和缓。花岗岩球状风化岩石的可溶性也具有极大地貌形态上的意义。属于易溶或较易溶解的岩石有岩盐、石膏、石灰岩、白云岩以及一些富含钙质的砂页岩、砾岩等,它们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适应气候条件下的岩溶地貌形态组合和一些类岩溶地貌。反映在地貌上的还有一种岩石性质,即湿陷性。黄土和黄土状岩石具有这种性质,它表现在岩石遇到水浸以后,体积缩减,发生沉陷,通常可形成一些深度不大的负地貌形态。
四、生物对地貌形成的影响生物使岩石发生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而影响地貌。植物根系的作用使岩石产生裂隙,发生根劈作用。----植物机械风化穴居动物挖掘洞穴。----动物机械风化微生物有机酸对岩石的腐蚀。---生物化学风化。根劈作用地衣对岩石的腐蚀生物成岩生物地貌—珊瑚礁风沙地貌中的红柳沙包,白刺沙包微地貌---蚁冢、鼠洞红柳每年4月中旬开始发芽、生长,7月以后生长速度减缓,10月枝叶枯黄,11月落叶。秋季落在沙面上的枯枝落叶经冬季霜雪的压实便形成枯枝落叶层,次年春季开始被风沙掩埋形成风沙层。这样年复一年的堆积,不仅使红柳不断向上生长,还使沙包逐年增高,高度一般在3~10米,而枯枝落叶层和沙层交替沉积则形成了清晰的层理构造--红柳沙包年层。地质学者曾在罗布泊地区对一红柳沙包实地测出层理达623层。(五)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例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植树造林降低侵蚀速度。(五)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如修建梯田或水平沟使原本平滑的山坡转而具有阶状结构。堤坝、水库、围湖造田等。二、基本地貌类型
地球表面最高(最大)一级地貌类型是大陆和海洋盆地。大面积的山地和平原、海底山地和海底平原是第二级地貌类型。山地和平原又包括低(小)一级的地貌类型,山地又可分为山岭、谷地、山间盆地等。平原则可因海拔高低不同而分为高平原(高原)和低平原。高级地貌类型都具有构造成因,以内力作用为主导或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低级地貌类型则以外力作用为主导或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巨大的正地貌是构造隆升与外力剥蚀的结果,范围广大的负地貌则是构造沉降与外力堆积的产物。无论是内力为主导,还是外力为主导形成的地貌类型,都可以按形态成因原则再进一步划分。大陆表面地貌的基本类型是山地和平原。就广义而言,山地包括丘陵,平原则包括高原。(一)山地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是地壳上升地区经外力切割而成。山岭的形态要素包括山顶、山坡和山麓。山顶呈狭长带状延伸时称为山脊。山顶按形态特征可分为尖顶山、圆顶山、平顶山三类。山坡可分为直形坡、凹形坡和阶状坡。谷地包括河床、河漫滩、阶地等次级地貌类型。山地分类高山3500—5000m按绝对高度极高山>5000m中山1000—3500m低山<1000m按相对高度深切割中等切割浅切割昆仑山玉珠峰我国划分标准:海拔>5000m:极高山3500~5000m:高山1000~3500m:中山500~1000m:低山<500m:丘陵(相对高度<300m)南京钟山丘陵南京钟山(紫金山),458.7m(二)平原平原是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平原。低平原:(<200米)高平原:(200-600米)按海拔地势平缓,切割深度和切割密度均很小
分为切割高原与波状高原两类
倾斜的>2°起伏的>2°,相向或相背倾斜按形态平坦的<2°凹状的>2°,倾向中心堆积平原:侵蚀平原:按成因冲积平原、三角洲、洪积平原、湖积平原、风积平原、冰碛平原、海积平原等侵蚀剥蚀平原、溶蚀平原、冰蚀平原、海蚀平原、风蚀平原等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假定地表没有地势起伏和地貌分异,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及由之转化而成的热能和地表温度状况应严格按纬度分布。但实际存在的地貌分异显著改变了这一特点,导致山地阳坡与阴坡温度不相同,各高度层带的温度更是迥然不同,东西走向山地经常成为热量带界线,例如我国的秦岭就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高原与同一纬度平原相比较,温度明显偏低,有时甚至低于其高纬一侧的平原的温度,从而呈现所谓的温度南北倒置现象。例如青藏高原年平均温在0度以下,而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年平均温反而在10度以上;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即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温度也有很大差别,特定地貌条件下发生的焚风常使背风坡温度高于同海拔的迎风坡。根据气温直减率,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因此山地与高原往往形成“冷岛”,例如青藏高原;盆地和河谷相反,成为“热岛”例如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火炉。
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山地的屏障作用及迫使湿润气流上升凝结使降水集中发生于迎风坡,热背风坡往往成为雨影区。例如我国喜马拉雅山南北两侧降水量的悬殊差异就是地貌影响降水量的明显例证。山地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随高度上升而增加,一方面与温度垂直变化一起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生产电动工具租赁协议
- 企业无抵押贷款还款协议
- 工业园区绿化改造施工合同
- 2025年度钢板销售代理协议3篇
- 广告牌安装室外施工合同
- 互联网企业购房合同模板
- 农村喜剧编剧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版互联网创业合伙集资协议书2篇
- 专项石膏粉品项2024年度运输合作合同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生产承包合同及品牌合作协议2篇
- 2024版青岛市劳动合同
- 中小学十五五发展规划(2025-2030)
- Unit 7 同步练习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电厂员工三级安全培训(完美版)课件
- 2024年中考复习-数学(广州专用)(解析版)
- 第三十六届全国电力行业风力发电运行检修职业技能竞赛基础理论题库附有答案
- 2024年纪检监察综合业务知识题库含答案(研优卷)
-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五讲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初步形成(秦汉时期)
- 初二生地会考试卷及答案-文档
- 私营企业廉洁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